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2022-09-06李瑞昌

北方药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痛风性痛风关节炎

李瑞昌

(台山市人民医院内分泌风湿科,广东 台山 529200)

痛风性关节炎属于一种常见疾病类型,诱发原因主要是患者嘌呤代谢能力低下,导致人体中血尿酸水平持续升高并产生尿酸盐,继而沉积在关节相关软组织内,最终导致关节部位产生炎症和病损损,多发于中年男性人群中[1]。相关研究也指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根除疾病,具有快速止痛、消肿、抗炎等功效,疗效较佳,临床应用和研究价值较高[2]。基于此,本研究于2018年4月-2020年6月期间从我院选取78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产生的影响,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参考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8年4月-2020年6月为研究时间区间,选取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病人一共7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探究其临床资料,纳入标准:①所选研究对象满足ACR诊断/西医诊断标准;②所选研究对象结合临床表现将其归属于为“痹症”范畴,发作次数超过1次,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内相关标准;③所选研究对象具备完整的临床资料,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神志清醒,精神正常;④所选研究对象对此次研究中涉及药品存在过敏史;⑤所选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且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认可。排除标准:①所选研究对象难以进行有效随访;②所选研究对象并发存在严重脏器功能障碍;③所选研究对象存在的重型精神疾病者;④所选研究对象排除继发性疾病者。

将所选取78例患者依照随机数字法分为样本容量均为39例的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中年龄最大者65岁,最小者33岁,平均年龄(43.29±4.71)岁,男女比例为31/8,发病至院时间为1~3d,平均为(1.35±0.28)d;研究组年龄最大者63岁,最小者35岁,平均年龄(43.76±4.82)岁,男女比例为33/6,发病至院时间为1~2d,平均为(1.27±0.25)d。两组患者在上述基线资料对比中均无显著差异(P>0.05),临床对比效果较好。

1.2 治疗方法

将常规西药治疗方案应用在对照组患者中,同时口服昆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秋水仙碱片,首次药物用量为1mg,此后每间隔2小时空腹0.5mg,1日用药不可超过6mg,积极结合病人疼痛和病情增加或减少用药质量。研究组则是在此基础上予以中医治疗,采取本院自制痛风汤进行加减治疗,药方包括山慈姑15g、泽兰10g、茯苓30g、萆薢30g、车前子30g、桃仁10g、胆星15g、苡米30g、威灵仙15g、苍术15g、泽泻20g、红花10g,对于疼痛严重者可加以桑枝、羌活、独活等,对于关节红肿者可加以赤芍、乳香等。将药物进行加水煎煮,连煎2次,取汁300mL,每日一剂分三次服用,连续治疗14d。

1.3 观察指标

以疼痛程度改善情况、炎症因子水平,并评估治疗效果作为观察指标。

①血清炎症因子:在治疗前和治疗7天后采集静脉空腹血,离心处理后取血清,分别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PR)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检测方法选择酶联免疫吸附法。

②治疗效果:评价治疗效果可分为无效、有效、显效以及治愈四个等级,其中治愈: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彻底消失,关节功能处于正常状态;显效: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显著缓解,疼痛显著缓解,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有效:经治疗后临床症状略微改善,炎症因子水平和正常水平差异不大,症状减轻。无效:不满足上述指标水平[3]。并计算总治疗有效率(有效及以上总占比)。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前四项炎症因子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7d后两组患者IL-1β、TNF-α、CRP和IL-6水平均有明显降低,均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对比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经治疗后,研究组疗效在有效以上者为38例,治疗有效率为97.44%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的82.05%,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2.3 两组治疗前后膝关节Lachman评分

通过对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膝关节Lachman相关评分比较,如表3,其中对照组患者中膝关节评分为(42.35±1.16),治疗后1个月评分为(64.55±1.24),治疗后6个月评分为(82.30±1.62)。研究组患者中治疗前膝关节评分为(42.69±2.13),治疗后1个月评分为(75.69±1.40),治疗后6个月评分为(90.54±1.33),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表3 治疗前和治疗后膝关节Lachman相关评分比较

3 讨论

近年来,在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升的新形势下,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发生了巨大变化,导致痛风在我国的发生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发展趋势,同时受饮食、肥胖、药物以及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则极易导致发生痛风性关节炎,在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会产生十分剧烈的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4]。西医分析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病原因后发现,机体尿酸代谢能力障碍是导致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主要原因,继而会导致关节软组织持续沉积尿酸盐结晶,诱发炎症,最终导致患者出现关节功能障碍[5]。

患有痛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体内的尿酸代谢出现异常情况,因此致使尿酸含量过多,日积月累出现疾病。痛风性关节炎具有反复发作的特性,严重情况下会导致患者发生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情况,并且伴随关节残疾情况。

痛风属于腐蚀性炎性关节病之一,相关研究指出,导致尿酸浓度升高的原因主要为破骨细胞分化以及降解物质增加,同时在患者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的影响下,则会导致痛风人数持续增加,在血尿酸持续升高的情况下,即可对痛风予以有效诊断,痛风性关节炎在目前临床上,属于较为常见的风湿病,其主要的发病人群在40岁年龄之上的男性群体中,当患有痛风性关节炎时将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消极的影响。在中医范畴上,此病属于痹症。主要是由于患者长期饮酒与饮食不规律,进而造成脾生湿,内湿滋生留滞,滞于关节所导致,所以在临床上,应当以清热利湿为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根本原则[9]。

中医学认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诱发原因包括脾失健运、痹阻关节、气滞血瘀、气血亏虚、脾虚肾亏等,继而导致关节气血流通受阻,所以将其归属于“痹症”范畴,以关节疼痛和肿胀为主要临床表现。故中医主要将清热利湿、通络化瘀、消痹镇痛作为治疗目的。本研究所采用的自拟痛风汤源自对各文献、医书和药方的总结,方中萆薢可祛风除痹、止痛、利湿祛浊,且可与茯苓配伍,利湿去浊效果更佳;茯苓可发挥抗菌利尿、和胃益脾的价值;红花可发挥活血散淤、止痛通经的价值;威灵仙具备通络镇痛、除湿祛风的价值;山慈菇具备散结化瘀、清热解毒的价值[10]。

秋水仙碱可抑制细胞产生IL-6和抑制白细胞功能,从而达到控制炎症因子水平,快速镇痛等作用;同时加以自拟痛风汤加减治疗,可促进活血化瘀、通络镇痛、祛湿消痹,抑制IL-1β、TNF-α、CRP等炎症因子生成,从而抑制关节炎性反应,促进关节功能恢复,对于疗效提高具有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突出,不仅可有效改善患者肿胀症状,而且可改善患者疼痛程度,具有优质抗炎效用,的的的可促使炎症因子水平处于正常范围中,并促进恢复关节功能,对于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具有积极意义,临床治疗效果明显。

猜你喜欢

痛风性痛风关节炎
非布司他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
膝关节镜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应用
治痛风不能“见好就收”
跑步易患关节炎
不穿秋裤就会得关节炎?你会犯这个常识错误么
痛风:改善生活方式防复发
痛风患者怎么吃才健康
精神压力大可诱发痛风
X线诊断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价值分析
彝药“我思”治疗痛风性关节炎6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