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素冲击疗法、人免疫球蛋白冲击疗法联合血小板输注法治疗重症ITP 的效果观察

2023-02-11徐娜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1期
关键词:冲击疗法免疫性计数

徐娜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也叫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其属于常见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是一种由于自身免疫因素攻击血小板导致的血小板下降,进而引起的出血性疾病。部分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在筛查免疫指标时会出现部分免疫指标阳性,但大部分患者免疫指标均为阴性[1]。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机制与免疫相关,而且均为免疫功能过强引起,由此决定了大部分患者采用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目前针对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可采取激素冲击法进行治疗,此外,随着研究成果的进步,结合人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能够进一步缓解临床症状,多种治疗方式联合可以提升临床疗效。本次研究将2020 年1~12 月本院收治的40 例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激素冲击疗法、人免疫球蛋白冲击疗法联合血小板输注法治疗重症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20 年1~12 月收治的40 例重症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 例。观察组患者男12 例,女8 例;年龄26~49 岁,平均年龄(36.7±4.8)岁。对照组患者男11 例,女9 例;年龄27~49 岁,平均年龄(35.4±4.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疾病诊断标准;临床资料完整,无中途退出;患者及其家属了解研究内容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意识不清醒患者;交流沟通存在严重障碍患者;处于哺乳期和孕产期患者;合并其他脏器功能严重障碍患者;对本次治疗药物过敏患者以及不耐受患者;生存期<1 年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激素冲击疗法联合人免疫球蛋白冲击疗法治疗。激素冲击疗法中给予地塞米松静脉滴注,1 次/d,40 mg/次;人免疫球蛋白冲击疗法中给予人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1 次/d,1 g/(kg·次)。均连续治疗4 d。观察组患者采用激素冲击疗法、人免疫球蛋白冲击疗法联合血小板输注法治疗。激素冲击疗法、人免疫球蛋白冲击疗法具体用药和剂量与对照组相同;血小板输注法中患者使用1 个治疗剂量的单采血小板进行输注治疗,且每袋单采血小板中的血小板计数≥2.5×1011个。对于体重较高的患者,可以增加血小板的输注剂量。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3.1临床疗效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消失且血小板计数≥100×109/L;有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有所好转,且血小板计数≥30×109/L;无效:治疗后患者血小板计数<30×109/L,且临床症状未发生明显改变。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3.2血小板相关指标 主要包括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及血小板计数≥100×109/L 的持续时间。

1.3.3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主要包括球结膜充血、发热、血糖异常升高。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18/20),其中显效12 例,有效6 例,无效2 例;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0.0%(12/20),其中显效6 例,有效6 例,无效8 例;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及血小板计数≥100×109/L 的持续时间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小板计数(157.46±10.37)×109/L 高于对照组的(132.15±5.13)×109/L,血小板计数≥100×109/L 的持续时间(14.21±3.01)d 长于对照组的(8.12±1.36)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及血小板计数≥100×109/L 的持续时间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及血小板计数≥100×109/L 的持续时间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3/2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4/2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重症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指的是患者免疫介导的自身抵抗不耐受,同时机体内的血小板被单核巨噬细胞破坏而引起[2]。该疾病患者的骨髓巨核细胞存在成熟障碍,胞浆和胞核有退行性改变,在疾病检查中可显示为膜系统的损伤[3]。重症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血小板破坏、巨核细胞功能受阻为主要病理机制,其具有持续性、复发性、难治性的特点。重症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则有可能引起脑出血、胃肠道出血等并发症。针对成年患者的治疗也分为一线和二线治疗,其中一线治疗是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以及丙种球蛋白方案,二线则为药物治疗和脾切除。在治疗期间,以抑制自身抗体产生、调节免疫细胞失衡以及促进血小板再生为主要策略[4]。同时,在其治疗中以预防血小板被破坏以及促进血小板生成为主要目标。此外,重症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诊断主要涉及以下方面:①至少2 次化验血小板计数减少,血细胞形态无异常;②在骨髓检查中有巨核细胞数量增多或正常,伴有发育成熟障碍;③排除其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与此同时,其可以包括新诊断的、持续性的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重症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及难治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等[5]。

针对重症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糖皮质激素属于常见药物,包括地塞米松、甲泼尼龙、泼尼松片等。在大量研究中,对重症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进行血小板输注,也可以提升血小板水平,由此在治疗过程中,针对重症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可抑制血液中的免疫球蛋白G(IgG)和免疫复合物、血小板的融合[6]。在实施人免疫球蛋白冲击疗法中能够更好地避免血小板被巨噬细胞所破坏,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提升了治疗效果。除此之外,也有学者在调研中提出大量使用地塞米松冲击治疗,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在短期上升并很快下降[7],也有实验证明可多循环使用地塞米松冲击治疗,且会增加激素使用的剂量,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则缺乏适用性。

查阅相关资料,在一线药物中可采用皮质类固醇,针对外周血小板计数<30×109/L 的患者可首先使用皮质类固醇治疗[8]。此外,为了缓解血管内皮出血症状,可使用泼尼松,从初始剂量逐步跨度到最大剂量,如果患者出现治疗反应,则可停止用药,转为二线治疗。对使用大量地塞米松治疗的患者完全反应率高,反应时间短,已经得到了专家共识,可优先使用大剂量地塞米松进行冲击治疗[9]。在人免疫球蛋白冲击疗法中下,其控制机制不明确,但是可以对严重出血患者以及糖皮质激素不耐受患者实施治疗,其初步确认的作用机制是可阻断巨噬细胞的Fcy 受体,从而抑制血小板吞噬,同时还具有抗炎作用[10]。而二线治疗则包括使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且患者长期使用耐受性良好[11]。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也有一些新型药物的研究,但仍然需要长期的数据支持,对药物的功效、安全、给药形式进行确认,包括福坦替尼、艾曲波帕等[12]。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激素冲击疗法联合人免疫球蛋白冲击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激素冲击疗法、人免疫球蛋白冲击疗法联合血小板输注法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小板计数高于对照组,血小板计数≥100×109/L 的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证明激素冲击疗法、人免疫球蛋白冲击疗法联合血小板输注法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效果肯定。

综上所述,采用激素冲击疗法、人免疫球蛋白冲击疗法联合血小板输注法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血小板计数,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冲击疗法免疫性计数
激素冲击疗法在儿科肾脏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古人计数
胸腺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递归计数的六种方式
古代的计数方法
Atg5和Atg7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这样“计数”不恼人
关于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用于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治疗中的效果以及护理体会
甲基泼尼松龙冲击疗法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复发效果初步观察与评估
自身免疫性多内分泌腺病综合征4型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