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创新探讨

2023-01-11郭广明丁爽佘翠华

智库时代 2022年25期
关键词:思政思想教育

郭广明 丁爽 佘翠华

(湖北科技学院)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高校与社会的联系进一步加强,网络已经完全渗透到了高校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教师和学生也成为了网络的积极参与者。担任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在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政工作必须要作出转变,并且对转变方向也应该有清晰的认知,确保创新后的思政教学能指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在新媒体被广泛使用的情况下,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通过新媒体来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提升思政教育课堂的质量,促进思政教育工作展现出互动性和扩展性的特点。除此之外,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做到言传身教,用正能量的教学内容去提升学生的思想高度。

高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下一代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在高校,学生可以进一步深入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其思想、理念和行为也会得到最为正确的指导。所以,从教育维度和发展方向上来看,高校的思政教育应当跟紧时代的步伐,研究新时代对高校生带来的影响。并且在真正理解学生当下需求的基础上,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计出与时俱进的教育模式。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当下,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要对自己所面临的情况有清晰的认知,进而准确分析在思政教育工作中出现或者隐藏的问题,并通过创新教育来解决问题。思政教育工作者要从学生需求的角度出发,结合时代的发展,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使思政教育质量更上一层楼。

一、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应运而生。新媒体这个概念是相较于传统的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形态来讲的,新媒体的主要技术支撑是互联网、数字存储和移动通讯,以网络论坛、微博、微信等作为主要形态,是面向社会大众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将新媒体当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反之,新媒体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将人们的生活从之前封闭式的状态中脱离出来。对高校思政教育来讲,新媒体的发展能够促进教育的提升,且不仅能够成为教育的辅助工具,甚至随着时代的变迁会形成在教育领域多媒体网络教学的新面貌。

(一)新媒体时代环境的多元化、复杂性要求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要抓好主旋律。主旋律即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随着网络的发展,高校的思想意识环境变得更加复杂。从国际形势上来看,世界日渐趋于一体化,许多国家的思想文化共存,并且大部分国家都想通过新媒体来宣传自己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意识。各种文化的交织和思想意识的混杂,使现实生活和网络社会相互掺杂,进而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从国内情况来看,当前中国处在社会转型的加速期,社会各方都想借助多媒体来表达出自己的利益诉求。并且网络上话语权的门槛较低,因此,各方人员都能通过网络来发表自己的观点,导致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除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还使高校的思政教育环境复杂起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将注意力集中到网络世界,如发现非正确价值导向影响学生思想意识的情况,就要及时开展正确的指导活动。高校的思政教育始终、必须要遵守“为学生服务”“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主旨,以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为教育目标。尽管外部环境纷繁复杂,但是依旧要坚持正确的价值观,要弘扬“主旋律。”

(二)新媒体时代信息的开放化、交互性要求

传统的高校思政教育主要内容来源于国家的大政方针、教师的教学课堂或者是理论书籍,因此相较于时代的发展来讲有明显的滞后性。但是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大量的数据信息不再受到时空、国界的限制,获取信息的渠道也越来越多样化,导致社会上的各种信息以多样的方式呈现在人们面前,并且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意识有深刻的影响。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数据信息突破了空间的限制,从之前比较保守的状态变成了公开化的状态。因此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的思政信息获取来源更加开放。这就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创新教学方式、要跟紧时代步伐,加强对大学生开展思政教育方法的改进工作,进一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思想。

(三)新媒体时代主体的平等性、自主性要求

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以学生为本”。在之前的教育过程中学生仅仅扮演着受教育者的角色,其受教育渠道是通过教师的讲解。但是,在新媒体环境下,学生由之前的受教育者转变成了课堂的主人,突破了之前课堂上教师的灌输式教育模式,突破了二元闭合的教育结构,让教者和受教者处在同等的地位。学生能够从网络上自由获取信息,并且从众多的信息资源中进行自主的抉择,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除此之外,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也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并采取学生喜欢的语言或者是感兴趣的方式来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在了解学生真实需求的基础上进行思政教育,避免了讲述过程的空洞,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新媒体技术应用在思政教育中价值体现

(一)充实思政教学内容

在马克思原理中提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一方面表达出当代科技技术发展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又展现出了生产力的提升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冲破了传统高校思政课堂仅仅依靠教材等纸质材料的情况,将空间的传媒价值带到了思政教育中,并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的方式,教师可以把基本的教学内容和社会热点问题实时分享给学生,拓展了学生的学习内容。从这个角度来看,新媒体在高校思政教育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新媒体技术开发了全新的教育平台,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方式,即可以使用图片、视频等方式,或者还可以使用各大交流软件,如QQ、微博、微信等来与学生沟通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通过这种形式的教学也能将思政教育内容更加直接地展现给学生。

(二)学习模式向“碎片化”转变

新媒体技术在高校思政教育当中通过微信、微博、MSN、邮件等社交平台来宣传相关的理论知识。与此同时,教师还能与学生实时分享重大事件。除此之外,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也能通过社交平台来完成,这突破了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随时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也能及时回复学生的困惑。学生的学习也不再受到时空、时间的限制,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运用网络搜寻优秀的教育资源来完成学习任务成为了学生提升学习能力的有效方式,实现了“碎片化”学习。这也是新媒体的重要价值之一。教师还能通过通信媒介关注学生的思想意识,如若发现问题,能够及时给出建议,指导学生培养正确的思想意识。

(三)把握当今时代高校学生话语特征

目前国内网络舆论环境除了有正能量的数据信息之外,还有大量的负面话题,并且两者之间的博弈日益严重,这对稳定的网络思政思想意识环境产生了重大的冲击。学生作为使用网络占比较大的群体难免会受其影响。当下网络上的话语权允许发表个性言论、以自我为中心表达自己的观点,突出多元化、民主化的特点。因此,在网上发表言论的人更加注重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并对社会上出现的热点问题和时政的关注度也不断提升。网民在提出自己观点时会出现独具特色的表达方式,这与大众思维不一样,因此随时可能擦出火花。从高校学生网络话语权的特征来看,高校思想教育者要掌握思想的主导性,并要将思想内容与新媒体发展规律相结合来优化学生的话语体验,既要坚持开放的观念,也要指导学生吸收新思想、新主张,不断接受相关的意见。

三、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思政工作者缺乏新媒体经验

新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有助于教师提升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但是因为高校的工作人员欠缺有关新媒体编辑方面的经验和传播的能力,很难发挥出新媒体的积极影响。除此之外,因为相关经验的欠缺,导致在思想教育工作中开展新媒体教学时,只能停留在表面上,无法延伸拓展到更深层次的教育层面上,不能深化到学生认知理解层面。例如,有一部分思政教育工作者因为欠缺相关经验,只能将思想政治的理论知识通过新媒体平台转述给学生,并且没有任何的加工。这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相反会让学生对网络思政教育产生厌烦的心理,导致学生根本不能吸收在新媒体上呈现的马克思理论知识。

(二)新媒体在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内容僵化

尽管新媒体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得以应用,转变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实现了线上线下联动的教育形态,但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新媒体教学很容易出现僵化刻板与强调说教的情况。首先,从僵化刻板现象来讲,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在使用新媒体过程中,尽管能将思想教育相关的学习内容展现到平台上,但没有突出新媒体信息传播功能,也没有调整思想政治学习内容,仅仅是将理论知识丝毫不加工地转移到了平台上,学生的学习仅仅是从教师的口授教学转变成了学生自己看,这会导致思政教育内容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无法达到其该有的效果。从强调说教的角度来看,高校思政教育的本质是教导学生进一步去理解社会主义价值观和接纳主流思想意识,进而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并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思想指导的方式来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

(三)新媒体在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形式单一

在使用新媒体时,高校的思政教师仅仅是将新媒体当作课堂的延伸和辅助工具,并没有将新媒体当作是高校思政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没有充分重视新媒体的功能和优势,显然最终也不能充分发挥出其积极作用。依据“互联网+”的理论探究发现,社会组织和机构只有在切实的认识到网络媒介的特点,调整管理模式、组织机制和发展体系,才能真正地发挥出其效应。所以,想要真正发挥新媒体的作用,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要深入熟悉新媒体,掌握其发展特点。

四、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创新的路径

(一)重视新媒体平台的建设和应用

高校思政教育想要进一步拓展新媒体平台在思政教育中的应用,就要对“互联网+”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从制度、体系、模式重建等角度去挖掘新媒体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影响,以此来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的质量。第一,在认识到新媒体传播特点的基础上,重新构建思想教育体系,让思政教育实现线上线下联动教育。但是这个过程需要明确好开展线上线下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简单来讲,要让线上思政教育以思想引领与价值指引为主,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主流思想意识的理解。线下的思政教育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学习为主,帮助学生通过学会运用方法论和辩证观来解决问题。与此同时,将新媒体思政教育和课堂思政教育相结合,让两者在教学过程中的相似方面得以结合。除此之外,要设置全新的管理体系和评价体系,让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符合新媒体的发展。比如在开展评价时,教师要从知识、能力等层面深入到学生思想素质层面进行评价,并通过大数据来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在管理体系上,教师要规范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确立新媒体的应用定向,让新媒体思政资源在团委、学工部、宣传部等部门得到应用。在整个过程中,新媒体是思政教育资源得以优化的核心,能够推动思政教育内容的宣传。最后,新媒体能拓展思政教育的宣传渠道,即将当下流行的各大APP抖音、快手和校报、宣传栏等校园内的宣传方式整合起来,利用好新媒体的媒介功能,使新媒体成为学生巩固思政理论知识的平台。

(二)关注网络热点,加强思政教育效果

从目前的高校思政教育发展情况来看,部分教师仍旧将关注点放在理论知识的掌握上,并且仅仅将课本上的知识转达给学生,这显然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不能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脱离,这样不仅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相反,可能会激发学生的厌学情绪。当代大学生身心发展成熟,思想独立,对事情有独到的见解,并且还能从网络中发掘最新的消息,对政治事件、网络事件给予很高的关注,与此同时还能提出自己的见解。例如在网络评选感动中国人物事迹中,学生学会克服困难、挑战自我。但是还有一部分学生在面对网络信息时缺乏判断力,受到错误思想的影响,偏离了正确方向。对于这种情况,教师要对网络上的热点信息给予关注,将其作为教学素材,指导学生要用正确的态度去看待网络热点问题。同时还要指导学生具备明辨真假的能力,要试着发现问题的本质,不能仅仅停留在问题的表面现象去看待问题。教师还可以从网络的热点问题中发现教育价值,来督促学生在舆论中保持正确的价值观和理性的思维。

五、结束语

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更加便捷。因此,教师在教育环节中应该加入新媒体,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优化高校思政教学活动中的信息传播方法,确保传播形式和传播内容的多样性,提高信息传播的交互性,激发学生参与思政教育工作的热情。新媒体的出现还能帮助思政教育工作与时俱进,体现出现代化、信息化和数字化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参与思政教育活动的热情。但是,在思政教育工作中使用新媒体平台时存在以下几点问题,即教育经验不足和技术不够等,需要学校结合新媒体平台的发展特点来创新教学方式,研究出解决方案,进而让新媒体成为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基石,成为推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

猜你喜欢

思政思想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题解教育『三问』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想与“剑”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