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曹吉勋治疗肛门术后难愈性创面经验

2022-12-21吴宇琪何涛宏杜勇军侯艳梅

陕西中医 2022年11期
关键词:肛门创面气血

唐 枭,吴宇琪,何涛宏,刘 桠,武 磊,杜勇军,侯艳梅,康 健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 成都 610075)

难愈创面是指伤口恢复时间大于4周的病理性创面,为严重手术并发症之一[1]。本病多由持续炎症、异物残留、营养不足、动静脉功能不良、创面微环境失调、免疫性疾病导致,其中,合并糖尿病占比最高[2]。肛门难愈性创面并无对应的中医病名,现代医家根据其症状、体征多将其归属为“肛痈、肛漏、失禁”等范畴。因其愈合时间长,可继发感染、失禁、疼痛,甚至脓毒血症、休克等,临床治疗颇为棘手。目前,西医治疗以清创、抗炎、降糖为主,近年来负压吸引、外用生长因子、干细胞修复、高压氧、红外射线照射、血小板血浆修复等治疗手段也受到广泛研究[3-4]。但由于治疗时间长,治疗费用高昂,临床使用受到极大限制。

曹吉勋从医60余载,为国家级名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对肛肠疑难杂症有着独到见解。曹吉勋对于术后创面管理的诊疗经验丰富,采用辨证思维“三因制宜”,治疗手段多样,疗效显著。现总结名中医曹吉勋治疗肛门术后难愈性创面经验,分析其辨治特色及用药经验,以飨同道。

1 肛门术后难愈性创面成因及特点

肛门腺源性感染疾病病变范围广、创口面积大、感染持续时间长,目前已成为肛门创面愈合困难主要病因[5]。魄门隶属于肠道,为大便排出的必由关卡,易受肠风脏毒、湿热风邪侵袭。以外感邪气为初导,侵袭机体,导致荣卫不调,气血凝滞,内外合邪,积聚魄门,渐成肛痈。若正气旺盛,则抵御邪气外出,脓肿破溃形成肛漏。无论是肛痈还是肛漏,邪气始终胶结于病灶。为防止邪毒内陷走黄,手术治疗是根治肛门腺源性感染疾病唯一途径。术后邪气虽散,由于机体功能的失调,伏邪犹存,创面持续难愈困扰医患。治病首当辨因,治疗中应抓住其主要致病因素,才能辨证运用多种方式综合治疗。

曹吉勋将其发病原因总结为以下几点。其一,术前邪气旺盛或术中邪气未清,加之金创消耗大量气血,邪留正虚,创面愈合缓慢。其二,“脾在体合肉”,肌肤筋肉的生长依靠精微物质的滋养。由于素体脾气虚弱,运化功能低下,脾胃难以将水谷转化为精微。或脾气运化能力低下,水精不能布散,创面失荣;此外,脾主统血,血气旁溢他脏,或溢于脉外成瘀;脾阳衰弱,难化创面残余湿邪,难御肠液湿气,导致阴邪聚集,水湿壅盛。其三,肝气疏泄失宜,气血不通,脉道壅塞,精微难以布散;肛周神经敏感,换药时疼痛剧烈,长期换药使患者处于焦虑、恐惧的状态,导致气机阻滞;肛门术后引流物安置时间长,血液运行受阻,导致血液凝滞。其四,元阳不足,大便不能固涩,泄泻无度,邪气残留创面。下焦积聚湿邪难得肾气温化,阻碍创面恢复;阴精不足,难得滋养,有形筋肉难以生成。

创面愈合不良虽临床表现大致相同,但病机核心却大有不同。名中医曹吉勋认为久病累积多脏,邪气残留,正气难复,邪正胶结缠绵。本病为本虚标实之证,病位在脾、肝、肾三脏,以脾为核心,受饮食、情志、劳逸、六淫等因素影响,发为湿凝、血瘀、痰阻、气滞。创面愈合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治疗过程中应整体与局部相结合,辨其邪盛正虚,标本虚实,内治、外治相互为用,综合论治。

2 从脾、肝、肾三脏辨证论治

2.1 首辨手术效果,判邪盛正虚 名中医曹吉勋认为“脓成决以刀针”,急当除之。手术治疗是根治肛门感染性疾病最彻底的方法,手术质量直接影响创面的预后。挂线疗法首载于明代《古今医统大全》,曹吉勋首创“低位切开高位挂线、低位切开缝合高位挂线”治疗复杂性肛瘘,根治感染灶同时保持脓液引流通畅,保护肛门功能[6]。若术中失宜,瘘管及脓腔未完全祛除,腐不去则新肉不生。此时需运用渴龙奔江丹药捻腐脱坏死组织,祛除感染,促进新生组织修复[7]。正气奋起抗邪腐脱瘘管后,邪去正虚,当用解毒生肌汤扶正气,祛余邪,活气血,平衡祛邪与扶正间的微妙临界。针对克罗恩病产生的瘘管,曹吉勋认为术前应先培养正气,选取合理时间手术,不宜鲁莽伤正;术中对手术方式的选择也应尤其谨慎,避免过度耗伤气血,损耗肌肉;术后长期调护,避免余邪旋起。

部分患者手术效果优良,但首发病时邪毒旺盛,术后即使少量感染物的残留也会影响创面愈合。表现为创面分泌物多,质地黏稠,创面红肿,按之疼痛,宜清热解毒。方选苦参汤坐浴,组方:苦参、黄柏、五倍子、酒大黄、黄芪、白芷、金银花等。其中苦参、黄柏、金银花清热解毒,酒大黄、当归活血行气,涤荡瘀血,同时黄芪、白芷扶正生肌促进创面愈合,五倍子收敛分泌物,同时防止诸药发散太过耗伤正气。外用中药避免寒凉伤及脾胃,且直接接触创面,使得药物功效发挥到最大。吴成成等[8]发现外用中药洗剂能增加创面组织血管生长因子含量,激活蛋白通路从而达到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研究表明,清热解毒类药物通过抑制细菌生长,改变创面环境,从而起到抗感染、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9]。

2.2 次辨脏腑部位,补益脾胃是恢复核心

2.2.1 补脾生血,条畅气机:脾气为肌肉生长最主要的动力来源,后天气血化生乏源,则营血精微内亏,难以滋养创面。《外科理例》曰:“肌肉,脾所主也。溃后收敛迟速者,乃气血盛衰使然。生肌之法,当先理脾胃,助气血为主,则肌肉生”。当脾气旺盛则精微随血布散,创面得五谷精气所养,有形肌肉则快速填塞。外科尤以调理脾胃为要,激发脾气,御邪扶正,多选用参苓白术散加减。若兼夹面色无华,疲倦无力,创面苍白,血色不佳可加圣愈汤。徐贵安等[10]发现口服中药不仅能加速泛发性肛周脓肿愈合,同时能减少再次瘘管形成率。《素问·太阴阳明论》记载:“脾病……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11]。曹吉勋认为气血生化后,还需配伍活血理气药达到“以通养荣”,从而恢复肛门功能。临床中多运用当归-牛膝药对。当归为血中气药,理气活血;牛膝引血下行,引药入下焦,两者合用使气血循行生生不息,加速补益药物吸收[12]。当气血阻滞较为严重时,可加入枳壳、青皮、木香等芳香行气之物。肌肉功能的恢复虽能依靠药物激活,但更需依靠运动来布散气血,升发脾阳。当术后创面异物祛除后,应尽早指导患者行提肛运动,加速肛门气血的运行,同时来自肌肉的负反馈激发脾气循环,化气为用,保障肛门功能,杜绝失禁。外治之法,即为内治之理,使用紫草油纱(当归、地榆、紫草、生黄柏、生甘草)不仅起到引流作用,同时加速创面愈合。本方取其活血生肌、解毒清热的功效,麻油调和在创面成膜,保护创面的同时避免污物与创面直接接触,可抵御细菌的感染。

研究发现,克罗恩病引起的肛瘘由于自身免疫、肠道炎症等综合因素,导致创面愈合困难且复发率高[13-14]。中医认为克罗恩病核心病机在于脾胃虚弱,术后气血虚弱,湿热流肠,胶结创面;术后创口即使愈合也需巩固手术效果,扶助正气肃清肠道伏邪,可长期服用补中益气汤合痛泻要方运化脾胃,补气生血。

2.2.2 健脾祛湿,疏风理气:脾为燥土,现代医学认为创面应保持在合理湿润环境才能加速愈合,若创面分泌物过多,湿浊凝滞时间过长,则会影响创面恢复进程[15]。《外科正宗》云:“诸疮全赖脾土”,肠道本属湿,创面易受其胶结困扰。曹吉勋认为,湿邪困阻导致大便性状、频次的改变,会增加感染、水肿、疼痛等并发症的风险。湿浊凝滞,或兼夹寒、热合而为病。针对湿热壅盛,宜清热祛湿、健脾理气,方选三仁汤和四妙散加减。针对寒湿凝滞,应温脾化气,驱寒除湿,方选藿香正气散和温脾汤化裁。湿邪较甚、瘙痒明显者可加入荆芥、防己、藿香疏风止痒胜湿;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者可加苍术、茯苓、干姜温阳化湿。所有湿邪残留均可用硝矾洗剂熏洗肛门以敛湿止痒、消肿止痛,速祛湿邪。

2.2.3 脾气散精,滋养创面:消渴与脾密切相关,胰脾散精功能失常,糖脂积聚,滋养邪气,同时阻塞血管,阻滞精微布散,导致创面久而不愈。《素问·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11]。研究表明,糖尿病特殊的代谢环境能通过影响炎症小体减缓新生血管生成速度[16]。消渴患者创面新生血管密度降低,生成的毛细血管也功能低下,难以维系创面营养需求。中医药在控制血糖方面有独特优势,张翕宇等[17]发现运用参芪复方能减轻血糖波动,有良好的降糖效果。名中医曹吉勋认为,由于体内精微代谢的紊乱会极大地影响创面愈合,应注重精微物质的疏导而不是单纯补益,在临床中宜多运用当归-黄芪补气活血、玄参-天花粉养阴生肌,将精微重新布散于脉内,疏通阻滞气机从而加快创面恢复速度。

2.3 体阴用阳,肝气条畅则化气成形 “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趾丛毛之际……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11]。肝经为多气多血之经,蕴含着循行全身的气血,术中金创难免耗伤肝经气血,手术后更应注意肝经气血的调理,此时应疏泄肝气、滋养肝血,选用一贯煎加减。久病多瘀,疏泄肝气能有效推动阻滞瘀血。在组方用药中,针对肝气瘀滞,创面青紫,清稀淋漓,肉芽苍白可运用红花、青皮、香附等药活血行气,还可利用柴胡、连翘、薄荷轻清走窜的特点以开血窍,疏血脉,布精微。曹吉勋尤其注意白芍的运用,白芍入肝经,味酸,有柔肝养血、滋阴化郁、敛阴止痛的功效。现代研究也发现白芍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18]。

肛门腺源性感染疾病术后创面较大,创面愈合必先破陈浊才能生新肌。运用换药、清创等方法祛除功能低下的血管,重建新生组织,使血管重新攀爬创面,形成新的活性组织,重新达到滋养创面的目的[19]。肝气虚则恐,实则怒,由于肛门部位神经敏感,每次换药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可出现焦虑、恐惧、抑郁等情绪。情志突变导致气机紊乱,肝气疏泄无度,长此以往,肝藏血功能低下,创面不得阴液滋养,难以愈合。此时可采用柴胡疏肝散合四磨汤加减,以求行气疏肝,调畅情志。曹吉勋认为除药物干预,自我心情调节亦十分重要,可采用想象、转移注意力、引导方法进行疏导,治疗过程不断鼓励患者,增强治疗信心,让患者科学客观地认识、了解疾病。

2.4 在肾须辨阴阳,培补元气,藏精泻浊

2.4.1 温肾助阳,化气行水:命门火衰,火不温土,脾脏温煦失司,湿浊内生,遂成久泄,糟粕留滞病灶,病灶难愈。《景岳全书·泄泻》曰:“肾中阳气不足,则命门火衰,而阴寒独盛……即令人洞泄不止也。”元阳为脏腑阳气之本,生理功能依靠肾气的激发和推动,所谓“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肾阳虚与内分泌、免疫系统密切相关[20]。实验证实,使用温阳补肾的中药制剂可以使下丘脑-垂体-靶腺轴的紊乱得到调节,增加脾等免疫器官重量,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提高免疫机能[21]。针对脾肾阳虚患者,曹吉勋常用附子理中丸温肾健脾,固涩止泻,若久泄不止,急当用石榴皮、山茱萸涩之,中气下陷者加炙黄芪、升麻、柴胡之流。

“肾者,水脏,主津液”[11]。津液代谢依赖肾的气化蒸腾作用。肾居下焦,为水脏,主司水液气化,全赖肾气蒸腾。肾气不足,气化功能失常,三焦布散水液功能失司,停滞下焦,聚生湿邪,郁久伤阳。创面色紫黯淡,水湿淋漓,伴有腥臭,应温肾化浊、祛瘀行水,选金匮肾气丸合通窍活血汤,牡丹皮、茯苓、泽泻三泻肾浊,温阳化气活血之品使肾阳得复,气血得运,浊祛新生。

2.4.2 填补阴精,化气生血:当手术失宜,气血损伤或成定局,需填补肾阴,滋养肾精才能生成筋肉。阴精亏损多发生在创面愈合晚期,此时邪气残余少,正气虚弱为主要矛盾,只有大补阴精,成形化肉,才可弥补损伤肌肉。此时应选用左归丸加减,虚损极甚可加龟甲、冬虫夏草、鹿角胶等血肉有情之品促进愈合;病久伤阴,可加入麦冬、玄参、知母之流滋阴清热;郁久化热,湿热互结则按三仁汤证诊治,待湿祛热孤后再滋阴清热;阴损及阳,阴阳两虚者则选用补天大造丸。

3 典型病例

李某,男,54岁,2022年2月10日初诊。主诉:肛瘘术后伴切口流脓2个月。2个月前于外院行肛瘘切除配合挂线引流术,现切口难愈,分泌物多,伴肛门疼痛(VAS评分6~7分),无恶寒、发热,口干,无口苦,便溏,2~3次/d。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专科检查:10点位可见一5 cm放射状手术切口,创面红肿,创缘紫黯,有较多黄色清稀分泌物,消毒棉签探及残余瘘管走向9点位。2型糖尿病病史10余年。西医诊断:难愈性创面;中医诊断:肛瘘。综观病史,患者手术效果差,未完全清除肛瘘支管,邪气旺盛,日久瘀虚内生,首当腐脱瘘管,解毒生肌。钝性分离创口后,外用渴龙奔江丹药捻,填塞残余瘘管,共3捻。口服三仁汤合失笑散加减:薏苡仁、金银花各30 g,当归20 g,炒苦杏仁、肉豆蔻、法半夏、滑石、厚朴、藿香、连翘、草红藤、陈皮、蒲黄各15 g,黄连、蒲公英、五灵脂各10 g。12剂,每日1剂,3次/d,每次150 ml。解毒生肌汤坐浴:儿茶、当归、白芷各20 g,紫草、乳香、没药、血竭各15 g,冰片5 g共12剂,水煎,每次200 ml,3次/d。并嘱患者调节情志,缓解焦虑,坚持换药。

2022年2月22日二诊:切口分泌物大量减少,伴肛门疼痛(VAS评分3~4分),无恶寒、发热,口干,无口苦,大便较前无明显变化。舌质淡红,苔薄黄,脉虚弦。专科检查:10点位手术切口红肿减轻,创缘有新生肉芽,色苍白,可见少许分泌物,9点位残余瘘管脱落。处方:上方减金银花、黄连、蒲公英、滑石、五灵脂,加生黄芪30 g,麸炒白术、山药各20 g,人参、木香、牛膝各15 g。共15剂,水煎服,每次200 ml,3次/d。继续换药,清创消毒后外用紫草油纱填塞创口,并嘱患者行提肛运动。

2022年3月8日三诊:切口未见明显分泌物,伴轻微肛门疼痛(VAS评分2分)。患者诉肛门稍感麻木,无恶寒、发热,无口干口苦,矢气多,大便1次/d,大便不成形。舌质淡,苔白,脉虚弦。专科检查:10点位可见2 cm×2 cm创面,无红肿,创面苍白。处方:上方去法半夏、厚朴、连翘、草红藤,加熟地黄、龟板、麦冬、白芍各20 g,柴胡15 g。15剂,每日1剂,3次/d,每次150 ml。继续外用紫草油纱直至创面愈合。后续调理2个月创面恢复良好。

按:治病首辨虚实,在治疗外科创伤时,评估患者局部病情必不可少。患者初次就诊,病灶未去,邪毒旺盛,首先应祛除原发灶,选用渴龙奔江丹药捻腐脱残余瘘管,使大部邪气消散。三仁汤清热利湿,消肿止痛,同时佐以黄连、蒲公英、红藤清热解毒,清创面湿热毒邪。患病日久,创面紫黯,加入失笑散活血祛瘀,散结止痛,促进气血运行,激活正气抗邪,以增强腐脱药物力量。外用解毒生肌汤坐浴,其中紫草凉血活血,清热解毒;当归养血活血,止痛消痈,二药合而为君。《宣明论》记载:“乳香没药散治五种肠风痔瘘”,乳香、没药合用活血止痛、消肿生肌;儿茶活血定痛生肌;冰片清热消肿;血竭化瘀消癥;白芷排脓消肿取其风药之性联合紫草透发之势,祛散湿热表邪。二诊瘘管已脱,阳症消退,减轻清热祛湿之力,加强益气健脾、活血化瘀,加速脉管生成,补益耗伤正气,扶正祛邪。曹吉勋在三仁汤基础上,增加白术、人参、黄芪、山药健脾益气,培补中焦,恢复脾胃气机,使精微行于脉内。牛膝、木香、厚朴、蒲黄等行气活血。三诊中减少行气之品,避免耗伤阴液,同时加入熟地黄、麦冬、龟甲滋阴填精,白芍、柴胡疏理肝气、酸甘化阴、缓急止痛。大补精血,力求弥补损伤根本。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局部整体结合,抓住病机变化的根本,运用多种治疗方法展现中医药广泛的用途,证实了中医药治疗的良好疗效。

4 小 结

治疗肛门术后难愈性创面时,当首辨手术效果,仔细探查局部体征,定邪盛正虚。若感染灶残留,重新手术才能保障后期治疗效果。其次,辨别脏腑虚衰病位,认识到恢复脾脏功能在创面愈合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使健脾肉长,理脾血生,温脾邪化,刺激创面脉管攀爬,肉芽填塞,全方位激活肌肉生成。对于胰脾散精失常的消渴患者,更应注重散精功能恢复,防止糖脂稽留脉内,宜使精微布散得宜,养护创面正气。同时调达肝气思维贯穿治疗全程,当燮理气血、疏肝健脾。创面愈合本为组织新生的过程,当残留邪气已祛、正气仍然难复时,需补益肾气,注重补先天以养后天,使阴滋阳复,筋肉充实。外治运用坐浴、外敷、腐脱等手段时需辨证用药,不可忽略整体病机对局部的影响。内治需注重培土生肌,多脏同调,充盈阴阳气血,配合肛门运动激活气血流动,加速创面愈合。综上所述,治疗全程均需根据机体局部、整体状态方从法出,法随证立,辨别标本虚实,平衡阴阳,以求达到快速愈合创面的目的。

猜你喜欢

肛门创面气血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1)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
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GF)在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治疗中对溃疡创面愈合的作用
气血与心灵的港湾
肛门瘙痒如何治疗
肛门瘙痒不止为哪般
透明质酸基纳米纤维促进创面愈合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
“搓手”可充盈气血
肛门瘙痒不能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