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凉血利咽解毒方联合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小儿甲型流行性感冒临床研究*

2022-12-18曹淑萍李昌武宋霞

河南中医 2022年12期
关键词:奥司凉血流行性

曹淑萍,李昌武,宋霞

峡江县人民医院,江西 峡江 331409

甲型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以H1N1流感多见,属中医学“时行感冒”“温病”“时行病”等范畴[1]。《类证治载》将其症状描述为:“时行感冒,寒热往来,伤无风寒。”《仁斋直指方》描述为:“感冒风邪,发热头痛,咳嗽声重,涕唾稠黏。”[2]其病机为感受外邪、肺卫失宣、闭窍动血,治疗应以疏表散热、凉血利咽为主[3]。目前,临床治疗甲型H1N1流感多采用奥司他韦,其为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抑制剂,可抑制甲型流行性感冒病毒(influenza A virus,IAV)的NA活性,从而抑制IAV从宿主细胞中释放,进而减少IAV散播,但疗效有限[4]。凉血利咽解毒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的功效。有研究[5-6]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甲型H1N1流感可有效减轻患者临床症状,缩短疾病治疗周期,提高疗效。笔者采用自拟凉血利咽解毒方联合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甲型流行性感冒,并观察患儿咽拭子转阴情况及血清Ⅱ型肺泡细胞表面抗原(krebs yon denlungen-6,KL-6)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峡江县人民医院儿科接受治疗的80例甲型H1N1流感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男14例,女26例;年龄(8.36±1.17)岁;病程(12.16±3.31) h;体质量指数(20.21±1.58) kg ·m-2;体温(39.16±0.17) ℃。观察组男13例,女27例;年龄(8.39±1.16)岁;病程(12.13±3.26) h;体质量指数(20.35±1.64) kg ·m-2;体温(39.14±0.13)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纳入标准①西医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7];②中医确诊为风热型感冒[8],主症发热、咽红不适、咳嗽;次症鼻流浊涕、头痛、口干渴、小便黄、大便干,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指纹浮紫;③对本次研究所用药物无过敏现象。

1.3 病例排除标准①交流障碍;②就诊前有使用过治疗甲型H1N1流感相关药物;③有过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史。

1.4 治疗方法两组患儿均给予退热、预防机体电解质紊乱及pH失衡等基础治疗。

对照组给予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昌长江药业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H20080763),根据患儿体质量确定剂量:≤15 kg,每次30 mg;15~23 kg,每次45 mg;23~40 kg,每次60 mg;>40 kg,每次75 mg,每天2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自拟凉血利咽解毒方,具体药物组成:板蓝根15 g,金银花12 g,连翘12 g,桔梗9 g,芦根20 g,射干9 g,锦灯笼6 g,浙贝母8 g,黄芩12 g,木蝴蝶6 g,白僵蚕 6 g,白花蛇舌草15 g,陈皮6 g,薄荷6 g,甘草3 g。每日1剂,水煎200 mL,于每餐后服用,每日3次。

1.5 观察指标

1.5.1 咽拭子转阴情况两组患儿均于治疗后第3天、第7天清晨由责任护士按照甲型 H1N1流感病毒核酸试剂盒说明书进行口咽拭子检测(试剂检测盒国械注准20163400268),且记录咽拭子检测结果,如治疗后患儿咽拭子未培养出IAV,提示咽拭子转阴[9]。

1.5.2 体温恢复率责任护士记录两组患儿治疗第3天、第7 天体温降低至37.3 ℃、且保持时间≥24 h的人数。

1.5.3 临床症状积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运用Likert 4级评分法则,对发热、咽红不适以及咳嗽等3项主症进行评分,无症状计0分,轻度计1分,中度计2分,重度计3分,总分为0~9分,得分越高,说明患儿临床症状越严重。

1.5.4 血清因子水平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10]检测两组患儿治疗前后KL-6、肺表面活性蛋白D(surfactant protein D,SP-D)、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及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水平。

1.5.5 不良反应率记录两组患儿治疗7 d内恶心、呕吐及上腹疼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2 结果

2.1 两组甲型流行性感冒患儿咽拭子转阴情况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3 d咽拭子转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观察组咽拭子转阴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甲型流行性感冒患儿体温恢复率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3 d体温恢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观察组体温恢复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甲型流行性感冒患儿咽拭子转阴情况比较 例(%)

表2 两组甲型流行性感冒患儿体温恢复率比较 例(%)

2.3 两组甲型流行性感冒患儿临床症状积分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3 d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观察组临床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甲型流行性感冒患儿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分)

2.4 两组甲型流行性感冒患儿治疗前后血清因子水平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KL-6、SP-D、IFN-γ及IL-4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甲型流行性感冒患儿治疗前后血清因子水平比较

2.5 两组甲型流行性感冒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甲型流行性感冒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例(%)

3 讨论

甲型流感属中医学“时行感冒”“温病”“时疫”等范畴[11]。《灵枢·顺气》曰:“夫百病之所始生也,必起于燥湿寒暑风。”《温疫论》记载为:“夫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素问遗篇·刺法论》描述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等。由上述记载可知,历代医家认为,甲型流感的病机为邪袭肺卫、卫表失和、卫气被郁、肺气失宣[12]。治疗应辛凉透表、凉血利咽、清热解毒,但不宜发散太过,而耗伤津液[13-14]。据相关报道,中医在治疗流感更注重辨证论治,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等独特优势,可扶正祛邪[15-17]。

王方超[18]研究发现,柴葛银翘散用于治疗儿童流行性感冒较奥司他韦可明显提高咽拭子转阴率。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治疗7 d后咽拭子转阴率高于对照组,说明自拟凉血利咽解毒方联合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可以提高患儿临床治疗的效果。分析原因可能为自拟凉血利咽解毒方中板蓝根性寒能清热解毒、凉血、利咽及抑制流感病毒,增强机体免疫力;金银花性寒,可散肺经热邪、透热达表及凉血,亦可抑制流感病毒;连翘苦寒、清心火、散上焦风热,抑制流感病毒;桔梗宣肺邪、以利咽开音;芦根甘、寒,入肺经,清透肺热;射干苦、寒,清肺泻火、利咽消肿;锦灯笼性寒,利咽化痰、清热解毒;浙贝母长于清化热痰、降泄肺气;黄芩苦、寒,入肺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木蝴蝶清肺利咽;白僵蚕化痰散结;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陈皮宣肺止咳;薄荷能清头目、利咽喉;甘草润肺止咳,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凉血利咽、清热解毒之功效,有效抑制流感病毒,从而提高患儿临床治疗效果[19-27]。

张垚等[28]研究显示,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可缩短患流行感冒的儿童体温恢复时间,改善临床症状积分,且临床疗效良好。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治疗7 d后体温恢复率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说明自拟凉血利咽解毒方联合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可缩短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分析原因可能为自拟凉血利咽解毒方中板蓝根、金银花与桔梗具有抗病毒、抗炎及解热作用,同时亦有凉血利咽之长;而连翘对流感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配伍浙贝母可增强清热、泻火化痰之功;射干、锦灯笼与黄芩等清肺利咽等。

丁睿等[29]研究显示,兰紫解毒汤治疗甲型流行性感冒患者,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清中KL-6、SP-D、IL-8水平,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确切,且安全性好。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说明自拟凉血利咽解毒方联合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可减轻患儿肺部损伤与机体炎症反应。分析原因可能为KL-6、SP-D与肺损伤程度呈正相关[30-31],而IFN-γ与IL-4机体免疫应答密切相关,自拟凉血利咽解毒方中板蓝根为抗病毒首选中药,其有效成分嘌呤类可干扰病毒核酸合成,有机酸类成分能清除机体内毒素与氧自由基,对机体免疫功能有一定促进作用[32];金银花可促进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具有抗感染与解热功效,可提高人体抵抗力;连翘中连翘脂甘可起抗炎、抗病毒之功效等[33];从而可有效减轻患儿肺部损伤与机体炎症反应。

综上所述,自拟凉血利咽解毒方联合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甲型流行性感冒,可明显缓解患儿临床症状,缩短体温恢复时间,减轻患儿肺部损伤。

猜你喜欢

奥司凉血流行性
凉血五花汤洗剂雾化冷喷治疗血热型面部皮肤病的疗效观察
清热凉血散结方外用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观察
加味葛根汤联合磷酸奥司他韦治疗轻症乙型流感(风寒束表证)的疗效观察
奥司他韦还能安全用吗
凉血活血解毒法内服外洗治疗糖尿病合并银屑病的有效性
普通感冒吃奥司他韦无效
猪流行性腹泻的疫苗研究进展
猪流行性腹泻防控上常见的误区
猪流行性腹泻2011-2017年
《流星花园》的流行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