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在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探讨*

2023-01-09玉丁婕

智库时代 2022年7期
关键词:舆情媒介思政

玉丁婕

(桂林旅游学院)

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要在当前的形势背景下,将网络舆情工作当做是政治宣传的途径之一。积极对网络宣传方式进行创新,坚持贯彻落实社会主义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并持续发扬社会主义精神,构建健康的网络环境。高校的思政工作开展情况,将会直接影响到高校的育人质量,因此,高校的思政工作必须要渗透到日常教学中。新媒体快速发展背景下,为了确保思政教育顺利有效地开展,必须注重网络文化环境的构建,并提高学生与教师对媒介的认知,助力良好网络舆情环境的构建,是网络舆情治理工作的有效途径,同时也对思政教育工作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一、新媒体对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信息筛选难度过高

网络新媒体的产生和发展具有两面性,除了能够使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帮助我们获取海量的信息,也提高了筛选网络信息的难度。在大学思政教育中,运用新媒体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它的两面性,以辩证的态度对待新媒体。思政教育承担着塑造大学生正确三观的重任。为了避免学生的三观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有效应对网络新媒体在思政教育中出现的这一矛盾,需要思政教师正确应用网络新媒体技术,并引导学生更好地筛选网络中的信息,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有助于学生过滤到“有害信息”,增强学生辨别是非的意识。

(二)以正确的态度看待网络

很多大学生缺乏生活经验,他们对新鲜事物具有极高的接受能力,同时也倾向于通过网络新媒体获取信息,而这也给高校思政教育带来一定的挑战。利用网络新媒体,学生能够快速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和网络资源,并通过网络新媒体平台进行分享。在思政教育中,应用这一新媒体平台,可以帮助教师搜索网络资源,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质量,为学生提供一个高效交流与互动的平台,可以更好地发挥思政教育的价值,达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的目的。

(三)规范学生的行为举止

网络新媒体,是以互联网为基础所形成的传播平台,具有一定的虚拟性,平台中的信息质量良莠不齐。截至目前,我国有关新媒体平台的法律条例还不是非常健全,虽然已经开始实施实名制,但是网络中仍有很多低俗的言论等。由于学生缺乏社会实践,他们社会经验相对较少,难以正确判断信息的真实性,极易被网络不良信息迷惑。对此,思政教育工作要帮助学生以辩证的眼光看待新媒体,并充分发挥网络新媒体的教育价值,帮助学生从中提取积极向上的信息,为思政教学工作开展提供更加丰富的内容与资源。同时,新媒体能够快速传播信息,可以让学生能够第一时间了解社会时事热点。

(四)搭建思政教育平台

各类社交软件,如微博、微信等,能够增进人们之间的关系,让人们能够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信息共享,并实现即时交流与互动。从思政教育来看,社交软件等即时通讯工具可以为师生之间搭建一个有效的平台。利用网络新媒体,能够将时政热点话题带入课堂,能够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通过学生关注的热点话题激发学生对思政教育的兴趣,提升思政教育的教学效率。

二、新媒体在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一)结合思政教育工作,加大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力度

在新媒体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观、行为意识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新媒体,能够开阔学生的眼界,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接受更先进的理念,活跃学生的思维。此外,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渠道,扩大了学生的交际圈。在这一背景下,高校的思政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对此,高校必须要尽快构建“思政”格局,同时,思政教育工作开展,必须要多主体共同参与配合,采取多样化的呈现方式,多方位影响学生的行为与思想。针对新媒体给校园文化建设带来的影响,学校方面必须具备正确的认知,同时,将新媒体技术和社会主义价值观培育有机融合在一起,加快构建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利用“影响”的方式,潜移默化地改变学生的价值观念与思想认识,为实践行为提供指导与保障。第一,利用新媒体技术,能够为思政教育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平台。例如,结合教学内容,通过新媒体手段展示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时事热点问题和社会广泛关注的新闻事件等,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清晰地展示出思政知识的知识体系。另外,思政教学中还可以加入一定的实践课程,教师可以利用当下热点作为调研的主题,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进行互动与交流,确保思政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第二,拓宽思政教育工作的新媒体教学渠道,新媒体手段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教师需要结合高校学生的特征与发展需求,对新媒体教学手段进行创新,并进一步扩展新媒体教学的覆盖面,提升思政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力。例如,教师可以将传统媒体信息资源进行归纳和总结,并与新媒体的思政相关内容进行有效整合。引导学生能够利用网络资源,不断地自我学习与提升,从而有效发挥新媒体的育人价值。

(二)以思想宣传为核心,构建综合的网络舆情治理体系

以思想宣传为核心,积极动员高校各个部门协调配合。为了提升高校师生对思政教育工作的认识与重视,必须要加大宣传思想工作的研究力度,并统筹指导思政工作中的重大战略性任务,进而加强宣传思想工作。以宣传思想为核心开展思政工作,必须要以灵活传播思维开展工作,并对隐形宣传与立体传播思维方式进行重新构建。在对高校学生的调查中可以了解到,常用的新媒体平台包括微博、直播间等各类社交APP,是学生日常人际交往的主要方式,同时,这些新媒体平台也是舆情问题产生的源头。如不重视网络舆情的监督与管理,并忽略对网络舆情的正确疏导、分析与判断,当突发舆情出现时,高校将难以及时采取有效的对策控制舆情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高校必须要构建综合性的网络舆情治理体系。第一,针对网络舆情与突发舆情,高校需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把网络舆情管控融入到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及时关注网络上的舆情变化情况,能够根据网络舆情的类型和发展方向进行合理预测与判断。从软件与硬件设施的配备层面来讲,需要创建一支搜集舆情和研判舆情的团队,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实时监控舆情的发展方向。当出现网络舆情的情况下,高校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实施干预,避免舆情造成的不利影响进一步扩大。第二,积极培养网络舆情的“舆论领袖”,在网络舆情出现时,能够及时引导舆论的走向。对此,高校可以学生中构成信息和影响的重要来源,同时将左右大多数人态度转变的少数人联合在一起,利用各种社交平台与新媒体平台,发表自己对各种新闻时事的看法与认知,达到影响网络舆情走向的目的。

(三)利用大数据思维模式,加强舆情预测和媒介素养培养

通过大数据进行数据分析,能够发现看似没有关联的人之间存在的关联,在网络舆情管理中,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分析舆情的传播特征和规律,并利用媒介素养培养活动,提升高校网络舆情工作开展的有效性,这也是思政教育工作高效开展的重要渠道。在网络舆情治理过程中,大数据的作用主要是对大量的信息进行分析,及时发现网络环境中存在的异常情况,从而为网络舆情的监测与控制工作提供预警。对此,高校可以创建这样一支团队,利用大数据分析结果,判断网络舆情的发展方向,预测可能出现的结果,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媒介素养主要是大众对媒介信息的认知能力、应用能力以及批判能力。媒介素养教育是一个“舶来品”,特别是新媒体得到快速发展后,大众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主要是培养受众的媒介批判能力、媒介资源的应用能力。由此可见,它和思政教育的教学目的是相同的,都是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同时具备理性思维与正确判断的能力。在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当中,新媒体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媒介化逐步发展成为一种普遍现象,那么大众将会忘记媒介所形成网络环境与现实环境是不同的,这种网络环境是经过一定的加工和重构所产生的,具有虚拟性。对此,高校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认知能力和生活经验,基于思政教育活动和教学目标,加大媒介素养培养力度。对此,需要引导学生掌握媒介的相关知识,正确认识判断媒介信息的意义,同时能够掌握一定的媒介信息传播方法,并将有价值的媒介信息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有助于个人的社会化成长。

(四)挖掘网络新媒体的教育价值,改革思政教育理念与模式

网络新媒体平台越来越多,例如微信、微博等,这些平台的快速发展,提高了信息的传播速度,同时也拓宽了信息的获取渠道。同时,网络新媒体平台所具有的实时性特征,可以帮助思政教育方法不断革新,将各种先进的教学思想融入到思政教育活动中。在传统的思政教育课堂上,教师通常采取的方式是灌输式教育,学生并不理解教材的内容,导致思政课程学习呈现出片段化现象。这种思政教学方式会使学生丧失对思政课的兴趣。此外,这种教学方式导致思政教育中的名词概念等更加难以理解,降低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将网络多媒体与教学活动充分融合在一起,能够更加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教师能够通过网络新媒体,将文字教学内容以多样化的方式展示给学生,例如视频、图片等,可以使思政教育内容更加形象,易于学生理解和学习。同时,网络新媒体平台可以突破时间与空间的制约,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并通过这个平台进行互动和探讨,让学生能够及时解决自己的困惑。公众号是一种常见的新媒体平台,学校方面可以在公众号上推广思政教育和时政热点内容,并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布有趣的文章等。网络多媒体平台的应用,可以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和沟通,充分发挥教师在思政教育中的引导者作用,进一步开阔学生的视野,帮助其掌握更多的知识点。总而言之,在大学的思政教育活动中,融合网络新媒体技术,可以使思政教学活动得以高效开展,有助于教学方法、理念与思想的革新。

(五)提高思政教育活动开展的积极性,发挥新媒体沟通功能

通过有效的实时沟通,能够提高大学思政教育的质量,而网络新媒体具备实时沟通功能,为思政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沟通的平台。对此,高校思政教师必须要从下两个层面入手,首先,能够把握时代的发展趋势,充分挖掘社交软件的潜在功能,发挥新媒体的工具作用。同时,教师可以在社交平台开展思政教学活动,也可以确保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微博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教师可以将下一章节学习的知识点上传到微博平台,学生及时登录微博查看学习内容,并将自己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反馈到教师的微博。其次,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正确合理地应用各类社交软件。例如:学生在关注教师的微博账号以后,可以将自己的想法等通过微博平台反馈给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三观”,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利用这种教学手段,能够进一步提高思政教育的积极性,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思政知识的主动性。

(六)借助网络新媒体技术,加快思政教育平台的创建

在思政教育中,应用网络新媒体技术,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高校教师需要注重教育平台的搭建,并将思政教学内容制作成课件,并上传到思政教育平台,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思政教学内容。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交流,而这也是高校思政教育模式创新的重要表现,能够使思政教学内容更易于理解。对此,思政课教师可以借助网络新媒体技术,创建班级群组,在群组中进行线上教育,并执行思政教育任务,能够使思政教学更加便捷。

除此之外,网络新媒体具有评论、转发与分享的功能。教师可以将网络新媒体中的热点新闻等,渗透到思政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和探究,能够帮助学生正确认知时事热点,提高思辨能力。在讨论时事热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反思自己的思想与行为,进而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在学生评论一个人物或者一件事情时,他所发表的内容,是他们辨别是非能力与“三观”的体现。大学生的“三观”尚未定型,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时事热点并进行点评,可以促使学生构建合理的评价体系,并审视自己的价值理念。

三、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互联网环境与新媒体平台,学生能够接触到大量的网络舆情,无论是社会新闻,还是时政热点,都可以成为学生传播与评论的对象。虽然学生思维比较活跃,但是缺乏社会经验,判断能力较弱,进而受到错误舆论的影响,引发网络舆情朝不利的方向发展。因此,高校必须要充分认识到网络舆情对思政工作产生的影响,并引导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评论,从而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猜你喜欢

舆情媒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书,最优雅的媒介
数字舆情
数字舆情
消费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