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022-10-31刘昌才

安徽教育科研 2022年25期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数学教师思维

刘昌才

(阜南县第十二小学 安徽阜阳 236300)

小学数学以基本的数学概念和简单的计算为主要教学内容,知识容量相对较大且各方面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比较复杂,对于尚处于身心发育初期阶段的小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以至于不少小学生对数学学习有一种抵触情绪。将“教学做合一”理念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能够让学生以更加自主的方式进行学习和思考,并在实践活动中实现对课内知识和技能的深度理解与吸收。

一、在教学过程中落实分层教学理念

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要想取得良好的工作成效,小学数学教师务必要对每个学生的学情有所了解,而后以此为依据开展分层教学,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数学成长路径,为提升其自学意识和实践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丰富学情的范围和了解渠道

小学数学教师对学生的认知要突破传统的“学习能力+知识基础”的局限,将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等对数学学习起到间接影响的因素考虑进去。与此同时,小学数学教师还要拓宽了解学生学情的渠道,除了课堂观察和试卷、作业分析外,还要通过日常谈话和家校合作等方式获取更多、更全的信息,以此来完成学情档案的合理构建。

(二)为学生合理划分不同的学习档位

在完成对学生多方面学情信息的有效搜集与整理后,小学数学教师要根据这些资料具体落实分层教学原则,结合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储备、认知条件划分出不同的学习层次,并针对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评价标准,以此让学生获得与自己当前学习状态最匹配的综合引导,让自学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二、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自主学习”并不是特指“完全依靠学生个人”去开展学习活动,而是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参与课堂学习。基于这一认识,小学数学教师要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入并完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和学生之间以更为主动、灵活的方式进行交流和合作,以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与灵感。

(一)在课堂教学中树立“余白”意识

相当一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讲解过程中,都会出于对小学生尚不成熟的思维认知能力的“照顾”而对知识点“穷究其细”,将每个知识内容都拆解到“原子级别”。殊不知这种教学方式从长远来看剥夺了学生自主思考的权利,并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思维的构建。小学数学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树立“余白”意识,对知识的讲解做到“点到为止”,留出一些相对简单或具有较大思考空间的问题作为小组讨论课题供学生自主解决,这样才能让学生有自主探索的机会,从而真正实现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强化。

例如,讲解“平行与相交”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在完成基本内容的串讲后提出一个问题:“‘两条直线不是平行就是相交’,大家觉得这句话到底对不对?如果不对的话,大家又能举出什么样的反例呢?”而后让学生小组讨论并试着在纸上画一画。如果学生没有思路,教师就可以试着从“同一平面”这一前提条件入手予以必要的指导。

(二)科学分配小组成员

小组合作学习要想取得良好成效,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科学分配小组成员。为达成这一目标,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分组,既要保证每个小组中同时存在处于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确保学生之间学习资源的正向流动,也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学习短板和优势,进而互补、互促;同时还要对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进行合理的把控。

例如,对于“可能性”这一课的小组讨论,教师可以按照“1∶1∶2”的比例确定分别处于高、中、低学习层次的学生人数;同时要保证小组中有在思维缜密性、思维创造性和沟通协调能力等方面有着一定优势的成员;等等。

三、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实践学习活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一切知识的来源。小学数学教师要秉持“学以致用”的原则,根据学生的能力、兴趣以及课程教学的内容、需要,设计、组织一些实践学习活动,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更强的数学学习趣味性,另一方面为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深度理解和吸收提供条件。

(一)引入数学实验活动

小学数学教师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的内容和要求,设计并组织一些简单、有趣的实验活动,引导学生将知识的提炼过程有效地还原,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形成过程及论证数学结论的成就感,同时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手段得到进一步优化。

例如,对于“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一知识点,教师可以先在黑板或课件中展示“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这一结论,而后询问学生如何才能证明这个结论的正确性,并引导学生设计可行的实验。如果学生暂时没有明确的思路,教师可以为每组提供一个纸三角板,并提醒学生“180度就是平角,也就是一条直线”,这样学生就会想到可以将三角板的三个角撕下来并将三个角的顶端拼在一起,看看外侧两个三角形的外边是否处于同一条直线上,那么结论就得到了证明。

(二)利用游戏的形式组织趣味实践活动

小学生有着活泼、好动、爱玩的天性,他们生来就喜欢参加一些有意思的游戏活动,并且常常在游戏中表现出更强的学习能力和悟性。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实践学习活动时可以添加一些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游戏元素,让学生在参加富有趣味性的活动时,强化实践能力和思考能力,将“寓教于乐”的目标落到实处,并在更高层面上实现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素养的有效塑造。

例如,对于“元、角、分与小数”这一课的教学,教师可以提前要求学生将家中闲置的一些物品带到学校作为“商品”,并准备一些档案柜作为“货架”。而后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为每组发放一些用废纸制作的标有不同面额的“纸币”。学生扮演顾客,教师则扮演店家,师生一起玩“购物游戏”。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掌握元、角、分的概念并学会简单的小数计算,并有助于其将学习成果应用到实际的购物环境中。

四、在教学完成后布置社会实践作业

作业是巩固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手段。在作业设计中,小学数学教师要更多地依靠社会这一广阔空间所具有的训练条件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从更大的范围、更深的层级开展知识、技能的应用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一)将小组合作模式应用到社会实践作业的执行当中

小学生更喜欢和小伙伴一起参加一些富有挑战性的活动。基于小学生这一普遍心理,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社会实践作业时,就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利用课余时间完成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充分体验到团队协作的乐趣并实现实践经验的有效交流、分享,同时在客观上完成对课上学习成果的二次理解和深度吸收,从而达到锻炼实践能力、强化自学意识的目标。

例如,在完成“统计”这一课的教学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双休日的时间,以小组形式统计校门口过马路的人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将过马路的人分为儿童、青少年和老年四个年龄段,统计人数,以此推断哪个年龄段的人最遵守交通规则。根据这些数据画出统计图,而后撰写相应的活动报告和心得,连同统计图一起作为作业上交。

(二)在社会实践作业中融入亲子元素

小学生依赖自己的父母,亲近父母,非常希望能够和父母一起参加活动。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设计社会实践作业时融入一些亲子元素,鼓励学生在家长的陪同和帮助下完成任务。这既可以让学生在父母的帮助下降低任务的完成难度并获得更多的知识与技能,也可以使学生享受和父母相处的温馨与快乐,同时还激发学生在父母面前表现自己、证明自己的好胜心,这对于学生自主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塑造都是极为有利的。

例如,对于“观察物体”一课的实践作业设计,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周末的时间,和自己的父母一起去当地有名的建筑物或附近小区、公园中标志性景点,从不同角度观察这些建筑物、景点的外貌,并画出它们的三视图,而后请父母进行完善,最后将简图交给教师。教师可以在班里作品展览,让学生互相看一看画的都是哪栋建筑,并评选出若干幅最佳作品。

五、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自主学习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应当以提升学生的创新素养为最高追求,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小学数学教师就必须从思维层面入手优化相关的教学指导工作。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加强对常规教学环节的改造,以逆向思维和质疑精神为核心进行思维培养,这样才能达到最为理想的工作成效。

(一)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所谓“逆向思维”,是指采用与常规思维方向相反的思路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意识与能力。小学生受到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普遍较大,因而在看待问题、处理问题时依赖教师的引导。为了打破这种格局,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在设计一些问题或教学环节时,通过“先结果、后论证”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反方向地运用既有学习经验,从而在思维和意识层面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例如,对于“观察图形”这一课,教师可以先在黑板或课件上出示一些几何体的三视图,而后组织学生试着还原出对应的几何体。如果学生感觉难度较大,教师可以让学生结成小组进行讨论,并引入竞赛机制,看看哪一组完成这一任务的时间最短、结果最准确。

(二)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小学生长期以来都习惯跟随教师的脚步学习,这虽然有利于教师对课堂节奏的把控,但却很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为改变这一现状,小学数学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通过预设“陷阱”或“反常规”训练等方式,故意给学生设置一些问题和“漏洞”,让学生凭借自己的认知和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一方面提升学生的应用意识与技能技巧,另一方面使学生获得极大的满足感。

例如,进行“分数乘法”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讲解例题的过程中故意点错结果中小数点的位置,或者跳过括号里的内容先进行括号外的运算。当学生表现出疑惑后,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时停顿或眼神暗示等方法鼓励学生,使学生敢于指出并纠正问题。

结语

教育的真谛并非单纯地教给学生知识,而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感受学习的乐趣、具备学习的能力,并引导学生掌握利用学习成果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小学数学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贯彻“教学做合一”的思想,通过落实分层教学理念、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开展实践学习活动、布置社会实践作业以及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等手段,实现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灵活培养,使他们体会到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巨大价值和乐趣,从而为其以后高阶数学课程的学习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教学做合一数学教师思维
终身学习,终身发展
中学数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策略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改革研究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教学做合一”思想在职校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实践研究
职高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研究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数学教师课程标准意识的价值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