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复方对泌乳牛生产性能和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2022-12-14张石建周迎春

中国乳业 2022年11期
关键词:乳脂产奶量泌乳

张石建,周迎春

江苏省如皋市丁堰镇畜牧兽医站,江苏如皋 226521

0 引言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民对肉蛋奶的需求越来越多。牛奶作为最主要乳制品之一,2021年的产量达3683 万吨,规模化牧场在追求高产量的同时容易忽视牛奶的质量。影响牛奶质量的因素很多,其中包含饲料安全、抗生素残留、饲料添加剂的滥用等。随着这些因素的影响日益严重,中药复方因其安全高效、无残留、促进生长等特性而逐渐广泛应用于养殖饲料添加,但对于改善泌乳牛生长性能、乳品质、瘤胃发酵参数中的应用研究较少[1]。本研究通过在泌乳牛的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中药复方,探讨中药复方对泌乳牛生产性能和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旨在为其在奶牛养殖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仪器

中药复方组采用混饲金银花、益母草、杜仲、蒲公英、黄芪等[2],中药材购于当地药房,粉碎过筛,分装于小袋,密封4 ℃保存备用。

气相色谱仪(Agilent 7890B)、色谱柱(DBFFAP,30 mm×0.25 mm,0.25 μm),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

1.2 试验动物

试验用奶牛为某私人农牧场饲养的中国荷斯坦牛,选用胎次(2~3 胎)、健康无病,体况均匀的40 头,随机分成4 组,分别设置为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每组5 个重复,每个重复2 头。对照组奶牛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Ⅲ组每头奶牛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0 g/d、200、300 g/d中药复方。

1.3 饲养管理

试验期间每天对奶牛进行人工饲喂,饲料原料成分参照中国饲料成分及营养价值表(2001),其具体配方和营养水平见表1。每天早晚各挤奶1 次,保持牛体清洁卫生,按正常免疫程序免疫;严格控制牛舍温湿度,保证充足的饮水,确保各组处于相同的饲养条件,试验周期为预试期7 天,正式试验期30 天。

表1 基础日粮配方及营养水平

1.4 测定指标与方法

1.4.1 生长性能指标

试验开始前和结束时记录各组试验奶牛的始测体重和终测体重,经统计分析,各重复初测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期间定期称量每头奶牛体重,记录每天采食量,计算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

料肉比(%)=总饲料消耗量/[结测体重-始测体重]×100%

1.4.2 泌乳性能指标

试验期间每天记录每头奶牛的产奶量,并于试验期结束时按照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的操作规范进行样品收集,向采集的样品中添加防腐剂2-溴-2-硝基-1,3-丙二醇并送至奶牛育种实验室,对乳脂率、乳蛋白率和体细胞数等指标进行检测[3],试验结束后计算4%标准乳产量。

4%标准乳产量(kg) = 产奶量×(0.4+15×乳脂率)

1.4.3 瘤胃发酵参数

试验期结束当天从各组中随机选取5 头奶牛,于晨饲前用口腔采集导管从奶牛瘤胃中采集100 mL瘤胃内容物,用灭菌4 层纱布过滤收集瘤胃液,用便携式pH计立即测定其pH。以4000 r/min的速度离心10 min,收集上清液,-20 ℃冷冻保存。使用内标法检测瘤胃液中挥发性脂肪酸含量,用气相色谱仪、色谱柱测定乙酸、丙酸及丁酸含量,三者之和为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

1.5 数据统计分析

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平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试验结果,采用t检验计算两组数据的组间差异,以P<0.05作为差异显著性判断标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中药复方对奶牛生长性能的影响

奶牛生长性能测定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Ⅱ、Ⅲ组混饲中药复方后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且添加200 g/d中药复方的效果更佳。

表2 中药复方对奶牛生长性能的影响

2.2 中药复方对泌乳性能的影响

奶牛泌乳性能测定结果见表3。由表3可知,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Ⅱ、Ⅲ组混饲中药复方后,奶牛的产奶量、4%标准乳产量及所产牛奶中的乳脂率显著升高(P<0.05),体细胞数显著降低(P<0.05),乳蛋白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

表3 中药复方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

2.3 中药复方对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奶牛瘤胃发酵参数测定结果见表4。由表4可知,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Ⅱ、Ⅲ组混饲中药复方后,奶牛瘤胃液pH显著降低(P<0.05),总挥发性脂肪酸显著升高(P<0.05)。其中试验Ⅱ、Ⅲ组乙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试验Ⅰ、Ⅱ组乙酸/丙酸显著升高,各组丙酸、丁酸含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

表4 中药复方对奶牛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3 讨论

中药复方可以促进反刍动物消化,增加饲料的适口性,提高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4]。本试验结果表明,添加中药复方的试验组均比基础日粮对照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显著提高,料重比显著降低,添加剂量在200g/d的中药复方试验组效果最显著。然而泌乳牛的生产性能并非随着中药复方添加剂量的增加而持续提高,当中药复方的剂量添加在300 g/d时,泌乳牛的生产性能出现下降的状况,但是仍然比基础日粮对照组的生产性能高。这种状况可能是中药复方虽然具有促进消化的功能,但是如果剂量过大,药性寒凉,会损伤机体的脾胃,出现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下降的情况。

奶牛的泌乳性能直接影响养殖场的经济效益,产奶量和乳品质是衡量奶牛泌乳性能的主要指标。本试验中,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中药复方均可显著提高奶牛产奶量、4%标准乳产量和乳脂率,显著降低体细胞数。与李炎[5]的研究结果一致。另外,中药复方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生物碱、多糖、皂苷、挥发油、蒽类、有机酸等,这些有效成分具有抑菌抗炎的功效,可以降低牛乳中的体细胞数[6]。但是随着中药复方添加剂量的提高,奶牛产奶量、4%标准乳产量和乳脂率,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现象,原因可能是中药复方在200 g/d时,提高动物生产性能的效果最好,添加剂量达到300 g/d时,泌乳牛的生产性能下降,由此影响泌乳性能同步下降。

瘤胃pH直接影响瘤胃的发酵功能,反映瘤胃中的微生物内环境,而pH主要受瘤胃液中挥发性脂肪酸的影响[7]。瘤胃挥发性脂肪酸是反刍动物消化能的主要来源,为奶牛瘤胃中的饲料代谢和牛奶的合成提供了大部分的能量前体,其中乙酸和丁酸可以促进乳脂合成,丙酸促进乳糖合成[8]。在本试验中,各组奶牛瘤胃中乙酸/丙酸在3.0~3.6范围内,能维持奶牛正常合成乳脂的需要。与基础日粮对照组相比,添加100 g/d、200 g/d、300 g/d中药复方显著降低了奶牛瘤胃液的pH,可能是中草药添加剂中的挥发油对奶牛的瘤胃内环境产生了调节作用。草药植物油活性成分对改善瘤胃发酵,维持瘤胃液pH 稳定有利[9,10]。总挥发性脂肪酸显著升高(P<0.05),中药复方可稳定瘤胃的环境,增强瘤胃的功能。

4 结语

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中药复方有利于提高奶牛的生长性能和泌乳性能,调节瘤胃发酵环境,从而提高泌乳奶牛养殖的经济效益,在实际养殖生产中具有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乳脂产奶量泌乳
中西兽医防治母猪泌乳障碍的探讨
荷斯坦牛产后前7 天日产奶量影响因素分析:南京地区牧场案例分析
不来月经加上泌乳,说不定是脑子长瘤了
河北省唐山地区生鲜乳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变化规律研究
冬季奶牛多产奶有啥法儿
荷斯坦牛各胎次产奶量规律研究及相关性分析
不来月经加上泌乳,说不定是脑子长瘤了
同步荧光法监控人乳脂质替代品氧化过程
不同泌乳阶段驼乳理化指标和体细胞数的测定分析
日粮中不同比例小麦替代玉米对奶牛乳脂合成和乳脂脂肪酸组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