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后服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义、问题与路径

2022-12-28那丽娟

辽宁教育·教研版 2022年12期
关键词:课后服务提质教师队伍

摘要:“双减”政策以“三提高”(提高作业管理水平、提高课后服务水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重点,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引导学生高效学习,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课后服务实际工作开展难度高,教师需要掌握学生学习的实际需求,对教学重难点深入分析及探究,有效落实课后服务工作的重点并提出科学、合理的措施,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

关键词:课后服务;教师队伍;建设;提质

2017年2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中小学校承担学生课后服务的责任。2021年7月,教育部召开新闻通气会,提出课后服务推行“5+2”模式,即学校每周5天都要开展课后服务,每天至少开展2小时。如今,课后服务已经成为解决“三点半”难题的一项重要举措。各地各校都采用了丰富的形式和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使课后服务成为一项重要的民生项目。随着学生学习需求的多样化,全社会提高课后服务质量的愿望也愈加迫切,这就对课后服务教师队伍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加强课后服务教师队伍建设迫在眉睫。

一、明晰课后服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课后服务是基于孩子放学早、家长下班迟的现象,为有效解决“三点半”难题而衍生的一种教育服务,是落实“双减”工作任务的重要内容。要有效落实课后服务工作,关键在于教师。

(一)满足课后服务师资力量需求

随着《指导意见》的落地,各地政府與教育主管部门都在加强对课后服务工作进行统筹安排,及时指导学校设计合理的课后服务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课后服务中的课程时间和课程内容,优化课后服务质量,让学校担负起课后服务的主体责任;为广大家长排忧解难,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度,使“双减”通过课后服务的形式得到有效落实,促进学校教育服务得到提升。

随着“五项管理”与“双减”政策的稳步推进,课后服务工作全面展开,课程内容丰富多彩,如作业辅导、能力提升、素质拓展、思维训练等。在这样的条件下,对于广大一线教师来说,不仅要完成学校规定的教育教学任务、教研与科学研究,还要参与课后服务工作,部分教师面临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压力,难以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和专业发展的水平。为了缓解一线教师的压力,减轻一线教师过重的负担,在保证课后服务质量不受影响的基础上,学校就要投入更多的师资力量,保障课后服务顺利开展。因此,建设完备的课后服务教师队伍,可以满足课后服务师资力量需求。

(二)提升课后服务质量

学校要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课后服务。要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就要高度重视课后服务教师队伍建设,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发挥教师的学科优势。如学科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作业辅导、排难解惑等服务;非学科类教师,可以结合自身的专业特点和特长爱好,积极开展社团活动,延展音乐、美术、体育、劳动等拓展课程;其他管理人员,做好管理辅助工作,促进课后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提升。

此外,随着课后服务教师队伍规模的扩大,学校要逐渐完善“全面参与、保证基础、提高质量”的课后服务工作体系,并将其作为课后服务的一个重要环节,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充分激活教师的工作动力。

二、聚焦课后服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问题

学校课后服务的对象是学生,实施的主体是教师。只有深刻把握课后服务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有效提高课后服务质量。

(一)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意识不强

一是部分教师工作超负荷,产生了负面情绪。有的学校师资力量不足,教学任务重。教师每天到校时间早,除了要结合教学进度安排备课、批改、辅导等工作,还要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活动、专业发展培训等。课后服务的开展让教师在承担上述任务的基础上,又要组织学生进行文体活动、社团活动,教师不管是工作量还是精神压力都相应增加,影响了其职业满意度和幸福感。二是激励不足,导致教师缺乏积极性。每日的教学任务和课后服务任务相继落在了教师的肩上,让教师承担了额外的工作量,但课后服务奖励津贴却相对微薄,也缺乏完善的奖励制度。

(二)课后服务教师队伍缺少有效的来源补充

学校是开展课后服务的主要场所,教师自然而然也就成为课后服务的第一责任人。目前,一些学校积极引入校外资源,鼓励志愿者、家长和社会人员参与,但是对于参与课后服务人员的资格却没有明确的规定,这容易在课后服务中产生权责归属问题,因此影响了校外人员参与的积极性。一线教师成为课后服务的主力,究其根本原因,在于一线教师是学校内部人员,对于服务对象比较熟悉,容易保障学生的安全,并且一线教师职业素养较高,能很好地完成课后服务任务。此外,一线教师参与课后服务工作,也能缓解政府和学校的财政压力。但是,随着课后服务的规模越来越大,对于教师的需求也逐渐增大,缺乏后续供给,成为制约课后服务有效开展的重要因素。

(三)教师参与课后服务能力不足

目前,课后服务开展过程中,既有针对基础学科的作业辅导,又有针对学生兴趣爱好开展的社团、文体、艺术等活动,课后服务的开展要依托于教师的教学能力。但是,部分参与课后服务的教师掌握的教学能力局限在本学科之内,对于跨学科教学活动的开展缺少相应的知识储备与专业能力,无法组织和开展内容丰富且富有个性化的活动。因此,部分教师亟须提高课后服务能力,满足课后服务需要。

三、探索课后服务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路径

教师是开展课后服务的核心力量,直接影响着课后服务质量。为此,学校要进一步强化课后服务师资力量,保障教师的权益,调动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积极性,从而建设一支高质量课后服务教师队伍。

(一)规划特色课程,增强课后服务质量

课后服务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拓宽,能使学生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因此,学校要高度注重课后服务,尤其要规划特色课程,积极发挥课程效力。

一是学校应开展综合调查,进一步掌握和明确学生的需求,规划既让学生感兴趣又有特色的课后服务课程。

二是学校应结合自身的教学资源与教学优势,指导教师开发具有特色的校本教材。开展课后服务的目标是推动学生综合发展。因此,学校应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的,规划多层次的课程系统。拓展生活类课程,普及生活常识,指导学生体会生命价值与生活意义;延伸文化类课程,引导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其文化涵养;利用科技类课程,传递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学校还应科学规划,使不同的课后服务课程发挥出最大的效用,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二)加强教师队伍培训,提高教育服务能力

加强教师专业培训,是提高课后服务水平的有效方式。这种方式具备科学性与可操作性,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能夠在短期内得到较好的成效。因此,校际可以开展教学协作与互动沟通活动,增强对课后服务教师的专业培训,选拔专业知识丰富且教学水平高的教师作为队伍领导,组织教师开展专业知识与教学经验学习。比如,学校每个星期定期开展课后服务教学沟通会议与专业知识学习活动。在交流会中,引导教师分享自己在课后服务中遇到的问题与总结的经验,供大家分析;在专业知识学习中,促进教师夯实理论知识,以此提升课后服务的质量。

(三)开展多元化的社团活动,提高课后服务水平

为了使课后服务多样化发展,学校要组织教师积极开发资源,开展多样化的社团活动,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达到从“有人看护”转变为“看护得好”,提高课后服务水平,做到学生、家长及社会满意。校内社团活动的开展需要专业的场所和充足的教师力量。因此,学校要对多项资源进行合理使用,图书馆、多媒体教室以及实验室等场所可在课后时间开放;学校应团结社会力量和专业教师,为社团活动的开展予以物质和人员保障;学校要积极开发本校的教师资源,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针对部分社团缺少专业教师引领的情况,学校可以聘请社会专业人员进入校园,为学生予以专业化的指导。社团活动并非强制,学校要按照学生自愿的原则,采用选修课的方式,使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喜欢的社团。此外,学校还可使用分层走班的学习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

综上所述,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教师需要掌握减负提质的实际要求与标准,注重课后服务工作创新的实质因素,围绕学生开展教学教育工作以及各项辅导工作,确保多项教育资源的强化使用与合理配备,从而推动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红梅,张茜.“三个抓手”落实作业减量提质“五项举措”提升课后服务特色[J].陕西教育(综合版),2022(Z2).

[2]缪庆玲.“双减”政策下中小学课后服务及其优化[J].山东开放大学学报,2022(3).

[3]秦德林.“双减”落地的根本在于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J].河南教育(教师教育),2022(7).

[4].徐佳慧.“双减”政策下中小学课后服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J].新课程研究,2022(23).

[5]罗李.打造高质量课后服务教师队伍的发展路径——国际经验与中国道路[J].中国德育,2021(18).

(责任编辑:赵春艳)

作者简介:那丽娟,大连市西岗区大同小学高级教师。

猜你喜欢

课后服务提质教师队伍
提质和增量之间的“辩证”
务实求真的长春高新第二实验教师队伍
尚德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思考
为城市提质而歌
人民调解提质升级见成效
发挥学校优势 做好课后服务
“课后服务”之我见
“课后服务”:亟待研究的一些问题
加强民办高校中青年教师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