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逻辑与路径探索
——以中华武术为例

2023-01-11刘海通

智库时代 2022年25期
关键词:中国武术武术中华

刘海通

(上海体育学院武术学院)

在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文明发展中孕育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展示好中国形象的重要载体。习近平主席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2017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教育部门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等各领域。2021年11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六中全会中强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之中,深刻汲取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典范。

在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与发展中,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激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性需要迫切深化认识的趋势下,结合当前高校大学生群体特性、价值取向的特点,讨论中华武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深刻内涵及育人价值,探索中华武术在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路径,力争引导大学生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全面提升大学生群体文化素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将传承与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强大精神支撑。

一、中华武术的精神内涵

(一)个体层面:求实创新的自强不息精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象传》),张岱年先生认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是我们积极向上动力,更是中华文化积极进取向上的精神。自那时起,自强不息成为从古至今习武之人独立自主、不断进步、永不停息的标准。武术翘楚霍元甲在创办精武门,西北军将领张之江于南京创立的中央国术馆,都在大力弘扬武术可强身健体的优良功效,发掘传统国术的价值。先有体育家徐一冰建议“各中小学校开设国术课程”,后继北京体育研究社的许禹生提议将传统中华武术列为学校必修课,鼓励武术走进学校,成为一门教育学科。“五四”新文化运动后,更是大力宣传武术功能,让武术科学化,在历史舞台上拥有一席之地。20世纪20年代后,武术家们借鉴西方体育竞技的思路优化创新出武术竞技模式,组织了全国武术运动大会、杭州国术游艺大会、国术考试、华北运动会、华中运动会等一系列国术比赛转型武术,让武术能够可持续化发展。由此可见,武术先驱者们从中华武术吸纳奋发图强、就地取材的朴实意志,在时代困局反战成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创新发展的进取精神。

(二)社群层面:兼容并包的和合精神

武术讲究的兼容并包的和合精神,也是传统哲学和伦理思想逐步影响武术的结果。封建宗法社会的发展,让武术分成了武术门派和结社两种传承方式,导致古代武术传承上有了狭隘、秘密和封闭的特点。比如 “传男不传女,传家人不传外人”“不传本门以外的姓氏、不传有习武经验的人”的门派传承规则和规定。近代之后,交通发达,消息灵通,武术的传承发生了巨大转变,武术家不再闭门造车,而是游历大江南北,探寻拜访名家,交换心得,对于弟子可以倾囊相授,使得武艺有了质的飞跃和发展。探其根本,是当时的武术大成者勇于创新,走出门派,相互促进的和合思想。近代王芗斋—武术集大成者,更是打破传统,主张“不拜师”,让徒弟改“师父”叫做“先生”,强调师父的作用是为人师表,更要有责任心,提出废除师徒制,用平等代替“师徒”的尊卑关系,让兼容并包的和合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综上所述,中华武术在近代之所以可以取得阶段性的进步,是因为它所拥有的开阔胸襟、兼收并蓄、和谐发展的处事精神。

(三)国家层面:保国安民的尚武精神

中华武术是在人类搏击对抗之中产生的,由此而衍生了保国安民的尚武精神。古代的尚武精神是用来打破人骨子里本能的畏难和精神的枷锁,所以,古往今来的军队中,没有不重视作战者“自信和勇敢”的历练。对于国家的军事而言,需要的就是自信、勇武、坚贞不屈的战争精神。在面对封建等级与列强的压迫时,武术更是“救国”“兴国”“强国”的希望支柱。由此而来,更加凸显武术人“为国而战”的行为准则和思想观念。例如,鉴湖女侠“誓将死里求生路,世界和平靠武装”秋瑾的侠骨豪情,为之后妇女的思想解放迈出重要一步。后人评价其是“男权世界的巾帼英雄”把崇尚武术的精神贯彻浙东;“无极刀法”李尧臣、“破锋八刀”马凤图等都传递出武术先贤高尚的民族气节和忠肝义胆的爱国情怀。综上所述,近代中华武术的尚武精神得到了古代尚武精义的传承,并将“游侠精神”与保卫家国联系到一起,重新赋予“国家主义”新的内涵—“侠义”,从而成为每一位从事武术活动的人必须遵循的以坚贞、勇敢、担当、忠诚等优良品质为核心内容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中华武术的育人价值

(一)中华武术培养人的“求真”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说:“希望青少年珍惜时光,脚踏实地,掌握过硬的技术,更为祖国争光、为民族争气。”“求真”就是在了解事情的发展变化,然后再“求实”。只有求真求实,总结经验并应用于实践,就能获得真正的本领。中国武术因为其科学多样的运动规律,可以为很多人培养“求真”的意义。“道理”之于中国就是武术的基本规律,正如“骨气”之于人体,没有这种骨气,人就可能会身体瘫痪,如果中国,武术家失去了内在规律运动和有规律的“真”,就会变成“花架子”,最终失去自己的生存基础。练习中国武术的人只有在清楚了运动变化中的“真”之后,才能逐步完善和做到武功的“真”。在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发展过程中,中华武术因其多元、多维的教育价值,一直是一种关键的教育资源。但教育的第一要务仍然是追求和培养人的“求真”品质。在历史的洪流中,许多武术家的实践证明,野心勃勃、自以为是的武术家最终只会一事无成,只有坚持“求真”的品质,才能“知庐山真面目”,学点东西。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应聚焦于中国武术“以德育人”中“求真”品质的培养。

(二)中华武术培养人“向善”的品德

中华武术和其他民族的搏击技艺一样,起源于华夏先民在生存过程中产生和总结的搏击技艺,它始终传承着中华民族基因中蕴含的优秀文化传统,能够教育人们养成“善良”的品格。武术教育是人文教育的基石,除了规章制度,中国武术教育的核心主要隐藏在中国武术的理论和思想精髓中,主要表现为“环境”激发人的“向善”意识,“武术”是“向善”的规范,“大爱”形成“向善”的意义。中国武术要在坚持、实践、发扬“善”的精神的同时,展现人们内心“善良”的情感。因为中国武术高度推崇和弘扬以德鼓舞人、以德感动人、以德服人、以德育人的文化力量,把道德建立在善良的价值取向上,所以它隐藏在中国武术教育过程中的善良教育中,无形中让武术练习者追求真、善、美,拒绝假、丑,建构一种新的武术。

(三)中华武术培养人的“尚美”境界

中国武术已经从野蛮动物常用的格斗和格斗方法,转变为具有艺术魅力的身体文化。正如蔡龙云大师所说:“武术是战斗的艺术。”中国武术逐渐演变成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理想化的战斗和进攻艺术”。作为当代中国人的一种身体文化行为审美文化,它以中国艺术的身体审美文化视角和人的审美文化情趣,使中国人民在充分享受体育运动健身乐趣之余的同时,体验和达到远远赶超其他体育运动的一种审美文化趣味和生活乐趣。中国武术按照技术规律,使技术与人体达到融合、协调、统一的最佳状态,形成了中国武术特有的“美”。中国武术的主要教育目标已经成为通过培养武术练习者的“审美”能力来追求这样一种理想状态。中国武术运动规律中存在的多维矛盾运动打开了人们对“美”的认知。只有通过习武者的不断练习和领悟,培养提升人们对美的认知和理解,提升审美能力的知识和技巧,才能使审美境界灵性化,提升人生境界。练习者基于对自己武术动作意境的深刻理解,对自己武术身体动作精神魅力不断培养的心理感受、对自身身体心智的心理调整和形成对中国这个武术动作更深一个层次的基本认知,从而更好地通过练习和运动实现这些新的认知。

三、提升中华武术融入学校思政教育的策略与路径

(一)提升武术教师的思政教育意识和能力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教师是重要的领路人。“课程思政”能否有效地实施,关键因素在于老师的育人意识和能力。所以在学校的思政教育的武术教学中,要落实“思政教育”,提高武术教师的育人意识以及以身作则的表率作用。其次,要培养武术教师对武术教学中关于思政教育元素的体系构建能力。同时,还应该定期安排课程思政教育的培训,提高老师的思政教育能力和文化修养。

(二)传达课程中关于思政教育理念的武术课程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的制订对于高校武术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课程内容、方法等的安排、运用、实施及评价都围绕着目标来制定。武术学习和武德教育应有机统一,将术、礼等思想文化内容加入到武术课程教学目标中,将知识、能力、育人三个目标与高校武术课程目标结合,构建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在知识育人目标方面,学习的重点内容应是理论知识的学习,打破“重技术传授,轻理论学习”的局面,充分体现武术中所蕴含的文化以及思政教育元素;在能力目标上,学生的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是要重点培养的,特别是对于以后大部分都要从事体育教师职业岗位的体育教育专业的大学生来说;在育人目标上,武术的教育意义以及价值应当被扩大,将武术文化的与人价值与武术教学内容相融合,对学生的影响达到一个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课程思政教育要在武术课程内容上体现出来

应当不断深入挖掘、拓宽和优化高校武术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和内容。“文以评心、武以观德”“习武先习德”等理念文化都是可以深入挖掘的思政教育内容。在武术课程内容中的思政教育可以使学生的武术技术和思想得到不断提升。“习武先习德”这一从古到今都被遵守的准则在现在的教材中并未被编入重点内容中,也就是说,在实际的武术教学过程中,这一内容也在被弱化和忽视。文本教材的直观表达会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领略武术文化内涵及其价值,还能起到育人的作用。因此,将武术编入高校武术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中,凸显武术内在的育人价值,是落实课程思政教育在高校武术教学中的有效方法之一。

(四)武术课程方法上加强课程思政教育创新

当代社会,电子设备和信息网络飞速发展,授课形式不断更新,教育工作者也应该与时俱进,授课形式应该多种形式相结合,并掌握新的教学方法,适应当代的教学工作和任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比如组织观看爱国影片,培养爱国情怀;经常通过微信等社交软件分享关于武术文化的知识,提高并加深学生对于武术文化内涵及价值的理解;通过观看视频等影像资料,可以加强师生互动,加强动作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提高课程思政教育的价值;开展比如武术知识、辩论等比赛,加深对于武术文化内涵的理解等方式手段。通过将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相关的武术知识、技术、礼仪等都能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及思想道德品质。

(五)课程思政教育标准需建立在武术课程评价上

教学评价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过程中各方面的情况进行自我监督、自我控制的一种反馈信息,可供教师调整教学计划。课程思政教育不仅仅是教育过程,更是一个在武术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对学生的教授以及学生的反馈的过程。武术课程中教学评价可以检验教学效果,评定学生的学习情况。新时代的教学评价理念应当是武术老师在教授武术技能的同时,重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课程思政视域下,应该建立科学、全面的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在武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武术教师既要评价学生对于武术技能和知识的掌握情况,也要评价学生参加关于武术的活动和比赛的情况加入武术教学评价中,激发学生学习武术的热情。与此同时,武德、武礼等也要纳入到武术的评价体系中,提高学生从武术中所学到的文化、礼仪、思想品质等武术文化内涵,丰富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使高校武术教学中的思政教育理念更好地落实。

猜你喜欢

中国武术武术中华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史料整理:认识中国武术的一条路径
中国武术“元问题”的历史思考——《中国武术思想史》评析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中国武术有哪些派别
新型涵道武术擂台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