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循证理论的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疼痛程度、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

2022-09-21梁燕年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24期
关键词:负性循证疼痛

梁燕年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科,福建 厦门 361000)

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肿瘤发病率随之逐年攀升。据调查,肺癌、乳腺癌、胃癌是造成我国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1]。随着疾病进展,肿瘤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感,影响患者的心理情绪及生活质量,对其生活质量造成负面影响,不利于患者的生存。因而,给予肿瘤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尤为必要。基于循证理论的护理模式可将临床经验、科研结论、患者愿望相结合,给予患者最具针对性的护理方案,从而达到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的目的[2]。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循证理论支持的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设计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60例肿瘤患者(2020年11月至2021年11月),按入院顺序以单双号分为对照组(30例)、循证组(30例)。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26~74岁,平均(52.47±7.25)岁;病程6~16个月,平均(10.86±1.36)个月;肿瘤类型:胃癌5例,乳腺癌8例,肺癌12例,结肠癌5例;疼痛程度分级:轻度6例,中度11例,重度13例;接受教育年限4~14年,平均(8.76±2.05)年。循证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28~77岁,平均(53.54±7.36)岁;病程5~16个月,平均(11.45±1.28)个月;肿瘤类型:胃癌6例,乳腺癌7例,肺癌11例,结肠癌6例;NRS分级:轻度5例,中度12例,重度13例;接受教育年限4~15年,平均(9.03±1.98)年。两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肿瘤;病情较为稳定;精神正常;年龄20~80岁;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 存在放化疗禁忌证;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先天性免疫系统异常;造血功能异常;近1个月有催眠药使用史者。

1.3 方法 在入院后,两组均给予相应手术治疗、放化疗及药物治疗。

1.3.1 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案。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若有异常,及时报备;指导患者遵医嘱按时、按量用药;保持病房环境清洁舒适,定时开窗通风;安抚患者情绪,避免患者情绪过激;纠正患者不良生活习惯,劝诫患者禁烟酒;给予患者运动指导;加强患者营养摄入,多进食清淡、高蛋白、高热量食物;保持患者个人卫生清洁,避免感染。

1.3.2 循证组 循证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循证理论指导的护理方案,具体如下。

1.3.2.1 组建循证小组 由护理主管、病区护士共同组成循证小组,由科室主任及护理主管负责组织培训循证理论、检索循证、循证目标、应用循证等,确保组员均熟练掌握循证相关护理知识。

1.3.2.2 提出问题 结合患者病情与既往临床经验,提出以下问题:肿瘤患者的心理、产生该心理的原因、癌痛的诱因、如何缓解癌痛、影响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原因、如何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等。

1.3.2.3 寻找实证 依据提出问题,提取关键词“肿瘤”、“心理”、“疼痛”、“生活质量”等,于“万方数据”、“中国知网”、“中国期刊网”等网站检索相关文献或书籍,删除重复文献,筛选出可靠性、实用性、有效性文献。根据查证发现:①焦虑、抑郁是肿瘤患者产生的主要情绪变化,分别高达59.78%、68.48%,且二者并存的发生率为45.65%。产生心理变化的主要原因为:自身身体素质下降、疾病知识缺乏、身体疼痛、自我护理知识缺乏、经济压力。②接受治疗的肿瘤患者中存在疼痛感者约占50%,晚期肿瘤患者中则高达60%~90%。产生疼痛的原因主要为:躯体因素、心理变化、缺乏镇痛护理知识。③影响生活质量的原因主要为:负性情绪影响、身体疼痛、环境影响、药物影响、缺乏疾病相关知识。参考文献内容,将护理经验、护理知识、最新科研结论与患者病情、文化程度、家庭背景、健康需求等相结合,为患者制订合理、科学的护理方案。

1.3.2.4 运用实证 ①疾病知识宣教:为患者发放肿瘤知识宣传手册,其中包含致癌因素、肿瘤早期症状、治疗方法、治疗目的、治疗周期、常见并发症及预防措施等,根据患者文化程度及理解能力,用简单明了的语言为患者讲解相关知识。为患者讲解对疾病相关注意事项及自我管理要点,包括日间不过度睡眠、避免暴饮暴食、避免过度活动、禁忌刺激性食物、避免情绪过激等,指导患者尽量避免以上行为,做好自我管理,与患者共同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表,逐渐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自我管理习惯。②心理护理:加强护患交流,鼓励患者诉说疼痛感受及宣泄内心情感并耐心倾听,使患者精神及心理上得到抚慰与支持,对患者提出的问题,首先给予肯定,耐心为其做答,创建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加病房巡视频率,了解患者心理及生理需求,尽量满足患者,时常暗示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促进疾病有所转归,增强患者战胜肿瘤的决心。活跃病房气氛,邀请积极乐观、恢复良好的患者分享自己排解负性情绪的方法及治疗经验,调动患者治疗积极性;鼓励患者家属增强与患者间的情感交流,多与患者聊天谈心,关心患者日常生活,学会换位思考,避免与患者起争执,以增强患者回归日常生活的信心。指导患者放松冥想及肌肉放松,选取相对安静舒适的环境,患者取平卧位,闭目养神,紧闭嘴唇,集中注意力到头部,再逐渐张开牙关,放松头部肌肉;专注呼吸,将意念集中至丹田,双手轻轻放至肚脐,随着呼吸节奏收缩腹部肌肉;构思积极性的自我暗示语言或优美的画面,想象自己远离病房环境,正身处热爱的事业或家庭环境中。③自我护理:医护人员为患者讲解自我护理的重要性,通过患者家属、网络正能量、社会支持等方式,以行动或语言激励患者勇于面对疾病及癌痛,每周抽出30~40 min组织肿瘤患者参与集体自护活动,培养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使其在生活中实现完全或部分自理;指导患者合理运动及饮食,以提高机体免疫力。④疼痛护理:护理人员向患者介绍疼痛分级及评估意义,每天进行1次疼痛分级,当护患评估结果有差异时,按患者评级为准给予相应护理措施;护理人员要熟练掌握三阶梯镇痛法,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给予患者正确用药剂量、方式及种类,避免患者出现药物依赖及耐药性,同时,要密切关注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并及时处理,以降低药物不良反应;检查、护理、治疗时动作要轻柔、准确,以免疼痛刺激;为患者进行肌肉按摩,在肋间隙、腋部、腰背等部位进行稳定、缓慢的环形按摩,或按摩合谷、内关、足三里等穴位,每次15~20 min,每日2次;选择听广播、看电视、听音乐等方式分散患者注意力,缓解患者疼痛;采用冰水袋或冷毛巾等冷敷患者疼痛部位,以刺激镇痛。⑤环境护理:加强病房环境管理,设置病房为适宜居住的温度、湿度;为病房添加绿植、摆件、插画等,增添病房生机;加强病房巡视,重视病房外部环境,降低病区信号灯、监护仪、警报器声量,避免过度嘈杂;合理安排床位,将打鼾患者及睡眠浅的患者尽量分开,以防影响患者睡眠。两组均干预3个月。

1.4 观察指标 ①疼痛程度。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采用疼痛数字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价,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剧烈疼痛,将疼痛程度划分为轻度(1~3分)、中度(4~6分)、重度(7~10分)。②负性情绪。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价,SAS、SDS分值范围均为0~100分,SAS≥50分则表示存在焦虑心理,SDS≥53分则表示存在抑郁心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心理问题越严重。③生活质量。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采用肿瘤患者生活质量量表(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cancer,EORTCQLQ-C30)评价,本研究仅评估该量表功能领域,包括角色功能(0~8分)、躯体功能(0~20分)、认知功能(0~8分)、情绪功能(0~16分)、社会功能(0~16分),总分68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④护理满意度。干预后采用我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量表评价,包含护理内容、护理结果、工作效率、工作态度等内容,满分10分,评价标准:十分满意(10分)、满意(8~9分)、尚可(6~7分)、不满意(0~5分),总满意度=(十分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分析软件,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NRS 干预后,循证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NRS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NRS评分比较(分,)

2.2 负性情绪 干预后,循证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负性情绪比较(分,)

表2 两组负性情绪比较(分,)

2.3 EORTCQLQ-C30 干预后,循证组在角色、躯体、情绪、社会功能4个方面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EORTCQLQ-C30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EORTCQLQ-C30评分比较(分,)

2.4 护理满意度 循证组护理满意度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见表4。

表4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 论

3.1 循证理论的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肿瘤是一种与社会、心理、生物因素关系密切的疾病,既可造成组织器官生理性病变,又可引发患者社会、心理发生变化,而社会、心理变化在肿瘤的进展过程中也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如此循环往复,影响患者的预后[3]。艾小红[4]通过评价乳腺癌患者情绪变化,发现循证护理能消除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本研究给予肿瘤患者循证理论的护理干预,结果发现,循证组干预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循证理论的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分析其原因,循证理论的护理将临床中的实际问题、患者需求与科研成果及临床经验相结合,深度剖析肿瘤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的原因、影响因素,并为其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加强护患交流,与患者之间构建良好护患关系,护理人员通过鼓励患者发泄情绪、耐心倾听等方式,增强患者信任,有助于增强患者遵医行为,调节患者情绪;为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有助于患者了解该疾病,减轻患者不确定感;鼓励患者积极参与自我护理活动,加强患者运动及饮食干预,有助于增强患者自我效能,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使患者切身感受到身体带来的变化,从而增强患者战胜肿瘤的信心,减轻患者不良情绪;同时,邀请乐观豁达、预后良好的肿瘤患者为消极态度患者讲述自身康复经验,有助于为患者树立康复自信;此外,疼痛是加重患者焦虑、抑郁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循证理论的护理针对患者疼痛原因,采取转移注意力、物理疗法等缓解患者疼痛,从而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等情绪[5-6]。

3.2 循证理论的护理干预能减轻患者疼痛程度 疼痛是肿瘤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受心理、躯体等因素的影响。临床普遍认为,疼痛会诱导肿瘤患者负性情绪,而负性情绪亦会加重癌痛患者疼痛感。既往临床常常忽视疼痛带给患者的负面影响,单纯的认为疼痛是肿瘤患者必须面临的问题,因而仅在疼痛急性发作时给予镇痛处理,而癌痛实则是种病,需按时、足量、按需个体化给药,才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张涛和田睿红[7]的研究发现,给予肿瘤患者循证护理能有效减轻其癌性疼痛。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循证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循证理论的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肿瘤患者疼痛程度。肿瘤带来的痛苦远超人们的想象,而医护人员在日常疼痛评估时,往往低估癌痛的影响,而基于循证理论的护理通过肿瘤患者每日自评,准确掌握患者疼痛感,及时为疼痛治疗提供有效信息,一改往日按需给药方案,结合医护人员专业知识、患者临床症状,定时、定量给药,不仅能减轻患者不良反应,还可最大限度缓解患者疼痛,提高镇痛效率;在为患者检查、治疗时,动作尽量轻柔,避免技术操作增加患者痛苦;同时,鼓励患者家属多换位思考,关心患者,使患者感受生活的美好,减轻患者心理负担,从而主观减轻患者疼痛;此外,给予患者按摩、冰敷等也可缓解患者局部疼痛[8-9]。

3.3 循证理论的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循证组干预后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基于循证理论的护理模式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原因在于,循证护理以患者需求为中心,以他人科研成果为基础,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开展科学、准确、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使护理工作更具目的性,有助于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及综合素质,也有助于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从而增强患者遵医行为,进而给予患者疾病知识宣教、心理护理、自我护理等干预时,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增强患者的康复信心,从而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患者负性情绪,进一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10]。

综上所述,给予肿瘤患者循证理论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不良情绪及疼痛程度,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负性循证疼痛
难以忍受的疼痛——三叉神经痛
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无痛分娩用于初产妇的临床效果观察及对负性情绪的影响
循证医学教育在麻醉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安宁疗护对老年肿瘤临终患者主要照顾者负性情绪及心理应激的影响
探讨循证护理在急诊烧伤患者中的价值
共患难, 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
《循证护理》稿约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怎么给疼痛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