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构建全过程劳动教育体系研究*

2023-01-11白锋桥段吴勇

智库时代 2022年25期
关键词:劳动育人院校

白锋桥 段吴勇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

劳动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生物的最显著特征。正如马克思所言,“可以根据意识或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由此可见,劳动决定了人类的本质,同时也决定了人类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我们眼中的勤劳致富、熟能生巧等积极向上的劳动形态开始偏离轨道,甚至开始扭曲。当生活中充斥着“炫”而能“粉”“粉”而”能“拍”“拍”而能“富”等不良劳动形态时,这种昙花一现的不劳而获可以蛊惑一些意志不够坚定的年轻人,对他们的未来职业发展极为不利。这种不健康的思想反映在教育领域,就是学生自己不但不参与劳动,反而对一些劳动者,特别是在一线从事脏累苦的劳动者冷嘲热讽,劳动价值观严重偏离。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种场合表达了对诚实劳动的赞美和期望。2015年,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说,“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历史的辉煌;也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就”。2020年,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告诉我们要“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总书记的谆谆告诫说明了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科学劳动的伟大,对我们是一种巨大的鼓励和鞭策。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坚持实事求是,在科学的总结我国劳动教育总体成效的基础上,也分析出部分青少年出现的劳动现象,基于此,《意见》系统搭建了劳动教育体系,就青年学生如何正确认识劳动、如何诚实参加劳动、如何真实评价劳动提供了方向。对高职院校来说,由于受到生源质量、自身管理、劳动教育理念差异等方面的原因,并没有取得理想的劳动教育成效。如何加强高职院校全员全过程劳动教育,切实用好劳动教育这个“指挥棒”,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1]。

一、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困境

当前,高职院校正以产业发展为导向,努力沿着一条强化自身建设、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道路稳步前行。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蕴含着大量的劳动基因。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实施好劳动教育,发挥好劳动的育人价值,使之成为发展职业教育的基础工程。但是,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仍然存在一些发展瓶颈急需破解。

(一)劳动教育开展缺乏顶层设计

部分高职院校功利心较强,将精力和资金大多放在比较容易出成绩的地方,比如职业技能大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然而,开展劳动教育对于学校来说实则很难产出业绩,对高职院校领导者来说并没有多大吸引力。一是未能形成劳动教育的统一概念。什么是劳动教育,劳动教育开展的目的是什么,很多高职院校领导并没有进行过深入的思考,仅是简单地将劳动教育等同于劳动大扫除,这种狭隘的劳动观直接将劳动和育人剥离,仅注重眼前利益,并没有将劳动教育放在为党育才、为国育人的时代背景下,容易造成人才培养的价值失衡[2]。二是开展劳动教育未能形成合力。部分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仅由学生工作处牵头组织,各二级学院负责执行,执行过程由于无制度文件遵循,造成了劳动教育内容的不一致。教务处对劳动教育的课酬、课时认定不清晰,也导致劳动教育课老师上课积极性不高。总之,高职院校职能部门之间、职能部门与二级学院之间基本上属于“九龙治水”,合力效果并不明显。三是劳动教育评价机制不健全。劳动教育评价主体单一,多限于辅导员或者班主任针对具体的卫生行动,专业实习、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未能纳入评价主体,也就是未能完全将包括劳动观念、劳动知识与技能、劳动习惯与品质三个方面在内的劳动素养评价纳入其中[3]。

(二)劳动教育缺乏实践资源

首先,高职院校缺乏专业教师资源。劳动教育是以体力劳动为基础,强调劳动精神、劳动价值观、劳动技能等内容嵌入的一门系统的、科学的课程,需要专门教师才可以将理论和实践更好地相结合。然而,大部分高职院校劳动课教师多由辅导员担任,辅导员大多忙于学生事务性工作,导致备课流于形式,上课也多是简单的宣读或者机械的灌输,很难做到入心入脑。其次,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缺乏。劳动教育课程内容多借助其他课程内容,如大学生必修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职业规范教育中对顶岗实习和劳动法有一定的阐述。《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提及了职业规划和劳动价值教育[4]。除此之外,高职院校辅导员也多以主题班会形式或者观看线上视频方式进行劳动理论教育,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在学院整体教学规划中处于严重劣势状态。第三,缺乏劳动教育实践场所。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实践场所在校内,劳动内容也多是简单的体力劳动,比如打扫教室卫生、宿舍卫生等,这些对于劳动技能要求低,不利于学生劳动素养的综合提升。校外的劳动实践也多是参与简单的志愿活动,如地铁志愿者、社区义务宣传等,劳动内容形式化、简单化,难以达到劳动教育的真正目的。

(三)劳动教育缺乏家校联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孩子变得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对参与劳动感觉轻视甚至厌恶。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几点。首先,父母过分溺爱孩子。父母对于孩子的要求基本上是有求必应,并且全程包办孩子的一切,生怕孩子受到伤害。笔者曾在新生报到现场亲眼看到父母提着大包小包,孩子手里却空空如也,由此可见一斑。其次,培养目标偏离。家校联系中,更多家长更多关心孩子在学校是不是吃得好、睡得好,有没有受同学欺负,对学习成绩以及其他诸如行为习惯养成等方面很少提及,这就导致家校联系的内容大多停留在家长里短式的谈话。第三,家长缺乏劳动教育的观念认同。部分家长的观念还停留在过去,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生活好就可以了,没有认识到劳育可以有效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健康发展,“五育并举”是一个系统化的育人体系,缺少其中一环,对学生的培养来说都是一个损失[5]。

二、构建高职院校全过程劳动教育体系

针对当前劳动教育困境,高职院校必须要认清现实,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各方面资源,强化劳动教育实施的基础,构建高职院校全过程劳动教育体系。

(一)高度重视,扎实践行劳动育人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历史和未来,将劳动教育纳入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层次,并赋予劳动教育新的时代内涵。高职院校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结合自身发展特点,全面提高对劳动育人的认识高度,以实际行动践行劳动育人理念。

1.深入学习,学深悟透新时代劳动教育理念

劳动教育作为“五育”体系之一,对于培养出具备劳模精神的新时代技能大师起着决定性作用。新时代劳动教育不同于以往,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以人为本。注重将人文精神融入劳动与生产,以精神引领和榜样示范带动技能提升,实现技能报国,升华人生境界。二是创新为魂。新时代劳动教育要引入创新机制,没有创新便不能体现出新的特点,劳动教育的创新在于培养方法的创新、培养理念的创新、劳动形态的创新。三是教育为基。劳动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体现在教育上,让新的适应时代发展的劳动观念、劳动技能等得到传承和发展。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宏大深远,振奋人心,其实现需要一大批道德为先、能力出众、技能娴熟的技术人才。劳动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成就劳动者个人,更重要的是培养国家的有用之才,因此,高职院校责任重大,必须夙夜在公,须臾不能懈怠。

2.主动作为,规划顶层设计

高职院校的工作运转是在校党委直接领导下进行的。因此,党委重视以及主动作为是抓好劳动教育的先手旗。学校层面成立劳动教育实施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任组长,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二级学院负责人为组员,组织协调本校的劳动教育资源。制订总体实施方案,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特点设置劳动教育的目标、重难点、课时、实践活动、教育评价、考核办法等内容。制订有助于提高劳动教育教师积极性的举措,诸如在职称晋升、培训教育等方面给予倾斜。

3.科学有效,健全劳动教育评价机制

劳动教育开展得怎么样,能不能达到育人的目的,必须要有一个标尺加以评判,这个标尺必须为劳动教育的良性发展服务,必须为劳动教育的实际目的服务,必须为劳动教育的价值增益服务。一是注重全面性。劳动教育评价要以思政教育为为基础,将劳动素养全面纳入素质教育全过程。高职院校要积极构建全过程劳动教育评价机制,涵盖劳动资源、劳动课程、教学质量、实践场所、育人成果等方面。二是注重技术性。引导高职院校学生学好技能、用好技能,真正为社会服务。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理念,开展职业技能大比武,以交流促提升。三是注重发展性。要突破旧的思维观念,评价内容不仅仅限于体力劳动,要体现时代特征。思政活动、课外体验、志愿服务、创新创业等都可以纳入评价指标[6]。

(二)整合利用,丰富劳动教育实践资源

很多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流于形式,内容大多不切实际,教育效果甚微。为了保证劳动教育取得高质量发展和提升,高职院校必须学会“草船借箭”和“借力打力”,也就是说必须要充分调动校内校外各种优质资源强化劳动教育的水平和层次。

1.内培外引,打造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

教师是第一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建立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至关重要。因此,对于劳动教育来说,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培养校内专职教师,引进校外劳动模范进校园显得非常重要。一是注重教师队伍专业建设。遴选具有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专业背景的教师作为劳动教育专任教师。发挥“双师型”教师带头作用,将职业理念融入课堂教学。同时,邀请校外专家对教师进行业务培训,力求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突出的专业教师队伍。二是利用社会资源打造兼职教师队伍。高职院校的教育重在职业教育,重在为中国制造提供智力支持。因此,广泛邀请劳动模范、行业能手、社会精英等担任兼职教师,能够将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技能榜样等理念影响学生,为未来成为大国工匠奠定思想基础[7]。

2.融通融合,建设全过程的课程体系

劳动课程不同于其他的课程,既要有理论基础作支撑,又要有实践课程作检验,这样才能达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育人价值。因此,劳动课程必须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课程体系,融通融合,发挥更好的育人效果。一是理论课程方面。组织专人编写劳动教育校本教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简明扼要的案例传递以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劳动知识。将劳动理论教育纳入新生入学教育、日常教育、毕业教育等关键环节,强化全过程教育理念。二是实践课程方面。坚持体力劳动为主,体力与脑力劳动相结合的原则,将劳动教育与专业实训、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勤工俭学、文化建设等融通融合,培养学生的职业劳动素养、新时代劳动价值观[8]。

3.共建共享,拓展全过程劳动教育实践场所

除了课堂之外,实施劳动教育还必须要以实践场所为支撑。高职院校要通过校内建设或者校外共享的机制,拓展实践育人场所。对于校内建设来说,要努力丰富第二课堂,使之与劳动教育形成双嵌机制,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建立以“校园文化、社团活动、文明宿舍创建、勤工俭学、每日劳动”为主要内容的五级课外劳动体系,以校园文化为引领,将校内日常劳动融入劳动教育,提升学生的劳动意识。根据学科特点,深入挖掘专业课程蕴含的劳动教育元素,在专业学习、校内实训、毕业实习等方面注入内涵发展动力。对于校外共享来说,要根据专业不同,积极拓展校外劳动资源,构建以“认知实习、技能操作、校企合作、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为一体的劳动教育模式,充分借助政府、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的平台优势,实现劳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

(三)多方协同,形成“家校社”教育合力

高职院校是学生在校期间实施劳动教育的主体,但是仅仅依靠学校很难取得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必须以家庭、学校、社会为基本单元,三方共同发力、互为补充、协同推进,才能形成教育合力,达到联动育人目的。家长要以身作则,在言传身身教中影响孩子的劳动价值观。适当安排适合孩子的劳动,放手让他们在生活中历练自己,只有这样才能懂得拼搏的意义。自身也要提高意识和站位,劳动教育不是进行简单的体力劳动,是一个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提升劳动素养、强化自身本领的一个过程。社会发展需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因此,在培养高职院校学生方面必须扛起自身责任,在学生实习、社会实践、劳动体验等方面给予支持和鼓励。学校作为劳动教育的主体,除加强自身建设外,还要做好家庭和社会的连接体,为家庭培养学生尽心尽力,为社会培养人才出谋划策[9]。

新时代的发展号角已经吹响,高职院校肩负着为中国培养数以亿计的劳动者的光荣使命,高职院校要积极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潮流,积极构建全过程劳动教育体系,为国家培养真正的大国工匠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劳动育人院校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热爱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