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数据库与VOSviewer的肺气肿文献计量分析

2022-09-17王安妮于向荣

中国当代医药 2022年24期
关键词:肺气肿图谱期刊

王安妮 王 鹤 于向荣

暨南大学附属珠海医院放射科,广东珠海 519000

肺气肿是呼吸系统的病理性改变,是指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末梢肺组织破坏、残气量增加导致异常持久的扩张,伴有肺泡壁和细支气管的破坏且无明显肺间质纤维化表现。 肺气肿作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重要表型,常合并慢性支气管炎及支气管哮喘的发生。 同时,肺气肿也是导致肺动脉高压、肺癌发生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检索Web of Sciences的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数据库(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Database,SCIE), 对2010—2020年不同国家(地区) 发表的肺气肿疾病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旨在了解国内外肺气肿疾病的研究趋势及热点, 为肺气肿疾病研究者提供具有参考意义的信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用Web of Science 作为统计源。 作为目前国际公认的最具权威的科学文献检索工具之一,论文被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收录和引用的情况,已成为评价研究者、学术机构学术地位、科研水平、创新能力及论文质量的重要依据。VOSviewer是由荷兰莱顿大学的Nee Jan van Eck 和Ludo Waltman 共同研发的可视化软件, 核心思想为“共现聚类”,即两个事物同时出现代表它们之间是相关的;这种相关关系存在多种类型,它们的强度和方向也不一样; 基于关系强度与方向的测度指标聚类,可寻找不同类型的团体。 该软件主要面向文献数据,通过关系构建与可视化分析,绘制作者、引文、关键词等共现图谱。 纳入标准:①在SCIE 数据库中出现含检索词的文献;②英文发表的文献。排除标准:无关和重复文献。

1.2 方法

进入Web of Science 数据库的主页,输入:主题=(pulmonary emphysema),且“pulmonary emphysema”为唯一检索项;数据库=SCI-EXPANDED,时间跨度=2010-01-01 至2020-12-31,以上操作时间为2021年10月18日。

1.3 统计学方法

对检出的文献利用Web of Science 提供的统计和分析数据功能,分别从“pulmonary emphysema”研究年代、国家(地区)、研究方向、论文刊载期刊、高被引频次文献及被引频次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再将数据导入VOSviewer 软件生成关键词共现图谱,分析研究热点及趋势。

2 结果

201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SCIE 数据库共收录“pulmonary emphysema”文献7219 篇,以学术论文为主(5454 篇,占总数的75.551%),其次是综述性文章(849 篇,占11.761%)、会议摘要(535 篇,占7.411%)、社论材料(271 篇,占3.754%)及信函(103 篇,占1.427%)等。 以上数据表明,学术论文是“pulmonary emphysema”研究成果的主要产出形式。

2.1 文献出版年代

2010—2020年各年份SCIE 收录“pulmonary emphysema”相关论文的情况见表1。 由检索结果分析可知,2010—2020年“pulmonary emphysema”相关论文的发表量呈递增趋势,以2011—2012年论文数增长最为显著,论文发表量峰值位于2018年,如图1所示。

表1 2010—2020年SCIE 收录“pulmonary emphysema”论文情况

图1 2010—2020年SCIE 收录“pulmonary emphysema”论文年代分布情况

2.2 文献国家(地区)分布及被引情况

一个国家(地区)在某一研究领域内的文献发表量与文献被引情况反映了该国家(地区)在此研究领域的科研实力与影响力。H 指数(H-index)又称h 因子(h-factor),h 代表高引用次数,由美国物理学家Jorge Hirsch于2005年提出,如果将一位科学家的出版成果以他们被引生命周期的数字进行排序,H 指数就是一个最大值,这个最大值是指每篇论文至少被引了H 次的H 篇文章。 H 指数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一位学者的学术成就,其个人的H 指数越高,则表明其学术成就越大; 随后,H 指数的应用对象也由个人拓展至国家(地区)、期刊、研究机构等。 分析“pulmonary emphysema”检索结果,共涉及112 个国家(地区),排名前十的国家(地区)如表2 所示,美国以发文量2617 篇、总被引频次76 379 次、H 指数114位列第一,远超其他国家;按篇均被引频次排名,加拿大以42.91 次居首位。 中国、韩国等亚洲国家总被引频次、 篇均被引频次、H 指数相比欧美国家都处于较低水平。 对纳入文献的所属国家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到“pulmonary emphysema” 研究国家间合作关系共现图谱,见图2。发文量≥15 的国家均在下图中显示,图中一个节点代表一个国家,节点的大小取决于发文量和与其他国家的合作情况。连线代表不同国家之间存在合作发文情况,连线粗细程度体现了国家之间的合作程度。 美国仍占据肺气肿相关研究的核心位置,欧美国家之间关于肺气肿研究的交流与合作相较亚洲国家更为密切。

图2 2010—2020年SCIE 收录“pulmonary emphysema”论文发文国家(地区)间合作关系共现图谱

表2 2010—2020年SCIE 收录“pulmonary emphysema”论文排名前十的国家(地区)分布及被引情况

2.3 文献的研究方向与热点

肺气肿疾病相关文献的关键词分析能够反映本领域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研究热点。利用VOSviewer生成2010—2020年“pulmonary emphysema”论文高频关键词共现图谱,以节点和连线的方式呈现,结果如图3 所示。 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类别,圆圈及标签构成一个元素,元素的大小取决于节点的度、连接的强度及被引频次。 元素越大、连接强度越高,在共现图谱中影响力越大,也代表了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及趋势。由此可知肺气肿疾病研究热点仍集中于“COPD”“emphysema”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computed tomography,CT)影像学表现、临床表现与分型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其中吸烟在疾病发生、进展过程中的作用备受关注,近年来肺减容手术治疗肺气肿的研究以及肺气肿患者生存周期的研究也有所进展。

图3 2010—2020年SCIE 收录“pulmonary emphysema”论文关键词共现图谱

2.4 论文刊载期刊

2010—2010年SCIE 收录“pulmonary emphysema”论文共刊载于1233 种期刊上,期刊语种以英文为主。按论文刊载数量由高到低排列选取前十位,结果如表4 所示。 影响因子(import factor,IF)为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期刊评价指标,期刊的影响因子越高,被引用的频率越高,该期刊的学术影响力越大。 《American Journal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2010—2020年共刊载文章503 篇,IF 达21.405, 居首位,其次为《European Respiratory Journal》,IF 为16.671,两者的IF 显著高于其他期刊, 说明以上两种期刊在肺气肿研究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力。

表4 2010—2020年SCIE 收录“pulmonary emphysema”论文数排名前十期刊

2.5 高被引频次论文

论文作为研究者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媒介,论文的被引次数反映了该论文在学术界的影响力及受同行关注的程度。 高被引频次论文也反映了一定时间段内该领域的研究前沿和热点,为科研工作者及时了解学科最新动向提供了便利。 由SCIE 检索2010—2020年“pulmonary emphysema”,按总被引频次由高到低排列, 选取排名前十的论文, 结果如表5 所示。《Characterisation of COPD heterogeneity in the ECLIPSE cohort》以总被引量747 次,排名第一,其次是《Genetic Epidemiology of COPD (COPD Gene) Study Design》。

表5 2010—2020年SCIE 收录“pulmonary emphysema”高被引频次论文情况

3 讨论

论文发表的数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段时间内该领域的研究水平及发展速度, 由分析可得2010—2020年SCIE 收录肺气肿相关论文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并于2018年迎来论文发表量的峰值,表明肺气肿研究领域在此期间处于迅速发展阶段,肺气肿疾病相关研究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

分析论文发表的国家(地区)分布及被引情况,美国的发文量远超其他国家,其次是日本、英国等。一个国家或地区所发表文章被引频次反映了该国家或地区整体的科研实力和学术影响力,美国以总被引频次76 379 居首位;其次是英国,为25 299 次;日本与德国的总被引频次均超过10 000 次。中国相较于上述国家,发文量与英国、德国相仿,但被引次数仅8613 次,显著低于英、德两国。除此之外,中国的H 指数在表2所列国家中居倒数,与欧美国家差距明显。 以上数据表明中国虽然在论文发表量上居于前列,但论文整体质量仍有待提高。 就合作关系而言,肺气肿疾病相关学术交流与合作集中于欧美国家之间,亚洲国家较少参与, 跨地域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有待进一步提高。对“pulmonary emphysema”关键词进行分析,发现世界各国研究者对该领域的研究主要围绕 “COPD”“emphysema”的CT 影像学表现、临床表现,近年来有关肺气肿患者的生存周期与肺减容手术治疗肺气肿方面的研究备受关注。通过分析“pulmonary emphysema”论文来源期刊的IF 及所刊载的论文数量, 有助于研究者选择重点期刊进行文献查阅获取当下“pulmonary emphysema”研究热点以及投稿自己的研究成果。 《American Journal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在2010—2020年共刊载文章503 篇,IF 达21.405,居表4 所列期刊的首位,说明该期刊在肺气肿研究领域具有重大学术影响力。文章的被引频次作为国际公认的衡量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反映了世界各国研究者对某项研究的关注、认可程度,也反映了该文章在其研究领域的重要性及学术地位。 表5 示2010—2020年SCIE 收录“pulmonary emphysema”高频次被引论文,总被引频次及年均被引频次最高的是Agusti A(Agusti Alvar)在2010年所发表的《Characterisation of COPD heterogeneity in the ECLIPSE cohort》。

综上所述, 本文从文献计量学角度对2010—2020年SCIE 收录“pulmonary emphysema”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显示,有关“pulmonary emphysema”研究论文的数量呈上升趋势,美国无论按发文量、总被引频次还是H 指数排序均居首位,中国、韩国等亚洲国家学术水平相较欧美国家,仍存在一定差距,论文质量有待提升;中国在“pulmonary emphysema”研究领域参与度不足, 应同欧美国家建立更加密切的跨地域学术交流与合作。 在该研究领域内最具影响力的期刊与论文分别为《American Journal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和《Characterisation of COPD heterogeneity in the ECLIPSE cohort》。

猜你喜欢

肺气肿图谱期刊
“植物界大熊猫”完整基因组图谱首次发布
精武门的武术图谱与徐悲鸿
什么原因导致的肺气肿你知道吗?
冬季治疗肺气肿的四大要点
什么是肺气肿
期刊审稿进度表
图表
肺气肿如何食补比较好
期刊审稿进度表
期刊审稿进度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