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美文学中模糊语言翻译研究
——以萨克雷讽刺小说《名利场》为例

2022-12-25王予红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10期
关键词:辞格名利场模糊性

王予红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南 新郑 451100)

文学作品承载着当地民族文化与语言特色,在文化与语言差异下,对于文学作品中的模糊性语言存在差异化理解。若将英美文学作品作为一种语言艺术,则可将文学翻译看作语言艺术的再创造,与汉语类似,英美自然语言中具有一定模糊性,即具体事物的模糊及人们认知的模糊,为增加英美文学作品可读性,需将模糊性语言进行转化,传递正确含义的同时保留原文本色,确保行文流畅且表述恰当。

一、英美文学中的模糊语言辨析

英美文学模糊语言翻译的基础是明确其范围,并非所有表述不精准的语言均可称之为模糊语言,如双关语、人物未说完的话等均不属于模糊语言,不可将其纳入模糊语言范围内。模糊性作为语言艺术特征之一,其本身与语言歧义、语言概括存在较大差别,在模糊语言翻译期间,不可将歧义性语言或概括性语言作为模糊性语言进行处理。通常情况下,多将范围界限不明的词汇称为模糊词汇,如“hill”译为小山,“mountain”译为山,小山与山之间的规模界限难以判定。而在歧义性语言中,具有多种不同含义的词汇存在两种解释方法,如“bank”,存在银行、堤岸、筹码、存钱等不同含义,在“walk to the bank”中,“bank”翻译为银行、堤岸均可,此时该类词被称为歧义性词汇。概括性语言是指泛指某一类事物或代表词义关系的语言,如“bird”,译为鸟,其泛指全身羽毛且会飞的动物称之为鸟,即“bird”,其作为一种概括性词汇,可进一步细化为“owl”“eagle”等。经过上述词汇对比后得知,“hill”“mountain”为模糊词汇,而“bank”“bird”为非模糊词汇。

随着文学翻译的发展,最终将模糊词汇归结为三类,即模糊语义、模糊词汇及模糊修辞,其中模糊词汇中存在模糊附加词。模糊语义是指看句子结构清晰,但仔细观察后发现存在语义模糊,如“Tom six feet tall”中,若该处“Tom”身高为精准的六英尺,则上述句子语义明显,不存在模糊语义,若该处身高为估算,将六英尺一寸估算为六英尺,则上述句子存在语义模糊。模糊词汇主要指词汇自身具有模糊性含义,如“a plenty of”,该词代表很多、大量,但具体数值模糊,继而成为模糊词汇,此外,模糊词汇内存在模糊附加词情况,即在本意句式语义及词汇均表达清晰,但添加“about”等词汇后,使原本表达清晰的语义出现模糊现象,该类词汇被称为模糊附加词。模糊修辞主要指因修辞辞格的应用而产生的模糊,如夸张、比喻、借代等。

二、萨克雷讽刺小说《名利场》的语言风格特征

(一)《名利场》简述

萨克雷的《名利场》为英国文学代表作品之一,讽刺了19世纪遍布欲望、物质、金钱的英国社会,笔锋锋利而不尖刻,借助幽默风趣语言表达深层含义。《名利场》对19世纪的英国社会进行现实讽刺,人物刻画饱满,并未在《名利场》故事世界中刻画一个英雄,充满现实主义色彩,同时通过小人物塑造社会阶层关系,借助女主人公利蓓加前后形象遭遇的变化而讽刺社会“名利场”。萨克雷的《名利场》通过人物性格转化过程揭示了当时英国社会的丑恶现象,不仅具有现实意义,还融入了萨克雷的语言艺术。

(二)幽默兼顾讽刺

作为具有讽刺意味的现实主义作品,《名利场》主要借助幽默风趣语言展现人物特点及其内心活动,在幽默风趣语言中融入讽刺手法,继而起到批判现实社会问题的作用,使读者能够在阅读与欣赏《名利场》中的语言魅力时,还可引导读者反思残酷严肃的19世纪英国初期的社会问题。幽默风趣而具有深意的语言是《名利场》的语言特色,而该语言特色远比直观刻板的说教表述更具效果,且能够营造出适宜的场景氛围,强化语言渲染,给予读者绝佳阅读体验。萨克雷《名利场》讽刺小说的创作目的不仅为娱乐大众,其融入了现实社会问题,并将问题与《名利场》故事背景相吻合,使社会问题能够在《名利场》语言空间中呈现,同时塑造各阶级人物特色,通过讽刺人物缺点来批判现实社会。例如:《名利场》中描述处于低层阶级的利蓓加对上层阶级虚伪道德看法时,采用幽默风趣语言表示认同,指出刚结束甲鱼宴的副市长,绝无可能走出马车偷别人的羊腿,但当他处于饥饿状态时,可能会去偷面包。[1]通过幽默风趣语揭示的上层阶级的虚伪道德,并对当时资产阶级社会制度表示不满与控诉。

(三)人物刻画形象

萨克雷在《名利场》中运用各类修辞手法进行人物刻画,生动形象且具体地塑造出不同特点、不同阶级的人物形象。通过各类修辞手法概括人物特征能够深化读者对作品人物的印象,例如:萨克雷在塑造艾米利亚人物形象时,借助舞蹈家巴里索脱、玫瑰花、百灵鸟、字典等比喻修辞描述了兼顾美貌与才华的女性形象,而在此优越的先天条件下,使艾米利亚依附性成长,对别人过于信赖,单纯中透露出一丝懦弱,若艾米利亚所信赖之人存在道德瑕疵,艾米利亚将在其引导下造成悲剧。在《名利场》中,艾米利亚过于信赖丈夫与儿子,并采用修辞手法表达艾米利亚的内心,例如:将丈夫与儿子比作“皇帝”“太阳”,使艾米利亚内心活动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以此表达艾米利亚的依赖性强、内心脆弱的性格特点,并借助多重修辞手法使艾米利亚这一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鲜活。

三、萨克雷讽刺小说《名利场》中的模糊语言翻译

萨克雷讽刺小说《名利场》作为的英美文学经典作品,拥有众多翻译版本,其中杨必先生的《名利场》翻译版本为业界公认的优秀译作,不仅译文流畅、生动鲜活,还将原文风格与特色展现得淋漓尽致,故而在下述萨克雷讽刺小说《名利场》中的模糊语言翻译分析中,所涉及实例均以杨必先生翻译版本为基准。

(一)语义模糊翻译

模糊是语言艺术的本质特性之一,且幽默风趣是萨克雷讽刺小说《名利场》的主要风格,因此在《名利场》中存在大量模糊语言,以此提升《名利场》语言艺术魅力。语义模糊是指结构完整清晰的语句中存在用以模糊现象,导致读者无法准确辨别语句实际内涵,最常见的语义模糊为数词模糊,如“三人行”“千里江陵”“百兽之王”中的数词均为模糊语言,借助看似清楚的语言代表模糊性概念。语义模糊现象的应用能够丰富文学作品内涵,增强情节、语言的感染力,使文学作品更具艺术性,但语义模糊现象的存在给文学翻译造成了一定难度,需结合上下文情节及作品背景进行针对性翻译。

例如:威廉·都宾因不会拉丁文,身处低班,读着初级读本,衣服不合身,在此形势下,都宾在学校备受欺负,而克甫是学校的时髦公子,是无敌大王,在都宾与克甫打架时,都宾跌倒大家就欢呼,为表明大家对克甫的推崇描述为“everybody was anxious to have the honour of offering the conqueror a knee”,在该句中,“a knee”直观含义为“跪”“膝盖”,但“跪”“膝盖”均无法准确描述出当时场景,通过联系上下文进行模糊处理,将整个句子翻译为“每个人都急于向征服者表示忠诚,能够向其屈膝也是一种荣光”,将“跪”“膝盖”的含义延伸为“屈膝”,以此更便于人们理解。[2]

此外,奥斯本在描述都宾爵士夫人的女儿们时,运用“Such figures”描述都宾爵士夫人女儿们的腰身,按照直观化表面含义,“Such figures!”的含义为“这样的身材”,但仅通过“这样的身材”的表述无法清晰化展示实际含义,继而产生了语义模糊,且后续标点为感叹号,因此,奥斯本的表述蕴含着丰富的情绪,或厌恶,或喜爱。但通过该类分析将给读者造成一定混淆,因此,在《名利场》文学翻译期间,应结合上下文,对“Such figures!”进行模糊语言翻译,将“这样的身材”转化为“腰身太难看了”,以此准确传递原文含义,提高《名利场》文学作品的译文可读性。

结合上述两个实例不难发现,为实现模糊语言的恰当翻译,需根据上下文情节发展对模糊语言进行处理,寻找恰当的语言方式对模糊语言进行替代,以此确保准确传递《名利场》原文语义及表述风格,确保阅读译文的读者能够体会到《名利场》的语言艺术魅力。

(二)修辞模糊翻译

在文学作品中,修辞手法为常见写作手段,《名利场》语言风格幽默风趣,且存在讽刺批判意味,因此在《名利场》小说中,运用了较多修辞辞格,如借代、夸张、比喻、委婉等,使《名利场》中出现了修辞模糊现象,故而为保障文学翻译效果,应采用恰当方式对修辞辞格带来的模糊语言现象进行处理。

例如:艾米利亚在准备游乐场装扮时,对其人物进行刻画描述,其中采用比喻辞格,将艾米利亚比喻为百灵鸟与玫瑰花,主要为衬托艾米利亚的歌声与娇羞,原文描述为“like a lark,and as fresh as a rose”,对艾米利亚本体与喻体进行了模糊,使艾米利亚人物形象更加生动,且通过比喻修辞营造了环境氛围。因中文同样具有修辞手法,读者能够准确判断比喻辞格的模糊语言,因此可在实际翻译时保留该比喻辞格,使译文读者能够理解艾米利亚人物形象的同时,感受到《名利场》的语言特点。[3]

在描述利蓓加·夏泼在赛特笠一家的情况时,先后介绍了赛特笠先生、管家娘子、女佣人对利蓓加的态度,最后总结为“the Servants’Hall was almost as charmed with her as the Drawing Room”,其中所运用的“the Servants’Hall”、“the Drawing Room”代指“masters”及“servants”,属于借代辞格,在该场景中,模糊了人物与场景的界限,杨必先生在翻译时,采用封建家族“长房”“二房”的说法进行表述,将本意为“起居室”“佣人的房间”的“the Servants’Hall”“the Drawing Room”转化为易理解的“上房”“下房”,分别代指主人与佣人的房间,继而延伸为主人和佣人的本体,将原文实际含义准确传递的同时,借助“上房”“下房”的表述方式,保留了原文的借代手法,使译文语义更为清晰,增强了译文的可读性。

在上述两个《名利场》实例中,分别采用了修辞辞格与借代辞格,虽均为修辞模糊语言,且均保留了原有修辞辞格,但在实际模糊语言处理时,所采用的方法存在细节差异。在第一个艾米利亚模糊语言处理实例中,直接按照原文修辞辞格进行翻译,保留比喻辞格;但在第二个模糊语言实例处理中,并未直接采用原文所提到的“the Servants’Hall”、“the Drawing Room”,采用翻译手法将其进行迁移,结合封建家族的表述方式进行一定转化,在此基础上保留借代修辞辞格。由此不难发现,在处理修辞模糊语言现象时,应根据修辞辞格实际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判断,尽可能保留原有修辞辞格,若修辞辞格的应用存在模糊特征,可将其进行转化后保留修辞辞格,以此体现原文语言风格,使修辞模糊翻译更为巧妙精准。

(三)模糊词汇翻译

文学作品及自然语言中部分词汇本身就带有模糊性特征,例如代表时间的早上、傍晚等,无法精准得出具体时间点;再如热水、凉水、温水的区别,不同人对于水的温度感知是不同的,继而无法准确判定出热水、凉水、温水的温度。在模糊词汇应用下产生了词汇模糊现象,为提升文学翻译效果,应针对模糊词汇进行针对性处理。

例如:在克甫与都宾打架时的描写中,原文为“Figs’s left terrific play during all the rest of the combat”,其中的“play”属于模糊词汇,无法准确判断无花果儿打的动作的形式,缺乏动作的专指性,因此在翻译期间,应对“play”进行模糊语言翻译处理。结合上下文来看,“play”可进一步细化转化为“the action of hitting or fighting”,结合句中“left terrific”动作,即可了解无花果儿具体动作。在此过程中,若直接将“play”翻译为“打”,则将出现另一个模糊词汇“打”,在中文自然语言中,“打”同样存在多种形式,因此需在翻译时做好模糊词汇处理,将原文翻译为“惊人的运用左手”,使无花果儿的动作更为具体形象,且与原文语言风格相协调。[4]

再如:克甫在与都宾打架时而眼睛受伤,其本来在每周六回家,但因眼睛的伤而不能回家,此时原文将克甫眼睛的伤描述为“he has 2 Black Eyes”,颜色的本身存在一定模糊,即颜色之间没有准确的划分依据,原文中的“Black”若直接翻译为“黑”,则无法准确描述克甫的真实状态,且在中文自然语言习惯中,同样将熬夜造成的“眼睛黑”描述为“黑眼圈”,为避免读者产生混淆,在模糊语言翻译期间,应将“Black”进行转化处理,衔接上下文可知,“Black Eyes”产生的原因在于大家,故而该处可翻译为“他的两个眼睛都被打青了”。

此外,艾米利亚在与乔瑟夫的对话中采用“something”这一模糊词汇,“something”通常情况下代表不明事物,但在原文中代指克莱劳爵士的名字。利蓓加暂住于赛特笠家中,其最终将前往克劳莱爵士家中担任家教,对于艾米利亚而言,利蓓加前往何处担任家教与自身关联不大,因此艾米利亚不必记住克莱劳爵士的名字,继而在原文中运用了“something”这一模糊词汇,故而在文学翻译时,应保留艾米利亚对克莱劳爵士全名的不在乎与不明确,继而将其翻译为“克劳莱什么爵士”。

在《名利场》中存在较多模糊词汇,如奥斯本是赛特笠的干儿子,在描述约翰·赛特笠与奥斯本的关系时,通过一个半月、六个月、每年圣诞节或回学校等时间节点的礼物进行体现,其中“回学校”则为模糊语言处理翻译后的结果。原文词汇为“youth”,代指阶段存在模糊性,且多指青少年时期,但原文中首先描述了“six weeks old”“six months old”,如直接过渡到青少年时期则形成了成长阶段的缺失,无法体现赛特笠与奥斯本的关系,结合“youth”词汇来看,其应代指童年阶段及少年阶段,时间跨度较大,故而在翻译时应将其模糊翻译。[5]直接翻译童年阶段或少年阶段则将显得突兀,此时可衔接上下文,将“youth”模糊翻译为“回学校时”,使读者能够了解具体阶段,避免读者在阅读期间产生错误理解。模糊词汇在英美文学中较为常见,为恰当翻译出《名利场》原文内涵,需注意衔接上下文,了解原文模糊词汇的含义,并根据原文语言风格特点进行转化,以此方可使模糊词语得到适宜翻译,或省略,或转化,或保留,确保译文能够最大化保留《名利场》原文特色。

综上所述,模糊语言作为一种语言艺术,其在英美文学作品中较为常见,作为讽刺小说经典文学作品的《名利场》也不例外,且《名利场》文学作品中采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表达讽刺内涵,借助形象修辞生动灵活刻画人物,给《名利场》的模糊语言翻译带来一定难度,此时需做好上下文衔接,用于明确模糊语言真实内涵,以此准确得出恰当译本表述。

猜你喜欢

辞格名利场模糊性
天然的还是养成的:《名利场》的绅士观
博览·名利场
博览·名利场
我国传统色名的模糊性
二语教学中的辞格教学
巧缀辞格在诗词中的应用
如何使用拈连辞格
街拍这个名利场
中高级汉语二语习得者辞格使用情况研究
从修辞学角度看汉诗英译的模糊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