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大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素质培养路径研究*

2023-01-11朱孟斐

智库时代 2022年25期
关键词:社会科学人文素质

朱孟斐

(济南大学商学院)

学习是提升素质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可靠基石。大学生作为社会群体的重要部分面对科技的日新月异,社会的纷繁复杂,需要不断学习,提升个人素质才能提高竞争力,适应时代的发展。拥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结构能够帮助人们在多元价值体系中做出正确选择,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清晰的职业目标继而发扬无私奉献和勇于拼搏的精神。高校除了重视学生的专业教育、专业技能,培养具备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人文精神、人文技能的合格大学生,事关国计民生,为高等教育管理工作者的责任所在。研究构建符合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大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素质教育体系,弘扬人文精神,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客观需要。

一、人文社会科学及人文社会科学素质相关概念

人文科学源自拉丁文humanitas,意为人性、教养[1],人文科学是一门关注人的社会存在,揭示人类社会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20世纪下半叶,人文科学在反思政治危机、经济危机、技术危机、军事危机、社会危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对解决世界上重大问题和根本问题的作用日趋明显,其地位也越来越受到普遍重视。人文科学主要包括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

人文社会科学除了人文科学还包含了社会科学是两个科学的总称,相对于以研究人类精神、道德、价值世界及由此派生的文化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研究人类社会运行的规律和现象侧重于运用实证的方法来研究宏观的社会现象,阐明其发展规律。社会科学包括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法学、教育学、民族学、宗教学、社会学。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的综合,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虽然含义、研究侧重点不同,理论上可以区分但在现实生活及运用中两者相互渗透、交叉,不可分割是以将两个科学看作一个整体合并称之为“人文社会科学”加以讨论和研究。

素质,即是指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技巧或能力,也包含平素的修养。人文社会科学素质是人类社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跨学科的概念,是人们对自身和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成果的积累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人文社会科学素质体现的是一个人在自身社会经历中的人文经验和文化交流中的人文知识前提下,通过内心的决定、价值取向、积累和提升而定型的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的精神态度,崇尚培养具有高尚价值的人格和深层次的品德修养,善于慎对自我、尊重他人、关爱社会、保护环境的心理素质。以人的问题作为研究视域,其价值体现在人与自身的关系中,强调理想、进取、守节和自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强调诚实、善良、宽容、互助;在人与集体的关系,强调大局、奉献、合作与和谐;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强调规范、秩序、公平和稳定。

人文社会科学素质是人内在最重要的对人的生存方式、发展趋势和事业能力起着根本决定作用的基本品质。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人文精神、人文技能、人文社实践从人文社会科学素质的社会特质方面集中反映了人的哲学品味、文学品味和史学品位,人的生产态度、生活态度和生命态度,人的认知修养、价值修养和审美修养,人的做人之道、行事之道和处世之道。只有在具备良好人文社会科学素质的基础上,才能合理运用他们所掌握的自然科学知识,使其发挥正面积极的作用,以促进人类和社会的良性发展。

二、高校大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素质现状

(一)大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素质呈现不均衡的状态

中国现阶段的高等教育已进入普及化阶段,2021年在校大学生数达到4183万。《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发布实施,启动了“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各高校充分运用人才资源和学术智慧建立了人文社会科学素质研究和教育的平台,开设了人文社会科学素质教育课程,大学生总体人文社会科学素质确有提升但依然参差不齐。经多方调研发现大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素质与其文化教育背景和所学专业和密切相关。发达沿海城市与偏远贫困地区大学生在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阶段所接受的文化教育条件有很大差距,发达地区教育资源优越,师资力量雄厚,学生综合素质较高,偏远贫困地区教育资源、师资落后,然而教育几乎是唯一的上升通道,为了升学只注重应试能力无法达到普及人文社会科学的要求。除此之外,高校不同的学科专业也深刻影响着大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素质的普及和提升,尤其是理工科专业,受“重理轻文”传统观念和课程设置等影响缺乏人文知识储备,人文社会科学素质整体水平低于人文社科类专业。

(二)大学生文化底蕴匮乏不够深厚

现如今,大学生娱乐休闲的方式与日俱增,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很强,大学生上网更多的时间是刷剧、社交、游戏,很少的时间看新闻,同时受到来自学科作业、论文、考研、就业等多方面压力,闲暇时光阅读文化、历史书籍、接受文化熏陶的人越来越少从而造成了大学生文化底蕴日渐匮乏的状况。有些大学生对我国的历史与文化一知半解,更有甚者获取历史知识的渠道来自网游,缺乏历史观念和民族的认同感。若不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文化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大学生在接受人文社会科学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会缺少共鸣,无法感知目前美好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还会在人文社会科学素质的培养和建设中缺少中国特有的色彩与韵味。

(三)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价值观迷失

在竞争机制下的大学校园,学生在专业课程之外为了能找到一个更好的工作将更多的精力时间集中在考研的专业学习、各种职业资格证的培训上,据了解,大学生在校期间最热门的非专业考试是计算机和英语等级考试等实用型学科,仅仅因为对未来的就业、考研有直接影响,进而缺少了对科学文化本身的追求与探索更无暇涉猎人文知识导致当代大学生出现“精于科技、荒于人文”的现象,表现为情感脆弱、目光短浅等[2];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内外各种新学说、新思潮不断涌入,文化呈现出多面性、多向性、多样性等特点,网络时代的00后大学生价值观体系尚未完全形成,在各种不同思潮的碰撞下无所适从,过分看重权力、利益,不关心集体与他人,不重视维护国家安定与统一。

(四)大学生人文实践不足

荀子曰:“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止矣”。现阶段大多数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素质教育的全部着眼点和着力点都落在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灌输和普及上,忽视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向人文社会科学素质的内化,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素质向人文形态的外化。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思想截然不同,在日常解决生活学习问题中思维视角不同,结果也完全不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是一种不同的启发和理解。缺乏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水平和研究能力的实践和检验其结果是大部分学生几乎不考虑用人文社会科学思考方式的加以理解,只是习惯于使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处理问题,仅仅是解决了现下困境缺乏深层认知和通盘筹划。

三、高校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素质培养的必要性

(一)加强大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素质培养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首要条件

在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今天,提升大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素质,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构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正朝着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构建和谐社会努力奋斗,大学生作为未来的高素质劳动者、高水平创新人才,既是过程的创造者又是目标的实现者。大学生拥有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推动社会不断变革的决心就显得尤为重要。他们的人文社会科学素质能否适应新时代历史使命的要求,在根本上决定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进程和成效,民族复兴的强度和水平,和谐社会的质量和规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大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素质培养中可促进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激发内生动力,毫不动摇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加强大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素质培养是提升大学生软实力促进全面发展的基础条件

“青年强则国家强”,大学生是未来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代表一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的实力,被寄予了无限希望。大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素质的提升,可以完备和优化个人思维能力和行为素质为大学生在获得敬业精神、团结合作精神、领导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等软实力时提供牢固的精神支持以及充分的文化保障。衡量一个国家的实力标准除去经济、军事、科技等硬实力,软实力在国际竞争关系中影响日增,随着国内生产总值的快速增长、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跃升,软实力的高低不仅决定着中国在国际地位的排序是推动国家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也为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三)加强大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素质的培养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

近年来,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关系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当代大学生成长在开放的社会背景下,思维活跃、个性张扬、自我。丰富思政教育内容,创新思政工作方法,这是新形势下实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提质增效的重要保证。人文社会科学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同样都是“以人为本”做人的教育,将大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素质教育融入到思政教育中,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可拓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围,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切实增加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四、提高大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素质的路径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积极营造具有人文精神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对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素质的培养具有陶冶、镌刻、滋养的功能,对学生的精神底蕴和意志品质起到巩固的作用。这就要求学校一方面应将学校的自然环境、教学条件和规章制度按照人文化标准进行建设和配置,这将有利于使学生从内心乐于接受学校的人文要求。另一方面,学校要利用大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大力倡议、践行人文精神,促使其产生高尚人文社会科学素质的内在需求,潜移默化中以坚强的精神力量和意志品质去迎接挑战、克服困难来实现人生道路上的发展目标。

(2)设立合理的人文社科课程,并将人文社会科学素质教育渗透学科教育中。课程是学生增长见识的窗口和经受磨练的熔炉是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各高校应开设历史、文学、音乐、美术、心理健康等人文课程,并开列一些人文社会科学书目让学生课外阅读。由于课时有限,毫无比例地增设人文社科类的课程和课时是不现实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针对专业特点、学生个性、人文社会科学素质教育目标,通过改革课程设置在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方法上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完善,把人文社会科学素质培养贯穿各学科教学中使人文精神“渗透”到专业教学中构建多元化的知识结构、教育观念、教学模式[3]。同时也可以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和有效做法,创造和实施具有极大适应性的教学方法以达到人文社会科学素质教育的目的。

(3)创新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传播形式,拓展各类阵地建设。泛媒体时代,万物皆媒,网络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主阵地。根据这一特点,利用互联网传播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既可以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学生也可以在海量的信息中自由选择,实时沟通[4];学校针对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可开设公众号开辟师生网上交流新渠道,答疑解惑;在提高人文社会科学素质同时有针对性的制定网络道德约束机制,规范其网络行为。线上线下结合同时拓展各类阵地,如依托图书馆、社团、校外社科组织、第二课堂举办科普讲座、论坛、报告、展览等活动普及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4)提升教师人文社会科学素质,发挥榜样作用。教师是依照一定的目标,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教学,把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以及历代所积累下来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使他们顺利实现社会化。教师在青年的成长成才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的老师能够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学生会有意无意地去模仿教师的行为方式,并以教师的思想观念作为自己的处世标准,其示范作用更具冲击力和穿透性。教师要不断丰富知识领域自觉提升人文素质,言传身教帮助学生把握是非原则、前进方向切实发挥榜样示范作用[5]。

(5)充分发挥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素质的第二课堂。人文社会科学素质需通过对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接收、消化和应用逐渐养成而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则为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接收、消化和应用提供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为学生动脑和动手的结合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资源,在动脑思考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生发点和增长点,逐步形成个人的人文素质。人文社会科学素质是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通过对优良人文传统的继承和创新而逐步养成的,合理增加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不仅为实现传承创新构筑了物质、精神条件还有助于大学生树立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五、结语

在知识经济飞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教育最大的价值在于唤醒心中的潜能,高校需转变重知识传授而轻人文素质培养的做法,通过营造人文精神校园文化环境,改进课程建设,线上线下结合拓展传播阵地,提升教师队伍的人文素质、师德建设,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全方位、分层次、多角度地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素质教育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全方位、高素质人才。

猜你喜欢

社会科学人文素质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喜报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人文社科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
社会科学总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