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有效联系的策略

2022-12-05福建省晋江市内坑镇潘厝小学尤志辉

天津教育 2022年32期
关键词:现实生活数学知识教材

■福建省晋江市内坑镇潘厝小学 尤志辉

数学知识源于现实生活的属性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尤为注重知识讲解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引用现实生活中的相关事例讲解教材上的理论知识有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和理解能力的强化。而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极个别教师在处理这一问题的过程中表现得却不是很理想。因此,本文便以此为主题开展研究工作,详细解读数学教学联系生活的必要性,明确二者联系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最终提出实现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有效联系的策略,希望可以为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优化提供参考。

一、数学教学联系生活的必要性

(一)数学知识源于实际生活是其学科本质属性

课程教学总目标规定,“数学教学应指导学生充分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内容阐述直接将数学学科教学工作与实际生活进行有效联系。数学,是一门以实际生活为源泉经过相关的系统化研究最终成为体系的学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尤为注重实现学科知识与实际生活的有效联系,这是对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遵循,更是对数学这一学科本质属性的尊重。

(二)联系实际生活可以增强学生理解能力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结合实际生活对某些知识点进行讲解是备受教师信赖的一种教学方式。这是因为数学学科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特别是一些比较复杂的数理逻辑关系分析会给思维认知能力发展还不成熟的小学生群体带来一定的理解压力和负担。而在此情况下,教师通过引用生活化相关案例,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和复杂的数理关系具象化表现出来,学生便能很好地理解相关内容了。例如,在“正比例与反比例”这部分知识的教学过程中,考虑到反比例这个概念具有较强的抽象性,所以教师选择利用沙漏向学生做展示:当沙漏中的沙子流速越快,全部沙子的流尽时间越短,当沙漏中的沙子流速越慢,全部沙子的流尽时间越长。这种现象发生在学生面前,所以他们能更准确地理解沙子的流速与时间存在的反比例关系。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可以有效增强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

二、数学教学联系实际生活面临的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都尤为注重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进行有效联系,这是一种科学的教学选择。但是在具体的应用环节,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教学联系生活的程度相对较低

数学教学联系生活的程度相对较低是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这种相对较低的联系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教材的依赖程度相对较大。教材是帮助教师顺利开展教学工作的重要工具,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教材的缺失会导致整体教学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因此,教材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教材的重要性并不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的完全依赖,特别是在实现学科知识教学与生活有效联系的过程中,过分依赖教材会给工作带来负面影响。而在当下数学教学过程中,极个别教师对数学教材已经形成了一种过度的依赖。而他们所推行的教学与生活之间的有效联系也仅仅是带领学生一起分析教材中的一些应用题,这种方式显然是不够科学的。第二,教材中的相关资源未能实现充分利用。实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有效联系这在数学教育中是一种共识,无论是一线任课教师,还是学校管理者,还是教材编辑者都对此深表认同。尤其是教材编辑者在编写数学教材的过程中会增加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频率。例如,在每一册数学教材中开设的“数学广角”模块便是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有效联系的重要体现。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数学广角的重视程度和关注力度有待提升,甚至存在极个别教师为了尽可能加快教学速度直接跳过这一部分的现象。这种教学疏漏对数学教学与生活相联系产生了负面影响。

(二)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不同

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不同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的另一个挑战。与教师本人在教学过程中未能实现书本知识与生活的有效联系这种由于自身主观因素所造成的问题不同的是,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不同是由知识本身的属性所决定的。如上文所述,数学之所以能形成一个学科体系主要基于两个基础:第一,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数学元素,这也是数学这门学科形成的一个根本前提;第二,相关研究人员从现实生活中提取数学元素并对其进行理论性研究、分析与汇总,最终形成数学的学科体系。因此,数学的学科内容中便存在与现实生活联系性非常明显的实践性知识以及与现实生活联系性相对隐晦的理论性知识。例如,“长方形与正方形”这一部分的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特别是在知识讲解或题目命制环节可以直接从现实生活素材。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这一部分的知识主要讲述最基本的数学运算法则,因而整体的理论性和逻辑性相对较强,所以属于理论性知识。数学知识不同的类型划分决定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知识讲解与现实生活有效联系的难度是不同的,例如,理论性知识讲解的过程中,可供教师选择的用于阐述相关知识理论的生活化素材相对有限,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效率提升。

三、数学教学联系实际生活的建议

发现问题是进步,解决问题是发展。在人类社会中开展的一系列研究探索行为,其最终目的不是发现问题,而是在发现问题之后采取针对性策略解决问题。本次研究工作同样也是如此,教师解读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有效联系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其最终目的是解决这些问题,以行之有效的手段促进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故而在接下来的研究过程中,本文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应对策略。

(一)加强教材解读,结合生活讲解知识

加强对教材的解读是教师实现数学教学与生活有效联系的重要一步。只有准确掌握了某个板块中知识的内容和特征,才能明确其与生活进行有效联系的表现形式。如果没有考虑到知识本身的表现形式而强行将其与现实生活联系,最终的融合效果也不会非常理想。上文所述,数学知识一般可以分为实践应用型和理论解读行这两种类型,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对知识类型进行一个有效的归纳,找准教学与生活有效联系的切入点。不妨以“负数”和“圆锥与圆柱”这两个单元知识教学做对比,“负数”这一部分的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而且在教师现实生活中并没有具体的事物与之对应。所以,该知识点表现出的理论性更强。针对这种特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主要精力集中于理论讲解,在涉及重点部分与难点部分时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即可。由此可见,这一部分知识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相对较低。而“圆锥与圆柱”这一部分的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性,而且在现实生活中也广泛存在着具体的圆锥形事物或圆柱形事物,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生活教学法向学生开展工作,以生活中的具体事物为导学,结合生活中相关事物的特性讲解圆锥与圆柱的特性,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素材向学生布置题目,因此,根据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性的强弱合理控制生活化教学法的应用程度是一种科学的教学方法,也有助于课堂教学效率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二)注重知识应用,增强学生知识应用能力

实现数学知识与生活有效联系的另一个重要方法便是指导学生注重数学知识的应用。只有将自己在课上学到的知识灵活应用在现实生活中,学生才会更准确地认识到数学知识的本质。关于数学知识的有效应用,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第一,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应用题资源。上文所述,教材编写者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也会设置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应用题便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应用题的设计以现实生活中的相关事物为基础,融合数学学科的相关元素,实现对学生数学学习成果的考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充分利用书本上的应用题资源。以“分数乘法”这一部分知识为例,该单元共有四个作业练习板块,每个板块中都存在大量的应用题。教师随机选择一道题目要求学生在课上完成,例如,教师选择第8题:据统计,2011年世界人均耕地面积为2500平方米,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53/125,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这道题目以考查分数乘法知识为命题点,教师将该题目布置给学生。在学生解答完成后,教师不仅要检查学生是否正确计算,同时也可以询问学生在解答这道题目的过程中掌握了哪些新的情况。学生反映,通过解答这道题目,得知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相对较少,远低于世界平均标准。而这便是教师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实现学科教学与生活有效联系的重要表现形式。

第二,鼓励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生活处处有数学。因此,在实现学科教学与生活有机联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加强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并尝试自主命制相关的数学试题。为此,教师可以将学生在这一部分的表现与其考核评价相挂钩,在这一方面表现积极的学生可以得到一定的荣誉奖励。奖励制度的应用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也会更乐于探索现实生活中的相关问题。而事实确实如此,在这一制度提出之后,有学生跟随父母一起购物并创编了以购物为主题的应用题,有学生测量教室的长与宽并创编了在教室内铺设地板所需数量为主题的应用题。虽然这些题目本身并不具备强烈的创新意识,但题目是学生自主创编的,在解答这些题目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情绪和积极性能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准,良好的学习精神状态对学生学习效用的最大化是有帮助的。

(三)重视数学广角,提升其教学地位

数学广角这一版块有着非常丰富的知识内容和巨大的教育教学价值,特别是在问题设置方面充分注重与实际生活的有效联系。所以,教师要提升数学广角的教学地位,给予其更多的关注,充分挖掘其知识价值和教育价值,提升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教师可以结合部编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进行详细阐述。首先,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将这一部分的内容梳理一遍,并要求学生记录其中比较关键的信息。学生仔细阅读这一部分的内容最终归纳出以下信息:烧水要8分钟,洗水壶要1分钟,洗茶杯要2 分钟,接水要1 分钟,找茶叶要1 分钟,沏茶要1分钟,最终是如何将茶在最短的时间内送到客人手上?其次,在明确这一问题的主要内容后,教师要求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某个学生给出了第一种解法:8+1+2+1+1+1=14,所以,小明想要最快将茶送到客人手上要14 分钟。这种解题方式完全依据纯数学思维和法则,将每一个步骤的用时叠加最终得到结果。在这名学生提出该解法后,其他学生提出了质疑,质疑的内容是:“此种解答方式不是最优解,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泡茶,很多步骤都是可以同时进行的,并不是先做完某一项而后才能做另一项。”其他学生提出的这一观点已经初步实现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有效联系,能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景思考这一问题,而且这种思维方式也是准确的。最后,由于其他学生提出的思路是正确的,所以教师选择鼓励相关学生进行进一步探索。学生密切结合生活实际以及题干中给出的每一道工序及所用时间,提出了对这一题目的分析:“烧水要8 分钟,而在烧水的过程中,可以完成洗茶杯、找茶叶这两项工作。而烧水这一步骤不能和接水、沏茶、洗水壶这3项工作同时进行,因为这4 个步骤的完成都要水壶这一物品的参与,所以只能按顺序进行。而在这一条件下,将茶送到客人手中的最短时间应是烧水时间与接水、沏茶和洗水壶这三个时间的相加。”而后学生在这一思路指引下得出8+1+1+1=11 分钟。这名学生提出的解答方式是正确的,而且由于整个解答过程主要由学生完成,所以教师一方面要对这名学生的作答进行肯定,另一方面,也要将这名学生的作答向全班学生再次重复一遍,尤其是要强调“多项工作可以同时进行”这一更符合现实生活实际的特点。教师向学生强调这一解答思路,充分重视数学广角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价值,有助于增加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有效联系的经验,指导他们逐步确立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的思维意识。

四、结语

在数学教学中,努力实现学科知识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虽然已经成为每一位教师具备的良好意识,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学科知识本身属性所致以及教师个人教学计划存在瑕疵,导致这一部分的工作进度并不是非常理想。在认识到这一现状后,本文针对其中问题进行系列的研究和探讨并最终形成了有助于实现知识教学与生活联系的多项建议。虽然整体的研究工作到此告一段落,但在今后教育教学中,教师仍然会对这一部分保持足够的重视与关注,尽自己最大努力开展教育研究工作,为提升小学数学整体教学质量而努力,为向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而努力。

猜你喜欢

现实生活数学知识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函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艺术与现实生活的距离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假期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