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随机前沿函数模型的河北省奶业竞争力研究分析

2022-12-14李佳蕾孙茹雪张秋婷张艳新

中国乳业 2022年11期
关键词:奶业乳制品河北省

李佳蕾,孙茹雪,张秋婷,张艳新,李 彤

河北农业大学,河北沧州黄骅 061100

0 引言

奶业是河北省的传统优势产业之一,近几年河北省奶业发展迅速,在政府政策的扶持下,形成了三大奶牛养殖集聚区,2020年全省生鲜乳产量实现近十年来最快增长,2021年又打造了环京津奶业产业集群,在原有成效的基础上提升了河北省奶业产业的综合效益,加快了河北省奶业现代化发展的实现[1]。但近年来河北省奶业也面临着较为突出的问题,例如养殖环境污染问题显著,本土乳品企业和品牌的市场影响力不强,缺乏品牌效应,利益联结机制尚不健全,养殖场退出问题凸显,消费者缺乏信心,乳制品质量有待提高等,给河北省奶业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快速提高奶业竞争力及发展水平成为河北省的重要任务,而奶业竞争力必然受到奶业生产效率的影响。

对于奶业生产效率的研究,目前多数学者一般采取定量分析,而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普遍用来定量测度效率,可充分保障被测效率的有效性与一致性。杨兴龙等[2]通过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分析我国乳制品的进口潜力和进口效率,探究我国同多个国家进行双边贸易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建议。刘俊华等[3]利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使用Tobit模型分析影响配置效率的环境因素。王宏宇等[4]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对奶业技术效率进行分析,得出奶业单位产值的增加主要取决于科技进步和饲料投入,整体来看,关于奶业生产效率的研究还不够完善,相关文献较少。为改善河北省奶业现状、理清影响奶业发展竞争力的因素,本文利用随机前沿函数模型,对主产地区奶业生产效率进行测评,从生产效率角度对河北省奶业状况进行合理分析。

1 河北省奶业竞争力现状与问题

1.1 河北省奶业竞争力现状

1.1.1 政府政策大力扶持

奶业发展一向是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工作的要点和社会关注的焦点。河北省是我国生鲜乳生产和乳制品加工大省,政府围绕奶业振兴的工作保障机制进行了统筹安排,2019年出台了《河北省奶业振兴规划纲要(2019—2025年)》,并制定了相应的实施策略。为进一步加快奶业振兴的进程,2022年河北省政府又颁布了15 项奶业扶持政策,以提高河北省奶业的整体水平。

1.1.2 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河北省人口众多,无论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对乳制品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对乳制品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升。据统计,2015—2020年河北省居民年人均奶类消费量稳步提高,从2015年人均13.9 kg提升至2020年人均16.5 kg(表1),加之近两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人们对于提高自身免疫力等方面的意识不断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乳制品的需求量,河北省奶业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表1 2015—2020年河北省居民家庭人均年奶类消费量变化

1.1.3 奶业发展形势持续向好

河北省是我国四大黄金奶源带之一,具有雄厚的基础,地理位置优厚[5],通过发展奶业推进乡村脱贫致富,带领农村实现现代化发展。2015—2019年,河北省乳制品产量一直保持占全国乳制品产量的13%左右,2020年河北省乳制品产量约358 万吨,连续七年位居首位,奶业发展形势保持良好态势,全省生鲜乳产量实现飞速发展(表2)。除此之外,随着近几年乳业整体结构不断转型升级,奶业发展形势持续向好,河北省的养殖业也逐渐规模化,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了河北省的经济效益,大量创新型人才不断涌入,奶业生产规范化水平显著提高,全省奶业振兴工作取得明显进步。

表2 2015—2020年河北省乳制品产量变化

1.2 河北省奶业存在的问题

1.2.1 养殖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河北省是奶牛养殖业大省,奶牛规模化养殖程度高,集中处理粪污的需求大,并且已经开始作用于奶牛养殖发展本身,即奶牛因粪污产生的臭气产生一系列健康问题,对养殖场周围的水源、空气以及土壤均有一定的影响,进而导致乳制品质量不达标,奶牛寿命减短,甚至使饲养员患病,限制了河北省奶业的发展,成为影响河北省竞争力的一项不容忽视的因素。

1.2.2 本土乳品企业市场竞争力不强,缺乏品牌效应

河北省乳品企业众多,是名副其实的奶业大省,但河北省乳制品企业的市场份额并不大,且缺少品牌效应,市场竞争力不强。通过查阅我国乳品品牌市场知名度排名,前20强中河北省唯有君乐宝一家乳品企业进入,排名第11位,但与国内其他知名品牌如伊利、蒙牛等相比差距较大,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度不足,制约了河北省奶业的发展。

1.2.3 利益联结机制尚不健全,养殖场退出问题凸显

我国奶业产业结构虽然已经较为完整,但是利益联结机制和风险共担机制尚不完善。为了保障奶牛养殖者合理收益,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推进奶业振兴保障乳品质量安全的意见》,其中明确要求,奶业振兴要实现利益联结,共享共赢;2022年农业农村部印发了《“十四五”奶业竞争力提升行动方案》,鼓励乳品企业与奶农相互持股;2016年河北省农业厅就与省内所有乳品企业签订《合作备忘录》,但截至目前,极少有乳品企业向养殖企业投资。由于乳品行业入门门槛过高,导致河北省本土乳品企业较少,市场上的生鲜乳供大于求,奶农不具有话语权,加之近年来河北省奶牛养殖成本过高,利润太低,以及缺乏风险共担的机制,使得许多奶牛养殖场失去了信心,中小养殖者大量退出。2019年,河北省奶牛养殖场共845 家,其中300 头以上规模养殖场奶牛存栏量占全部存栏量的98.2%,小养殖者基本放弃了奶牛养殖业。此外,我国乳制品关税较低,国外乳制品企业不断涌入中国市场,导致销售难度加大、经营困难,这对于河北省奶牛养殖业的发展造成了较大的障碍。

1.2.4 消费者缺乏信心,乳制品质量有待提高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消费者对国产乳制品质量一直持有质疑态度[6],即使河北省乳制品质量已全方位不断提升,但消费者仍更偏向于进口奶源等,同时随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网上购物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消费者对本地乳制品质量缺乏信心,尤其是婴幼儿配方奶粉,消费者更加信任国外的品牌,绝大多数选择代购或者海淘,阻碍了河北省奶业振兴的步伐。

2 河北省奶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2.1 数据来源与分析

本研究数据来自《中国奶业年鉴》《2021中国奶业统计资料》《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和《中国畜牧兽医年鉴》。选取2015—2020年天津、河北、黑龙江、内蒙古、山东、河南、陕西、新疆、山西、辽宁、江苏、四川、云南、甘肃、宁夏15 个省(市、自治区)奶牛存栏量、居民家庭人均年奶类消费量、奶类总产量、地区生产总值以及玉米、大豆和薯类的产量加和等相关数据进行分析,针对其中个别省份存在的缺失值运用插值法进行补齐。

2.2 指标构建

影响奶业效率的因素众多,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选取不同的指标,本研究结合奶业相关经验,遵循科学性、系统性、独立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优化指标,去除重复性、不易操作、数据不易获得的指标,选择了奶业指标并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表3)。

表3 奶业效率评价指标体系

2.2.1 投入变量

某个地区在一段时间内的奶业产出主要取决于该段时间内奶业投入的多少,奶业投入主要包括资本投入和基础设施投入,资本投入包括居民家庭人均年奶类消费量、管理费用、人工费用等,基础设施投入包括牛存栏量、粪污处理设备投入等,但由于数据限制,仅选取居民家庭人均年奶类消费量(表4)表征资本投入指标,选取奶牛年末存栏量(表4)表征基础设施投入指标。

2.2.2 产出变量

对于奶业产出,包括奶类总产量、牛奶产量以及乳制品产量等,为排除各地价格不一致等其他因素的影响,选取奶类总产量(表4)来表征奶业产出指标。

2.3 模型构建与方法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是一种用来测度生产技术效率的参数分析方法,可充分保障被测效率的有效性与一致性[7]。本文主要通过该方法测度河北省及其他几个主产省区的奶业生产效率,对各省的投入产出效率进行对比,找到河北省奶业生产的竞争优势因素所在。

具体函数形式如式(1):

式中:Yit表示第i个省在第t个时间段内的实际产出量, InfXit,β( )表示随机前沿函数,是现有技术水平条件下可能达到的最大产出,Xit表示第i个省在第t时间段内的不同生产要素的投入,β表示待估参数,vit代表随机误差项,主要包含一些不可控因素及统计误差的影响,服从正态分布;uit表示由于技术效率引起的误差,服从截断正态分布,mit代表技术损失函数,mit越大,技术效率越低;且uit与vit相互独立。

在学术研究中,运用SFA方法要依托一定的函数进行计算,常用函数有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超越对数生产函数[8],鉴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具有要素间的替代弹性不受限制的优点,据此来进行计算,在参考Battese&coelli[9]模型的基础上,设定具体生产函数模型如式(2)。

式中:i表示样本省份,t表示时间,Yit为产出变量即第i个省在第t个时间段内的奶类总产出量,k 、I 为投入变量即居民家庭人均年奶类消费量和牛存栏量,0~9为待估参数。

假设σ0为随机变量,mit为效率损失函数,基于无效率模型的基本形式,构造奶业生产无效率影响因素模型如(3):

式中:GDPit表示各地区生产总值(一般来说,该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越高,经济越发达,越具备发展奶业的条件,技术引进,物质设备等越完备)(表4),Feedit表示各地区饲料产量即玉米、大豆和薯类的产量加和(牛的主食主要为青草、玉米杆、豆渣红薯藤等,本文以玉米、大豆和薯类的产量加和来代表地区的饲料资源能力)(表4),表示影响因素。

表4 2015—2020年各省奶业投入产出数据

其中,wit为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干扰项,待估参数γ(代表误差中技术效率损失所占的比例)表达式为式(4):

当γ=0时,生产函数中不存在技术效率损失,γ越趋于0越代表奶业产出量与最大产出量之间的差距来源于不可控因素的影响。

各省的技术效率可由(5)式估计:

2.4 实证结果分析

通过整理数据,将变量原始数据取对数,利用随机前沿Frontier4.1软件,利用上述基本公式,使用最大似然估计法获取随机前沿函数模型的最大似然比参数估计值,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估计结果

续表4

通过模型估计结果可以看出,估计结果中的为0.9999,说明存在误差项因素使奶业生产产生偏差。误差项因素对于产出结果显著,LR值为58.5435大于27.1330,因此表示LR检验统计检验在1%水平上显著,该生产函数有效[10]。代表资本和基础设施投入的产出弹性系数均为正,且在1%水平上显著,因此可以表明加大资本投入以及健全基础设施对于奶业产出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基础设施投入的作用明显大于资本投入,即加大人均消费量和牛存栏量有利于提高奶业产量,且奶牛年末存栏量的影响更为显著,对于二者的交互影响,对于奶业产出具有正向促进作用。时间与资本要素及基础设施要素的交互项系数均为正且均在1%水平下显著,表明资本要素的扩大以及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备在奶业技术进步过程中有助于提高奶业生产效率。

根据模型计算得出2015—2020年15 个样本省(市、自治区 )的奶业生产平均效率,位于前三名的为黑龙江、天津、内蒙古,均达0.9以上,高于平均水平投入产出效率较高,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主要原因有天津市在2016年底已经全部实现牧场化规模养殖,在科技进步和成果转化方面具有突出优势,具有较好的资金基础,管理水平较高,具有较高的创新能力;而黑龙江和内蒙古具有得天独厚的牧业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奶业行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而甘肃和新疆平均生产效率低于平均水平,主要原因为甘肃缺乏持续性资金支持,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导致养殖户从业兴趣不高,新疆牛奶生产仅依靠大批量生产,缺乏专业性,因此生产效率较低。河北省奶业生产平均效率处于中等水平达0.6593,与奶业大省仍有一定差距,养殖成本较高,从表6可以看出,河北省在2016年有一定幅度的下降,最大原因是奶业形势持续低迷,中小规模退出养殖较多,自2016年以后呈上升态势,2017—2018年中增长速度最快,主要原因可能为大力发展奶牛智能化牧场建设,奶业信息化管理水平快速攀升,2018—2019年中增长速度下降,主要原因可能为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养殖成本上升,缺乏专业化人才等,2019—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开始暴发,人们健康意识提升,为奶业发展提供了一定发展机会,增长速度有所增加,在政府政策的扶持下近几年河北省奶业发展形势持续向好,但河北省奶业缺乏差异化战略,在科技创新方面具有短板,仍需提高自身竞争力,缩短与其他省市的差距。

表6 2015—2020年各省奶业生产效率

续表6

由于数据涉及内容较为详细且一些不确定性因素所造成的数据缺失,本文在这里选取了地区生产总值和玉米、大豆和薯类的产量加和两个方面作为奶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加以分析。如结果所示,各地区生产总值在1%的水平显著为负,说明地区经济发展越好,该区的奶业生产效率越高。除上述定量分析外,奶业生产效率的还受很多定性因素影响,包括在“高投入-高产出”的养殖模式下,养殖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奶牛所产生的粪尿等废弃物也得不到合理的排放,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奶业生产效率;随机械化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奶业生产更加规模化,生产效率不断提升,但奶业科技仍有进步的空间;户家庭主要决策者的年龄、受教育年限均影响奶业生产效率,接受更高教育的

农户个人成本更低等。总之,基于2015—2020年河北省奶业生产数据,运用随机前沿函数方法分析研究发现,河北省奶业平均生产效率为0.6593处于中等水平,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河北省要挖掘技术创新潜能,打造品牌效应,丰富养殖模式,完善奶业生产体系,提升河北省的生产效率。

3 河北省奶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加快经济发展,合理利用市场及资源

随着新经济的兴起,农产品的经济发展空间得到了极大拓宽,经济的加快带来的不仅有农产品生产加工的技术创新,更有利于提升其产业经济的资源配置效益,同时奶业产业链涉及面非常广,相关产业主要有:畜牧业、奶业服务、环境保护、药用机械、纸制品、交通运输、金融等,随经济的迅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全方位发展,这些产业群为奶业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作用,与奶业产业的未来发展密切相关,可以说以上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奶业产业的竞争优势,这些相关产业集群与奶业一起崛起,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例如,利乐包纸业等可长期储存恒温奶,为乳制品的包装提供了便利[11];河北省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为奶业的发展提供环境优势;奶业生产设备的稳定供应,为企业的持续生产提供了基础;冷链物流配送产业的发展,保障了乳制品的及时且新鲜配送,因此从根本上提高了地区的经济能力,对于该区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奶业更是其中重要一项。

3.2 采取多样的奶业养殖模式,减少养殖污染

根据河北省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奶业振兴的实施意见》[12],在省内建设绿色优质奶源基地,集中打造三大奶牛养殖集聚区,在不同地域的奶牛养殖应当采取符合当地特色的养殖模式,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考虑规模养殖或者种养、放牧和圈养相结合等养殖模式,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资源选择合适的养殖模式;还可以利用如甜菜渣、芦苇、棉杆等非常规饲料进行加工处理,补充奶牛生长所需物质,有效降低奶牛饲料成本,提高奶源的产量和质量。坚持通过种养结合有效降低养殖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提高饲料利用率,增强奶牛养殖者的组织化程度,鼓励发展真正的奶农合作社和奶牛家庭牧场,采取多样的奶业养殖模式[13]。

3.3 加强技术创新,科学合理地发展奶业

通过运用随机前沿函数模型,对主产区奶业生产效率进行了测评,发现河北省奶业生产效率仍存在不足,不能高效利用奶业资源,并且成本较大。经调查发现,现代科学技术在奶业生产中的体现并不充分,很多奶牛养殖场、散养户仍在使用过去的管理方法和老旧设备,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奶业的生产效率,降低相应的养殖生产成本,就需要结合现代的科学管理技术、新型的设备器材并且聘请专业饲料营养师和兽医等,对于奶牛养殖业的饲养方法,要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调整,比如饲料结构的优化调整,采用有精饲料搭配青贮饲料混合喂养方式,科学进行饲料配比,用更少的投入产出更多的生鲜乳,加大新型设备的购入,提高生产效率,对养殖人员进行集中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知识储备,降低生产成本,不断加强技术创新,进而提高国内奶业竞争力。

3.4 平衡教育资源,提高农村教师素质

由于奶牛养殖无法脱离农村环境,工作环境条件差以及劳动力度较大难,因此难以吸引城市中高科技人才,养殖农户集中在农村居民。政府应将教育重点放在农村,改善农村教育环境,降低农民受教育门槛,充分协调教育资源。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应大力发展农村教师队伍,为农村教师颁布优惠政策,建设优质的教学平台,大力鼓励乡村教师,为农村提供坚实的后备力量,提高农民的知识储备,进而有利于农村奶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奶业乳制品河北省
2020年河北省对外经济
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
河北省
河北省
农业农村部:培育奶业知名品牌
2018年1~2月乳制品产量同比增长8%
全球乳制品交易价格指数上升3.1%
奶业:亏损面已经超过50%
奶业:亏损面已经超过50%
通过乳制品源头控制提高原料奶品质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