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育人模式探究*

2023-01-11徐佳雯

智库时代 2022年25期
关键词:专业课育人思政

徐佳雯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自2020年“纲要”提出以来,高校在各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教学评价和教学技能竞赛及培训等多方面都将“课程思政”建设纳入其中,学界对于高校课程思政的理论研究也有了量的提升和质的突破,形成了对思想政治教育广泛重视的良好局面。思想政治工作是各高校一项长期系统性的重点工程,涉及教师和学生多个主体,课堂、校园、社会实践等多个场域,因此仅凭思政课堂和思政工作者单向发力是不足以很好地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效,需要多方发力协同并进。在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整个课程体系中,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起带头作用,与各门课程通力合作,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知识技能与个人综合素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效,要将教书育人落实到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上。然而当前“课程思政”的理念在具体落实上仍然存在着与思政课程的有机融合不理想的现状,因此还需积极在实践中寻找突破口,构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育人模式的路径,真正将“课程思政”的理念落实到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实现教学质量与育人成效的双突破。

一、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价值意蕴

(一)有利于实现“三全育人”思想政治教育格局的构建

“三全育人”是新形势下构建大思政格局,凝聚各类教育资源,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重要措施和机制,课程思政是在思政理论课之外的各类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内涵与要求,以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教育教学改革举措。“三全育人”是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思政教育发展的宏观把控和总体要求,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则试图打破思政课及其他各类课程之间的壁垒,深挖所有课程的思政元素,是思政理论课中的具体内容在其他领域课程当中的具体实践,并能够进一步巩固思政课的育人成效。可见“三全育人”与“课程思政”目标一致,路径相通,协同互促。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机制的构建,要求包括思政教师在内的各学科专业教师全员参与,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课和实践课教学全方位融合,通过融入贯穿于其培养方案始终,课程实现全过程育人。因此,构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育人机制有助于加快推进形成高校“三全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格局。

(二)有利于实现显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促进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学生开展科学理论宣传、价值观念引导、道德情感培育的核心课程,在育人方面具有明显的功能性。各门专业课侧重专业思维和职业素养教育,强调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实际运用,具有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效。课程是教育的载体,思想性和价值性则是教育所应当承载的基本要求,二者共同致力于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理应同向同行。构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育人模式,应当要首先强化思政课程在大学生大学教育所有课程中的核心地位,同时要发挥好其他课程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发挥贯穿于高校育人全过程的所有课程的育人价值,让思想政治显隐性教育互为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依托课程这一共同载体,构建起高校育人的“大思政”课堂。

(三)有利于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互融互通

在两个“百年”的历史背景下,国家发展需要更多兼具思想道德与法治素养、政治觉悟、专业技能的综合性高质量人才,而单纯依赖知识传授的育人方法难以满足国家社会对高质量人才的需要。因此亟需运用课堂主渠道,发挥价值引领的作用。教育的过程中,知识技能可以作为价值引领的载体,价值引领又为知识技能的应用指明方向,其二者缺一不可;同理课程思政亦可作为思政课程内容传播的载体,思政课程也引导课程思政建设的方向,二者同向同行的教学实践要求遵循教育和学生成长规律,秉持科学教育理念去探索什么样的教学方式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教育的育人功效,在传授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完成核心价值观的输送。通过“课程承载思政”与“思政寓于课堂”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发挥育人合力,实现教育理念的创新,思路的转变,队伍的壮大,载体的延伸,内容的丰富,方法的优化,充分挖掘和充实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资源,寻找契合点,实现有机融合,从而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专业知识传授、价值引领与实践养成中。

二、构建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育人模式的现实困境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孤岛困境”部分存在

近年来各高校重视并陆续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同时积极响应教育部文件推行课程思政建设,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成效,但课程思政是一项全新的实践尝试,受主客观因素影响,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当中的“孤岛困境”依然部分存在。首先“思政课程”客观上具有一定局限性。思想政治理论课覆盖面广,采取统编教材和统一教学要求,加之人员和场地等教学资源的局限性,多数高校思政课教学仍以大班授课为主,这样的模式虽有利于集中高效地传播理论知识,但教育模式相对僵化,理论传授的方法单一,缺少个性化的互动方式,使思想政治教育难以真正入脑入心;此外教师往往无暇顾及学生个体需求变化,难以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其次“课程思政”主观上重视度不足。部分学生误以为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去甚远,尤其是高职院校学生工具理性倾向明显,表现为重职业技能轻思想教育,甚至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定义为休闲放松的“水课”,对以“拿学分就好”的敷衍态度,对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也难以产生知识迁移。部分专业课教师惯性地认为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在内容和方法上均无联系和相互借鉴的可能,在学校提出“课程思政”教学理念后也仅象征性地将思政元素与专业课内容生搬硬套,缺乏理性思考和设计,这也无形助长了学生对专业课中思政内涵的忽视和主动培养。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现象长期存在

思想政治理论课长期与专业教育的界限划分使得两者间“两张皮”的现象长期存在。一方面由于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长期割裂导致部分课教师主观上认为专业课程尤其是职业技能类课程是纯粹的知识传授、理论解析和技能培训,与思想道德素养的培养不相干,或因部分教师主观上对思政元素不敏感,因此导致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易忽视对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和塑造。在学校强调并实施课程思政建设以来,教师也只是采取诸如“课前思政导入”等方式强行将思政元素植入课堂,虽形式上完成了思政元素的表达,但缺乏整体性设计,教学效果和影响力极低。另一方面,思政课程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核心地位不够凸显。思政课程是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门性课程,在内容设计和教学方法上都有明显的育人导向,课程思政则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体现到其他课程教学的课程观、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理念上,以发挥出各门课程的育人功效。因此思政课程有能力且应当对课程思政建设进行政治方向上的引领,课程内容上的指导,以及教学研究上的规范,然而现实却是思政课程在其他课程的建设及教学过程的长期缺位。课程思政理念下的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如果缺失思政课程的引导,很容易产生盲目性和不协调的后果,例如部分内容的重复堆砌令受教育者产生反感。因此,亟需建立以思政理论课为核心的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尽快消解长期存在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现象。

三、构建高校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育人模式的“一个核心”与“三项机制”

(一)巩固思政课程在课程思政中的核心地位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道德品质的关键课程,是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时代新人的主阵地,因此提升思想政治课质量并不断巩固其在培养计划课程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既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需要,也是将思政课程与其他各们课程进行有机结合的基础。强化巩固思政课的核心地位,一是创新思政课教学与考评方式。高职院校可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研读培养方案等探索思政课如何立足高职生成长需求,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特点,创新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并组织开展相关主题活动。二是针对高职院校发掘以工学结合为主导的实践育人功效。“工学结合”模式是高等职业院校实践育人的特色模式之一,在课程思政视域下,这一模式承担着重要的育人功效。高职院校在探索校内不同学院及职能部门间推动思想政治课程实践教育与专业实践教育融合的基础上,还需面向校外,努力将合作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拉入到实践育人体系中。三是加强思政课由传统教材体系到个性化教学体系的转化。不同专业的学生特点不同,他们所关心的问题和思维方式不同,教师需结合学生实际,找准理论与现实问题的契合点,以教材为蓝本,认真研读教材,按照教材的逻辑结构和内容,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再通过教师提炼加工,选取重难点,将教学体系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和信仰体系,打破学生对思政课的传统认知,解答学生所关心的问题,引发学生深入的思考,使学生发现思政课的重要性和真正价值所在。

(二)建立思政课与专业课资源共享的机制构建

课程思政的实施推进需打通专业壁垒,促进思政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交流合作,对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优化,共同服务于育人目标。一是强化全体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教师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价值意识、理想信念等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价值取向和情感趋向,进而影响到育人质量和效果。思政课教师要首先明确自己的定位,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坚守正确的思想意识,信奉科学理论,坚持高尚的道德情操,提升思政课的感染力。同时也应定期面向其他专业课教师定期开展思想政治理论培训以及课程思政的案例分享,提高其政治敏感和政治定力,坚定其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二是建立思政教师与院系的对口联系机制。一方面通过全校师生“共上一堂课”,开展思政教师与专业课教师集中备课会等方式,增强思政理论课教师对专业的了解和把握程度,增强专业课教师的政治定力和课程思政元素提取能力;另一方面思政教师按照对口院系安排,执教其对口联系的院系或相关专业学生,在长期的接触中可慢慢积累对口院系或专业学生的特点,对口院系的安排可考虑思政教师的学习和研究经历,尽量安排思政教师对口联系在与其有相关学习经历的院系或专业。三是促进思政课与专业课的内在融合。学校可建立校级层面课程资源分享平台,帮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专业课程的知识内容融入思政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帮助专业课程突破原课程目标的知识技能价值取向,挖掘其中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元素。

(三)建立整体科学性的协同管理机制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育人模式是一项全新的系统性工程,因此需要高校上下“一盘棋”,做好整体规划与科学建设。构建这一协同育人机制的责任不仅在于教师,更需要高校党政各级部门协同参与,做好顶层设计及资源统筹规划和提供制度保障。一是在高校党政领导班子层面,高校领导首先应以身作则,通过听课和授课等方式参与课程思政的实施环节;其次校领导要牵头组织拟订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发展目标和规划,并将其列入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当中,构建好课程思政建设的顶层设计。二是在高校管理层面,教务部门要统筹协调好现有的教育资源为思政课及专业课搭建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同时完善课程思政的规范和评价标准,设立课程思政试点课和示范课,建设项目基金;人事组织部门应科学制定相关考核和奖励机制,将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纳入人才引进、师资培养、职称评定的考核评估当中。三是二级学院或系部层面要迅速组建相关课程建设及教学研究团队,针对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特点,研究提炼专业理论及实践课程当中的思政元素,顺应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探究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的有机融合路径;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要发挥引领和指导作用,可建立与其他二级学院或系部的对口帮扶团队参与到课程思政的建设与教学研究团队当中。

(四)建立以人为本的动态评估机制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育人机制的构建离不开评估机制的反馈作用。课堂教育是否产生了良好的育人效果,学生是否在课堂学习中习有所得,能否实现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与个人综合素质的整体提升等,都需要相应的动态评估制度予以反馈提升,评估的对象包括应包括教育的需求主体及教育的供给主体。在教育的需求主体方面,一是探索以学生成长需要为核心的考核评价标准,突出课堂参与、课后作业、实践教学、志愿服务等多方面的评价;其次可参照心理状况调查量表设计学生学习需求的问卷或量表,通过教育前后量表数据的变化,反馈程思政的实施效果。在教育的供给主体方面,可面向教师构建以教师发展为中心的“建—享—赛”激励机制,其中“建”指教师参与相关课程建设或教学改革;“享”指教师参与共建共享平台的交流与合作;“赛”即是以赛促教。近年来各类教学能力比赛均要求参赛作品中体现蕴含课程思政理念的教学展示,因此比赛既是一种教学评价的手段,也可通过比赛提升课程思政建设。另外,教学管理部门、学生工作部门、后勤服务部门等在资源统筹、后勤保障、协同育人等方面对学校教学工作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支撑作用,也是教育供给主体的一部分,因此,在学校相关管理部门及管理人员上的考核评价上也应体现其对于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支撑作用,形成“三全育人”良好局面。

猜你喜欢

专业课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微信在中职汽修专业课教学中的探索与运用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