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廉洁风险防控研究

2023-01-08

智库时代 2022年23期
关键词:防控监督制度

王 磊

(中国海洋石油国际有限公司)

一、廉洁风险产生的根源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要保持反腐败政治定力,不断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的战略目标,并用“四个任重道远”警示全党。当前,腐败手段隐形变异、翻新升级,中西方价值观念碰撞冲击,公司生产经营任务繁重,对照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国有企业廉洁风险防控机制还不够健全完善,纠其根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认识有待进一步提升,廉洁自律的内生动力尚未完全激发

思想决定行动,所有的腐败和廉洁问题归根结底是思想认识的问题。一是部分领导干部思想认识存在“误区”,生产项目时间紧、任务重、成效易显,叠加党建工作畏难情绪,工作研究部署存在重心向业务工作倾斜的情况,在员工思想建设和合规体系建设方面重视程度不够。二是普通员工主观能动性相对较差,结合问卷调查结果,在学习党章党规党纪、学习优秀先进典型、学习公司治理合规体系、学习反腐倡廉法律法规等方面,91.3%的调查对象未能有效开展自学自研、自我革新。

(二)监督机制还需进一步创新,优势互补的合力尚未充分发挥

国有企业资产的监督监管一直以来都是中央企业管理的重点和难点。一是直插基层的监督检查开展较少,巡视巡察、审计、专项治理等现场检查方式受安全形势、人员成本、突发事件(如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监督的时效性、实效性不高。二是监督人员力量配备还需加强,受人工成本限制,部分监督人员充当“运动员”“裁判员”双重角色,在监督与被监督之间容易滋生腐败危险;监督人员履职能力还需提升,监督重点、途径和方法还不明确,导致产生“真空地带”。三是监督合力尚未有效形成,党内监督、纪检监督、巡视巡察监督、审计监督等各类监督主体之间未能形成合力,信息共享、资源共享、成果共享的沟通协调机制还需构建,重复监督、交叉检查、资源流失现象未能得到有效改善。

(三)制度体系不够健全,从严执行的刚性仍有不足

综合分析调研结果和监管实践,制度建设和执行不力是国有企业廉洁风险问题产生的主因。一是制度设计前瞻性、规划性不足,部分制度照搬“老一套”,无法充分体现战略引领、分级实施和公司特色情况,容易出现制度“盲区”,个别所属单位履职待遇、业务招待标准与公司总部标准不一,在车辆购置、乘坐交通工具等方面容易产生廉洁风险。二是内控风险识别能力不足,内控压力向基层传导不足,重点领域的潜在风险梳理不彻底、不全面。三是制度执行刚性约束不足,受限于地理、人文、价值观等因素,制度宣贯、监督难度较大,有章不循、超标执行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廉洁风险调研排查情况

为进一步了解国有企业廉洁风险情况,笔者采用定性分析方法,动员组织公司员工开展了廉洁风险防控工作调查。本次调查采用无记名方式开展,共606人参与问卷调查。其中,单位或部门负责人112人(18.5%),项目(岗位)经理114人(18.8%),平台长8人(1.3%),主管(主操)80人(13.2%),业务人员36人(5.9%),其他人员256人(42.2%)。

在廉洁教育开展方式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基层党组织主要采用的是集中学习、案例通报、制度宣贯、参观教育四种类型;专题研讨培训和个人自学方面开展相对较少。

在廉洁防控工作认知和工作成效方面,调查结果显示,99.1%的调查对象能够意识到廉洁防控工作的重要性;96.7%的调查对象认为廉洁文化建设是构建廉洁防控体系的必要要求;92.7%的调查对象认为现有的廉洁防控体系较为完善;89.3%的调查对象认可廉洁防控工作成效;17.3%的调查对象认为现有体系尚需进一步改进或不清楚不了解现有防控体系;20.7%的调查对象认为防控措施效果还需进一步提升。

在廉洁风险点排查方面,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对象普遍认为廉洁风险主要集中在物资采办、工程建设、选人用人、物资管理、履职待遇、资金管理等工作领域。其中,61.9%的调查对象认为廉洁风险主要发生在物资采办的供应商选择、采办方式选择等环节;49.7%的调查对象认为工程招投标、过程管理、项目验收等关键环节存在风险隐患;43.7%的调查对象认为干部选拔、人员招聘、岗位晋升等选人用人环节存在风险隐患;23.9%的调查对象认为生产资料调配、使用、储存、处置等物资管理方面存在隐患;19.1%的调查对象认为办公用房、公务用车、差旅住宿等履职待遇方面存在隐患;12.9%的调查对象认为资金计划、使用、控制和审核等资金管理方面存在风险隐患。另有,10.1%的调查对象认为其所在单位不存在廉洁风险。

在廉洁风险问题根源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原因主要分布在制度机制、权利监管、思想道德水平、文化理念融合四个方面。54.8%的调查对象认为在制度机制还不健全、硬性制约机制不够完善,容易出现运营管理合规风险;51.5%的调查对象认为在权力监督机制还不健全,权责事项不够明确,关键核心岗位人员履职能力有所欠缺,容易出现权力滥用风险;47.9%的调查对象认为企业文化理念融合程度不足,容易出现文化摩擦风险;44.1%的调查对象认为在员工合规思想认识还需提升,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素养参差不齐,诱发行为失范风险;12.9%的调查对象认为廉洁风险还存在其他类型。

三、相关意见建议

笔者结合新时代管党治党的新要求和建立国际一流管理制度体系的现实需要,聚焦思想政治体系、组织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四个方面,探索提出了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廉洁风险防控体系设想。

(一)坚持党要管党、强根铸魂,以整体研究、一体部署的全面从严治党“大格局”,构建思想政治监督体系

一是坚持强化政治监督,确保政治方向不偏。严格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结合所属单位规模、项目架构和工作实际,大力推进党内监督全覆盖;扎实做好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深度融合,进一步规范党组织决策机制和议事规则,不断提高“三重一大”集体研究决策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从公司治理源头强化权力运行监督。

二是紧盯“关键少数”,确保政治信仰不移。坚持把新时期好干部标准贯穿企业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进一步量化政治考察指标,改进政治考察方式,用好政治考察结果;大力开展党性教育、宗旨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对标对表党章党规、先进典型和优秀传统,及时清扫思想上的“灰尘”、政治上的“尘埃”,做好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领头雁”。

三是强化党员思想引领,确保政治本色不褪。借助现代化信息手段和保密技术,开展“微党课”“微课堂”,及时发送党建工作动态、理论知识、重要讲话等“微讯息”,发挥“短、频、快、实”的作用;充分利用“学习强国”“人民日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等重要媒体平台和微信公众号、内部网站、党建云等企业媒介,结合自有资源,搭建多元化、立体化学习教育平台;探索开展“小班教学”“即时教学”,多措并举提高学习时效性;摸索推行在线学习考核,动态了解掌握“三会一课”落实等情况,坚持学习标准不降、力度不减,在学懂弄通做实中,让红色基因永葆鲜明底色。

(二)延伸监督触角、加强监督力量,以政治过硬、业务过硬、作风过硬的“大梯队”,构建监督组织体系

一是强化党内监督,实现自我净化。严把“关键少数”廉洁关,建立领导人员廉洁档案,定期开展个人有关事项排查,结合身边人身边事常态化开展案例教育、警示教育;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严格批评与自我批评,避免“小管涌”变成“大溃堤”;紧盯重点领域、关键少数、重要环节,不断巩固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堤坝,深化开展专项整改整治工作,加大廉洁风险监督检查力度。

二是强化纪检监督,实现自我革新。牢牢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能定位,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机制改革,紧盯职能部门和关键人员履职情况,聚焦公司投资、项目管理、物资采购、费用支出等方面,做实做细日常监督,有效提高监督精准性、实效性;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健全信访举报机制,畅通线索反馈渠道。

三是强化队伍建设,实现自我提升。严把“入口”、畅通“出口”,严格落实交流回避和备案审核制度,严防“灯下黑”;着力加强监督人员履职能力,优化知识结构,研究吃透所在地区风俗民情、社会环境和市场规则,弥补法律法规、财务审计、舆情应对、信息化技术等领域知识“短板”;坚持以干代训,积极搭建学习交流和实践平台,分批次选调纪检干部在总部机关轮岗交流、处理业务、跟办案件,互学共鉴不同单位典型经验做法。

(三)创新工作机制、凝聚监督合力,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大监督”,构建监督工作体系

一是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充分发挥巡视巡察“利剑”作用。综合兼顾企业实际情况和法律法规要求,高质量推进巡视巡察全覆盖;始终保持“严”的主基调,着力发现采办招投标、工程项目、资产管理、费用支出等腐败易发领域的问题,切实将巡视巡察落实到企业“神经末梢”;扎实做好“后半篇”文章,强化源头预防,进一步规范合规管理,建立长效体制机制。

二是坚持有效整合监督资源,着力提升监督实效。积极整合党内监督、纪检监督、审计监督、业务监督、民主监督等内部监督资源,做好制度接口设计,理顺工作体制机制;探索联合监督模式,加强监督主体之间、兄弟单位之间、上下级组织之间、不同公司之间的协同合作,试点横向联合、纵向联动的一体化监督模式,实现优势互补,节约监督资源,降低监督成本。

三是坚持创新监督检查方式方法,做到成果共鉴、信息共享。大力发展电子监察、电子信访等平台,充分发挥信息集约化优势,加快信息流速,形成互动高效的监督网络;搭建内部监督联防联治平台,共享群策群力成果;加强与中央和国家机关纪检监察工委等政府机构的协作配合、沟通商议,统筹用好纪检监察力量,不断增强“三不”一体推进的系统性和协同性。

(四)深化制度建设、强化制度执行,以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大制度”优势,构建合规制度体系

一是梳理排查廉洁风险点,做好事前预防和重点预防。重点围绕企业人权、财权、事权、物权,聚焦选人用人、投资决策、设备物资采购、工程招标投标、合同签订、资产评估等关键环节,以关键业务流程为廉洁防控单元,以推进制度建设与完善为重点,构建覆盖全面、预警及时、措施有效、动态管理的廉洁风险防控机制;积极组织开展廉洁风险研判分析工作,综合考量廉洁风险表现形式、问题根源、发生概率和危害程度,建立廉洁风险等级评估档案,动态掌握风险情况,针对性制定防控措施,推动过程防控向事前防控转变、普遍防控向重点防控转变。

二是以公司合规治理为主体,健全完善制度体系。深入结合企业内部合规管理和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围绕政治监督、日常监督、廉洁风险防控和自身建设等方面,因地制宜推动构建“三不”长效机制;深入对照巡视巡察、审计监督、合规经营检查等专项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坚持问题导向,通过惩治与预防相结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健全制度跟踪、落实和指导机制,加大所属单位的事前审核力度,做好制度的“立、改、废、释”。

三是深化合规意识,切实增强制度执行力。坚定制度自信,深入学习国家法律法规、公司合规管理制度等相关规定,强化制度宣贯培训,引导员工将尊崇制度、执行制度、维护制度作为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强化制度执行,对照企业合规制度体系,制定人员权责清单和工作负面清单,明确职责权限、业务流程,严明禁止事项,进一步堵塞管理漏洞;加强关键部门和重要岗位人员廉洁自律情况检查,最大限度减少权力滥用、权力寻租和利益交换等问题。

中国特色国有企业廉洁风险防控体系设想的提出,是着眼于当前深化国企改革的大背景,对预防廉洁风险、惩治腐败问题开展的初步探索。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当前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国有企业作为向世界展现中国实力的“桥头堡”“排头兵”,还需进一步探索切合自身实际的廉洁风险防控体系,不断创新廉洁风险防控方式方法,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融入企业治理方方面面,持之以恒加强腐败惩治和廉洁风险防控,合法合规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为公司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相关链接】

国有企业,是指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以及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包括中央和地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和其他部门所监管的企业本级及其逐级投资形成的企业。

国有企业,由国家对其资本拥有所有权或者控制权,政府的意志和利益决定了国有企业的行为。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支柱。

国有企业作为一种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同时具有商业类和公益类的特点,其商业性体现为追求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其公益性体现为国有企业的设立通常是为了实现国家调节经济的目标,起着调和国民经济各个方面发展的作用。

国企的性质,就是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性质。所谓全民所有制企业,实质就是企业生产资料归全体人民共同所有的企业。而所谓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性质,就是生产资料归全体人民共同所有的企业所具有的性质。因而,所谓国企的性质,实质就是生产资料属于全体人民共同所有的企业所具有的性质。

全民所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一种主要具体体现形式。在我国实行计划经济时,全民所有制企业是以国家所有制具体实现形式体现的。国家所有制具体实现形式,是通过全社会范围的经济联合使劳动者取得生产资料共有者的地位。因而,这时我国国企作为由国家投资组建的从事产品(商品)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实质是以劳动为谋生手段的劳动者与全民所有制生产资料实际结合的经济联合体。在全民所有制条件下,我国全体人民中的劳动者一面是具有平等地位的生产资料的共有者;另一面是由社会分工所决定的不同生产职能的专门化承担者。全民所有制企业就是这种全民所有制经济中媒介劳动者与全民所有制生产资料实际结合的经济关系环节。广大劳动者的双重身份就是通过这个经济组织结合起来而具体实现的。所以,我国国企本质上是全民所有制的具体实现形式。它是通过劳动者与全民所有制生产资料的结合,具体实现全民所有制生产关系的。

猜你喜欢

防控监督制度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夏季羊中暑的防控
制度空转,是“稻草人”在作怪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夯实监督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