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急性期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2022-12-13吕晓露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19期
关键词:预见性急性期脑出血

吕晓露

(大连公安医院内科,辽宁 大连 116011)

脑出血病因复杂,疾病的发生和患者自身基础疾病关系密切,患者情绪激动、过度用力等均为疾病诱因[1]。流行数据调查指出,脑出血患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患者分布于青年、中年、老年各个年龄段,疾病多发与当前人们不良生活习惯的养成、社会人口老龄化有关。急性期脑出血有较高的致残、致死风险,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也成功提高了患者的救治成功率,但是幸存患者救治后后遗症情况明显。为了促进急性脑出血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的安全性,需辅助有效护理干预。预见性护理干预即护理人员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提前干预,从而预防和减少疾病相关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基于此,本文就我院急性脑出血患者为例,旨在评价预见性护理的干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均为选自2019年5月至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期脑出血患者110例。纳入标准[2]:①本研究上报医院伦理委员会并经审核批准。②患者经MRI、头颅CT等检查确诊。③患者发病-急诊时间<5 h。④患者意识清楚,可遵医完成检查、治疗。排除标准[3]:①凝血功能异常者。②心肝肾功能异常者。③自身免疫系统疾病者。④合并颅脑肿瘤者。⑤无法配合参与治疗者。将110例患者进行分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男33例,女22例;年龄42~80岁,平均年龄(58.60±5.60)岁;患者出血量36~63 mL,平均出血量(50.50±5.00)mL;患者出血位置:基底节35例,丘脑以及脑叶各8例,小脑以及脑干各2例。观察组男30例,女25例;年龄40~82岁,平均年龄(59.00±5.80)岁;患者出血量35~65 mL,平均出血量(50.00±5.30)mL;患者出血位置:基底节34例,丘脑9例,脑叶7例,小脑3例,脑干2例。两组急性期脑出血患者基线资料完整,组间年龄、性别、出血量、出血部位等资料接近,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治疗期间辅助检查、生命体征监测、病情变化监测、疾病治疗与注意事项告知等神经内科常规护理。

观察组配合预见性护理干预。①病情预见性干预。护理人员需充分了解患者的具体病情,记录患者各项生命指征并随时评估病情,患者血压上升、脉搏减缓情况下可能有颅内压上升风险,需通知管床医师并从旁辅助对症治疗。定时测量患者的体温,根据患者的体温变化情况进行护理,如患者出现体温过高情况可进行物理降温,避免长时间高温对患者脑功能造成影响[4-6]。另外,结合患者情况给予20%甘露醇、地塞米松等药物降低颅内压,避免脑部损伤加剧[7]。②皮肤与呼吸道预见性干预。护理人员需协助患者翻身,并指导家属翻身护理技巧,强调翻身期间相关注意事项,指导家属患者按摩方法和技巧,避免患者出现压疮等并发症。指导患者正确自主咳痰,无法自主咳痰情况下可辅助翻身叩背吸痰,如行雾化吸入治疗等,并结合患者个体情况应用抗生素治疗预防感染[8-10]。③心理护理。急性期脑出血患者发病前、后心理波动明显,易产生慢性焦虑、恐惧等心理。责任护士需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预见性干预,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评估,指导患者身心放松方法,告知患者治疗与康复情况,从而建立患者康复信心[11-12]。④其他护理。护理人员向患者介绍自主排尿优点,叮嘱患者多喝水,指导患者清洁会阴部保持干燥,预防尿道感染。另外指导家属为患者进行腹部环形按摩,促进胃肠道蠕动、排便[13-15]。

1.3 观察指标 ①记录急性期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脑疝等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能力以及神经缺损、生活质量改善情况[16-19]。②患者生活能力采用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评分,总分百分制。③患者神经缺损采用卒中量表(NIHSS),总分42分。④患者生活质量参考日常生活质量(ADL)评分,总分百分制。

1.4 统计学方法 基于SPSS 19.0版本统计学软件计算110例急性期脑出血患者观察指标数据,计数型指标(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计量型指标(生活能力、神经缺损、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以[n(%)]、(±s)的形式描述,分别采用(χ2)和(t)进行检验。P<0.05,表示指标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计数型指标对比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4.54%(52/55),其中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患者分别为35例、17例、3例;患者并发症方面,脑疝患者1例(1.82%)、无消化道出血患者、无肺部感染患者、关节强直患者1例(1.82%)、无高热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64%(2/55)。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为72.72%(40/55),其中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患者分别为25例、15例、15例;患者并发症方面,脑疝患者6例(10.90%)、消化道出血患者5例(9.09%)、肺部感染患者5例(9.09%)、关节强直患者7例(12.72%)、高热患者4例(7.27%),并发症发生率49.09%(27/55)。由此可知,护理后观察组急性期脑出血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2.2 两组患者观察指标评分改善对比 观察组干预前Barthel指数评分为(66.00±4.60)分、干预后为(90.50±5.00)分,干预前NIHSS评分为(22.00±3.30)分、干预后为(13.30±2.00)分,干预前ADL评分为(68.80±5.50)分、干预后为(88.80±6.50)分。对照组干预前Barthel指数评分为(68.00±5.60)分、干预后为(78.50±6.00)分,干预前NIHSS评分为(23.00±3.50)分、干预后为(23.50±3.00)分,干预前ADL评分为(69.00±5.60)分、干预后为(78.80±5.60)分。由此可知,护理后观察组急性期脑出血患者Barthel指数、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3 讨 论

脑出血发病率较高,多发生在中老年群体中,脑出血急性期病情严重、并发症多,也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临床工作中发现,预见性护理干预应用效果理想,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保持患者有良好的心理状态[21]。预见性护理作为新型的护理模式,根据患者病情动态监测情况、对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提前干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预见性护理用于急性期脑出血患者护理中,能提前预知护理风险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提前干预,能减轻患者神经缺损,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从而促进患者康复[22-23]。毛鸿晓等[24]研究指出,脑出血急性期患者护理干预中应用预见性护理措施可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安全性,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恢复。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94.54%vs.72.72%)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64%vs.49.09%)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观察组及对照组的Barthel指数评分分别为(66.0±4.6vs.68.0±5.6)分、NIHSS评分为(22.0±3.3vs.23.0±3.5)分、ADL评分为(68.8±5.5vs.69.0±5.6)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Barthel指数评分分别为(90.5±5.0vs.78.5±6.0)分明显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为(13.3±2.0vs.23.5±3.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ADL评分为(88.8±6.5vs.78.8±5.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本文研究结果与范晗妮和邵婷婷[25]研究结果有一致性。

综上所述,脑出血患者急性期阶段患者脑疝等并发症情况明显,使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可以在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同时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预见性急性期脑出血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及满意度评价
中医体质在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干预中疗效的影响分析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中的预防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接种新冠疫苗中的应用
壮医药线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柔红霉素药物急性期心肌损伤的相关性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