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光纤溶脂在面部年轻化中的应用

2023-01-03鲁佳莹谭琳琳王国宝崔海燕

中国美容医学 2022年12期
关键词:皮下脂肪输出功率下颌

陶 琳,鲁佳莹,谭琳琳,王 涛,王国宝,崔海燕

(1.上海时光整形外科医院 上海 200065;2.杭州时光医疗美容医院 浙江 杭州 310011;3.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整形美容外科 上海 200065)

当今人们对面部美的追求与日俱增,其中睑袋是眼部老化过程中的突出表现之一[1-3]。衰老的下眼睑在临床上常表现出眼眶直径更长、软组织缺乏弹性、皮肤松弛、眶周容积减少以及眶隔脂肪疝出等解剖特征[4-5]。此外,亚洲人较厚的皮肤和较多的皮下脂肪量也较易影响面部年轻化,诸如面中部软组织堆积、下颌缘松垂、下颌脂肪袋[6-8]。光纤溶脂是一种新型溶脂技术,特别适用于面部的精细操作,并且其产生的热量可以有效刺激真皮胶原再生,进而收紧皮肤。2019年9月-2021年7月,笔者应用光纤溶脂对65例就医者进行睑袋及面部局部脂肪堆积治疗,随访3~12个月后在临床上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收治睑袋及面部局部脂肪堆积就医者65例,男25例,女40例;年龄30~65岁,平均年龄(48.86±10.45)岁,其中睑袋就医者30例,面部局部脂肪堆积35例。

1.2 入选标准

1.2.1 下眼睑部溶脂

1.2.1.1 纳入标准:①轻至中度睑袋,拟通过微创手术方式快速消除睑袋;②期望同时达到去除睑袋和收紧皮肤双重治疗效果;③不伴发下睑部瘢痕。

1.2.1.2 排除标准:①眼部疾患者;②出凝血功能障碍者;③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或其他脏器基础疾病者;④女性月经期;⑤精神疾病者。

1.2.2 面部溶脂

1.2.2.1 纳入标准:①面中部软组织堆积,如颧颊部、下颌缘、鼻唇沟外上方、口角囊袋、下颌脂肪袋等;②脂肪

堆积部位(面部、下颌等)伴轻中度皮肤松弛;③传统抽脂术同时联合光纤减脂;④脂肪填充部位凹凸不平。

1.2.2.2 排除标准:①手术区域伴发感染灶;②利多卡因等药物过敏史;③心肺功能障碍或自身免疫性疾病者;④3个月内治疗区域手术史,6个月内透明质酸注射史,1年内线雕治疗史等;⑤治疗区域曾注射不明填充物,无法提供准确病史;⑥皮肤严重松弛且皮下脂肪较少;⑦怀孕、哺乳期女性。

1.3 治疗方法

1.3.1 下眼睑部溶脂:术前常规体检(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凝血功能、感染四项等)。拍摄术前正侧位照片及视频。就医者取站立位,标记术区范围等高线,进行术前评估。嘱就医者平卧位于手术台,常规消毒铺巾,局部浸润麻醉。选择外眦外下方1 cm处作为进针点,22G锐针刺破皮肤,以200μm的光纤穿透皮下眼轮匝肌,进入眶膈后右手持光纤,左手中指食指轻贴在睑袋皮肤表面起固定支持和感知作用。将输出功率设置为10 W,眶膈脂肪膨出明显处释放能量,左手触及睑袋消融与下沉的同时应感知睑袋皮肤是否发烫。随后嘱就医者取坐立位,观察溶脂效果。若有局部眶膈脂肪突起,则再次重复以上操作,促使眶膈脂肪平整。最终,将输出功率设置为6 W收紧皮肤,冰敷后局部加压包扎2 h。

1.3.2 面部溶脂:完成术前准备工作(与下眼睑部溶脂保持一致),标记光纤溶脂范围。局部浸润麻醉后选择操作较为方便的位置作为进针点。选用22G锐针破皮,右手持光纤沿进针孔插入皮肤,如遇阻力可调整方向到达溶脂区皮下脂肪层。左手食指轻放于溶脂部位,以感知温度和插入层次的深度。调整输出功率至10 W,隧道间距约为0.3 cm,溶脂范围内均匀释放能量,往复操作2~5次后观察溶脂效果,轻轻按压可见液态脂肪自针孔处溢出。对脂肪组织较厚区域,可结合脂肪抽吸术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最终,将输出功率设置为6 W以收紧皮肤,术后即刻用无菌冰袋冷敷。

2 结果

本次共65例就医者,其中62例就医者效果满意,满意率95.38%。15例术后3 d轻微肿胀,27例溶脂不完全。术后7~10 d消肿,睑袋改善,局部脂肪堆积现象改善明显,口角囊袋消失,下颌轮廓清晰。术后1个月未出现感染、血肿等并发症。术后随访2~12个月,外形自然,局部脂肪有效减少,皮肤厚度和弹性增加,皮肤紧致。

3 典型病例

3.1 病例1:某男,46岁。下睑眶隔脂肪膨出,下睑皮肤轻至中度松弛,皮肤弹性较弱,睑周伴有细纹(见图1A),要求行光纤溶脂去除睑袋。输出功率设置为10 W,光纤波长设置为200 μm。穿破皮下、眼轮匝肌进入眶隔后将眶隔脂肪消溶,将输出功率设置为6 W收紧皮肤。术后睑袋明显去除,效果满意(见图1B)。

图1 光纤溶脂去睑袋前后

3.2 病例2:某女,38岁。中下面部臃肿,伴有下颌脂肪袋(见图2A),皮下脂肪厚约3~4 cm,皮肤弹性尚可。通过光纤溶脂技术对中下面部及颈部皮下脂肪给予溶脂和皮肤紧致治疗,面部溶脂输出功率为10 W,紧肤输出功率为6 W,重复操作2~5次,隧道间距约0.3 cm。术后面部轮廓清晰,比例和谐,臃肿下垂改善,效果满意(见图2B)。

图2 面颈部光纤溶脂前后

4 讨论

面部年轻化是整形美容外科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9-11]。眶周年轻化治疗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12]。面部衰老主要是由于深层脂肪萎缩所导致的浅层脂肪移位。除此之外,随着年龄增长,骨组织吸收、韧带支撑变弱、肌肉萎缩、皮肤弹性变弱也会造成面部软组织的松弛、下垂[13]。基于以上面部衰老的解剖学原因,本研究采用光纤溶脂技术对眼部及面部的脂肪堆积进行治疗,其不仅可以溶解局部堆积的脂肪,还可以通过热效应对局部松弛的皮肤和肌肉进行改善,使皮肤紧实,肌肉张力增强[14]。同时,也可联合使用透明质酸等填充剂进行组织填充,支撑面部轮廓[15]。

光纤溶脂是利用等离子光热溶解理论,运用一定能量通过细小针头进入皮下组织,使脂肪细胞膜蛋白变性,改变其通透性,致使钠、钾的转运失常。细胞外基质中的液体进入胞内后,细胞体积增大,细胞破裂,从而使脂肪细胞发生凝固性坏死或液化性坏死,液化的脂肪最终被人体自然代谢或通过吸脂针排出体外。同时,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吸收激光的能量后会发生凝固现象,微小血管闭合,减少术中出血,减轻术后瘀青和水肿程度[16]。

相对于传统吸脂手术,光纤溶脂的优势在于由光纤探头发出的高能量等离子激光可仅使脂肪细胞破裂,实现精准控制,减少损伤。光纤能量还可对靠近真皮层浅层的部位加热,使皮肤光滑紧实[17-18]。此外,光纤溶脂也具有深、浅层次溶脂的功能,对堆积在深层的脂肪溶解,同时对堆积在浅层的脂肪进行精雕细琢,进而避免溶脂后出现的凹凸不平现象[19]。

光纤溶脂适应证广泛,除了本文所提及的面部之外,也适用于身体其他部位,如双上臂、腰背部、臀下沟、膝部周围、髂部、大腿内外侧等有减脂诉求就医者。此外,对于男性乳房过度发育,传统抽脂术后想进一步对局部区域进行修复及收紧皮肤就医者,以及脂肪填充后凹凸不平者,光纤溶脂技术同样也具备较好的临床疗效。

本研究运用光纤溶脂技术对30例睑袋及35例面部局部脂肪堆积的就医者进行治疗,总结如下:①严格把握适应证。适用于局部脂肪堆积伴轻度皮肤松弛者,对于严重皮肤松弛者难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②先将光纤探头伸入远端再由远及近进行溶脂治疗,扇形多隧道进行溶脂操作,溶脂点间距0.3 cm;③操作应仔细,保持在皮下脂肪层之间,以免层次太浅损伤皮肤;④功率不宜太大,对于面部光纤溶脂,应控制在6~8 W, 对于眼部去睑袋,溶解眶脂的输出功率为10 W,紧致眼轮匝肌及皮肤的输出功率为6 W,以减少不必要的损伤;⑤光纤溶脂后溶解的脂肪应使用吸脂针吸出为宜,术后恢复更快[20]。

对于睑袋治疗术后并发症及其处理,笔者作出以下建议:①下眼睑肿胀。一般5~7 d可消退,术后可口服草木犀流浸液片;②溶脂不完全。可在术后3个月再次给予光纤溶脂治疗;③淋巴水肿。可给予相应对症治疗;④出血。65例睑袋光纤溶脂中,术后10 min出现1例血肿。急行睑袋外切口手术,探查发现内侧脂肪团小血管出血,立即给予止血后按外切睑袋处理,术后恢复良好。对于面部局部脂肪堆积治疗,笔者有以下建议:①水肿。术中注意冰敷,术后可口服草木樨流浸液片。必要时肌注地塞米松,佩戴颈颌套,正常水肿期1~3 d;②皮下硬结(下颌部位常见):一般术后1周内即可消失,无需处理。

综上所述,相较于传统手术,光纤溶脂通过对肌肉、脂肪以及皮肤进行全层微创治疗,可实现面部加、减、紧、亮、弹,对治疗眶周年轻化及面部局部脂肪堆积有积极的作用,效果理想,就医者满意度高。

猜你喜欢

皮下脂肪输出功率下颌
MDT诊疗模式在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盘前移位中的治疗效果
工程应用中的光伏组件输出功率衰减率评估
高频超声在皮下脂肪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迷人的下巴
迷人的下巴
阳光帮你减减肥
注射胰岛素, 警惕脂肪增生
感应加热电源的调频调功研究
我国自主大功率深紫外发光芯片输出功率创世界纪录
有礼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