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门冬胰岛素联合大剂量维生素D 方案对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低钙血症的疗效分析*

2022-12-27许思慧甄曼华龙小云招嘉淇王雪张映辉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22年11期
关键词:血钙胰岛素新生儿

许思慧,甄曼华,龙小云,招嘉淇,王雪,张映辉

(佛山复星禅诚医院有限公司产科,广东 佛山 528000)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易导致多种母婴并发症,其中新生儿低钙血症是常见并发症之一,也是引起新生儿惊厥的主要原因,临床治疗主要途径为调整饮食、适度运动及药物治疗[1]。门冬胰岛素虽具有吸收快、起效迅速等优点,但其在使用过程中会提高门冬胰岛素的使用总量[2]。孕妇孕期的高血糖状态会释放高血糖素,刺激降钙素分泌,直接抑制胎儿的骨吸收,引发新生儿低钙血症[3],而维生素D 可调节体内钙磷的代谢,维持血钙水平。本研究主要探讨门冬胰岛素联合大剂量维生素D 方案对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低钙血症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0 年9 月1 日—2021 年12 月31日收治的80 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常规组、观察组,各组40例。观察组年龄20~35 岁,平均年龄(27.56±3.62)岁;孕周20~28 周,平均孕周(24.03±1.65)周。常规组年龄20~34 岁,平均年龄(27.52±3.34)岁;孕周20~28 周,平均孕周(24.07±1.59)周。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入选标准

诊断标准:参照《妇产科学》诊断标准[4]:餐后2 h 血糖(2 hPG)≥8.5 mmol,餐后1 h血糖(1 hPG)≥10.0mmol,空腹血糖(FBG)≥5.1 mmol。纳入标准:年龄20~35 岁;孕周20~28 周;入组前FBG、2 hPG 均在正常范围;均经过75 g葡萄糖耐量(OGTT)试验确诊。排除标准:自身免疫系统疾病者;妊娠期高血压者;多囊卵巢综合征者;对本研究药物不耐受者;以往半年内使用维生素D、钙制剂、胰岛素及其类似物者;合并糖尿病病史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糖尿病健康宣教和饮食治疗,并加强有氧运动。对照组:单纯每日三餐前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诺和诺德制药公司,国药准字J20153001),详细监测患者的血糖并进行剂量调整;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维生素D 滴剂(国药控股星鲨制药厦门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5021450)800 U/d,详细监测患者血糖并进行剂量调整,两组均连续治疗12 周。

1.4 观察指标

①[25-(OH)D]缺乏情况:评价等级为正常(≥35 nmol/L)、轻度缺乏(25~34.9 nmol/L)、中度缺乏(12.5~24.9 nmol/L)、严重缺乏(<12.5 nmol/L)。②[25-(OH)D]水平:于治疗前后抽取静脉血,离心并收集上清后,采用ELISA 法检测[25-(OH)D]水平。③新生儿血钙及血糖情况:于新生儿出生24 h、3 d 后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总钙、游离钙、血糖、[25-(OH)D]水平。④并发症:统计低血糖、巨大儿、羊水过多、剖宫产的发生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25-(OH)D]缺乏情况比较

观察组[25-(OH)D] 缺乏率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25-(OH)D]缺乏情况比较[n(%)]

2.2 两组[25-(OH)D]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后[25-(OH)D]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25-(OH)D]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25-(OH)D]水平比较(±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0 34.76±5.46 98.07±10.25常规组 40 34.27±5.91 92.85±10.72 t 值 0.385 2.225 P 值 0.701 0.028

2.3 两组新生儿血钙及血糖情况比较

观察组新生儿出生24 h、3 d血清总钙、游离钙、[25-(OH)D]水平、血糖水平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新生儿血钙及血糖情况比较(±s)

表3 两组新生儿血钙及血糖情况比较(±s)

注:与出生后24 h 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游离钙(mmol/L) 血清总钙(mmol/L) 血糖(mmol/L) [25-(OH)D](nmol/L)出生后24 h 出生后3 d 出生后24 h 出生后3 d 出生后24 h 出生后3 d 出生后24 h 出生后3 d观察组 40 1.12±0.06 1.18±0.09* 1.97±0.29 2.31±0.13* 6.99±0.24 6.61±0.15* 82.05±6.28 95.27±10.62*常规组 40 1.09±0.07 1.06±0.08* 1.76±0.28 2.14±0.10* 6.71±0.23 6.49±0.16* 79.09±6.51 90.26±10.27*t 值 2.057 11.554 3.294 5.627 5.327 3.460 2.069 2.144 P 值 0.042 0.000 0.001 0.000 0.000 0.000 0.041 0.035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3.1 可改善[25-(OH)D]水平

本研究主要分析了门冬胰岛素联合大剂量维生素D 方案对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低钙血症的疗效,结果发现观察组[25-(OH)D]缺乏率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治疗后[25-(OH)D]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常规组(P<0.05),说明门冬胰岛素+大剂量维生素D 方案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改善[25-(OH)D]缺乏情况,促进[25-(OH)D]水平升高。分析原因:在妊娠晚期,母亲血中甲状旁腺激素水平较高,在分娩时脐带血中总钙和游离钙均高于母亲的血钙水平。由于中断了源于母亲钙的供应,同时外援性钙摄入又不足,加之新生儿促甲状旁腺激素水平较低,骨质中钙不能入血,从而引起新生儿的低钙血症。维生素D 为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可促进骨骼钙化、维持钙磷代谢平衡[5]。胰岛素属于大分子蛋白,妊娠时期应用对胎儿并无不良影响,因此可作为妊娠糖尿病的药物。维生素D 为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激素,在体内的活性形式为[25-(OH)D],与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关系密切,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普遍有维生素D 缺乏情况,而通过门冬胰岛素+大剂量维生素D 方案治疗可大量补充[25-(OH)D][6],因此可提升[25-(OH)D]水平。

3.2 可改善新生儿血钙及血糖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新生儿出生24 h、3 d血清总钙、游离钙、[25-(OH)D]水平、血糖水平高于常规组(P<0.05),说明采取门冬胰岛素+大剂量维生素D 方案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具有显著效果,可改善机体胰岛素敏感性生化指标与甲状旁腺激素功能。分析可知:门冬胰岛素与肌肉和脂肪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后,可减少六聚体产生,促进葡萄糖吸收,同时抑制肝糖元释放,进而快速降低血糖水平[7]。而维生素D 首先与维生素D 受体结合,可促进人体肠道对钙的吸收,保证血钙稳定,也能促进骨骼生长、发育及钙盐沉积,调节钙内流,通过调节细胞内外钙浓度变化来调节β 细胞的功能与分泌;此外,维生素D 可直接刺激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表达,上调胰岛素mRNA 转录表达水平,调控胰岛β 细胞增殖与凋亡而促进胰岛素分泌,促进葡萄糖转运,从而形成对葡萄糖稳态的影响,进而可有效改善新生儿血钙、血糖水平[8]。

3.3 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本研究中观察组并发症率仅为12.50%,低于常规组的32.50%(P<0.05),分析原因是门冬胰岛素联合大剂量维生素D 方案可改善机体甲状旁腺激素功能与胰岛素敏感性生化指标,因此可降低并发症风险,药物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门冬胰岛素+大剂量维生素D 方案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具有理想的效果,可有效提高患者及新生儿体内的[25-(OH)D]含量,改善机体甲状旁腺激素功能与胰岛素敏感性生化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具有应用安全性。

猜你喜欢

血钙胰岛素新生儿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新生儿需要睡枕头吗?
血钙正常 可能也需补钙
新生儿出生后该怎样进行护理?
胰岛素种类那么多,别再傻傻分不清
胰岛素拆封前后保存有别
胰岛素笔有哪些优缺点?
高、低通量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甲状旁腺激素及钙磷代谢的影响
细辨新生儿的“异常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