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建科学化视角下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问题研究*
—以福建技术师范学院为例

2023-01-09杜丽婷

智库时代 2022年7期
关键词:科学化学生党员党员

杜丽婷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

一、引言

十七届四中全会上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1]首次提出了“党的建设科学化”的理论概念和建设要求。党的建设科学化关乎党的事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党建工作的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高校大学生党建是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提升大学生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研究党的建设科学化的重要课题之一。新形势下,提升大学生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归根究底应从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入手。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作为大学生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提升大学生党建科学化水平的基础性工程。在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时代背景下,在我党长期面临着“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的情况下,以党建科学化为视角探索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新思路新方法,努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素质优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纪律严明、作用突出的党员队伍尤其重要。

二、当前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情况现状

本研究针对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在校大学生党员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70份,有效问卷370份,问卷有效率100%。问卷调查主要从发展党员流程、党员教育培训、党员队伍建设、制度建设等四个方面展开,旨在了解当前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情况,了解大学生党建是否达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科学化的水平。

调查结果显示:99%的学生党员基本满意其所在党支部发展党员的工作,认为学校组织发展党员程序规范、严谨认真,97%的人认为其所在党组织能够如期对党员进行预备考察;93%的人能够半年内参加一次党员培训;67%的人一般一个月参加一次党内组织生活;75%的人认为党支部能够较好落实“三会一课”制度;89%的人认为自己能够积极参加党组织开展的各项党内活动;91%的人认为党员基本民主权利得到了充分尊重,78%的人认为民主评议党员的效果很好、应当坚持;80%的人认为身边的学生党员入党前后表现一致;77%的人基本了解党员档案管理制度;76%的人认为党支部能够按期审查整理党员档案;82%的人认为党支部对党员档案的管理合乎规范、科学合理;83%的学生提出本支部有建立党员领导干部、基层党支部负责人、党员教师联系学生制度;78%的人认为党支部制度健全,能够严格执行。

同时,调查结果也显示:52%的人认为发展大学生党员过程中征求群众意见不够充分;61%的人认为党员教育培训形式单一、吸引力不强;16%的人认为学校对学生党员教育重视程度不高;25%的人认为党支部不能很好地坚持“三会一课”制度;39%的人认为党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不强,作用发挥不明显;22%的人认为民主评议党员效果一般、需要改进;46%的人认为部分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足,责任感不强;22%的人不了解党员档案管理制度;23%的人不清楚党支部有否按期审查档案;22%的人认为党支部制度落实不够到位。

三、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以上问卷调查,发现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情况基本良好,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学校的大学生党建科学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一)基层党支部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服务工作重视程度不平衡

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基层党支部能够遵循中央组织部发布的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流程,按《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辅导读本》《发展党员工作手册》等严格开展发展党员工作,执行校党委部署,认真落实发展党员的各项工作任务。但是,工作落实情况如何主要受到上级党委的督促监督程度以及党支部支委工作的自觉性、责任感以及党务能力等多因素的影响,这就导致了各个二级单位的基层党支部开展的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存在差异,集中体现为重视程度的不平衡。与此同时,上级党委对二级单位党组织的定期考核落实情况以及指导培训党务工作者的情况也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生党支部的建设情况和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情况。

(二)新时代背景下个性化教育培训需求与集中式“一言堂”的传统教育模式不相适应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大学生党支部是高校培养优秀人才的阵地堡垒。传统的教育模式以党校培训为载体,以上党课、专题讲座为主要形式,其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但是,当今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是普遍标榜追求信息化、个性化的时代,传统教育模式不能适应“00后”大学生党员的实际需求。当代“00后”大学生党员普遍对形式单一的灌输式教育模式有排斥心理,他们更愿意接受信息化、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平台,以及“互动式”的学习模式,这更符合他们的思想特点。现如今,利用党员e家、学习强国、党建云微信公众号、微视频等互联网信息平台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已然成为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有利补充。

(三)大学生党支部凝聚力向心力不足,党内开展教育服务活动载体单一

不能否认当前大学生党员当中的确存在少数人入党动机不纯、党性意识不强,思想政治觉悟不高,这部分党员往往入党前后表现不一致,在日常生活中乐于享受党员身份带来的便利,却不愿承担党员义务,理想信念不坚定。但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基层党支部对大学生党员缺乏有效的教育培训和管理监督,支委在支部中不能有效发挥“头雁效应”,同时也从侧面说明党支部教育服务活动缺乏吸引力。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的大学生党员能够积极主动地参加党内组织生活,党支部能够较好执行“三会一课”制度,但是教育活动的载体单一,活动经费的缺乏往往带来的是被动式参与,一定程度磨灭了学生党员参与的积极性,削弱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向心力,因此,党支部支委需要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方法,充分发挥党员的主观能动性,以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让党员们参与到活动当中,从而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四)大学生党建制度建设与新形势要求下的党组织应承担的教育管理服务责任相比不够完善

调查显示,一些大学生对党员档案管理制度不熟悉,甚至不知道党支部何时开展过党员档案管理审查整理工作。这本是与切身利益相关的事务,部分党员却始终缺席。之所以出现上述问题,主要原因还在于基层党支部的管理观念滞后、规章制度不健全,党务工作者业务不熟练、党务工作能力欠缺,对党支部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无法及时有效作出应对。当前,学校各二级单位的部分基层党组织往往只关注入党前的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忽视了入党后的继续教育和管理工作,更是缺乏对党员服务机制的建设。与此同时,在制度相对不够完善的情况下,仍有部分党支部执行管理措施不到位,甚至存在摆样子的情况,正是这种“立而不行”的做法严重影响了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质量,阻碍了大学生党建科学化水平的提升。

四、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情况的相关对策

2013年7月,《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2](以下简称《意见》)指出:“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提高发展学生党员质量为核心,以加强教育培养为重点,以完善管理服务为基础”。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首次以文件的形式明确提出对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要求,从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高度对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进行了全新定位,为提升大学生党建科学化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撑。基于《意见》提出的工作要求,针对当前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本研究从以下四个方面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创新教育管理理念,强化“互动型”大学生党建模式

丰富高校基层党支部作用。基层党支部不仅作为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更要扮演好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指导者和服务者的角色;应转换党支部在党员教育管理中的地位,树立以“大学生党员为中心”的工作理念,着重强调大学生党员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让大学生党员参与大学生党的建设、党内活动策划和组织等工作。积极深入大学生党员当中,以调研的方式了解党员的意见和需求、听取党员的心声,强化“互动型”党建模式,有效调动大学生党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基层党支部教育活动深入人心,实现党员教育效果质的飞跃。

(二)创建“互联网+”教育模式,打造“党建云”学习平台

多维度运用新媒体技术,加强数字化支部建设,把党支部建在互联网信息平台上,实现“互联网+”教育模式的建立;在互联网信息平台上,针对新生开展“扫盲型”入党教育初级教育、对入党积极分子开展“巩固型”骨干教育、对发展对象和预备党员开展“扎根型”锻炼教育,对正式党员开展“模范型”先锋教育;利用网络宣传的开放性和影响的持久性,结合重要节庆日、大型党建活动、重要时政热点等在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微博、论坛等开设不同模块的学习栏目,宣传介绍党的最新理论政策和相关知识,丰富党建学习内容,例如“党史听你说”“重走长征路”“听老党员讲故事”“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系列微党课”等等,打造系统性、多元化的“党建云”平台。同时,设立云平台管理员,由党务负责人负责云平台的管理,实时了解党员的思想动态,使学生党员也可以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参与党内组织生活、交流心得体会,为实现学生党员教育的长期化常态化提供了保证。

(三)创设多样党建活动载体,增强基层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增强党支部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关键要提升大学生党员的党性意识。如今,大学生党员党性意识淡薄的原因主要在于对党的认识模糊,责任感和使命感不强。因此,高校基层党支部应积极创设多样党建活动载体,丰富党内组织生活,深化党员对党的认识、增强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实现对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教育管理。首先,“以情感人”,开展情感教育。例如“入党宣言听我说暨重温入党誓词”“共‘话’百年党史,荟‘剧’青春华章”党史剧比赛、“一起读红书”、参观党史博物馆、参观革命纪念馆,以及结合专业特色开展党史宣传报比赛、党史微电影摄影大赛、法治宣传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强化党员对党的情感认知,使其切身体会党员身份的光荣感。其次,“亮明党员身份”,提升党员主体责任意识。在学院、班级、宿舍等设置“党员示范岗”“光荣榜”“志愿服务先锋”等载体,增强党员责任感、光荣感和使命感。第三,“以先进性为核心”,加强党性教育。设立党员活动室,展现党员活动风采,并定时开放欢迎广大学生参观学习。

(四)完善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制度,构建学生党员服务长效机制

其一,抓好党员教育管理,形成“五早”(即早启蒙、早选苗、早培养、早教育、早发展)、“四结合”(即结合党章党规党纪、结合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结合高校思政教育、结合“00”后大学生成长特点)、“三环节”(即培育、任用、监管)联动机制。其二,强化党建监督,构建多源考核机制。[3]在不同时间、空间采访不同人群,对学生党员进行多源头、全方位的考核,保证考核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其三,创新服务理念,建立党员服务长效机制。[4]建立激励制度,以表彰、标榜先进典型等措施提升对党员的激励效果;利用档案管理服务党员成长,构建党员成长档案制度;加强师生联动,以专业为单位,实行“一对多”的导师制度,实现教工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共建共成长;设立党员志愿服务岗,以优秀党员配对不合格党员,对不合格党员实行一对一的关爱帮扶,建立对不合格党员的帮扶机制。

五、结语

高校要提升大学生党建科学化水平,就必须要开拓创新,在遵循新时代党建工作内在规律的前提下,一方面转变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理念;另一方面把握新媒体技术发展的契机,构建多元化党建工作模式,实现线上线下有机融合,创设多样党建活动载体,依托现有的党建制度,完善并构建教育管理服务工作长效机制。

【相关链接】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福建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

学校创办于1977年6月。1983年8月,因省内行政区划调整,省政府将学校挂靠福建师范大学。1984年6月,定名为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2019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设置为福建技术师范学院。

据2021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五马山、石竹山2个校区,校园占地760多亩;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超过1亿元,馆藏图书(含电子图书)200多万册;拥有各类教学科研实验平台、教学示范中心40多个,校外专业实习实训基地(中心)150多个;设有9个二级学院,30个本科专业,1个硕士生培养点,4个硕士生联培项目;有专任教师400多人,全日制本科在校生7000多人。

猜你喜欢

科学化学生党员党员
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路径研究
我是党员向我看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流翔高钙,实现葡萄科学化管理助农增收
透明化、科学化和可预期
高校学生党员党内生活常态化研究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员管理工作的措施研究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党员标准是什么?
增强党章意识保持党的纯洁性 提高党内民主建设的科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