APP下载

练评助力 得言习法

2023-02-16缪凤仙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23年2期
关键词:小练笔评价标准作业设计

缪凤仙

【摘   要】小練笔是突破习作难点的好方法,对学生习作能力的巩固和提升起到关键的作用。教学习作单元时,要基于单元语文要素,明确习作要点,为学生创设练笔的机会,并搭建支架,让学生写的时候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还要设计评价标准,对练笔作业提出明确的要求,帮助学生习得习作方法,达到教学目的。

【关键词】小练笔;评价标准;作业设计;支架

要想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提升语文素养,教师要在作业设计和作业评价上下功夫。以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为例,本单元是习作单元,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学习按游览的顺序写景物”。整个单元倡导“从读学写”,教学安排如表1。

从表1中可以发现,每一课的教学均指向习作方法的习得和习作能力的养成。设计小练笔形式的作业是突破教学难点的好方法。对此,可对表1中的教学要点进行分层,使其循序渐进地融入作业,不仅为单元习作做好铺垫,还能巩固和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在此基础上,基于单元语文要素,设计作业的评价标准,为学生搭建评价支架,引导学生在练笔的过程中落实习作要点。由此助力学生习得表达方法,掌握习作顺序,形成习作关键能力,落实单元习作教学目标。

一、明确“练·评”目标,掌握习作顺序

小练笔是迁移运用习作方法最直接的形式之一。因此,在教学中,应有针对性地设计练笔作业,并借助评价标准,让学生在练和评的过程中习得“按一定顺序写景”的方法,真正做到让习作之法内化于心。

(一)指向“变”:关注景物变化的顺序

本单元编排了两篇精读课文《海上日出》和《记金华的双龙洞》。虽然两篇文章都按一定顺序写景物,但采用的写作顺序不一样。《海上日出》是第一篇精读课文,依次描写了晴天的日出、天边有云情况下的日出。教学过程中应关注海上景物的变化,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感受按景物变化顺序写景的表达效果,体会作者是如何把日出这一动态过程写清楚的。在教学第三自然段时,了解作者写日出的顺序之后,根据本单元语文要素,可有针对性地设计以下作业,并给出评价标准。

◇小练笔

欣赏视频,写一写黄山云海中的日出。

1.按顺序写出景物变化。

2.写完后,给自己评评星。

◇温馨提示

1.可以写出景物在颜色、形状、位置、光亮等方面的变化。

2.可以用上时间词,如一瞬间、一眨眼、一刹那、不一会儿……

◇评价标准

1.语句通顺,用上时间词进行连接。★

2.按照景物变化的顺序写。★

3.写出景物多方面的变化。★

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组织学生根据评价标准,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评价过程可以分为三步:先读一读学生的练笔作品,再对照评价标准打星,最后针对不足之处提出修改意见。通过“三步评价法”,学生自行修改练笔,运用“按景物变化顺序写景”的方法,提升习作能力。

(二)着眼“游”:关注游览的顺序

《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中,作者的游览踪迹就是文章的行文思路。对于四年级学生而言,行文方法看似简单,却是最需要学习的习作技能,这也是本单元语文要素最好的落脚点。教学时,先结合课后第一题,厘清作者游双龙洞的顺序;再出示“交流平台”,明确按游览的顺序来写,可以让游览的经过清楚明了;最后结合“初试身手”,设计简单的作业。

◇小练笔

观察附近的一处景物,在方框里填一填顺序,并在云朵里用一两句话写一写你重点关注的景色。

◇评价标准

1.能按一定的顺序写。★

2.能写出景物的变化。★★★

通过上一课的作业,学生对于“三步评价法”有了一定的了解。这节课可以尝试让学生对照标准自评,发现问题所在,并修改练笔。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了解写游记要按照游览的顺序,并通过一两句话描写重点景物,为后面写好本单元习作做好铺垫。

二、紧扣“练·评”重点,把握习作关键

本单元中,学生要掌握的不仅仅是习作的顺序,还要学会用过渡语进行地点的转换以及有重点地写景物。教师可以通过作业和评价,帮助学生把握习作关键,习得习作方法。

(一)言之有“渡”:过渡句很重要

解读本单元的课文,不难发现,游览地点的变换都是通过过渡句体现出来的。这些过渡句不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还点明了作者的游览路线,使文章顺畅自然。可见,运用过渡句是写游记时一项重要的能力。在教学习作例文《颐和园》时,可设计以下作业,帮助学生学习过渡句的写法。

◇小练笔

观察苍南碗窑景区示意图,根据要求尝试画游览路线图,写一写过渡句。

◇评价标准

1.用上表示游览过程的动词。

2.动词使用恰当,有变化。

3.写明观察点的变换。

学生完成练笔后,先同桌之间互评,再进行修改,由此体会过渡句的作用,学会使用过渡句把游览顺序写清楚。

(二)言之须“精”:抓重点是关键

如果游览的景点众多,那么面面俱到地写,会让文章显得没有重点。《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中,叶圣陶在众多景点中,选取“孔隙”着重描写,展示游览时的所见所感。从课文中不难发现,写游记时可以选取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或最有特色的景物,作重点描写,写出景物的特点。“抓重点”才能把游记写“精”,写得出彩。为此,在完成第一课时的教学后,设计以下作业。

◇小导游记录单

我是小导游,我带大家游 ____________。

看到的景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印象最深的景点:____________。

让我印象最深的原因: ____________。(注:相关照片、视频可以发给老师)

◇评价标准

1.写清游览几处景点。★

2.明确印象最深(重点)的景点。★

3.讲清印象最深的原因。★

伙伴评: ____________家长点评: ____________

提提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不是唯一的评价主体。对于练笔作业,还可以创新评价的主体,如“伙伴评价”和“家长评价”等。要针对练笔的内容进行全方位、多维度的评价,让学生根据所提意见修改练笔。通过这样的练笔作业和评价,“写游记必须抓重点写”就牢牢记在学生的心里了。到后面习作时,学生就能得心应手了。

三、搭建“练·评”支架,习得表达方法

王尚文先生指出:“语文教师出于培养学生理解与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这一独特目的,就必须关注课文‘怎么说,必须侧重课文的言语形式。”因此,教师在习作单元教学中,应关注写景类文章是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把景物写优美的,再设计相关作业,为学生搭建写作支架,通过评价标准,引导学生解锁作者的写作密码,真正实现从习得到内化,再到运用的转变。

(一)由物及人,使表达更生动

把景物当作人来写,能使语言表达更加生动。《海上日出》一课中,作者在描写太阳升起的动态过程时,把太阳当作人来写,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因此,在第一课时了解写作顺序后,第二课时紧紧抓住作者表达的特点,仿照课文“把景物当人写”的方法,对第一课时中的练笔进行优化。

◇小练笔

给上节课写的小练笔加上适当的动词,写出日出的变化过程,注意用词的准确性。

◇评价标准

1.用上拟人手法,把景物写精彩。★

2.写出变化,把画面写壮观。★

评是为了促进写。为了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练笔的兴趣,教师可以创设情境,来一场“佳作PK赛”,结合评价标准,先通过小组评价,选出优秀作品,再参加班级PK赛。全班学生以读者的身份对参赛作品提出意见和看法。之后,所有学生再次修改作品。在这一过程中,全员参与,学习优秀作品的表达方式,掌握本单元习作表达的秘妙。

(二)眼见心想,使表达更有情

在描写景物的过程中,要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融进文章的字里行间,做到既有所见所闻,又有所思所想。这样可以深化主题,使文章更具感染力。如《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中,“过孔隙”一段将游程、见闻和感受有机结合在一起,是学生学写游记的优秀范本。在教学这一段时,可有针对性地设计作业,引导学生掌握“见闻+感受”这一写景方法。

◇小练笔

借助“小导游记录单”,用上“见闻+感受”的方法,写一写自己游览过程中遇到的重要景点。

◇评价标准

1.借助见闻写特点。★

2.借助感受写特点。★

学生通过描写游览见闻和感受,写出景物特点,使表达更加丰富,更有情趣。

(三)斟词酌句,使表达更优美

中年级的写景类习作要将景物特点写清楚,写出景物之美。如習作例文《七月的天山》的第二自然段按从上到下、从远到近的顺序写了云影的颜色、雪水和浪花的形状,把太阳、雪峰、云彩三者融为一体,从不同角度写出天山的美。第四自然段发挥丰富的想象,运用贴切的比喻,将景色描绘得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多角度描写”和“展开联想”的方法,把景物写得更加优美。基于此,在教学习作《游          》时,可设计相应的作业。

◇小练笔

观看碗窑三折瀑的视频,尝试用上景物描写的妙招(多角度描写和展开联想)来写一写看到的美景。

◇评价标准

1.写出景物特点,并用上一个妙招。

2.写出景物特点,并用上两个妙招。

设计这样的作业和评价标准,旨在引导学生迁移文中景物的描写方法,迁移文本结构、写作思路,让学生在练和评的过程中掌握相关习作能力,尝试把景物写美,把景点写活。

综上,设计习作单元的作业时,教师要善于捕捉训练点,根据具体的习作情况,安排有针对性的小练笔,提供评价标准,让“练”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练”和“评”的过程中,让习作单元的教学化难为易、水到渠成。

参考文献:

[1]何捷.搭建“支架”,写作教学的核心任务[J].语文教学通讯·C刊,2016(7/8).

[2]贺成金.殷惠.让学生体验表达的快乐:谈中年级习作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C刊,2008(7/8).

[3]王尚文.走进语文教学之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4]吴林妹.统编三年级教材小练笔的编排特点与教学建议[J].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19(9).

[5]许雪梅.立足单元视角   优化作业设计:以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为例[J].小学教学参考,2021(4).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第二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小练笔评价标准作业设计
小学英语教学的普遍现状及对策
浅谈小练笔在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广告摄影的创意与发展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高职软件技术实训考核评价标准构建
课堂小练笔有效指导的尝试与探索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指标体系评价标准的研究
打开学生作文思路的探索
巧借导图之力,有效指导练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