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在慢性胃炎中的护理作用

2022-07-21王方也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19期
关键词:评量胃炎护理人员

王方也

(辽阳市第四人民医院,辽宁 辽阳 111000)

慢性胃炎是指因各种原因造成的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目前,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长期熬夜、食用烈性酒、浓茶和浓咖啡等刺激性食物、生活不规律等导致患慢性胃炎的人越来越多,发病率在胃病中占第一位[1-2]。慢性胃炎的临床症状并不明显,因此诊断时要与部分疾病有所区分[3]。特别是胃癌,虽然少数胃窦胃炎的X线征象和胃癌十分相似,但要注意鉴别,可进行胃镜检查和活检帮助确诊,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4-5]。保持良好情绪对治疗慢性胃炎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观察心理护理在慢性胃炎中的护理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86例慢性胃炎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每组43例。参照组男性26例,女性17例,年龄20~68岁,平均年龄(48.24±3.18)岁,病程4个月~14年,平均病程(7.15±0.46)年;试验组男性22例,女性21例,年龄21~68岁,平均年龄(48.27±3.19)岁,病程4个月~16年,平均病程(7.36±0.87)年。两组患者基本信息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患者通过胃镜检查均符合慢性胃炎诊断标准。②患者不反对参加研究并签字。排除标准:①不符合慢性胃炎诊断标准者。②十分反对参加研究者。③临床资料缺少者。④患有严重精神疾病者。患者的临床资料完整,且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所有调查对象的临床资料均递交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并批准。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进行一般护理,护理人员进行基础护理并观察患者病情,监测生命体征等。试验组患者进行一般护理与心理护理,心理护理主要内容为:

1.2.1 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 护理人员需熟练掌握心理知识,使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合理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并根据评估结果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为保证护理人员能够正确运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估心理状态,提前对其进行相关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讲解心理护理在慢性胃炎护理中的价值、实施技巧、量表的正确评估方式等。引导护理人员在护理期间多注意患者的心理状态,以人为中心。焦虑自评量表共有20项内容,采用1~4分进行打分,1分代表没有或很少时间,2分代表小部分时间,3分代表相当多时间,4分代表绝大部分或者是全部时间。每项内容均与焦虑状态有关,如感觉容易衰弱和疲乏、无缘无故感到害怕等。抑郁自评量表与与焦虑自评量表同样包括20项内容,护理人员在评估前需要指导患者仔细阅读量表中的问题,按照最近1周内的真实感受,选择与自身情况最相符的答案,尽量以第一印象或第一感觉作出判断,不要犹豫。针对文化水平较低患者,护理人员需向其解释每项评估内容的意思,帮助理解真实含义,以便于尽快作出判断。护理人员可与患者和家属进行良好交流,了解其文化水平、认知能力以及生活环境等,通过此内容制订针对性心理护理方案,解决传统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2.2 做一个倾听者 对于慢性胃炎患者来说,长期治疗会导致内心产生许多疑惑,对治疗越来越没有信心,害怕病情再次加重等。所以护理人员需要耐心倾听患者的心声,引导患者讲述困惑,对其进行解答,增进护患感情。此时患者比较敏感,倾听过程中不要出现不耐烦等情绪,或者直接打断患者讲述,易给其带来压力,增加患者的不良情绪,造成无法有效沟通的局面,阻碍心理护理的顺利进行。在一般护理中,多数护理人员对患者没有足够了解,认为其医疗卫生知识掌握度不够,护理期间一味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没有认真倾听患者的感受。事实上,护患之间的沟通不是需要直接谈话才能达到交流目的,有时做一个倾听者同样十分重要。倾听指集中精力认真听他人讲话,注意力需高度集中,保证在沟通中可以理解患者的感情与内心真正需要。倾听不是简单的听对方谈话,需要护理人员整个身心的协调配合,进而与患者培养亲密关系。

1.2.3 健康宣教 根据患者年龄、文化水平和理解能力等条件选择合适的宣教方法,尽量让患者便于掌握,而不需要太费劲。宣教人员目的要清晰明确,吐字清晰,声音温和。护理人员可以与患者和家属进行面对面讲解,也可以采取建立微信群和举办健康知识讲座等方式扩大宣教范围,让更多患者认识到慢性胃炎的危害以及注意事项。讲解过程中要随时关注患者注意力是否集中,讲解内容一次不宜过多,保证知识能够有效吸收。讲解之前可以先对患者进行引导,循序渐进,以防讲解没有效果。健康宣教过程中做到详略得当,慢性胃炎患者主要的护理问题为营养失调、疼痛和消化道出血等危险,需要提醒患者关注饮食健康,以少食多餐为主,吃东西时应细嚼慢咽,让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减轻肠胃负担,特别是反复发作的慢性胃炎患者需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严令禁止食用,避免饮用含有酒精或产气饮料,防止胃肠道胀气。另外,告知患者严格按照医嘱用药的好处,避免擅自增减药量或停药,通常情况下,慢性胃炎患者在治疗时,若症状明显缓解可停药,如有出现反复发作迹象,应在医嘱下服药。日常生活期间避免服用对胃黏膜有损伤的药物,如双氯芬酸钠和阿司匹林等。

1.2.4 陪伴疗法 护理人员要主动了解患者难处,多数患者其实真正需要的是陪伴。护理人员在实施静脉穿刺输液等基础护理后,可坐在旁边陪伴患者,哪怕只有几分钟也会让其感受到温暖,提高安全感,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患者都需要陪伴,护理人员需要具有一定情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判断。一般情况下,如果患者一个人来院就医,需要陪伴的可能性远高于其他患者。

1.2.5 提高认识 护理人员向患者讲解不良情绪对病情的影响,让患者正确认识自身心理状态,了解其中的危害。同时告知改善不良情绪的方法,使患者主动调整心理状态,保持良好情绪,对疾病树立正确观点以及认知,提高治疗信心。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在工作和学业压力过大的影响下,心理状态不佳,慢性胃炎患者更是如此。正确认识心理情绪对疾病的影响,有助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与护理人员良好配合,如果患者对心理状况与疾病之间的关系没有产生正确认识,很有可能在护理人员对其进行心理护理时,导致不理解的情况,严重时甚至发生护患纠纷,不仅影响治疗,也对医院形象造成一定危害。

1.2.6 语言和非语言沟通 在心理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除使用语言与患者进行正常沟通交流外,对于不想沟通的患者,还可以用非语言沟通方式。如眼神交流、微笑、大拇指点赞等,用行动鼓励、安慰患者,减少其不良情绪。身体语言是指用身体动作等表达出来的信息系统,如手势、抚摸、拥抱、姿势等方式,该种方式可以代替自然语言,有助于表达更深层次的意义,往往流露的是真情实感。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改善情况以及护理满意程度,焦虑、抑郁改善情况使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估,50分为分界值,分数越高说明焦虑、抑郁情况越严重;采用我院自制的问卷表调查护理满意度,让患者自愿进行填写后,医院统一收集,包括很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满分为一百分,>90分为很满意,70~90分为一般满意,≤69分为不满意,总体满意度=[(很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n]×100%。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进行分析对比,计量资料用t和(±s)表示,计数资料用χ2和[n(%)]表示,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抑郁、焦虑改善情况对比 护理前,试验组与参照组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差距不大,差异无显著性(P>0.05);护理后,试验组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低于参照组,心理状态改善效果好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抑郁、焦虑改善情况对比(分,±s)

表1 两组患者的抑郁、焦虑改善情况对比(分,±s)

组别 n 抑郁情绪评分 焦虑情绪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试验组 43 58.64±9.77 27.68±7.22 55.17±4.82 25.37±5.64参照组 43 57.85±9.63 37.39±8.46 55.23±5.14 31.15±6.23 t值 0.3776 5.7249 0.0558 4.5101 P值 0.7067 0.0001 0.9556 0.0001

2.2 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总体满意度对比 试验组总体满意度为95.35%,高于参照组的81.40%,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总体满意度对比[n(%)]

3 讨 论

治疗慢性胃炎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如果患者不谨遵医嘱,很有可能造成病情反复发作,加重临床症状[6]。但是,在长时间的治疗后,患者的心理状态会发生改变,产生消极情绪,不愿接受治疗[7]。而不良情绪又进一步延长了患者的治疗时间,反之,保持心情愉快有利于病情往好的方向发展。李娟[8]在研究中发现,针对临床慢性胃炎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治疗效果。护理后,患者在症状控制、情绪改善、饮食改善、睡眠改善和社交增加等5个方面的自评得分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进一步说明对慢性胃炎患者采取相关心理护理措施能够改善其心理状态,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心理护理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状态评估,了解患者当前是否出现不良情绪,根据评估结果采取个性化心理护理[9]。护理人员需耐心倾听患者内心困惑,并对其进行讲解,采取健康宣教等方式,提高患者对慢性胃炎的认识[10-11]。用陪伴疗法缓解患者的不安,满足心理需求,认识到不良情绪对病情的危害[12]。采用语言和非语言沟通可以使患者更加积极面对治疗,正确调整心理状态[13-14]。心理护理要求护理人员改变传统的护理观念,为患者考虑,营造良好的治疗氛围,改善护患关系,合理满足患者的身心需要,有利于护理工作顺利进行[15-16]。在本次研究中,无论是对抑郁、焦虑改善情况,还是对护理的总体满意度比较上,试验组均优于参照组。说明在慢性胃炎一般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的效果较好,能够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让患者对护理服务更加满意,更愿意配合护理人员展开相关治疗。仅用一般护理时,护理人员对病情的关注度远远超过对患者心理的关注度,无法满足患者的内心需要,治疗进程缓慢。因此,抑郁、焦虑情绪改善情况较差,造成护理总体满意度不高,需要进行改进。

综上所述,在慢性胃炎患者中实施心理护理可以减少不良情绪,调整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总体满意度,有助于治疗。

猜你喜欢

评量胃炎护理人员
补虚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容易导致慢性胃炎的六件事要知道
三维管理在促进护理人员医疗设备规范使用及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台湾地区素养导向的语文评量研究及其启示
导致手术室护理人员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
心理量表,你应该知道的那些事儿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大数据时代基于OBE的线上会计基础培训评价
“四问”慢性胃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