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疫情时期高校体育大课程管理改革策略

2022-07-21余卫平赖锦松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课程管理学时课外

余卫平 赖锦松

(1.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社会体育学院 广东·广州 510663;2.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课部 广东·广州 510440)

2018年9月,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1]2020年10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提出“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这为新时代高校体育课程发展清晰地指明了方向。然而,经历了2020年新冠疫情,大学生虽然对体育与健康有了更多新认识[3],但大学生体质持续下降状况仍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善[4],长期关注课堂成效的传统体育课程,已远远满足不了新时代学生的发展需求。为了让高校体育教育可持续发挥作用,结合当前高校广泛开展的体育课程改革、体质健康管理、阳光体育活动等,有必要综合高校体育教育元素深入探索体育大课程管理。本文对后疫情时期体育大课程管理进行研究,旨在提升新时代高校体育工作管理水平和增进大学生体质健康管理水平。

一、高校体育课程管理现状及问题

(一)高校体育大课程雏形正在形成

自2002年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简称新《纲要》)、2014年《普通高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实施以来,结合近年广东省体育工作会议上各高校体育工作情况汇报资料和广东省各高校官微体育工作信息,广东省高校体育课程管理情况是:一是完善课堂体育,普遍在一、二年级开设体育必修课,总课时数60~144不等,每周安排体育课均为2学时90分钟,班级人数30~60人不等,教学形式以选修课为主,教学内容以理论、“技术+体能”相结合,均制定有本校的体育课程教学大纲,选用指定教材(以规划、校本与自选相结合),各校均编制有教学计划(或授课纲要)与教案标准,成绩评定普遍由平时成绩(考勤+表现+测验等)与期末考试(理论+技能+体能)组成(见表1);二是拓展课外体育,随着高校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日趋重视,不少学校都开展了阳光长跑活动,并将“阳光长跑”列入体育课程平时成绩“表现”栏中考核,或将“特色体育”“体育竞赛”“体质健康测试”列入期末考试“技能”或“体能”栏中考核,也有一些高校将阳光体育活动、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等单独设置必修体育学分进行评定;三是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开展的居家体育学习、语音指导、视频监测、云竞赛等线上体育课程,足见体育课程管理正逐步从传统课堂课程管理延伸到课内外结合中[5][9][12],多模式多形式的体育大课程管理雏形正在形成。

表1 广东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管理现状

(二)高校体育课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围绕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基本目标,当前高校体育课程管理存在问题主要有(见图1):一是专兼职师资执教与保障课程质量之间的问题。作为课程的直接管理者,扩招以来高校体育教师专职数量不足,普遍存在生师比失调,部分高校专职教师平均课时已高达20节/周,仍需大量聘请兼职教师,形成了体育教师专兼结合长期并存的格局。由于专职教师工作量大,兼职教师教学只管上课、不管课后,造成专兼职教师在保证课程质量上存在尺度与成效差异大的现象;二是有限课堂时间与实现课程目标之间的问题。长期以来高校体育教师在课程管理上基本只负责课堂教学,真正提高技能、增强体质的课外体育由学生自主参与为主,虽教师有兼顾组织,但丰富的课外体育与课堂体育仍疏于统筹管理,造成与课堂体育脱节大,以至于仅仅靠每周2学时的体育课远远实现不了课程目标;三是低年级课程设置与促进高等教育全过程体质健康的问题。当前高校开设的课堂体育选项普遍达15项以上,体育场馆器材日趋完善,但体育课程仅在低年级开设,低年级大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虽较高,但进入高年级甚至研究生期间却明显下降[6],说明当前低年级课堂体育管理在满足以学生为中心的体育兴趣上有短期作用,但对于促进大学生主动长期参与体育锻炼,保持健康体质却有限,尤其对于增强高年级学生体质健康未发挥可持续作用。

图1 高校体育课程管理问题

二、高校实施体育大课程管理基础

(一)理论基础

新《纲要》第七条提出:“为实现体育课程目标,应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的体育活动有机结合,学校与社会紧密联系。要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校外(社会、野外)活动、运动训练等纳入体育课程,形成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近20年来理论上持续有新观点,如周学荣教授提出,“新世纪高校体育与健康大课程构建的着力点应突破原课程结构框架,向纵、向横拓展与延伸”[7];王立新学者提出“高校体育大课程系统包括:把单一的体育课程建设成为具有多层次、多结构、互相联系、互动协调发展的体育大课程体系”[8];胡小善学者提出“体育大课程体系主要有体育教学、体质健康管理、校园文化、学生综合素质拓展、师资培养五大内容模块。”[9]分析认为,一方面,高校体育大课程观念已经形成,为新形势下大学体育课程改革明确了“大课程观”的指导思想[4],不论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相结合(或一体化)均符合体育大课程发展的方向,即体育大课程可理解为学生以体育学、练、测、赛等科学的身体运动为主要手段,通过课内外合理的体育教育过程,达到可持续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课程;另一方面,远未结束的新冠疫情,让有限的高校课堂体育在增强学生体质健康上更显脆弱,进一步推升了课堂与课外、校外体育、居家体育必须加速并轨发展的趋势,为发展体育大课程管理提供了助力。

(二)实践基础

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6〕27号)再次强调,“把课外体育活动纳入体育课程计划”。为此,全国高校加快了课内外结合的体育课程实践探索。如上海对外贸易大学实践表明,课堂体育教学之外的课外体育社团和体育俱乐部同样具备体育教育的功能,且体育教学、体育社团和体育俱乐部相结合的“三元一体”大学体育课程模式符合当前校情、国情和学情[10];中国民航大学实践表明,将课堂体育与职业发展、阳光体育相结合,形成分层分级体育教学管理更符合国家创新人才需求[11];华南农业大学实践表明,构建体育教学课-锻炼课-训练课一体的“三课一体、比赛贯穿”的体育大课程,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力,提升学习效果,达到学习目标[5];中山大学实践表明,高年级大学生体质下降明显与体育锻炼次数锐减成正相关,实行大学期间全覆盖的“四年一贯制”体育综合课程: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高度融合的双课堂举措,更有助于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体育兴趣和综合素质[12];河西学院通过以体育俱乐部制为主的“大体育”课程改革,形成学校体育教学、健身、训练、竞赛一体化的课程模式,有助于持续增强学生体质健康[13]。分析认为,一方面,课内外、线上下结合的体育大课程在高校已步入实践探索快车道,尤其在后疫情时期体育课程有了更广阔的延伸空间,已成新时期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热点;另一方面,中国地域辽阔,东西南北中高校体育发展差异较大,各校在发展体育大课程时不可千篇一律,应遵循课程发展的客观规律,基于本校基础从实际出发,探索符合本校特色的体育大课程管理模式。

三、高校体育大课程管理改革策略

受疫情影响,后疫情时期高校单靠课堂体育已很难实现体育教育的目标和功能,应重视课堂之外的体育教育,将课内外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体育大课程,并做好体育大课程管理。简单地说,高校体育大课程管理就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将线上线下体育学习、课外体育锻炼、运动训练与竞赛、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体育社团活动等均纳入体育课程化的管理,而做好管理必须从管理制度、指标权重、运行机制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

(一)明确管理制度

明确管理制度是开展高校体育大课程管理的前提,其重点内容有:一是明确学时管理制度,包含课内外,建议在保障课内总学时不变基础上,课外学时结合“每周至少参加三次课外体育锻炼、每次不少于1小时”为基准设定;二是明确学制管理制度,为保证大学生在校期间始终坚持体育锻炼、关注体质健康,避免高年级体质健康急剧下滑,建议实行在校期间“一贯制”课程管理,将高年级课外体育纳入学制管理;三是明确学分管理制度,不同高校体育学分要求不同,建议低年级体育课程实行课内外同步,适当补充高年级体育必修学分;四是明确量化管理制度,主要指课外部分的线上体育学习、课外体育锻炼、运动训练与竞赛、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体育社团活动等均按标准量化计算;五是明确管理机构制度,传统的课程管理机构主要是体育教研室(部、学院)、学校教务处(部),建议增加校学工部、阳光体育管理机构、体育社团管理机构、体质健康管理机构、运动训练与竞赛管理机构、学校体育工作委员会等;六是明确信息系统管理制度,大课程管理需要大数据支持,建议建设体育大课程智能信息管理系统(或平台),由专人管理,随时录入课堂体育、体育社团、课外体育、运动竞赛、体质测试、体育场馆等量化后的数据,每个学生的体育学习、锻炼与比赛等数据信息均可在系统自动生成;七是明确课程资源管理制度,结合学生运动基础、兴趣爱好,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资源,让课程资源拓展到课外、校外的各个运动健身区域,只要有助于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健康阳光的、可量化统计的方式方法均可纳入课程资源管理;八是明确督导管理制度,督导体育大课程质量包括课内外师生参与的全过程。(见图2)

图2 管理制度重点内容

(二)完善指标权重

完善指标权重是实施高校体育大课程管理的关键。一是完善指标,即完善学生获得规定学分需要完成高校体育大课程设定的体育教育学时与考核指标,除传统的线下课堂体育学时与考核指标外,还应该根据后疫情时期本校实际设定线上体育教育、课外体育活动、体质健康测试、校内外体育竞赛等。其中线上体育教育即“互联网+体育教育”(包含运动理论、技术、视频等在内的体育学习与考核),课外体育活动即学生在学校(或居家)课余时间参加的由(校、院、系、社团等)规定机构组织的各种体育活动,体质健康测试即高校每年实行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校内外体育竞赛即学生在校期间各种代表(班、系、院、校)参加的校内外体育竞赛;二是完善权重,即各项指标所对应的学时、学分与考核评价的权重比例,体育大课程的指标权重是随课程发展需要动态变化的,与不同学校不同时期对体育教育的关注点密切相关,是以学会课堂体育教育为主,以勤练、常赛等课外体育教育为辅,如在设定体育总学分不变情况下增加课外体育学时(次数)要求或在保证课堂总课时基础上增设课外体育学时学分等,但不论如何设定,只要做到在校期间课外体育实行必修学时与必修学分相结合管理,就会对大学生增强体质、健康生活等产生积极的教育影响。

(三)落实运行机制

落实运行机制,主要包括课程标准、协同管理、课程评价、成效应用等,是实施高校体育大课程管理的保障(见图3)。一是建立体育大课程标准,此标准由各高校制定,包括构建课程大纲标准、课程进度标准、课程教案标准、课程组织标准、成绩评定标准等。标准在规定课堂同时,更要明确课外体育哪些形式和内容属于课程范畴;二是落实体育大课程协同管理机制,明确课程所有资源均纳入体育教师工作绩效考核管理,明确课程所有资源信息由指定机构(或专人)定期录入系统(或平台),并通过学校体育运动委员会协同教务部、学工部、体育教学部以及其他体育管理机构等,共同参与课程成绩评定、学业预警等管理;三是落实体育大课程评价机制,包含教师的执教评价和学生的学习评价,对教师而言不仅体现在要教好课堂内容还要做好课后辅导,教师应具备更强责任心和业务能力,对学生而言不仅要重视知识技能掌握更要注重过程的参与,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都能获得体育成绩评定;四是落实体育大课程成效应用机制,在大课程运作中,学生在校期间运动数据将通过系统全面反映出来,一方面可供学生查询体育成绩和咨询体质健康状况,另一方面可供职能部门针对学生体育课程大数据状况,研究本校体育大课程管理优化措施。

图3 体育大课程管理运行机制

猜你喜欢

课程管理学时课外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下的学时发放标准的探索
——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为例
《诗词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节选)
小满课外班
学校发展视角下中小学课程管理问题探究
学校发展视角下中小学课程管理问题探究
教学大纲国画(工笔花鸟)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基于PDCA循环理论江苏开放大学课程管理模式构建
探究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完善小学课程管理
新形势下的课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