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耗散结构的县域教师跨校交流策略研究*

2023-02-10饶忠祥李国强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23年1期
关键词:负熵县域交流

郭 洁 饶忠祥 李国强,T

(1.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杭州,311100;2.山东省邹城市中心店中学,山东济宁,273512)

教师交流作为教育行政部门推动和主导的地区间或校际间教师资源重新配置的一项人事制度安排,是推进县(区)域内校长教师资源均衡配置,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坚强师资保障的重要举措。从1996 年到2022 年,与“教师交流”紧密相关的国家政策文件达30 余份。从这些政策文件可知,传统的教师交流系统相对封闭,无法自行合理地运转,需要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以政策倾斜、增加供给的方式推进教师流动,或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强制教师流动。这导致教师流动系统逐渐走向机械化、非人性化,实效性大大降低。耗散结构理论中的“熵”是系统无序程度的度量,熵量主要包含两部分:系统本身产生的熵和从系统外界引进的负熵流。一个系统越有序,熵越小,负熵流则越大,反之,系统越无序,熵越大,负熵流则越小。从熵的视角来看,传统的教师交流系统因封闭性无法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充分交换,因而无法引进负熵流,这使交流系统本身产生的熵大量增加,导致教师交流的低级无序状态。因此,引入负熵流,把握教师流动系统与熵的关系,有助于我们从新的视角探究中小学教师流动系统的有序化发展。

一、耗散结构理论概述

耗散结构理论是比利时科学家普利高津于1969年提出。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其理论、概念和方法不仅可以解释自然现象,还可以解释社会现象,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方法论意义。

1.耗散结构理论的内涵及特点

生命系统中的耗散可以定义为系统随着时间的推移缓慢地消耗或散失能量和物质,以此来维持甚至增加系统的复杂结构,系统内部或外部的张力会造成系统的波动,并导致混乱和不可预测的不稳定性[1]。耗散结构有如下几方面的特点:第一,产生耗散结构的系统一定是开放的系统,能与外界交换物质与能量。这样才能不断引进新事物,不断自我更新,不断提高系统内部的有序化。第二,产生耗散结构的系统得处于远离平衡的状态。耗散结构与平衡结构有本质的区别。平衡结构是一种“死”的结构,它的存在和维持不依赖于外界、而耗散结构是个“活”的结构,它只有在非平衡条件下依赖于外界才能形成和维持。由于它内部不断产熵,就要不断地从外界引入负熵流,不断进行“新陈代谢”,一旦这种“代谢”条件被破坏,这个结构就会“窒息而死”[2]。第三,产生耗散结构的系统内包含大量系统基元,甚至多层次的组分。这些系统基元和组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使系统产生出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的效果,具有强劲的创造力。第四,耗散结构是通过某种突变过程出现的,存在一定的临界值,是耗散结构现象伴随的重要特征。不稳定的形成是由外部输入的积累所激发的,当它们达到一定的阈值时,意味着系统的不稳定已经达到临界状态,再往前走一点,系统立即跳转到一个新的有序状态,之后将成为一个更先进和平衡的系统。

2.耗散结构系统有序化的度量:熵

在耗散结构理论中,熵是一个很重要的基础性概念。在开放系统中,存在三种熵流:系统内部不可逆过程自发产生的正熵流、系统和外界环境交换物质和能量形成的负熵流以及系统的总熵流。其中正熵流与负熵流为独立流,总熵流是正负熵流的代数之和。一个系统越有序,正熵流越小,负熵流则越大;系统越无序,正熵流越大,负熵流则越小。因此,要想使系统有序,就需要不断与外界交流,引入负熵流,从而抵消掉系统自身产生的熵量。

总的来说,耗散结构系统是一种能与外界不断交换引发熵的变化,从而自我更新、自我发展的系统,是一种内部的各个要素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具有顽强生命力的系统,是一种永远运动着的稳定有序的“活”结构。

二、耗散结构理论下教师跨校交流现状

县域学校作为教育者有计划、有目的和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教育活动的组织机构,与家长、学生、社会和国家都有紧密的联系。因此,学校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学校系统也有潜力成为具备耗散结构的系统。

从熵的视角来看,县域学校系统作为一个可能的耗散结构系统,存在三种熵流:学校内部各种矛盾产生的正熵流、学校与外部交流产生的有利于系统发展的负熵流与系统的总熵流。其中正熵流与负熵流为独立流,总熵流是正负熵流的代数之和。县域内各学校因其地理位置或思想观念的相对封闭性,无法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充分交换,当学校系统本身产生的正熵流大量增加又无法引进负熵流进行抵消时,便会呈现出低级无序的状态。而正熵是学校系统混乱的源泉,其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县域学校开放力度不足,校际壁垒明显

在开放的系统中,外界可以自由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并依靠通过外界供给而获得的物质和能量来维持自身生命的活力[3]。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跨校交流推行面不广,大多数学校担心交流轮岗影响正常教育教学工作,不但推进缓慢,而且只在很小的范围内“试点”[4]。其次教师作为交流政策执行的终端,受家庭等因素影响具有时空局限性,我国许多县城县域面积辽阔,交流教师很难实现当日甚至每周往返校[5]。因此,一些地区校长教师交流的覆盖面不够广、交流力度不够大[6],各区县教师交流率很不平衡,导致各区县校际壁垒明显,压抑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职业期待。由此可以发现,学校交流在推广面、交流面以及政策实施方面都不够开放,导致县域内各个学校无法从外界充分获取能促进自身发展的能量,师资差异明显,教师交流系统没有形成一个完全开放并能吸收有利因素的系统。

2.教师固守现有平衡,交流意愿不强

非平衡是有序之源,任何系统,只有远离平衡状态才能产生足够的负熵流,让系统变得更加有序[7]。学校系统也是如此,教师作为学校开放系统中的重要因素,对学校的发展和教师自身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教师不愿意交流的原因主要来自家庭和学校两个方面:离家近、生活方便、单位人熟、照顾孩子上学等成为重要考虑[8]。因此,许多教师习惯了以往的工作环境,不愿意到新的学校和环境开展教育工作,极大地影响了教师流动政策的实施和完善。而且城市教师千方百计地留在熟悉且舒适的场域,面对流动带来的不确定性,多数教师更愿意在原来的单位[9]。总而言之,县域内教师参与交流轮岗的意愿比较低,主动请缨者较少,教师队伍更新缓慢,流动不畅。

3.部门行政等级固化,线性管理突出

普利高津认为,由于数学模型中的系统内部存在简单的线性运算作用和复杂的非线性运算,而复杂的非线性运算作用是推进系统继续向前进步的主要驱动力。县域内的教师交流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县级教育、财政、人社、编制等多部门的联合参与,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部分省份在相关政策文件中对于“跨校交流”政策实施的运行过程以及各部门之间的权责边界与联动并没有给出明确、具体的指导性意见,使得县域内各部门之间对于“跨校交流”政策的具体实施与责权边界仍存在较大分歧,行政协调难度大,难以形成有效合力[10]。导致流动机制中各部门与各学校割离,无法有效配合,固化的简单线性管理突出。并且部门合作不畅,教师交流相关方缺乏有效协调机制是阻碍教师交流的重要因素[11]。此外,还缺乏对普通教师的质量筛选设计[12],由于选拔标准模糊和选派的随意性,交流轮岗教师并非接收学校所需要和认可的[13]。

由此可见,现有的教师交流缺乏科学有效的教师选拔制度,地方政府缺乏总体设计,各环节配合不到位。教师交流环节中的各个部门、各个要素若没有达到默契而有序的配合,不仅不会发挥自身的作用,还会干扰教师的后续发展。

4.激励措施流于形式,缺乏实效性

涨落过程就是耗散结构在未来形成一个新的有序和稳定的一个重要条件,一个微小的涨落,会带来原先现状的偏离,当这个偏离不断地放大,就必然会使其发生质的改变。教师交流过程中的任何一次调整、一次完善、一次进步都是微小的涨落,这些微小的涨落可促使交流系统不断完善和发展,其中交流过程中的激励措施是影响教师交流意愿的关键点。但有调研发现,教师交流补偿与奖励实施的“懒政”思维、“粗放式”思维较为严重,限制了激励效果[14]。虽然些地区教育行政部门根据 《意见》的要求制定了相应的激励保障机制,但基本停留在文件层面。一些教师反映,“激励机制仍然是一纸空文,根本没有兑现”[15]。

因此,教师交流中激励措施的不到位,导致许多教师不会主动选择交流,更不会主动交流到乡村。甚至有一些乡村教师会想方设法争取调动到城市,也就无法促进交流效果发生质的变化。

三、耗散结构理论下中小学教师跨校交流策略优化

从耗散结构视角看,在一个系统中,若存在负熵流,则有可能形成稳定有序的耗散结构,负熵流来源于一切可能缓解学校系统内外部各种矛盾的因素。要想维持有序的学校系统,就要尽可能消除可能导致学校正熵增加的不利因素,采用适当的方法在学校内部生成或从学校外部引入负熵流。而负熵流的产生须借助适当的管理制度和科学的交流策略,这有助于我们探究教师交流的有序化发展。

1.增强开放交流意识,营造教师交流氛围

开放是耗散结构远离平衡的前提,开放式办学是教师有效交流的前提。只有开放才能带来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和更新,因此学校要始终保持开放的姿态。

第一,开放交流教师的补充渠道。首先,有意识、有目的地吸纳县域内有交流意向的在职城乡教师和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加入。此外,公开吸纳具有不同成长环境、知识背景和教育经历的应届毕业生,尤其是那些愿意到乡村奉献自己青春和知识的毕业生,组成有稳定人才来源的县域青年交流教师队伍,鼓励青年教师敢于作为,营造良好的教师交流氛围。

第二,建立开放的平台和信息获取渠道。在开放交流的基础上形成县域内由专门的交流教师组成的教师队伍。以县为单位通过微信、微博、公众号等方式组建各县域内的教师交流共享平台,将符合交流条件的教师情况、每所学校的教师需求情况、学校的地理位置和基本条件等信息发布在网上,吸引更多符合条件的学者、专家和愿意为乡村教育发展助力的社会人士加入。通过信息交流,教师数量分配和学科结构更加合理,师资资源在学校之间的分配更加合理。

第三,吸收先进的学校运行管理模式。在维护教师队伍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开展校长公开选拔,实行校长轮换制,促进城乡校长的常态交流。因为政策效果的取得主要依靠城乡学校校长的共同价值认识、责任意识和教师价值观上的认同。让具有先进教学理念和优秀领导能力的校长活跃在一线的教育改革中,才能促进校长办学理念和教育思维的开放,学校的管理才更具有活力和开放性,学校系统才能得到有序发展。

2.构筑远离平衡的学校系统,引导教师积极主动参与跨校交流

只有当一个系统在混乱的、分形的、远离平衡的状态下运行时,它才具有持续的创造性。同样,若县域内学校和教师长期处于已经适应了的环境,其自身是很难取得较大进步的,只有走出舒适圈,寻求新的挑战和突破,他们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

第一,学校要努力打破现有的平衡状态,寻求更高阶的发展。首先,学校要积极招聘或调入新教师,为学校发展注入新的力量,带来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同时派出本校教师外出交流和学习,不断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其次,学校也要在办学理念、教育管理模式、绩效评价等方面进行革新,不断进步,追求更高的目标。

第二,打破县域交流教师的传统观念。首先,要让教师意识到通过更换工作单位,面对新的环境和挑战,有助于学习新的知识、理念和教学方法,从而消除职业倦怠,促进自身专业发展。其次,教育行政部门在公开招聘教师交流岗位的教师时,事先说明教师交流队伍具有流动性,要选拔能够接受工作流动性较强的教师。在交流教师上岗之前,还要加强地方性知识和文化的培训,使他们具有更充分的思想准备,更专业的知识和能力应对新的教学环境带来的挑战。

第三,注重高效的团队交流与合作。教师流动一定会伴随教师素质的提高,教师流动不会带来教师素质的损耗,教师在一所学校的良好业绩同样会在另一所学校兑现[16]。教师个体是高素质的存在还不够,还需要与周围的同事交流、协作,打破自身发展带来的瓶颈,组建高效的教师团队有助于教师打破自身原有的平衡状态,进行新的认知和突破,从而引导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跨校交流。

3.构建非线性多元管理机制,提高教师交流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

在开放系统中,需要其中的各个要素相互配合、相互协同作用,才能使系统从无序变为有序。学校的发展只能从其内部开始,教师交流各环节、各部门的非线性交互作用将促进学校从内在发生改变。

第一,对教育行政部门放权。教育行政部门不仅应该有人事调动权和选派权,还应该有对编制、经费、交流教师岗位设置等方面进行督促、统筹、协同的权力,这样才能做好各部门的协同交互工作,不至于浪费物力和人力。

第二,通过法规保障教师交流实施程序,保障交流教师的权益。首先,要设定科学、透明的交流程序,完善教师交流的实施程序、对交流教师的管理范畴进行划分、明确交流教师相关待遇等,让教师流动的实施有章可循。其次,认真落实交流教师聘任制和退出机制,适时退出不能任教和复工的教师,适时更新合格的师资队伍。只有交流过程中各环节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才能形成科学的交流程序,教师才能放心交流、安心交流,自己的切身利益才能够得到保障。

4.建立切实有效的涨落机制,发挥教师交流激励效果

系统的波动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当系统远离平衡时,才会引起系统的突变,这对耗散结构的形成具有建设性意义。学校系统内部的涨落主要是指教师交流过程中的激励机制对其带来的影响。

第一,完善教师交流一体化机制。认真研究落实教师交流导向机制、交流教师选拔机制、交流教师激励机制、交流教师评价机制、交流教师培训机制、交流教师信息数据库和交流教师督导问责机制等。其中,尤其是要完善教师交流评价机制,做到“有进有出,可进可退”。有效协调各机制的功能与作用,构建具有系统性、科学性的管理涨落机制,提高政策实施的可行性。

第二,设立加分晋升制度,对交流教师予以制度倾斜。首先,对贫困边远山区的津贴不能搞一刀切,应根据乡村学校与县城的距离来划分补贴等级,越是艰苦的地方教师职称晋升和优质培训的机会应该越多,地位待遇应该更高,获得晋升的分数累计应该越多。其次,对在交流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教师,应给予特别的荣誉和奖励。例如,建立农村荣誉证书制度,对在农村学校任教20 年以上、对农村教育和偏远地区教育有直接贡献的教师颁发省级荣誉证书,以增强交流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和成就感。

猜你喜欢

负熵县域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你要和他们不一样
县域就诊率为何差了40%
一项县域中招政策的回顾与反思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