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视域下高校学生军事训练的革新路径

2022-12-21徐鹏李东胡立宏

航海教育研究 2022年4期
关键词:军事训练高校学生

徐鹏,李东,胡立宏

(大连海事大学 国防教育中心,辽宁 大连 116026)

一、问题的提出

2022年9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了全民国防教育的重大意义及深远影响。同时要求:要大力推动创新发展,探索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应用,发挥数字技术对全民国防教育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普通高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军事课作为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的必修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强军目标根本要求、服务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实施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增强学生国防意识、提高综合素质的必要途径。军事训练是大学生军事课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规定:“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生在就学期间,必须接受基本军事训练。”

从1955年的首次试点到今天,我国普通高校军训已经走过了近70年的历程,为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保卫者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面对由工业化时代全面向信息化乃至智能化时代迅猛演进的世界新军事变革进程和当今复杂多变的国家安全形势,目前我国的高校学生军事训练,无论是内容、模式还是组织管理,很明显已经严重滞后于信息化、智能化的时代发展要求,亟待改变。对高校军事训练现状研究分析发现,问题可归结于以下几个方面[1-6]:一是对法律法规的认识不统一,对政策的落实不到位,加上各高校军训执行机构各异,导致执行上混乱;二是承训力量不足,难以满足所有高校军训需求;三是军训加重各单位经济负担,导致保障困难;四是训练手段老旧,内容单调,训练效果不理想。在高校军训改革对策方面,多数文献[7-11]指向宏观层面,例如:严格落实政策法规,规范机构设置;加强国防教育学科建设,健全师资队伍;科学合理统筹各类资源,保障军事训练顺利开展;强化军地共建;等。

实际上,透过高校军事训练现状的表象来看,传统的宏观对策并不能突破瓶颈彻底解决军事训练中的现实问题,亟须我们站在一个新的高度,以一个新的视角来研究分析,进而系统、具体地解决问题。

本文旨在信息化的视域下把握智能化战争的特点规律,革新国防教育理念、模式、组织管理,从训练理念—训练内容—训练手段三个方面来探讨信息化时代高校学生军事训练的革新路径问题,探索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在高校学生军事训练中的应用,推动训练的创新发展,培养学生满足国防需求的综合军事素质。

二、信息时代高校军事训练的革新路径

1.训练理念革新

多年以来,我国高校的国防教育重点更多是放在使学生了解、掌握必要的军事理论知识,增强国防观念、提高国家安全意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理论层面,而对于实践方面的军事训练,由于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则多是停留在一些单调的军事基础训练上,因此,相当多数量的学生一提到军事训练,脑海里很自然地浮现出的场景就是走队列、唱红歌、叠“豆腐块”,这也是大多数高校军事训练情况的真实写照,滞后的军事训练与时代的发展、国防的现实需求严重脱节。内容简单、方法手段老旧的表象之下,透露出更多的是思想层面的问题。许多高校对军事训练的认识不够深入,甚至出现部分高校把大学生的军事训练仅仅视为一项“学前教育”的情况——在举行开学典礼的同时,就意味着学生的军事训练已经完成。

究其原因,造成这样一种局面的客观因素有很多,如组训力量不足、训练条件受限、训练经费不足、不愿意承担训练风险等等。但总的来说,首先要解决的是主观上的观念问题——正确认识高校学生军事训练,革新训练理念。事实上,针对近年来普通高校大学生军训中国防教育功能不断弱化的问题和趋势,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等部门下发一系列文件,要求“各地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学生军事训练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军事训练质量,推动学生军事训练工作创新发展”。

广泛关注、了解世界其他国家在高校学生军事训练中的做法,对于我们拓宽视野、革新理念是大有裨益的。例如:美国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开始在非军事院校开办后备军官训练团,以此为主要形式组织开展高校学生的军事训练。地方大专院校设有大约600多个各类训练团,由美国国防部统一领导,后备军官训练团成员在校期间共需接受400~500小时的军事训练。俄罗斯则于2020年由普京签发了《关于组织俄联邦公民接受国防基础教育和兵役训练条例》,规定由俄罗斯国防部和教育部统一组织中学生进行军事训练。让中学生具备初级军事素养,熟悉军队生活,为应征入伍而在身体和精神上做准备。到了大学阶段,地方院校设有军事教研室,并且在个别院校设有军事系,大学生军训科目几乎接近现役军队的标准,以此来培养合格的国防人才[12]。

通过考察国外军事强国的高校国防教育的实情可以看到,这些国家在注重思想教育的同时,更加注重军事训练,他们的军事训练具有明显的系统性、经常性,同时有更高的训练标准要求。

对于我国高校而言,应该明确认识到:对大学生加强与时代特点相适应的军事训练,增大军事训练在学生国防教育中的比重,提高军事训练的标准,训练现代化、系统化是迅速全面提高学生综合国防素质的必由之路,意义深远。同时,还应该认识到,加强军事训练,对培养学生的强健体魄、坚韧意志、心理健康、创新能力、团队精神等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正向发展也大有益处。

高校学生军事训练的改革必须从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出发,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来进行,改革的目标应使训练具备以下特点:

(1)与新时代国防建设发展相适应,让“兵”味更浓;

(2)与部队练兵备战实际相衔接,让“战”味更醇;

(3)与培养国防后备人才要求相结合,让“军”味更足。

2.训练内容革新

老旧的军事训练内容必须顺应新军事变革的趋势,在研究新时代背景下的战争模式、武器装备特点等方面内容的基础上拓展、延伸,完成从基础训练向军事技能训练的转变,从单一课目向训练体系的转变,使其符合时代特点,满足国家安全面临的新挑战和复杂形势下的国防需求。

考虑到新时代背景下的科技发展、工业水平进步以及信息化、智能化程度的全方位提升,为进一步深化学生军事教育改革,增强学生的综合国防素质,2019年,教育部、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出台了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为推动高校军事课教学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基本依据。

与原训练大纲相比,新大纲在训练内容方面变化较大——在保留原有的基本军事训练课目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新的课目。具体变化如下:

(1)轻武器射击训练在原有的了解轻武器性能、射击学理、实弹射击的基础上,增加了学习轻武器构造与保养、武器操作的要求;

(2)战术训练除了保留原有的单兵战术基础动作,增加了分队战术;

(3)增加了格斗基础训练;

(4)增加了战场医疗救护训练;

(5)增加了核生化防护训练;

(6)增加了电磁频谱监测训练。

大纲仅仅是高校学生军事训练一个基本要求,为使学生更好地完成时代赋予的国防使命,除完成大纲规定内容之外,各高校还应从自身特点出发,结合行业背景对军事训练内容进行必要的拓展。以海事院校为例,该类院校的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工作多与海运、海事紧密关联,而近年来随着国家发展,海外利益的延伸,受国际安全形势大环境的影响以及部分海域海盗活动的威胁,国家从2008年起就已经常态化地派出海军在危险海域为商船实施编队护航。这就需要此类院校的学生了解护航的组织实施方法、商船与海军护航舰艇的会和、编队方式、航行队形、护航中的防御行动等。此外,还要掌握无护航状态下在海上突遇海盗袭击时,抗击海盗的组织指挥和有关武器装备的实际操作,增加相关海军战术训练以及防范海盗的组织指挥训练与实操训练。除此之外,根据国防建设的需要,近年来军队每年都会从地方院校接受相当数量的应届毕业生入伍。对于这部分学生在校期间的军事训练应更有针对性、更深入、更高要求,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一般的基本训练,以目前高校的军事训练使其所能达到的综合军事素质水平来看,尚不能达到参军服役的要求。

实际上,在军事训练内容向体系化拓展、延伸的同时,对训练的组织、实施和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训练手段也必须革新。

3.训练手段革新

随着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移动通信、物联网、区块链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加速突破应用,以及机器人、数字化、新材料的先进制造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使用,智能化战争正在向我们走来。[13]掌握军队装备发展大方向,关注军队军事训练的理念革新、模式变化以及新技术手段在军事训练中的应用,借鉴其中有益的宝贵经验,是使我们高校学生军事训练跟随智能化战争的步伐,适应国防需求的一条正确路径。

近年来军队武器装备发展在全面信息化铺开的基础上,正在向智能化发展[14-15]。以美国为例,美国防部网站2019年2月公布的《2018年国防部人工智能战略摘要——利用人工智能促进安全与繁荣》阐述了美国防部加快采用人工智能能力的途径和方法。美联合人工智能中心开发的人工智能技术将扩展到空军、海军和陆军。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美陆军、空军、海军、海军陆战队等也都在积极发展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在武器装备中的应用研究等。从美国国家层面的国防战略,到国防部的人工智能战略,再到陆海空军的科技战略,都旨在使美军在激烈的人工智能全球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美国正积极将人工智能纳入其军事行动。世界其他国家也都在加速武器装备、军事训练的信息化智能化的进程。所有的相关研究都显示: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快速地渗入到军事领域,未来的武器装备和策略都是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的。未来战争武器装备发展趋势一是智能化无人系统,二是智能化监侦、情报,三是智能化战场态势感知。

武器装备的发展带来的是作战模式的巨大转变,作战模式的巨大转变显现出的是过去传统训练模式的落后,随之引发的必然是军事训练方面的巨大变革。在军队的军事训练方面,国内外多年来将军事训练模拟技术作为重大战役的战术、战法演练,提高军事训练质量,检验装备的效能,降低军事训练消耗,推动武器装备发展,快速形成战斗力的重要手段。随着当今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5G、AI等为代表的先进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日趋成熟,新技术在不同层级的军事模拟训练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例如,将VR技术的仿真场景用于军事训练达到了很好的军事训练效果,军事领域也成了VR技术最早应用的领域之一[16]。再如,将AR技术应用于战斗机弹射救生模拟训练[17]、跳伞训练[18],集成模拟训练系统用于装备保障维修训练[19],机载嵌入式训练系统用于飞行和战术训练[20],甚至智能化无人陪练[21],将WSN技术应用于单兵通信系统[22],等等。

与实战训练相比,虚拟仿真训练有很多天然优势:

(1)安全风险低。通过虚拟各种危险场景、复杂环境,解决了很多危险课目开展训练的问题,在保证训练效果的同时保证受训人员在训练过程中避免可能的生命意外伤害和威胁。

(2)训练成本低。同等训练课目,虚拟仿真训练成本要低得多,尽管虚拟仿真训练设备价格较贵,而且还需要配备其他的跟踪设备、交互设施,但比起实训仍然相当划算。比如一个战斗机飞行员进行飞行训练时一架飞机的成本可能就超过1000万美元,而虚拟仿真训练可能只需要几万美元的头盔和模拟驾驶座舱就够了。

(3)不受外界因素干扰。不存在实训中受气候、环境、场地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便于训练的开展。

(4)团队协同。分布式网络便于涉及多角色、多人数的团队训练同步协同进行。

总的来说,虚拟场景或现实虚拟混合场景仿真、高速信息交互、分布式系统、信息集成、大数据驱动是军事训练系统未来的发展方向[23-25]。

针对高校学生军事训练存在的场地受限、经费有限、高风险等现实问题,模拟仿真训练无疑开辟了一条崭新的思路。在训练的手段上,应尝试改变原有的高投入、低收益的消耗型训练方式,探索先进技术在学生军事模拟仿真训练中的应用,建立虚拟仿真综合训练系统,从根本上解决训练周期长、消耗大、风险高、场地弊端等问题,使受训者“超真实”感受训练环境。

以轻武器相关训练为例,可以设计、构建综合智能射击训练系统。该系统采用高仿真枪械、VR、AR、红外探测、智能感知、AI等技术,构建室内虚拟三维训练场景,为受训人员提供全新的轻武器战术技能方针训练手段。系统由综合管理软件平台、高仿真训练枪械组成,适用于轻武器操作科目训练、射击科目训练以及复杂战术对抗科目训练。其优点是:场地要求简单、训练科目齐全、没有安全风险、不受天气影响、训练效果好。对于轻武器操作科目,可运用VR技术,通过高性能计算机构建虚拟三维场景、虚拟武器模型,受训者通过穿戴的头盔、数据手套等显示、交互设备对武器进行拆解、组装等训练;对于轻武器射击和战术对抗科目,则可以采取VR、AR相结合的方式借助高仿真训练枪械、AR眼镜、耳机、穿戴交互设备来实现在训练过程中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地形、气候、光照的训练场景,靶距、靶速、弹药量等参数,系统可对参训人员的设计训练过程进行全程记录和自动评估。如通过图表方式显示据枪稳定性、瞄准稳定性、瞄准精度、击发稳定性、击发时机等评估结论。

基于前面的研究、探索,遵循未来高校学生军事训练的革新发展规律,尝试性地设计并提出了一个基本的、通用性的综合训练系统的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

图1 综合训练系统框架示意图

系统整体由四层构成:

(1)物理层:硬件支撑层,主要包括用于高效计算、处理、存储的硬件设备,用于信息高速传输的网络设备,用于呈现虚拟仿真环境的多感官设施,用于感知动作、姿态、态势的传感器甚至由多传感器构成的WSN,以及数据手套等用于人机交互的设备。

(2)数据层:主要包括系统基本数据,三维场景数据,三维模型数据,训练中产生的实时数据,用于实时分析、评估、反馈当前训练状态的经验数据库。

(3)功能层:主要由实现整个训练过程所需的功能模块构成,包括环境理解模块、态势感知模块、场景渲染模块、人机交互模块、训练实时评估反馈模块等。

(4)用户层:主要包括训练的组织管理者、不同角色的受训人员以及训练的观摩、学习人员等。

整个训练过程,运用多系统信息集成、大数据驱动、智能增效的理念设计构建,是一个“组织—训练—管理”的智能化训练体系。一方面,建立训练数据库,有效存储、利用军事训练中产生的大量数据,运用AI技术,这些数据可以帮助组训者更加全面地了解军事训练中的各种状况,并有助于制定科学的训练规划,进行精准的训练控制,以达到通过大数据深度分析来促进军事训练的目标;另一方面,对分析得到的结论利用5G等信息传输技术将相关信息实时传送给受训者,用以指导、辅助训练,达到提升军事训练效果的目的。例如,在精度射击过程中,对受训者从据枪瞄准到击发的过程中进行相关的指导性信息提示;在战术对抗训练中,通过可穿戴交互设备与系统的交互,对受训者错误的战术动作实时地提醒、警示,并以提示信息的形式显现在受训者佩戴的AR眼镜上,或者以声音的方式传输到耳机。除此之外,对于战场医疗救护、核生化防护、军事地图、电磁频谱监测等其他训练科目,模拟仿真手段同样适用。

总体上,用于高校学生军事训练的综合训练系统,在设计、构建上应沿循以下路径:

(1)重视顶层规划和系统建设;

(2)综合利用VR、AR、WSN等技术实现实况训练与虚拟训练的一体化无缝连接,提升训练模拟系统的体验真实感;

(3)依托分布式交互联网模拟技术、5G传输技术,实现多源信息融合;

(4)注重训练平台综合一体化,运用大数据、AI技术建立“组、训、管”三位一体的智能化训练体系,提高训练效能。

三、结语

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国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大学生群体作为国家发展的生力军,有效、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国防素质意义重大、刻不容缓。作为教育者,应站在国家安全战略和人才战略的高度,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全方位地对传统的大学生军事训练进行革新,使之与时代相适应,与国防需求相适应。本文围绕新时代高校军事训练的革新路径问题,提出以“训练理念—训练内容—训练手段”为主线自上而下成体系地来开展工作,并提出一个适合高校军事训练的综合训练系统的通用框架,为改革的具体、有效实施提供了可行方案。

猜你喜欢

军事训练高校学生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军事训练中要做好健康维护
高校学生网上评教的探索与实践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初探
“军事训练要走在现代化战争的前面”——叶剑英军事训练思想概述
战国时期的军事训练及其时代特色
建国以来我军的军事训练法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