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文科”背景下《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策略*
——以体育专业高等院校为例

2023-01-11赵月霞

智库时代 2022年25期
关键词:大学语文文科人文

赵月霞

(首都体育学院汉语教研室)

“新文科”建设为高校公共必修课《大学语文》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也为课程的突破与创新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与方法。以体育专业高等院校为例,《大学语文》与体育学科的融合应该面向两个方面结合:一是立足专业本身,融合体育学科特色,给以知识结构和知识基础有益的补充与丰盈;二是立足人才培养的目标,给予学科建设思维、思想的引领与启发。

一、“守正创新”—“新文科”背景下《大学语文》课程的机遇与挑战

“新文科”概念的首次提出是在2017年的美国希拉姆学院,主要指通过文理交叉、综合研究与应用,对传统文科进行学科重组、整合,从而实现综合性的跨学科学习与研究。2019年,我国教育部等十三个部门联合启动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2020年11月,由教育部发起的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在山东大学召开,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简称《宣言》),对新文科建设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新文科”建设是一次对文科内在学理精神的深入开掘,同时以“新文科”的角度观照、参与、融合其他学科建设,也将激发其他学科新的研究视域与创新成果。

“新文科”建设的内涵概括而言包括三个方面,即跨学科建设、思维思想培养、民族文化和自主人格培养。高等教育作为科学研究、思想创新、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领地,“新文科”建设的贯彻与落实必将与新时代下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息息相关。

《大学语文》课程一直承担着人文知识传承、人文素养培养、思想价值引领的重要作用,其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978年至90年代中期的补课期、9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前十年中期的素质教育期和21世纪前十年中期至现在的通识教育期,随之,课程教学重心也经历了从文化知识到人文素养再到通专融合的历程。[1]然而,《大学语文》课程意义与价值的深入开掘,并未使课程走出尴尬的境遇,90年代课程的生存危机、21世纪初期课程的边缘化,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认知、探索与实践的艰难。

“新文科”建设倡导跨学科、文理兼容,将新技术融入传统文科教育教学,这一教学理念在《大学语文》的课程改革之路上并非首次提出。早在2006年,教育部高教司在《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中曾明确指出“跨学科”的重要意义:“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2016年,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也在“通识性”课程定位角度指出了与“专业”结合的意义:“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包括通识课、专业课在内的各类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挖掘和充实各类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广泛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2]

可见,“新文科”的“新”对《大学语文》课程的意义,并不在于概念解释和名词更迭,而是在新文科指导下,发现课程面临的新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思路与方法,从根本上明确我们要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引导教学以及教育发展的方向。

《大学语文》课程作为普通高等院校的公共必修课,具有通识性课程的性质,而就本科生教育培养的目标来看,随着大学教育的普及,本科生整体培养的目标也日益由专业性培养向通识性素质培养转变,而世界主流大学在本科教育阶段普遍实行“轻专业、重素质”的通识教育,它们并非不重视专业性训练,而是将这种更高层次的专业教育放在研究生阶段。所以,《大学语文》作为高校通识性理论课程之一,就是强调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与互补性,为学生的基本技能、思维训练、逻辑能力打下扎实基础,这一基础并非“显而易见”,却是建筑学术高楼大厦的基础。

然而,目前我国高校对《大学语文》的认知定位以及教学理念还存在一定的偏颇,主要体现在:第一,通识性的课程设置与定位,却以学科专业性的教授与学习方法进行教学。片面强调文学的内在规律,而忽略了学科互融交汇的重要性,作为通识性的桥梁并未建立。第二,以通识性掩盖学生专业学科的差异性,教学中不能以学生为主体,从而区别选择教学重点和教学内容,建立师生互动模式,寻找学生的差异性热点与难点,造成学科的边缘化,导致本来应该接受博雅教育熏陶的学术性人才,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缺失,本应该接受大量实践训练的应用型人才,动手能力和适应性能力不强。[3]第三,忽略任何学科都要“学以致用”的特点,文学文化反观现实,联系现实,解决学生生活中出现的语言应用、情感、价值观等问题的时效性不强。因此,《大学语文》教学的改革既要回归教育的本质,尊重学科的规律,也要顺应时代的一时之需,这是“新文科”向内转化的重大变革。

二、“文体交互”—体育专业院校《大学语文》创新发展的新思路

体育专业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既要立足专业“通识性”的特点,也要充分考虑与结合学生专业背景与特色的“差异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差异性”的深入探讨直接影响“通识性”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也将从根本上决定人文社会科学是否深入参与、影响、引领专业学科建设的深度与广度。针对体育专业院校的《大学语文》教育的目标,必然指向两个问题:一是如何以人文素养的深化推动体育综合型人才的培养;二是如何以思想的深化、思维的创新对体育实践与研究形成内在驱动力。

体育专业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人文社会学科中的传统学科,其历史传统与学术渊源深厚。而体育专业是一个较为综合多元的学科领域,从体育教育的角度论,它属于人文社会学;从体育本身来说,身体、健康、运动等又与自然科学领域密不可分;而与之相关的研究,如体育文化学、体育人工智能等研究与探索,更是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互、融合中将专业研究置于更为广泛、多元、综合的学科背景大融合之下。从基础知识角度讲,语文为体育学科搭建语言表达、思想交流、人文素养的必要基础,从专业角度看,人文与体育专业之间有众多交叉、融、借鉴的领域与空间,从人才培养角度讲,具有一定人文素养、人文精神的综合性专业人才是人才培养的目标。

笔者针对北京高等体育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状况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体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能力相对欠缺,《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相对落后。首先,体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精神相对欠缺,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体育专业学生因其教育背景的特殊性,进入高校表现出体育专业技能突出、文化知识水平相对薄弱的特点。此外,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也参差不齐,呈现不均衡、分化大等特点;从知识结构构成来看,在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环节,例如教师资格认证考试、毕业论文写作、研究生以及公务员考试等环节中,人文素养的相对欠缺都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此外,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人格的教育与塑造在很大程度上也与人文素养教育息息相关。其次,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的认知存在偏差。大学生受中学语文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片面夸大语文“识文断字”的工具功能的枯燥性,先入为主地阻断了语文教育在大学阶段对于思想塑造、人文素养提升的延展性和开放性。此外,在社会功利化现象的影响下,我们的教育理念与方式更加看重“硬本事”,忽视“软本事”,学生重点关注的是专业方向的深入学习和研究,对于大众性和基础性的《大学语文》课程重视不够。问卷调查研究显示,学生普遍对人文素养、社科专业的认知仍局限于是否对专业知识有用的层面。最后,目前《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实践并没有准确传达《大学语文》的广阔内涵和真正学科精神,教学手段与方法相对传统落后也反观出教学实践改革的急迫性。

基于以上问题,知识创新仅从内部突破往往是不够的,须跳出既有的思维框架和知识范式。体育专业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改革从“文体交互”层面实现跨学科教学与研究范式是突破所在。学科交叉是刺激知识创新的重要路径,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互动会刺激新知的出场,进而促成新范式的问世,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但我们在看到跨学科的内在诉求的同时,也要同样重视学科内在的边界性,这是对学科内在规律的尊重与遵循。“文体交互”的尺度边界究竟在哪里?跨学科是融合多门学科的教学与研究,但并非是各做一边,各沾一点,更不应该为赶时髦而生拉硬拽,牵强附会。跨学科交叉研究,是以立足学科本体为前提,面向体育院校学生的《大学语文》课程其宗旨是在联系、结合体育专业的专业特性,从而准确把握与传达汉语言文学的学科特性,从而在知识结构层面以及思想价值体系上更好培养全面综合性体育人才。《大学语文》的本体是什么?一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内在学科规律,二是基于人文素养、思想精神培养的人才培养教育宗旨。因此,笔者不赞同《大学语文》课程无原则地贴合体育学科的需求,变相成为“体育文化学”或者“体育文学”,从而在学科本质认知上给学生以误导。笔者也不同意过分强调学生知识基础薄弱的问题,而将大学语文课程变成字、词、句、表达的“技术车间”,从而忽视人文素养、人文精神的内在提升。教学要立足学生,但也要有“跳起来摘桃子”的高瞻远瞩。

三、“分类推进”—教学实践的特色化、差异化变革

体育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既要固本正源,又要精于求变,既要融合共建,又要凸显差异,教学目标的制订须进一步侧重行为结果,加强教学内容横向与纵向的联系,把教学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根据不同的知识类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评价进一步向过程评价倾斜,从教和学两个方面反思教学效果。

首先,高等教育阶段的《大学语文》课程应完成“大语文”教学的转变。语文教育,是以人获得更好的身心发展为基点的,因此,语文教育不仅在于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语言表达,同时在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培养美好健康的情感与心理认知,完善和提升学生的人格与人文修养。“大语文”观教育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并把教语文同教做人有机结合起来,把传授语文知识同发展语文能力、发展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有机结合起来,把读、写、听、说四方面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接受全面的、整体的、强有力的培养和训练。

其次,课程改革以问题意识为导向,以创新教学方法为重心。通过差异化分类教学,解决学生专业特色的差异、教学内容混杂的问题;以课上引导、课下指导,解决课时有限,学生兴趣需求不同的问题,完成从书本知识到人文探究的延展;以试卷考核与过程性评价落实相结合的方法,解决人文知识与人文素养的综合考察,强化“学在课外”的学科特点,引导阅读兴趣与思考意识。

第一,差异化分类教学,建立语文与体育专业的纽带。细化专业大学语文分类,结合专业特色选择教材以及篇目,结合体育学生的实际语言基础,选择教学的重点、难度和深度,在基础篇目的选择基础之上,教学要针对不同院系以及专业特点,安排详略、重点与取舍关系。例如针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其体育教育中语言应用的重要性问题,加大演讲题材作品的分析与鉴赏;针对舞蹈表演专业的学生自我与认可的矛盾问题,加大与艺术相关人文知识和素养的熏陶;针对新闻专业需要加强思维培养,论证严谨性的问题,着重探究思维独立培养的意义。

第二,主题模块教学,强化语文与现实的联系性。为了让学生感受到课程所蕴含的人文素养对学生现实生活、人文精神以及思维建构的作用,以主题模块强化教学的现实性、共情性和启发性。主题模块教学必须立足语文之本,基于文学作品自身基础上的主题探究,才是有本之木。如果教师没有这样的作品分析和认识能力,教学设计无论多么丰富,主题的探索也只能流于形式。以文学作品为载体,教学中的延展度至关重要,这是从文学知识层面向人文素养渗透的重要环节,这一环节处理不好,学生对于《大学语文》的学习感受就仍然停留在文学学科知识的表面层次,当然依旧难以激发非文学专业学生对于通识性大学语文的兴趣。例如以爱情主题、生命意识主题、情感意识主题、思想独立性主题为模块选择编排教学单元,都是非常有效的《大学语文》主题模块教学内容。

第三,多媒体介入,提升开放性和趣味性。现代多媒体教学方式是解决《大学语文》课程内容丰富、课时不足、外延广阔、学生差异性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微信、腾讯、电子学习平台等多媒体安排电子课文、课件、录屏讲解、单元测验、拓展阅读等环节,带着任务和问题阅读,引导学生自发思考,扩展阅读书目以及思考谈论问题,提升课程的深度与广度。

第四,过程性评价体系,构建知识到素养的桥梁。改革课程评价体系,为课程改革效果护航,确保《大学语文》教学的开放性和参与性。《大学语文》课程的教育评价可逐渐打破传统的唯分数导向,实行试卷考核与过程性评价落实相结合的课程评价体系。提升过程性评价细则对学生学习的引导、指导以及课堂参与度的提升有重要意义。考核成绩向前移,提升综合素养的考察,加大过程性评价体系的考察力度。通过课堂小测、阅读打开、读后感分享、思想争鸣等课上、线上的参与,获取相应分值,这算过程性评价分值,计入总成绩。从而解决课堂时间有限,强化“大语文”教学理念,提升课外人文素养的层次,解决人文知识与人文素养的综合考察,强化“学在课外”的学科特点,引导阅读兴趣与思考意识。

四、结语

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大学语文》既要立足课程定位“通识性”特点,又要充分契合学生专业特点的“差异性”,“文体交互”是体育专业学习与汉语言文学彼此激发研究新范式、建成新格局的良好契机。以“守正固源”“分类推进”为指导,体育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应该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评价体系多方面,形成横纵贯通的体系化改革与创新。

猜你喜欢

大学语文文科人文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2018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大学语文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求学·文科版201806、07合刊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
孙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