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婴幼儿双侧鼻氧管固定方法的改良及应用

2022-07-21肖金凤张小蓉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19期
关键词:胶体双侧导管

肖金凤 张小蓉* 王 玲

(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江南分院儿童重症,重庆 404100)

婴幼儿机体组织脏器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对缺氧的耐受性相对较差,尤其是脑细胞对缺氧敏感,若持续缺氧可能会引起神经系统发生不可逆性损伤。鼻导管吸氧为临床较常用的纠正缺氧的支持疗法,其主要是通过鼻导管给患儿吸入高于空气中氧浓度含量的氧气,提高动脉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及氧含量以纠正低氧血症,确保对组织的氧供应,缓解组织缺氧,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生命活动,进而达到缓解组织缺氧目的[1-3]。双侧鼻氧管吸氧是儿科临床常用的给氧方法,但由于婴幼儿年龄小、好动或不配合导致抓扯,且患儿鼻氧管氧气的持续输入导致鼻部不适,胶布固定不够牢固等原因,经常出现鼻氧管脱管的问题,这样就需要护士反复固定,既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也因反复黏贴、移除黏胶导致患儿发生医用黏胶性皮肤损伤[4-7]。如何改进婴幼儿双侧鼻氧管固定方法,是儿科临床护理亟待解决的问题[8]。我科2020年1月开始对婴幼儿双侧鼻氧管固定方法进行改良,取得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5月某三甲医院儿童重症医学科的双鼻导管吸氧的10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0例。试验组男24例,女26例;平均年龄(1.76±0.97)岁;体质量7.10~15.80 kg,平均体质量(11.45±4.35)kg;吸氧时间2~3 d 17例,吸氧时间3~5 d 33例。对照组男29例,女21例,平均年龄(1.71±1.27)岁;体质量6.80~16.00 kg,平均体质量(11.40±4.60)kg;吸氧时间2~3 d 15例,吸氧时间3~5 d 35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儿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全部患儿疾诊断明确,均需通过鼻导管吸氧治疗,无先天性皮肤疾病,面部皮肤完整良好,四肢活动自如,患儿父母均知情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伴有先天性疾病、遗传,或过敏体质研究中任何原因中断治疗的患儿。

1.3 方法

对照组固定方法:使用医用无纺布胶布将双侧鼻导管分别直接固定在患儿左右面颊部。

试验组固定方法:裁剪3块方形水胶体敷料。裁剪第一块水胶体敷料:测量患儿双眼睑距离,根据测量数据,裁剪边长为双眼间距的2/3,将水胶体敷料贴于患儿鼻部;另裁剪边长为2 cm的两块方行水胶体敷料,分别贴于患儿双侧面颊部;将黏性胶布剪成人字形,黏性胶布修剪时,宽度为两眼间距的2/3,长度不超过两面颊的水胶体敷料。由两名护士合作:1名将调好氧流量的双侧鼻氧气管插入患儿鼻孔内,并固定患儿鼻部水胶体敷料上,另1名护士将剪好的黏性人字形胶布上端贴于鼻根部,下端分别固定在两侧面颊部的水胶体敷料上,同时,将左右鼻导管的黏性胶布分别塑性。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吸氧有效性、管道脱落、医用黏胶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同时问卷调查27名医护人员对改良固定方法的评价以及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1.4.1 吸氧效果的判断标准[9]有效:吸氧10 min后患儿的末梢脉搏氧饱和度数值≥94%;无效:血氧饱和度<94%,需立即告知医师,遵医嘱调节氧流量或改为面罩给氧。

1.4.2 医用黏胶性皮肤损伤 是指在移除黏胶产品30 min或以上后,皮肤出现红斑和其他皮肤异常(包括但不限于水泡、大疱、糜烂或者撕裂)现象依然存在。

1.4.3 患儿家属满意度调查 应用本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评价内容包括鼻氧管固定牢固情况、患儿舒适度、方便程度、患儿皮肤4个方面,每个方面采用1~5级评分法(1分非常不满意,2分不满意,3分一般,4分基本满意,5分很满意),总分20分。其中,总分≥18分为非常满意,12~17分为满意,<12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满意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s)描述,组间对比予以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n(%)]描述,予以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儿吸氧有效性对比 试验组50例患儿中,47例吸氧有效,对照组50例患儿中,46例吸氧有效,试验组吸氧有效率94.00%(47/50),与对照组的92.00%(46/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4,P=0.695)。

2.2 两组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 试验组的管道脱落和医用黏胶性皮肤损伤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n(%)]

2.3 两组家属满意度对比 试验组家属对鼻氧管固定方法满意度98.00%,高于对照组82.00%,差异明显(χ2=7.111,P=0.008)。见表2。

表2 两组家属满意度对比[n(%)]

2.4 护士对改良固定方法的评价对比 问卷调查27名护理人员对改良固定方法的评价,27名(100%)护士认为改良固定方法的操作简单方便;26名(96.30%)护士认为改良固定效果较好,25名(92.59%)护士认为患儿舒适度好。

3 讨 论

由于婴幼儿的配合能力不足,其在吸氧过程中常出现以下问题:鼻氧管置入引起鼻部不适,患儿会不自主揉鼻、抓脱,甚至哭闹、摇头等引起氧管脱落,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反复固定导管;婴幼儿鼻腔黏膜相对较为娇嫩,鼻氧管置入后与鼻腔黏膜发生机械性摩擦,致使鼻腔黏膜变红或受损,上述各种问题均有可能导致患儿脱管,引起无效吸氧。为了更好地达到氧疗效果,我科对婴幼儿双侧鼻氧管固定方法进行了改良。

本研究发现,改良后的固定方法能显著降低鼻氧管的脱管率和医用黏胶性皮肤损伤情况,从而提高了患儿吸氧的依从性。其原理在于水胶体敷料是一种新型医用敷料,是由水溶性高分子颗粒(最主要的凝胶为羟甲基纤维素、果胶)与橡胶黏性无混合加工而成的黏胶片状敷料,同时具有水溶性高分子的吸收性能和橡胶的黏合性能。在临床上,水胶体敷料是一种较好的创面敷料,可以直接接触婴幼儿皮肤及创面,还能吸收少量汗液。因此,水胶体敷料具有较好的自黏性和透气性[10-14],对皮肤无刺激,一般可使用3~5 d。黏着性胶布与水胶体敷料双重固定方法,不仅黏贴牢固,避免了胶布直接黏贴对患儿皮肤造成损伤,而且形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使双侧氧气鼻导管固定牢固,患儿不易抓脱,提高了患儿吸氧的依从性。改良固定方法固定点在鼻塞部位,与普通固定方法相比,减少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保证了患儿的吸氧效果[15-17]。避免了因氧气鼻导管脱落而中断吸氧导致的低氧血症。护理人员认为,改良固定方法的用物制作方便、操作简单且固定效果较好,水胶体敷料一般可使用3~5 d;而传统胶布透气性差,会使患者感到很不舒适,在摘取和更换胶布时,撕扯胶布会给患者带来痛苦。胶布因受潮湿和温度的影响,易降低黏性导致双侧鼻氧管易脱落。传统胶布固定方法一天需要护士黏贴氧气鼻导管数次,额外加大了护士的劳动量[18-20]。本研究发现,试验组吸氧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提示两组鼻氧管固定方法均可有效改善患儿的缺氧症状。我科的改良式固定方法,在固定鼻氧管时将氧管上的2个孔与患儿的鼻腔对准,且将其固定于面颊部并拉紧鼻氧管,避免因鼻氧管过松引起翻转导致吸氧无效,但本研究组间差异不明显,可能是我科护士对鼻氧管置入和固定操作较为熟练,能够保障吸氧有效性,也有可能是本研究样本量相对较少引起结果偏移,在今后可扩大样本量进一步进行验证。

此外,本研究发现,27名(100%)护士认为改良固定方法的操作简单方便,并有25名(92.59%)护士认为患儿舒适度好,且试验组家属对鼻氧管固定方法的满意度也更高,这可能是改良后使用的水胶体敷料、黏着性胶布取材方便,操作简易,且上述固定敷料对皮肤黏膜无刺激,感觉舒适,可减少患儿抓脱、哭闹及皮肤损伤发生,也可增加家长满意度。

综上所述,改良后的双侧鼻氧管固定方法取材方便、容易裁剪、操作简单,既可保障吸氧有效性,又可以减少患儿管道脱落、医用黏胶性皮肤损伤的发生,也大大提高了护士的满意度。因此,氧气鼻导管改良固定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胶体双侧导管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单侧和双侧训练对下肢最大力量影响的Meta分析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PICC导管体内头端打结1例的原因分析及护理策略
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在双膝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效果研究
黄河水是胶体吗
『物质的分类』第2课时教学设计
微创与钻孔引流术在老年性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浅谈胶体
导管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