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生态文明教育的融入研究

2022-07-06王广明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36期
关键词: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

王广明

摘要:中学生应以培养更多尊重自然、尊重生态的设计师为准则。通过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引入生态文明,便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对初中生的爱国主义思想重新塑造,提高初中生对绿色社会的认知,进而在初中教学中推动生态文明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们扩展一些课外知识,比如关于环境污染方面的,这样不仅可以教授给学生知识,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因为保护环境不仅是国家的职责,还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让学生有保护环境的意识。此外,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借助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为学生们传播生态文明,让生态文明成为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全新的素材和实践路径。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态文明教育;融入;

引言

初中德育与法治是一个过程,其核心任务是“立德树人”,核心目标是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和法律素养。以教室为主体,依靠课程知识,延长生命,渗透环境教育,是强调教学教育价值的合适内涵。因此,必须在课程内容中充分利用环境教育资源,让学生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实践活动和教学指导方法,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一、生态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的可行性

中学有关道德和法治的课程与教育实施水平的环境教育有着共同之处,这些课程倾向于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塑造学生的正确价值,有助于学生健康的心理和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总的来说,中学——中学环境教育的可行性、道德性和法治主义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关于道德和法治的课程是意识形态的。善于用彻底的意识形态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有助于向学生传达正确、先进的环境思想。第二,道德和法治的过程是人本主义的。根据其他学生的认知规律,明确、彻底地创建抽象的思想和理论,利用这一特点优势普及环境教育,可以帮助学生通过精神启蒙、情感教化和人文精神的渗透,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第三,道德和法治的过程是务实的,与学生的生活和社会现实密切相关。在环境教育中,选择课程内容和接近现代环境思维的案例、名人行为和生活场景,可以使环境教育明亮有趣。第四,道德和法治的过程具有道德教育、智力教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功能。全面、内容丰富,许多教育模块可以成为环境教育的渗透方法,有助于学生养成环境行为习惯,加强环境道德培养。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生态文明教育的融入策略

(一)将生态教育渗入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准备环节之中

在为道德和法治进程做准备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清楚地认识到道德和法治进程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和知识,还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其他课程相比,道德与法治的过程是培养学生情感价值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阵地。因此,在未来的教育过程中,环境教育应体现在课程教育的各个方面,确立科学合理的教育目标,营造合理的教育氛围和环境,整合环境教育。

(二)将主流文化思想融入道德与法治教学中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中,教师需要以当前时代作为教学背景,在教学中帮助学生们养成符合当前社会认知的价值理念和做人态度,让学生在新形势下可以学会自我认知、自我思考,通过将自身所学的知识奉献给社会,进而在生活中实现个人理想。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通过深度挖掘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所需要传递的具体精神,并将该精神与生态文明内容进行整合,通过选择与课程大纲内容较为紧密的生态文明,并将提取出的生态文明进行有序地分解,明确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主要目标。此外,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中生态文明是发展主流思想文化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生态文明可以为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念,让学生从生态文明中不断吸收优秀的思想文化,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教师通过在教学中对生态文明的内涵进行深度挖掘,便可以丰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内容,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从新中国开始的生态文明,通过让学生了解并传承绿色精神、三北防护林精神,使学生具备艰苦奋斗的高尚精神品质。同时还可以在生态文明中挖掘当前我国社会中存在的团结精神、和平发展意识等,让社会主义新时期下的优秀思想赋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鲜明的时代特征。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学习,参与课堂活动。利用这些方法将学生从传统的理论知识学习向实践学习转变,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综合素养和道德品质。此外,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借助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为学生们传播生态文明,让生态文明成为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全新的素材和实践路径。

(三)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渗透生态教育

它是教育生活道德和法治的无限源泉,生活教育是道德和法律教育的适当内容。教师要以学生发展为枢纽,放弃以教科书为重点的传统“喂勺子”教育,把教科书看作桥梁,建立学习主题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制定与学生实际紧密结合的各种课堂学习策略。练习是学习的最好方法,研究是最美的学习状态。如果老师对知识点的解释很无聊,学生们就无法有效地获取信息。为了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必须提出新的想法,丰富课堂模式,开展丰富而有价值的社会活动。在社会活动中,教师要根据课程要点,创建体验学习、沟通学习、反思学习等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識和亲社会意识。例如,在解释“依法参与政治生活”时,作者给学生们分配了一个小的研究活动“我们的环境和我的保护”。建议学生成立研究小组,制定研究计划,在自己的周末测量中探索当地生态环境。例如,水污染相关数据的收集是关于水生环境的水平;从能源水平调查社区每月用电量。从资源层面了解社区绿化率和森林覆盖率的区域比例。收集数据后,各小组将对数据进行统计,并挖掘妨碍区域环境保护的关键因素。电力消耗过高会造成电力浪费、严重的水污染和过度放电。然后鼓励学生在本课知识的基础上提出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比如“我们将共同监测企业的行为以排放污染物”和“将进一步完善地方环境政策”。这不仅能实现学生保护环境的实践能力,还能提高环境责任感。

结束语

总的来说,随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它已成为中学教育的重要方向,加强了中学生的环境教育,并将环境教育渗透到中学德育的主导地位。在未来的教育过程中,教育工作者一方面要树立正确的教学意识,正确认识环境教育的重要性,积极将环境教育融入道德法律课程的各个教育环节。另一方面,要加强教学优化和创新,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充分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培养正确的生态文明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杨爱萍.生态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9(51):71.

[2]路琳.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德育文化功能探析[J].河南社会科学,2013(06).

[3]杨志华.为了生态文明的教育——中美生态文明教育理论和实践最新动态[J].现代大学教育,2015(01).

猜你喜欢

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
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艺术初探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运用
创新视角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探究
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研究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作用
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融入“概论”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将生态文明教育渗透于高中自然地理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