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打造生态宜居乡村

2023-01-08李仲军

智库时代 2022年23期
关键词:整治生态环境

李仲军

(毕节市生态环境局赫章分局)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在整个社会的经济与发展中占据十分基础的地位[1]。农村是农民生活与生产的主要空间,农村环境的好与坏,不仅对于农村居民生活的质量与幸福感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更是对于农村和谐稳定的生活与新农村的建设产生着十分重要的关系。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对于农村环境的综合整治高度重视。由此可知,现如今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刻,大力整治并建立生态宜居的乡村环境能够使农村千家万户过上更加优质的生活,这也是建设新农村的核心内容之一。这样以现实条件为基础,不断将城市与农村的差距缩小,还能够使得农村实现全方面发展。

一、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打造生态宜居乡村的意义

(一)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需要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当中,将生态文明用单篇进行论述,“美丽中国”成为了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之一,将生态文明建设与总体布局放在相同的高度进行论述,着力推进绿色、循环和低碳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强调,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需要因地制宜,坚持分类指导,做好长期且艰苦的努力将农村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并提高。农村的环境良好既能够帮助农村将其生态竞争力与经济方面的实力提升起来,又能够减轻重复建设的成本带来的负担,能够统筹城乡横条建设一体化。在生态文明建设当中,农村既是建设的难点,也是其希望所在。建设生态宜居乡村首先要坚持“美”,更加要注重农村的生态、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与改善,形成适宜居住、适宜就业、适宜旅游的具有凝聚力的和谐、文明、美丽的生态家园。

(二)打造生态宜居乡村是统筹域乡发展、推进域乡一体化的重要内容

优良的农村环境能够帮助农村将其生态竞争力与经济软实力提升,还能够统筹城乡经济建设一体化,同时将重复建设的成本降下来[2]。反之,农村如果处于脏、乱、差的环境之下不仅影响农民的生活、农村的发展,还会影响到城市当中的生态规划的进程,使农村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受到阻碍。通过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深入开展,对于城乡一体互动机制进行探索与建立,还能促进、发展并协调城乡社会经济,促进城乡二元结构的进一步改变。

(三)建立生态宜居乡村是造福农村群众、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有效举措

习近平同志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3]。抓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住最需要关心的人群,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向前走。”将这个原则进行落实,对各级政府部门提出要求,对整治工作重视起来,当成重大民生工程,一切为了为人民谋福祉,加大工作力度,将工作的举措落实,为群众提供一个更加干净、生态且文明的全新的生活环境,让他们能够充分享受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最终美好的成果。

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存在的问题

最近几年,经过管理与整治,虽然在各个农村地区无论是生态环境方面和农村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都有所改变,但是一些已经整治好的村庄仍然还存在着以下的一些问题:

(一)部分镇村积极性不高,有畏难情绪

由于农村人口思想、经济、方法、措施等系列的差异,农村环境在进行综合整治的时候出现不平衡的情况,其在思想认识方面不能够从根本上认识到建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长效机制,各个地区清理、建设等方面的深度和广度都不相同。

(二)群众认知不够,参与度不高

由于农村的宣传媒介受限,特别是在网络的使用上,与城市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农民们对于环境方面的一些政治性法规和环保相关的知识都不是特别了解,认识不到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等会产生危害,因此并不积极参与。在某些乡镇或是农村,农村环境的综合治理单单只是政府或干部的工作,而真正需要参与其中的群众并没有投身到工作当中,农民的主体作用无法被充分发挥。

由于人们依照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生活了很多年,因此推动绿色发展生活方式之路在农村仍然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实现[4]。好多农民对于环境污染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都无法深刻认识,也不能主动的遏制环境污染。在生产农业方面,为了使农产品质量提升,选择使用化肥和农药而不是对环境污染小的有机化肥,农村并没有广泛地应用到绿色防范技术,使得很多地区的土地当中重金属等成分超标,破坏了土壤的结构,还有一些地区在耕地时使用地膜,这些地膜不能被降解,也带来了新的污染。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农民在日常当中对产出的生活废物随手乱扔,从一定程度之上将农村生物的多样性破坏掉,导致地下水与河流都受到了或多或少的污染,使得农村的生态环境难以实现明显的好转。

(三)管护资金缺乏有效保障

农村的一些基础设施如道路排水、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等都属于公益类项目,企业与个人都不会选择对其进行投资,在管护和运营方面基本上都是将政府财政作为重要的保障。然而地方政府在财力方面受限,资金方面的长期保障机制并不健全,也不稳固,有可能出现不能保障的危险现象[5]。

(四)被动应付,“脏乱差”现象时有反弹

一些农村的村干部在进行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时态度敷衍,单单为了应付检查与考核而走个过场,只关注一些村委所在地与一些表面的重点路段,对于周边偏僻的道路、河道、绿化带等他们认为检查组不会去检查的地方的要求降低,甚至选择无视,抱有侥幸心理。

三、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打造生态宜居乡村的建议

(一)坚持提高认识、协作共管

将农村人民在生态环保方面的意识提升起来才能够真正促进农村生态环境的优化,当前的工作重点应是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以及提升村容村貌,将人们的居住环境不断地改善,在宣传环保知识的时候要利用好各类新闻媒体。

要促使城乡干部以及群众的观念形成,让人们都参与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及其良好的氛围中来。一是将领导干部们在农村环境的污染治理工作方面的认识与思想提升上来,让领导干部们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于那些为增长经济而牺牲环境并破坏资源的增长方式进行摒弃,产生并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做到既发展经济、又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二是对农民的思想教育方面绝对不能落下,对于一些生态环境的警示教育活动要长期开展,可以采用举办展览、发放环境保护方面的书籍以及表演节目等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在农村将环境保护的知识进行普及,使农民在潜移默化中将环保观念树立起来,从自身以及身边的小事做起,共同保护环境。

农村环境的综合治理是一项意义深远的工作[6]。十九大报告当中指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的开展,要以政府作为主导、以企业作为主题,让每个人都能够共同参与到环境治理的体系当中。政府作为建设生态保护的第一位责任人,需要帮助农民尽快认识到治理农村环境的必要与紧迫,将环境治理的工作重视起来,充分推动并主导,结合整治工作与现代农业的发展、城镇化建设、农民素质等方面充分合理的结合,涉及到资金与农业等方面的项目要明确分工、共同合作,产生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

(二)坚持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相结合

将村民议事会的作用充分发挥,以评选文明家庭、院落及清洁户,使村民们能够拥有更好的卫生习惯,以提升村民的文明素养为目的营造出政治氛围。充分利用好青年以及志愿者的作用,开展志愿活动,以引导的形式呼吁群众搞好卫生。还可以以村庄清洁行动带入校园的形式让中小学生带动家里亲人、邻居亲朋好友共同参与到村庄的清洁行动当中来。在乡村中开辟专栏以在农村形成一个好的舆论氛围。生态文明意识在建设生态文明思想的过程中是占据着基础地位,然而要想将农民的生态文明意识提高起来绝对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这是一个长期且漫长的过程,农村环境卫生所出现的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群众没有足够的思想认识。没有以多样化的渠道进行宣传和舆论引导教育,以至于没有将村民的主人翁意识提升,没有将其陈旧的观念改变,更没有将环境保护的意义以及目的传递到家家户户。将群众自身的热情与积极性激发出来,打造一个“人人关注环境卫生,人人参与环境管护"的良好氛围和工作机制。

(三)坚持政府扶持与多元融资相结合

无论是现在还是今后,工作的重点都是做好农村人口居住环境的整治,并抓紧和抓实,建立“双组长”制度以充分落实农村居民环境的治理与政治工作,各个部门的分管领导及其总领导、村、居委会、农业服务中心带头实施好亲自抓、牵头抓与落实抓;将建立优良环境的新农村并进行环境整治作为长效机制,对于检查与督导方面加大力度,坚持“月调度、月通报以及月排位”的考评考核机制,如果有些村落推进迟缓,对其发放流动灰旗,并同相关负责人进行约谈。在资金方面加大力度支持,争取将部门的资金投入方面进行加强,呼吁社会当中的资本进行参与,将村级的集体经济的收入充分利用,以多管齐下的方式将资金问题解决。村内的各层各类组织都要鼓励农民进行投工投劳,以建立起整治农村人口居住环境工作多层协商的大格局。

在农村环境的综合整治工作当中,资金问题在其中起到制约作用,如果只有政府的支持而产生经费的话,其资金很难筹集充足,容易产生资金短缺等现象。因此要走改革发展的思路,在资源配备上将市场机制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对于市场化的投入以及运营机制进行积极探索。以选派第一书记驻村帮扶为基础,对于有实力和责任心的企业进行筛选并进行包村的帮扶,以保证集体收入不到三万的村都能够有单位进行帮扶。对于不同的经济成分或者各个类别的投资主体参与到农村环境建设与生态经济项目开发当中去,可以以多种形式如承包、独资、合资等。

(四)坚持常抓不懈与提升水平相结合

党的十九大报告当中,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发展理念提了出来,在现阶段对于农村发展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的形势下,要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活动更加深入并且持久地开展下去,不仅要抓好常态保持,还要将工作当中隐藏的一些薄弱的环节与困难,进行专项整治活动。对于农村环境进行综合治理的工作一直在进行的路上。能够以全面完成硬化建设、美化建设以及净化建设为基础,再结合农村环境的综合治理的长效机制进行创新建设,将农村集体经济惠民、文化惠民等一系列的工作做好,将其内涵不断进行丰富与整治,将“美丽乡村”的工程的整体档次更上一个台阶。

(五)坚持督导检查与问效追责相结合

对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的建立,过程与结果都十分重要。为了办好民心与德政工程,各个部门都要将长效保障机制的建立重视起来,进一步将督导检查等方面的力度加强,将环境整治的结果进行巩固。

(六)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不断改善农村水环境

对于农业绿色的发展要实行大力推动,其导向为生态环境的友好以及绿色低碳循环,推动农业绿色的生产方式逐步形成。将投入品减量、生产过程中注意清洁、将废弃物转化为资源、建立生态化的产业模式,才能将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起来,避免因为农业生产而破坏水资源。

一是对于农村清洁能源的利用要大力推进,大力推广农作物的秸秆再利用的技术,如将秸秆进行粉碎然后抛洒到田中,或者将秸秆气化重复利用等,将秸秆因地制宜地利用好,将化肥使用量降低。在农业产业的结构方面,将农业种植采取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以减轻对资源的消耗。在进行农业清洁与生产上面,采用化学、生物、物理与农业等方面相结合的绿色防治技术,推进发展绿色无公害的有机食品。在治理农村环境的时候,对于农村农田水源污染的治理要科学规划、逐步推进并合理布局,对于养殖业方面,注意将畜禽养殖污染的问题进行防治。将养殖而产生的污染采取集中治理的模式进行推广,尽最大限度将农业污染减少。二是对农村管网的建设,要严格按照污水分流处理,将生活污水以及尾水从源头上减少或回收利用,对于城镇内的污水管网进行推广并延伸至周边的村庄进行覆盖,对于生活污水的处理设施与方式进行优化,在一定程度上将水质进行改善,将自然生态系统的功能与结构进行修复。企业部门在工业废水的排放方面检查力度要持续加大,使得工业企业在排污方面能够达标,持续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另外,对于一些难以降解的有机物以及重金属的排放进行严格管控,从而将农村的水环境持续改善[7]。

四、结束语

将农村人口所居住的环境采取综合整治措施,能够将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工作有效推动。好的居住环境不仅仅能够让农村居民的身心健康,其内心会产生更多的幸福感,还能够使我国农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对于当前我国农村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现象,需要不断改进并采取相应有力的措施,再通过政府部门进行大力的宣传,通过实际行动构建美丽乡村,还人们一个幸福家园。

猜你喜欢

整治生态环境
“六乱”整治绘就宜居底色
沁水县端氏镇『六乱』整治不松劲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生态养生”娱晚年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环境卫生,靠整治更靠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