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2022-11-22徐俊

求知导刊 2022年25期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自主学习能力教学实践

摘 要: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是很多学科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根本所在。化学是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科目,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文章结合具体教学案例,简述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自主学习能力;教学实践

作者简介:徐俊(1984—),男,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实验初级中学。

从小学升入初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逐步提高。教师一味地采取单向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中不断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和养成自主学习的技巧和习惯。化学作为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学生学好化学能为自己奠定坚实的理科知识基础,对于之后的学习大有裨益。本文对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展开探讨。

一、指导学生进行自主预习

课前预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知识的效果。然而,很多初中生并没有养成自主预习的习惯,而且对于如何进行预习也没有形成系统的认知;教师的注意力也主要放在课堂学习和课后作业上,对于课前预习的重视程度明显不足,缺乏对学生的专业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应该先从课前预习出发,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预习技巧,同时结合不同的知识内容设计对应的预习方案,帮助学生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地开展预习,进一步提高预习效果,这有助于学生掌握预习的流程和方法,提高其自主学习的意识及能力[1]。

例如,在讲解“奇妙的二氧化碳”这一节内容之前,教师可以采取提问法这一预习方案,通过设计一些和二氧化碳有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如以下问题:同学们知道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吗?如果空气中没有二氧化碳会发生什么?温室效应和二氧化碳有什么关系?这些探究问题能为学生的预习提供目标,让学生获得预习的动力。随后教师归纳新课中的重点知识,让学生分清主次,在预习时知道哪些内容应该重点关注,从而提高他们的预习效率和质量。在这一节课中,学生首先需要掌握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以及二氧化碳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意义,然后要认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最后要掌握相关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特点。教师将新课预习分为这三个部分,学生在预习时思路就会更加清晰,能够有效提升预习效果。

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自主预习时,要注意预习内容的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知识产生兴趣,才能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等教学手段,通过影片、動画等动态信息呈现和二氧化碳相关的内容,让学生在预习时更加轻松愉快。另外,教师要让学生了解新课中的难点,在预习时加以注意,这样学生的学习侧重点会更加明确,学习质量也会显著提高。总之,教师要对学生的课前预习展开充分的指导,利用更明晰的流程和更有趣的内容,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二、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合作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强,能通过互相交流来取长补短,极大地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在沟通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也得到了锻炼。然而,部分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缺乏针对性的教学设计,教学形式比较简单,无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合作精神[2]。因此,教师应该探索多样的教学方式,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每个小组的成员都能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主探索,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独立完成属于自己的任务,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得到很好的磨炼;在合作探讨中,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也有所提高。

例如,在讲解“能源的综合利用”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布置小组学习任务,让小组寻找生活中需要使用电池的物品,并且根据不同类型电池的特点来分析这些物品使用不同类型电池的原因;然后从电池的实用性角度出发,分析目前可以采取哪些方法解决能源污染、能源危机,这些方法应用了哪些化学知识;最后以幻灯片形式完成小组学习报告。教师在布置小组学习任务的过程中,还要引导小组内部合理地分配任务,根据不同学生的能力差异进行任务安排,提高小组学习的有效性。

在学生完成小组学习任务之后,教师要针对小组学习成果认真评价,不仅要考察最终结果,还要关注小组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是否让每个组员都充分参与其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为了培养学生讨论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水平,因此,过程有时候比结果更为重要,教师要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只有这样,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真正得到提升。总之,小组合作学习的成功开展离不开教师的精心设计,无论是小组成员分配,还是组长选拔以及小组学习任务布置,都离不开教师科学合理的安排。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日之功,教师的引导不可或缺,只有教师做好这些基础工作,学生才能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充分发挥主动性,真正提高自身的自学能力和探索能力。

三、加强师生交流

及时的正向反馈是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重要因素,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师生之间良性的互动。学生能及时得到教师的指导和鼓励,对于提高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信心非常关键。在传统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交流较少,课堂主要由教师主导,学生的地位比较被动,课外师生的沟通更是有限。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加强和教师的交流,及时地将自己在学习时遇到的问题反映给教师[3]。

例如,在讲解“环境污染的防治”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污染问题,积极鼓励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污染问题,第一时间和教师进行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也可以询问教师这些问题背后的化学原理。在这样的沟通中,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及时答疑解惑,能让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热情显著提升。教师在和学生沟通时,应该以赏识教育为主,要多多表扬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探索精神,鼓励学生将化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教师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与环境污染和环境治理有关的文章、图片以及视频等信息分享给学生,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学生很容易就能获得教师提供的优质资料,而且可以自己掌握学习节奏,自主学习效率明显提高。总之,师生之间的亲密交流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非常关键,教师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反馈和正面鼓励,能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化学知识的动力,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也能得到有效锻炼,而且师生之间的关系会更加和谐。

四、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提问在教学活动中比较常见,是一种教学引导方式,有效的提问能促进学生深入思考。教师一定要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知识的好奇心,向学生提出一些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从而引起学生的求知欲。

例如,在教学“我们周围的空气”时,教师就可以采用提问式教学法,层层设问,引导学生思考,并安排学生自主寻找答案。比如,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1)什么是空气?(2)要怎么描述和形容空气呢?教师要引导学生,让学生尝试从空气的组成、性质方面来描述。空气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空气这一概念,教师可以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让学生意识到空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要以问题为出发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能逐渐形成有个人特色的学习思路和探究方法,真正成为学习活动中的主体。

教师采用提问式教学,能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有效锻炼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师要合理设计问题,将学生的知识储备、学习能力考虑在内,同时也要保证教学进度和教学目标,推动教学顺利开展。

五、用化学实验培养学科思维

化学这门学科中有很多问题需要通过实验来探究、验证。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会得到有效锻炼,同时,学生也需要积极动脑思考,提高学习自主性。实验期间,学生会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能让学生产生成就感,是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教师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实验参与度,确保学生能对实验产生直观、理性的认识。

例如,在教学“物质的变化与性质”这一节的内容时,学生会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产生自己的看法,形成科学的认识。化学课程标准将这节课的实验确定为演示实验。对此,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实验的完整过程,使学生对相应的化学实验有初步认识。学生在观察实验现象的同时要做好记录,如观察镁带燃烧时,需要记录变化前的物质、变化时的现象以及燃烧后是否有新的物质产生,然后判断该变化属于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

六、帮助学生完善课后复习

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后复习,不仅可以巩固新知识,还能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然而,部分学生的课后复习方式比较单一,以教材结合作业复习为主,缺乏系统的归纳和总结,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因此,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完善课后复习方法,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复习效果,在复习过程中形成更好的自学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复习效果,教师应该对新课的重点和难点进行系统总结,帮助学生把握核心知识点。另外,教师也可以通过微课等形式对重点内容进行生动的讲解,提高学生的课后复习兴趣。

例如,在讲解“溶液的酸碱性”时,教师应该总结其中的重点知识,如不同酸碱指示剂在各类酸碱溶液中显示出的不同颜色、酸碱盐的概念、物质的简单分类等。教师通过梳理这些核心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复习框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通读教材,针对不同的概念和理论进行更深入的了解,确保学生明确与酸碱性相关的基础概念与理论。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引导学生在自主复习时开展实验操作,学生开展课后小实验,能够显著提升学习兴趣;同时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学生进行动手实验能够有效回顾所学知识,其课后自主复习效果会明显提高。

教师还可以利用微课帮助学生进行课后拓展,将一些讲座或实验视频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分享,让学生在课后也能很方便地复习知识并学到课外知识,这样他们对于重点和难点的掌握会更加牢固。同时,生动新颖的视频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总之,课后复习是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重要环节,更是学生成绩提高的关键因素,教师帮助学生归纳重点和难点,引入更加丰富的复习资源,能使学生在复习时可以更加高效地掌握知识,真正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结语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漁”,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能让学生受益终身。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更好地传授知识,还要针对不同的教学环节进行创新设计,不断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掌握自主学习技能。在实施具体教学策略时,教师首先要针对课前预习环节进行优化,让学生开展更加有效的预习;其次,教师要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针对性地安排学习任务,使班级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进来,达到锻炼学生自学能力的目的;再次,教师要不断完善学生的课后复习环节,在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最后,教师应该增进师生间的交流,形成良性互动,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曹经林.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策略探讨[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2):77-78.

单景超.探析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20(17):17-18.

白拥军.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0(12):51.

猜你喜欢

初中化学教学自主学习能力教学实践
探讨游戏教学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化学教学中微课的运用研究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性别差异
多媒体教育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