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校图书馆延伸老年群体服务的探究*

2023-01-09董磊刘蕾

智库时代 2022年7期
关键词:教程群体老年人

董磊 刘蕾

(华北理工大学图书馆)

社会的高速发展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群体逐渐成为来社会的主要服务对象,老年人的阅读需求也因此日益凸显。高校图书馆虽然隶属高校,但也是社会教育服务的主要来源之一,其针对老年读者群体的服务在改革开放之后屡见不鲜,可以说各个高校图书馆都推出了其针对老年读者群体的服务模式[1]。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老年读者的学习需求有所升级,对于图书馆的服务要求也较以往发生了较大的转变,要在这一阶段满足老年读者群体的阅读、学习需求,还需要高校图书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从信息技术教程的开发和设计着手图书馆对老年读者的服务,缩短老年读者与时代、家人的认知、思想差异,进而促进老年读者与世界保持良好的“交流对话”关系,使老年读者在充实的精神世界中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与变化。

一、图书馆针对老年群体的服务方向

(一)帮助老年读者学习成长

社会发展下信息传输速度变快,人们的认知日新月异,老人要想与世界保持同步,维持自己的自主、独立权益的使用、保证自己的正常社交,必须要不断学习,吸收新的知识,以让其参与社会活动的障碍越来越小,对自己的生活把控更加游刃有余。以往国内老人要想获取知识需要在老年大学学习,但是这种老人在全体老人中占比只有30%,要让更多老人提升自身文化水平,只能将注意力转向更多的公共教育平台的支持,这一背景让图书馆针对老年读者的服务日益增加,服务内容更是涉及到信息技术的科普教育、健康养生知识、家庭关系的维系等领域,为老年人的终身学习成长提供了平台与契机[2]。高校图书馆作为社会公共图书、教育资源的主要构成,应当帮助更多老年读者学习与成长,使他们在获取基本的信息知识、技术的基础上拥有更强的信心去驾驭和解决生活问题。因此高校图书馆的老年群体服务拓展,增进老年读者的学习成长是前提。

(二)为老年读者提供社交连接

老年读者群体面对机体能力的日渐衰退,心理健康方面也容易出现问题,然而社会对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缺少重视,让这些老年群体融入社会也相当缺乏勇气。图书馆作为社会人文教育的重要场所,应当能率先认识到这一问题,并将问题的解决纳入到自身服务的考虑,从服务的内容与方式层面确保老年读者群体心理需求的满足,使其能够顺畅融入人群,开展正常的社会交际[3]。比如老人的各种社会性角色会随着其能力的下降而逐渐丧失,其能从社会收获的尊严感与体面感也会有所弱化,很多老人在这一过程中感受到被边缘化的痛苦,而不会运用信息技术为自己发声则成为阻碍老人参与社会活动的最为致命的一击。高校图书馆作为公共教育资源的重要力量,应当透过自身服务的完善及时填补老年读者群体融入社会交际的这一“缝隙”,通过增进老年群体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并以此作为学习的工具帮助其自身建立和谐的社交关系,其与发展中的社会就能继续保持同步前进,进而发挥余热,收获自己自尊、独立的精神生活。

(三)守护老年读者养生健康

老年人要继续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发挥自身余热,首要做到的就是保证自己的身体处于健康水平。毕竟老年人机体能力水平下降影响的不仅仅是其日常的生活质量,更是其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即老人身体不好,就会丧失一些信心,容易产生悲观情绪,不利于家庭和谐,更不要说对外散发光芒、余热。而近年来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中国老人也更重视自身的身体健康水平,但中国有许多老年人文化水平不高,对于健康的理解需要有人指导,高校图书馆作为重要的公共教育资源,其可围绕健康养生拓展针对老年读者群体的服务,通过为老年读者带去健康咨询与科普服务,让其更加了解自身各个机能的运转情况,并在日常生活中科学地调节自己的身体,以让他们更有精神应对多元变化的生活,使自己的精神生活更加多姿多彩。如针对老年群体多发的高血压、心脏病进行科普教学,借助信息技术让老年读者群体学会自主查阅病因病症,进而促进其配合疾病的治疗,早日恢复健康的身体。

二、图书馆针对老年群体服务的现状

(一)数字教程缺乏针对性,老年读者学习难以坚持

虽然各地公共图书馆都针对老年读者群体推出相关服务,但总体上反馈的效果并不显著,或者说对于老年群体的需求把握得并不充分,导致了老年读者群体在各种服务下产生了一连串的问题。首先是基础信息技术的教程设计,没能考虑到老年读者群体的现实性制约—其对于差别性不大的软件操作没有较高的接受度,相比年纪小的孩子,老人们对于这种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要差一些;同时老人的身体不支持其高频次地往返于图书馆与家里、长期地去坚持对某一课程的系统性学习,这也导致其较容易在学习过程中放弃,回到自身孤独的精神世界,深化自身与社会活动之间的鸿沟[4]。对于老年读者群体的这一情况,图书馆要积极反思自身原因,尝试根据老年人的认知特点、学习精力的投入情况去设置课程,以让其更容易建立起学习自信,从而通过对新知识的学习与吸收,重新支配自己的余生,享受生命的馈赠予礼遇。

(二)教程与生活连接不足,老年读者信息素养难以提高

公共图书馆在老年读者群体服务方面的第二个不足就是不能充分体察老年读者群体的心理焦虑,所教授的课程与给予的服务不能满足老年人在其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需求,而老年读者群体信息素养因此迟迟得不到提升,也阻碍了其日常社交的建立,加重了其心理健康问题。对此高校图书馆应当充分分析公共图书馆在此方面的不足,结合自身的优势为老年读者群体搭建各种讲座平台,使一切的教程辅导都能融入到老年读者群体的实际生活里,令其晚年生活得到足够的关注与支持,进而更好地扮演好自身的社会角色,在相应的社会关系中继续发挥作用。具体的服务开展需要高校图书馆通过分析老年读者群体的生活、解构其在生活中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厘清其社会关系与根本需求,进而围绕相关课题设置讲座,讲座对于老年读者的教育才能真正渗透进他们的心里,而一旦老年读者群体的心理(内心)得到满足,是充实的,他们闲暇时候的文化娱乐生活也会更加广泛,而不是限定于某一项单一互动打发度日。

(三)教程与实践不紧密,老年读者身心发展缺少推动

公共图书馆在老年读者群体服务方面的第三个不足就是所开设教程缺少可供实践的平台,老年读者群体渴望各种社交活动而得不到实现,必将会导致其身心的发展不一致,进而阻碍老年读者群体新认知的发展与巩固。其实对于老年读者的活动需求,近年来已有不少地方图书馆开展了相关服务,但都集中于馆内的活动组织,活动项目也多是一些传统意义上的老年人喜好的项目,如书画赏析等,限定住了老年读者群体的需求,不能体现出老年读者群体的多样性和个性化的爱好发展[5]。对此,高校图书馆应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在校学生和教师),集思广益,围绕老年读者群体的活动参与意愿设计活动内容、形式,并积极与馆外机构建立联系,增加老年读者活动的多样性,同时也能让老年读者的优势潜能得到发挥。如促进高校图书馆与老年大学的合作,让更多的老年人围绕新时期的学习展开交流,各自找到精神的归属;或者与老干部活动中心合作,让老年文娱项目走进图书馆,丰富老年读者精神世界。

三、高校图书馆延伸老年群体服务的策略

(一)集中问题设置教程

高校图书馆延伸老年读者群体服务,首先要明确老年人的教育需求与学习现状、特点,找到老年读者与时代发展的差距,精准切入其需求点,以让服务的展开与渗透更能与老年读者的生活同步。高校图书馆要将历年前来学习信息技术的老年读者的信息记录、提出的课程补充要求调取出来进行大数据分析,将老年读者最喜欢或最需要的课程列成清单,通过网络和纸质的海报张贴等宣传出去,让更多老年读者获取信息教程的信息,并为自己选择适合的班级,报名学习[6]。有的老人信息技术基础较差,则应报一些基础课程学习手机、电脑的基本操作,使自己能够运用电子设备预约挂号、线上购买医药;而一些基础好的老年读者则可报考提高班,使自己能够根据自身喜好与需求畅游网络,对网络进行更加灵活的运用。如此老年读者群体不用频繁往返于家和图书馆,可以根据课程分配有效调整和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而针对性的课程也更容易激发其学习兴趣,不至于因接受了超出自己能力的课程而产生厌学情绪。

(二)联系生活设置讲座

要确保老年读者群体在高校图书馆拓展服务中生活质量有所提升,图书馆方面还要让信息技术教程充分联系老年群体的实际生活,从老年群体的社交“障碍”着手,为老年读者开办各种主题讲座,一方面向他们渗透信息时代的一些新概念、新思想,一方面就老年读者的家庭、社会生活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分析与讲解,消除因思想代沟而产生的老年群体社交沟通障碍。如一些老年读者群体较为关注当代年轻人的婚姻观、价值观,有些即将成为爷爷奶奶的老年读者比较希望获得一些有关下一代培养的课程教学,高校图书馆可以将这类内容贯穿于信息技术教程当中,让老年读者通过网上选班、选课确定自己要上的教程和要听的主题讲座,而老年读者能够针对自身需求、问题展开学习,其对于教程内容的吸收与运用也会更加高效。主题课程教学/讲座可以借助高校图书馆的师资优势,也能进一步弥补图书馆内辅助辅导人员短缺、无法开展太大规模服务的劣势,因而高校图书馆应当重视对这一服务形式的引入。

(三)多向合作组织活动

高校图书馆中专职服务老年读者群体的人员毕竟不多,而高校也缺乏老年读者群体开展娱乐活动的氛围,要将理论上的知识教学融入到实践,形成老年读者群体的知行合一,使其学以致用并不容易,还需要高校图书馆方面加强与校外社会机构的合作,增加老年读者群体与其他活动机构的老年人之间的互动,进而补充高校图书馆在这一方面的不足[7]。具体的工作开展中,高校图书馆可选择老年大学、社会公益组织作为合作单位,围绕不同的活动主题与他们展开合作,让不同喜好的老年读者的优势得以发挥,促进其成就感、良性社交等的建立,此时老年读者在图书馆教学活动中的所学可以丰富其社交谈资,也可为其拓宽眼界作为铺垫,总之老年读者能够学以致用就是其对图书馆黏度提高、坚持学习的有效前提。当然老年读者也可借此机会选择更多的老年社交渠道,拓展自己的业余生活,让自己的晚年生活更加缤纷、丰富多彩。

(四)优化老人阅读学习环境

除了具体的课程、讲座与活动外,高校图书馆能为老年读者群体提供的硬件软件服务也有很多。从硬件层面来看,一个良好的阅读、学习环境也是图书馆提升服务的一种体现。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久坐和久站都会让其感到疲乏,而适用于年轻读者的简约风格座椅、桌子则不利于老年人落座,转角也容易让老年读者受伤,对此,高校图书馆应当推出符合老人机体生理特点的舒适沙发、座椅,提供免费的糖分补充,购买一些字体较大的书籍,或是为每一个书架配一到三个放大镜,从细节角度凸显图书馆服务的人性化,让老年读者在小事中感受到被关爱、被照顾与被尊重。毕竟仍有一些老年读者群体不能接受先进的信息技术,他们要进行书籍查询与检索往往需要花费许多时间,高校图书馆可为这部分老人开放人工咨询,即每天有学校的学生志愿者帮助老人查找资料,使老人在书籍借阅方面更加畅通无阻;当然图书馆一些接受了信息技术课程的老人中也可选拔出几个热心于志愿者服务的人员,委任他们为图书馆老年读者区的辅助管理员,能让老年读者群体更好地交流互助。

(五)加强对老人的关怀

高校图书馆有天然的学生和教师资源,比起要在社会上招聘馆员或招募服务志愿者,高校图书馆的年轻志愿者更容易召集,且召集来的志愿者文化素养也普遍更高。对此,高校图书馆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围绕老年读者群体的暖心服务进行志愿者培训,让志愿者们了解老年读者群体的生活、生态,促进他们分析老年读者群体的情感需求,令他们着重此方面展开服务。如一些老年人逐渐丧失了其原本的社会角色,在其专业领域,其原本的自尊感、自信感无从获得,因而更愿意回忆,愿意与人们分享他过往的经历。高校图书馆就可围绕这样一批读者组织举办交流会、心得分享会,让有着倾诉欲望的老年读者在活动中重获渴望已久的关注和尊敬,使他们的心理需求在倾诉与倾听的过程中得到满足,这样的老年读者服务会增进老年群体对图书馆的归属感,能够有效推动高校图书馆老年读者服务的长效进行。

四、结语

国家发展进入新常态,图书馆需要承担自己的时代使命与责任,辐射教育资源,为社会文明的发展与建设提供更多的支持。高校图书馆作为社会文化建设的骨干力量应当率先做好服务拓展,将图书借阅与各种社会教育活动横向展开,尽可能满足不同读者群体的需求。尤其老年读者群体比例不断增加的背景下,高校图书馆要先一步发现或挖掘老年读者的需求,并提出对应的应对措施,以让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变化,从而推动社会稳步前进。具体可将老年读者的信息化教学作为服务抓手,通过向老年读者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增进其对社会的融入,满足其身心发展需求,并围绕老人的学习成长提供全面贴心的服务,以让全民阅读的落实得到进一步的深入。

猜你喜欢

教程群体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融合计算思维的国外项目式创客教程分析——以微软micro:bit CS教程为例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挽碧制作教程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一绾青絲深,此意最绵绵——古风发型教程
实践 学习 在实践——《新闻个案教程》开讲五年实录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