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欣赏”课程对非音乐专业大学生综合能力的重塑研究

2022-11-21丁淑月邓咏涛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7期
关键词:音乐欣赏音乐作品音乐

杨 梅,丁淑月,邓咏涛

(绵阳师范学院,四川绵阳 621000)

引言

近年来,国内对高校音乐审美教育的实践与理论探索呈现多元化的态势,在二十余年的发展中,有大量的文献论证了高校音乐审美教育取得的创新、进步,同时也反映了我国高校音乐审美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于音乐审美教育的目标,有专家直言:“以往有关音乐教学目标的表述,多为空泛的要求,如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学习和掌握音乐知识和基本技能等等。其中,表演技能和音乐知识的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一般比较明确,但有关欣赏式的教学活动几乎无标准可循。”[1]149另有学者认为:“在互联网普及、媒介加速融合的今天,在各种类型音乐并存的当下,加强培养大学生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刻不容缓。高校、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作为当下为大学生输送音乐教育、音乐审美意趣、音乐产品及文化的三大主体,在培养大学生音乐审美能力方面发挥着理论指导作用,承担着提升大学生民族音乐审美能力的责任,塑造着大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音乐审美品位。”[2]

在教学中,笔者发现“音乐欣赏”这门课程对于很多音乐学院的大学生来说,是一门特别轻松愉快的课程,因为这门课程属于基础课程,不仅可以接触到更多中西优秀作品,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程度,而且作品中涉及的音乐本体,比如音阶、调式、旋律、技法,同学们基本上能运用起来去分析音乐作品。加之音乐学院还开设有“民族音乐概论”“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视唱练耳”“配器法”等课程,它们与“音乐欣赏”课程一道构建起宏大的音乐课程体系,所以“音乐欣赏”课程对于音乐专业的大学生来说,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由于所处的学科背景不同,“音乐欣赏”课程对于非音乐专业的大学生而言,其意义就更加深远重大了。

一、把握三个基本原则

在和各个年级的非音乐专业大学生的接触中,这群大学生讲述了他们从小到大接触音乐的一些普遍事实,暴露出我国音乐普及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如下:一是有相当一部分非音乐专业大学生极其喜爱流行音乐,而忽视传统音乐。二是一部分非音乐专业大学生音乐基础薄弱,对音乐了解甚少。综合以上非音乐专业大学生存在的突出问题,“音乐欣赏”课程在面向非音乐专业大学生开设的时候,授课教师至少要思考以下三个问题,才能对症下药:一是什么样的音乐作品才能快速提高非音乐专业大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二是什么样的音乐作品才能发展非音乐专业大学生的专业思维?三是什么样的授课形式才能帮助非音乐专业大学生深入浅出地理解音乐?

简而言之,“音乐欣赏”授课教师有三个基本原则需要把握:第一,音乐作品决定“音乐欣赏”课程的深度、广度和品位。首先,教师对于音乐作品的选择和教学规划应考虑非音乐专业大学生的终身发展,选择的作品应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启迪智慧,加厚学生的人生底色。其次,音乐主题也是我们需要去鉴别的,传递消极萎靡情绪的音乐作品应当弃之,而应当选择正面、积极、阳光的音乐作品。再次,选择音乐欣赏作品要尽量囊括人类音乐史上各个时期的经典作品,通常经典的音乐作品弘扬了时代精神,表达了作曲家对世界、人生的领悟和大爱。第二,要有一个明确的定位,那就是充分运用多学科知识来丰富教学内容,绝不放松对学生掌握音乐语言的表现手法的训练,如读谱法、体裁、调式、节奏节拍、音乐风格、音乐流派、音乐创作知识等都应当贯穿在整个“音乐欣赏”课程教学中。如果授课教师忽略了向学生传授音乐本体知识,且学生忽略了对音乐本体知识的掌握,那就和隔靴搔痒没什么区别。任凭学生天赋和觉悟有多高,始终都不能真正走进音乐殿堂。在某种程度上,授课教师对“音乐欣赏”课程的规划不够清晰,不够长远,就可能导致学生学得肤浅,甚至以为音乐本来就很肤浅。第三,授课教师要备好课,充分运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技术。音乐欣赏时尽量选择播放画质清晰、表演(演唱、演奏)精细的视频,避免光听音频。授课教师应当从听觉、视觉、触觉等方面去刺激和发展非音乐专业大学生的听觉、思维和情感。

以上我们从授课教师的角度讨论了课堂准备,除了选材精当之外,教师营造宽松、愉悦、有利于学生注意力集中的课堂气氛也是必须考虑的因素。然而对于非音乐专业大学生来说,他们应该从“音乐欣赏”这门课程中学到什么呢?获得怎样的能力呢?这是教师应该进一步深入思考的问题。

二、进行和谐、平衡、周密的思维训练

经过代代相传的音乐作品,本身就是人类审美选择的结果,体现了文化的经典性、传承性和时代性。优秀的音乐文化是数千年来民众智慧的结晶,彰显了人类的共性与个性,代表了人类对真、善、美所达成的共识。音乐作品的框架布局、节奏节拍、调式调性、民族音调、特性音级等都有着严密的规律和规则,优秀的音乐作品无一例外都体现了音乐结构内在的平衡与张力、和谐与统一、科学与严谨。授课教师对优秀音乐作品的讲授过程就是教师向学生传授一种对音乐文化综合分析的思维模式。非音乐专业大学生通过对一首首音乐作品的学习与模仿,充分锻炼大脑、开发五感,获得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世界上最神奇、最高贵的事情莫过于人类拥有音乐。音乐只有七个音,配上不同的调式、音高、节奏、技法等,就可以变成演绎世界上所有民族风情的美妙旋律,甚至每个国家都有属于本民族独特的音乐基因、音乐记忆和音乐文化。我们讨论音乐,说音乐不存在简单与复杂,只存在美与不美。相信会唱《小星星》这首小曲子的听众,一定惊叹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四岁就能谱写出如此天真质朴、经久耐听的世界名曲。若你稍微仔细分析《小星星》这首谱例,就会发现旋律包含简单的音阶下行或上行大跳,就像是小孩子在楼梯上蹦蹦跳跳玩游戏,调皮地往上大步跨,然后又一级接着一级地往下跳,充满童趣。

虽说音乐无国界,但音乐语言确实是千变万化的。一首曲子最少可以由两个音组成,用大小二度、大小三度、纯四度、纯五度、大小六度、纯八度的音程加以丰富,听起来照样不觉得单调。例如苗族器乐曲《芦笙曲》,只有dol、re两个音,配合当地人吹奏前的两声吆喝,活泼粗犷,倒是别有一番无拘无束的景致。一首曲子只有三个音,同样能传达人类深刻的思想和情感,例如客家山歌《等郎妹》,寥寥三个音re、dol、la,却将十八岁芳龄的客家少女被迫嫁给三岁新郎的苦情一生倾诉得淋漓尽致,令人同情叹息[3]18-19。我们通过对优秀音乐作品音程、节奏等的分析,就会发现音乐传情达意的社会功能是音乐内部和谐、平衡、周密结构的外化,体现了人类的智慧和才能。学习优秀的音乐作品,本身也是学习人类的才智和精密的思维结构感。

世界著名作家雨果曾经说过:“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乐。”作为“三把钥匙之一”的音乐使人富于幻想、富于创新、富于灵感。非音乐专业大学生在感受音乐魅力的同时,音乐活动能使大脑的左右半球互相沟通、互相联系,协调发展,他们的思维也变得更加敏捷。学习音乐、鉴赏音乐不仅不会耽误非音乐专业的学习时间,反而会有利于调节左右脑半球,开发右脑的记忆力与想象力,促进思维的勾连。关于科学家热爱音乐,从音乐中受益的例子古今中外都有:爱因斯坦终身热爱拉小提琴,他甚至认为他在小提琴上的造诣超过了他在物理上的造诣;开普勒既是天文学家也是音乐家;俄国强力集团的鲍罗丁既是化学家也是大作曲家;我国建筑学家梁思成会演奏双簧管;“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会弹钢琴;地质学家李四光擅长小提琴,1920年他曾在巴黎写过一首名为《行路难》的小提琴独奏曲;无独有偶,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院士也十分热爱音乐,他闲暇时,会静静地听听柴可夫斯基、舒伯特等作曲家的经典作品,一把小提琴更是陪伴了他一生。

以上关于科学家终身坚持音乐艺术实践的事例,说明科学家们充分意识到优秀的音乐作品对人的大脑开发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自觉运用到自身的生活和事业中。如此,科学家和音乐的联系不仅仅是个案,而是具有普遍的意义,反映了科学与音乐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促进、启发。德国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门德尔松曾说:“一首我喜爱的乐曲,所传给我的思想和意义是不能用语言表达的。”可见,音乐对于培养一个人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思维能力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

三、获得专注力的深层培养

专注力是认知活动的动力功能。认知活动包括听知觉、视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执行、反馈等活动[4]。认知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推动力正是专注力。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专注力可谓是一个关键要素,但在现代社会我们有效的专注力可能还不如在传统社会。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接收的各类信息纷繁复杂,面临的诱惑和纷扰增多,感受到的社会压力和情绪更为多样,这些都容易影响我们持续稳定地完成工作和学习任务。事实上,大学生专注力的缺乏也是当前高等教育所面临的实际问题。“音乐欣赏”课程的开设,对于提升非音乐专业大学生的专注力来说,有着现实的实际意义。

首先,音乐可以释放不良情绪,抚慰心灵,让人放松下来,有助于大学生沉淀思维。其次,在学习音乐或者听音乐的过程中,非音乐专业大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等都能得到提高,而且对于他们的语音能力、阅读能力、空间思维能力、计数能力等都有帮助。毫无疑问,非音乐专业大学生通过有效音乐活动产生的积极影响,增强了记忆,培养了专注力。再次,培养非音乐专业大学生的音乐经验,将对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起着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很多人一直有一种偏见,想当然认为音乐是一门不需要动脑筋、简单好学的学科。音乐老师会告诉你这是一个误区,因为音乐是一门充分讲究形式美、逻辑美的艺术,音乐可以让你变得更敏锐和集中注意力。法国大思想家卢梭说:“音乐家的艺术不在于直接描绘形象,而在于把心灵置于这些对象能够在心灵里创造的情绪中去。”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里的心灵恰好就是当我们专注于做某事时心理的专注状态。

音乐是一门知识和技能环环相扣、需要循序渐进的学科,并非吊儿郎当,抱着玩玩的态度就能学好的。“音乐欣赏”课程要达到教学目的,也同样需要使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宋代柳永有词云:“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此句传达了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着态度。在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在深刻理解音乐内涵的同时,学生的专注力得到了非常好的训练,思考与表达能力也得到提升。

通常人们谈论音乐的功能时,一致认为音乐有让人心旷神怡、身心放松的功效。其实音乐能让人松弛而不懈怠,其核心优势在于优秀的音乐文化能解放人类思想,激发人类的创造思维,使学习音乐的人变得更加睿智,看待问题更加全面细致。优秀的音乐作品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娓娓道来,在无形中体现人类对社会生活的提炼和加工,有助于发展非音乐专业大学生的潜在音乐能力,活跃思维,开拓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学习效率。

四、开阔多元化的学科交叉视野和国际视野

教师要上好“音乐欣赏”课程,非音乐专业大学生要学好“音乐欣赏”课程,不是一蹴而就的简单事儿,而是一个长期系统化的教学相长的过程。首先,教师自身要有“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的格局,在音乐素养和见识方面积极与国际、国内先进的音乐教育思想接轨。在教学准备中应当开拓国际、国内的音乐素材,挖掘音乐本身具备的多学科价值,提供多样性的音乐供学生课后自主欣赏。“大学生走在时代的前端,走在流行的前端,音乐赏析课程中作品的素材也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才能与学生产生共鸣。当代大学生对新鲜事物的认可度及接受能力都相对较强,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一些世界民族音乐、电子音乐、实验性音乐等先锋音乐风格作为赏析素材。对世界民族音乐进行学习,能够使学生正确了解世界,认识世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培养学生的音乐文化洞察能力和理解能力。”[5]

其次,教师应当培养非音乐专业大学生具有开阔多元化的学科交叉视野和国际视野。这样的教学思维和学习语言常用的精读和泛读这一卓有成效的学习方法殊途同归。这种强化课堂和课外学习效果的教学思维提供给学生更多“磨耳朵”的机会,有利于非音乐专业大学生拓宽音乐视野、训练综合能力。想想我们在学习语言类课程的时候,无论是汉语还是外国语言,教师都会要求学生精读和泛读。“精读和泛读是同等重要的阅读方式,精读侧重于对文本细节的理解,像字、词、句以及语法等,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结构;而泛读面向整体,要求学生了解文章大意、故事情节和需要说明的问题。”[6]“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结合精读与泛读对提高学生阅读水平有重要影响。精读增加深度,泛读提供广度,都是阅读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活动。语文阅读教学应该将分析和积累做到有机结合,语文阅读教学应该将精读和泛读做到有机结合,语文阅读教学应该将做题和读书做到有机结合。”[7]

精读和泛读相结合的优越性在“音乐欣赏”课中也是十分适用的。打个比方,开阔多元化的学科交叉视野相当于精读,国际视野相当于泛读,只有精读与泛读相结合,才能使“音乐欣赏”课程最大化地实现教学的价值和意义。因此,“音乐欣赏”课程应当扩大非音乐专业大学生的音乐欣赏曲目范围,音乐教师应尽可能精选全世界优秀的音乐作品提供给学生。“世界各地的听众都会有基于自己知道和喜欢的音乐而带有某种偏见。相反,了解世界音乐能培养出开放的耳朵和思想。从创造该音乐的人们的角度来听一种陌生的音乐,将扩大我们的理解,增加我们的乐趣。”[8]4非音乐专业大学生通过对世界音乐的了解,将会更好地理解世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最后,非音乐专业大学生通过学习和音乐内在形态相关的地域知识、民族知识、社会知识、文化知识,才能深刻理解音乐反映了什么、表达了什么、呈现了什么,丰富个人对世界、国家、社会的认知,从而更新对学科的认识。在非音乐专业大学生学习“音乐欣赏”课程的时候,教师应当综合运用历史学、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民俗学、地理学和语言学等学科知识,立体纵向地感知音乐,帮助学生建立音乐与其他学科共生共存的感悟。在这个学习探索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搭建音乐和世界关系的桥梁,培养非音乐专业大学生感官统合,更有助于开阔非音乐专业大学生的眼界。

在当今飞速发展的时代,知识、信息多元化,运用多学科知识,更好地让非音乐专业大学生上好“音乐欣赏”课,综合多学科知识,形成多元化、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是符合学生心理期待的,并能开阔非音乐专业大学生的视野,让非音乐专业大学生真正增加音乐素养,培养人文情怀。

五、培养优美而崇高的音乐审美能力

2019年4月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9]。学校美育是培根铸魂的工作,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全面加强和改进美育是高等教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校美育工作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美育的育人导向更加凸显,结构布局不断优化,课程建设稳步推进,美育活动丰富多彩,资源保障持续向好。但是,高校美育工作与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与构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育人体系还不相适应,与满足广大青年学生对优质丰富的美育资源的期盼还不相适应[9]。教育部的意见评价了高校美育工作中的得与失,向高校教师指出了美育工作继续努力的方向。

音乐审美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学科发展的讨论也是十分丰富的。例如符丽琴在《音乐创新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研究》中写道:“在对以审美为特征的优秀民族音乐的积极思辨中,人们可以发现其中蕴含的‘真、善、美’,领悟到民族的音乐史、心灵史、审美史,有利于培养民族品质和爱国情怀,涵养出优秀的精神品质。”[10]201又如陈思在《高校音乐教学探究》中写道:“音乐审美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未来社会发展的一代新人所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音乐审美教育可促进个性自由和谐的发展,它从完整成熟的心理结构出发,培养人的整体反应能力,以促进人自身各种心理因素的平衡与协调,提高人的素质。音乐是一个具有节奏性、平衡性有机统一的完美的音响运动,它积淀着人的情感和理想。所以音乐审美教育可发展为多项思维,以启迪学生的智慧增长。”[11]343以上两位学者分别从音乐审美教育对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价值和意义方面进行了论述。作为补充,笔者认为音乐审美教育的实质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非音乐专业大学生通过学习音乐欣赏课程,感悟音乐凝练的艺术美,领略到音乐作品所传达的精神力量,逐渐建立音乐审美形态的概念,构架起个体精神与音乐勾连的桥梁,从而理解音乐艺术对优美和崇高的追求和体现。

传授知识与技能本身并非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音乐教育也并不等同于育人,而是育人的基础与载体。只有当传授知识与技能的过程融入了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创造性教育,只有当所传授的不是碎片化知识与技能,而是能够在学生的真实音乐审美生活中被有效地应用,只有当所传授的知识与技能内化为对学生的整个人产生积极影响的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创意实践等美育核心素养时,知识与技能传授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以美育人。我们说人本质上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音乐本质上确有高雅和俗媚之分,不然就不会有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之说了。当然,下里巴人并非完全就是俗媚的音乐,也有很大一部分属于生动活泼的音乐。非音乐专业大学生在上“音乐欣赏”这门课时,应当要学会区分什么样的音乐是精神食粮,什么样的音乐是精神垃圾。非音乐专业大学生在寻找美好音乐的同时,也将受到美好音乐的启迪,汲取音乐的力量,在音乐的世界里获得感动,塑造善良而高贵的心灵世界。

结语

非音乐专业大学生从“音乐欣赏”课程中能得到和谐、平衡、周密的思维训练,获得专注力的深层培养,开阔多元化的交叉学科视野和国际视野,培养优美而崇高的审美能力。当然,对非音乐专业大学生来说,学习“音乐欣赏”课程的好处不止以上四点,通过有效的课程实践和课堂反馈,能最大化地使个人成长为一个心理健康、自信蓬勃的复合型人才。

综上所述,培养非音乐专业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是一门系统复杂的良心工程,授课教师和非音乐专业大学生在“音乐欣赏”课程上的良好互动能促进课程目标的实现。“音乐欣赏”课程作为一门艺术通识课程,是一门真正能够丰富大学生精神世界的课程,是一门培养大学生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的课程,也是一门培养大学生审美能力和正确世界观、价值观的课程。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能够使非音乐专业大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提高艺术素养,重新塑造他们对音乐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

对这门课程的重视,意味着我们逐渐意识到“音乐欣赏”课程能作为健全学生人格、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发展学生多维度思维的一门艺术存在。实际上,许多高校的非音乐专业学院没有开设“音乐欣赏”课程,或者即使开设了这门课程,通常也只有一学期的课时。从课程内容完整和充实的角度来讲,设置成一学年更为合适,因为“音乐欣赏”课程所包含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中外古今的音乐艺术浩如烟海。课程时间设置为至少一学年,学生能比较充分地鉴赏中外民歌、歌舞、民族器乐、说唱、戏曲、歌剧、舞剧等音乐文化。因此,建议高校在非音乐专业学院长期开设“音乐欣赏”课程,保证教学质量和课时量,因为教学质量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而教学时长也决定了课程的深度和广度。

猜你喜欢

音乐欣赏音乐作品音乐
音乐作品赏析模式研究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图力古尔及其音乐作品浅析
音乐作品
陶冶情操,培养审美
提高学生音乐欣赏兴趣的方法
音乐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