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重挑战下高职院校学生日常管理对策分析

2023-01-11张中皓

智库时代 2022年25期
关键词:教学管理管理工作院校

张中皓

(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作处)

随着社会及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对综合素质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在现今社会竞争环境中,职业性、专业性人才也越来越受企业欢迎,因而,高职教育也成为我国教育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不仅仅要注重教务管理,也要将学生管理作为日常管理的重点工作。同时,高职院校应该不断创新学生管理路径,完善创新体系,以达成为社会提供更多高素质人才的目标。

一、高职院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面临诸多挑战。这些挑战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高职院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增添了许多新问题;二是招生规模的扩大化和生源生情的复杂化为高职院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增添了许多不确定性。这些挑战的形成,一方面是因为在传统的高职院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中,学生的数量有限且学生均经过高考升学而来,学生情况并不复杂,但随着高职院校的扩招和生源的日益多样化、生情的日益复杂化,高职院校辅导员面对的学生管理工作的挑战越来越大。学生素质的参差不齐为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学生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班级人数的增加和带班数量的增多也加大了辅导员的工作量,学生数量的增多伴随着更加多元化的学生思想。这些都为辅导员落实自己的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另一方面是因为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给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的大学生带来了巨大的风险。互联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如何利用好网络为自我培育服务、为立德树人服务、为教书育人服务,这不但是每个当代大学生的自修课题,也是每位高职院校辅导员必须深刻思考并在日常学生管理工作中积极探索的课题。

二、高职院校在学生日常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教学管理互动性不足

在互联网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智能手机以及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成为大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的必备品,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同时也为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带来诸多挑战。例如,当前许多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学生利用智能电子设备打游戏、看小说、看影视剧的现象非常普遍,这些课堂教学中的不良现象,不仅会对整体教学效率和质量产生消极影响,而且也会影响周围认真学习的学生。同时,当前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产生了深刻影响,大学生十分追求网络文化潮流,对于传统课堂教学十分抵触,即便教师在课堂中与学生互动,大部分学生均无动于衷,课堂教学氛围死气沉沉,师生之间互动性明显不足,严重阻碍了教学效果提升,更加大了教学管理工作的难度。

(二)没有秉承“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虽然高职院校为了达到有效约束学生、规范管理的目的,也在不断总结办学经验,结合自身情况设立了各项学生管理规章制度,但是忽视学生本位,仅靠管理制度显然是无法取得预期的管理效果的。从实际来看,高职院校学生特点比普通大学生更加鲜明,他们虽然存在善于交际、思维活跃、乐于探究的优点,但是也存在着基础知识薄弱、自制力差、个性明显等缺点。基于高职院校学生的以上特点,高职院校以经验为依据制定的管理制度不符合以生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没有考虑学生特点、学生的接受程度以及学生成长的切身利益,因而学生容易产生心理抵触情绪。所以,在高职院校制订学生管理制度时,应该增强针对性,尤其要坚持“以生为本”的管理理念。

(三)管理体制不完备,管理模式单一

大学生日常管理是高校学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比较丰富,主要包括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生行为规范和纪律管理、奖助补贷发放、就业指导、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等。目前,学生日常管理中存在许多问题。学业方面:个别学生缺勤、旷课严重,多次教育引导、警示仍然无效,如何处理?安全方面:学生打架斗殴、网络诈骗层出不穷,如何避免?学生突发安全状况费用如何解决?某个学生失联如何寻找?就业方面:高职扩招,学生就业压力大,心理问题频发,如何有效指导学生就业?原有的学生日常管理内容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管理的需求,需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增加新的内容。高校学生组织机构既定的规章制度规定学生管理只能“按规定办”“按通知要求做”,各学生管理部门只能干好自己分内的事,对需要即时处理但不属于自己管辖范围的问题爱莫能助。因此,程式化的学生管理模式效率较低,应变能力较弱。

(四)不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从高职院校的管理过程来看,学校更重视学生理论和职业技能的教学和管理,而将思想教育放在了可有可无的位置。学校对于学生的考核评价,集中在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成绩的考核,而思想教育则不在考核范围之内。高职院校这种过度重视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做法,会导致学生思想水平堪忧,使得社会对高职学生的思想状况产生质疑。很多高职学生都是第一次远离家长和父母外出求学,很容易因为不适应新的校园环境导致出现心理问题,加之学校缺乏对其的思想教育,学生厌学、弃学心理就会导致其更难管理。高职院校除了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不够重视以外,其教育、管理方式的科学性也有待提升。

三、多重挑战下完善高职院校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让管理内容和规章制度更规范化、人性化,发挥好校规校纪的规范作用

制订学生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教育和管理学生,维持学校整体的教育教学秩序,而不是为了限制学生的自由或剥夺学生的权益。学校应该在制订学生管理相关规章条例时,全面考虑学生的专业学习、校园生活等方面的特点,和学生开展面对面的座谈交流,让各项管理制度、规章、条例等能服务于学生管理。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制度应当“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也应该“有人情味,有温度”,比如山西工程职业学院2020年《学生手册》中第五章“奖励与处分”第57条“除开除学籍处分以外,给予学生处分一般应当设置6到12个月期限,到期按学校规定程序予以解除。解除处分后,学生获得表彰、奖励及其他权益,不再受原处分的影响”就比较人性化。在修订规章制度条款时,增加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办法、大学生应征入伍管理办法等校园热点或与学生未来息息相关的内容,并在条款中运用真实案例,例如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网络诈骗等,增强规章制度的亲和力和说服力。

(二)扩充教学管理阵地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开展教学管理创新的过程中,应及时更新教学管理平台,结合大学生成长与发展规律,为其打造良好的第二课堂。在大学生健全人格形成以及综合素质提升的过程中,第二课堂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一,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者可以借助微信或QQ等网络社交媒体平台,通过设置群组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且在该平台中,学生可以自由表达观点和意愿,实现一对一互动或一对多互动。在具有即时性的交互平台的支持下,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变化和发展走向,继而针对性选择教学管理工作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应突破自身以往的角色束缚,与学生展开平等的对话交流,针对学生存在的错误言论和思想,教师可以利用私聊形式,加强对学生思想价值观的引导。第二,打造教学管理微信公众号或官方微博,及时公布各类教学管理信息,推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发展。例如,教学管理工作者可以借助公众号或微博平台公布教学管理日志、教学活动日志,分享校园故事,进一步增强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性,同时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集思广益,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管理工作,共同打造教学管理新模式,提升教学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

(三)建立五课融合的课堂教育主渠道

高职院校要以全面提升劳动素养为着力点,科学构建劳动课、思政课、专业课、创新创业课、就业指导课等五课融合的课程育人体系,抓好教育教学主渠道。首先,合理科学的开设劳动必修课,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选修课,加强对劳动内容的开发,既可以是校园公共卫生打扫、宿舍卫生打扫、教室清洁等,也可以是专业技能、企业实习、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家庭劳动、社会劳动、公益劳动等,确保劳动育人最高效。其次,宣扬新时代劳动精神,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育人导向,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弘扬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的新时代内涵。第三,充分培育以劳动教育为主体的校园文化,结合学科和专业特点,加强校企合作,广泛开展实验实训和顶岗实习,举办技能大赛等,不断提升劳动素养和职业素养。最后,通过创新创业和就业课程,用理论促进成果转化,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心,提升劳动实践能力。

(四)丰富教学管理内容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应结合时代发展形势与当代大学生特点,对传统教学管理工作内容进行适当取舍。高职院校传统教学管理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不足,并且教学管理内容的指向性相对较差,导致教学管理模式存在诸多弊端。因此,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者应不断丰富教学管理内容,深化教学管理内容的理论内涵,且保证理论内容的创新性和针对性,充分凸显教学管理内容的新媒体时代特征。对此,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者在创新管理内容的过程中,可以从基础内容架构着手,不断增强教学管理内容的社会适应性,基于虚拟空间维度强化精神文明建设,继而促使大学生正确认知新媒体的优势和劣势,避免大学生过度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影响高职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现实交流能力。此外,在构建教学管理内容体系的过程中,必须保证所选取的内容具有价值和意义,立足新媒体平台,对传统教学管理内容进行保留和升华。此过程中,高职教师群体作为教学管理工作的主导者,需将新媒体平台作为开展工作的重要辅助工具,正确引领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使其端正学习态度,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五)建立劳动育人实践平台

新时代劳动育人具有显著的实践性,动手实践为主要方式,因此,将劳动教育内容融入到实践教学中,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过程中体验和领悟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加强新时代劳动育人应注重培养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的劳动实践能力,高职院校以“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养成吃苦耐劳、敬业奉献的良好品格,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高职院校应在实验实训、日常生活、志愿服务、创新创业等建立劳动育人实践基地和平台,以陕西Y所农林类高职院校为例,建设农耕文化馆和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开展农业实践,在春种、秋收等时节,组织学生在农场、林场、试验田等参加农业生产,增强学农、爱农情怀。高职院校要结合专业,加强顶岗实习的培训与管理,养成良好的职业态度;结合日常教育管理,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结合志愿服务,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敬业奉献精神;结合创新创业,树立追求卓越、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在新时代创业路上发挥无穷引领力等。

(六)采用现代化的科技设备,保证学生日常管理的准确性

高校是科研技术应用的前线,拥有非常丰富的软件和硬件资源。通过将现代信息化管理手段应用到高校大学生日常管理中,以计算机实验室作为基本平台,再充分利用现代化校园移动网络来建立终端,不断添加最新的设备,这样便能更好地满足高校大学生的实际需求,让高校与学生在立足于信息化管理应用软件时真正实现双赢的局面。信息化管理手段在高校大学生日常管理中应用时,应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执行数据收集,采取解析模式,避免数据分析的结果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以此保证大学生日常管理数据的科学性。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系统对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情况进行分析,积极构建良好的学生管理框架,这样院校便能用网站快速搜索出自己想要的信息,有效保证学生日常管理信息的准确性,为提升高校大学生日常管理实效性提供重要的条件。

(七)坚持“以生为本,为生服务”的管理理念

科学有效的管理应该是人性化的管理,即将管理的重点从学校自身出发转变为从学生的特点、利益出发,以通过管理实现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为目的。为了响应国家素质教育的号召,高职院校也应该坚持“以生为本,为生服务”的管理理念,从学生出发开展管理工作。在高职院校进行学生管理过程中,“以生为本”仍然停留在制度层面,而没有真正落实到思想和操作层面。要想创新学生管理路径,高职院校在进行学生管理时,应该充分尊重高职学生的特点,从学生管理实际出发,以为学生服务为目的。因而,从管理实际来说,高职院校可以尽可能多地搭建与学生沟通的渠道(如建立学校或班级微信群等),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以便及时全面掌握学生的特点和诉求,制订出科学有效的学生管理计划和工作方案。在实际学生管理工作中,高职院校应该从学生管理实际问题出发,以满足学生需求为目的,通过学校与学生和谐管理关系的构建将管理变为服务,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彰显和发扬,例如,可以将“严禁”“杜绝”等字眼改为“温馨提示”。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促进高职院校中职生教学课程体系的标准化建设应该从课程管理有序调和、优化教学资源开始,督导部门应该保证教学评价的准确性,为后续的教学活动提供依据。在高中阶段教学体系标准化的建设过程中,校方应该关注教学过程中的关键要素,即教师队伍的建设,通过不断优化师资结构,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确保教学的正确方向。教师队伍的安排与设置应该与教学标准化体系相结合,各个课程配备相应的实践指导教师和辅助教师,贯彻落实主讲教授富足,在此过程中,着重提拔青年教师,为高职阶段的教学提供人才支撑。与此同时,校方也应该贯彻落实统一的教师培训体系,在教师培训阶段规范教学方法以及教材内容的标准性,通过落实统一的激励机制建设标准化的精品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示范作用,从根本上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技能型人才。

猜你喜欢

教学管理管理工作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