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宫腔镜冷刀治疗中重度宫腔粘连所致不孕的疗效研究

2022-07-01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12期
关键词:宫腔宫腔镜出血量

马 梅

(定州市人民医院妇一科,河北 定州 073000)

宫 腔 粘 连(intrauterine adhesions,IUAs)是一种常见的宫腔疾病。此病是指子宫内膜基底层大面积受损,子宫肌壁粘连导致宫腔部分或全部闭塞。此病患者可出现不孕、流产、死胎、月经量少、闭经、痛经等表现。对于无症状且无生育要求的此病患者,可不进行治疗。对于存在不孕、反复流产、月经量少等情况且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可采用宫腔镜手术对其进行治疗。进行传统宫腔镜手术过程中产生的热辐射会对子宫内膜造成损伤,术后患者再次发生宫腔粘连的几率较大[1]。近年来,宫腔镜冷刀手术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此手术的主要优点是无需进行电切,从而可避免热辐射对子宫内膜的损伤,术后患者再次发生宫腔粘连的几率较低[2]。本文对在我院住院治疗的80 例中重度宫腔粘连所致不孕患者进行研究,旨在分析用宫腔镜冷刀手术治疗中重度宫腔粘连所致不孕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我院2020 年1 月至2020年12 月收治的80 例中重度宫腔粘连所致不孕患者。其纳入标准是:1)病情符合《宫腔粘连临床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15 年版)中关于中重度宫腔粘连所致不孕的诊断标准。2)有生育要求。其排除标准是:1)有相关的宫腔镜手术史。2)对本次研究中所用的药物过敏。3)合并有严重的基础疾病。4)合并有心、肝、肾功能衰竭,不能耐受手术。5)合并有由其他疾病(如输卵管堵塞等)导致的不孕。6)临床资料不完整或不能配合完成本研究。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40 例/ 组)。对照组40 例患者的年龄为25 ~37 岁,平均年龄(28.23±2.45)岁;其病程为5 ~14 个月,平均病程(7.79±0.76)个月。研究组40 例患者的年龄为26 ~36 岁,平均年龄(28.86±2.46)岁;其病程为6 ~15 个月,平均病程(7.89±0.87)个月。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对象均自愿参与本研究。

1.2 手术方案

1.2.1 术前准备 在两组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术前检查。对于未闭经的患者,在其月经干净后3 ~7 d对其进行手术。对于已闭经的患者,根据其实际情况为其安排手术。告知患者术前8 h 禁食禁饮,在进行手术的前一晚,在其宫颈内留置海藻棒。在术前3 h,于其阴道内放置1 枚米索前列醇栓剂(400 μg)。

1.2.2 手术方法 在两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对其进行全身麻醉,并协助其取截石位。在B 超引导下进行手术。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宫腔镜手术,方法是:扩张宫颈后置入宫腔镜,观察宫腔、宫颈管的形态。将电极刀置入宫腔,对宫腔粘连部位进行切割分离。对研究组患者进行宫腔镜冷刀手术,方法是:扩张宫颈后采用生理盐水进行持续性宫腔灌流,流速为350 ~450 mL/min,膨宫压力为100 ~150 mmHg。在B 超下观察宫腔内的具体情况,置入微型剪进行分离处理。用3 mm单开直剪对宫腔侧壁粘连部位进行“犁田分割”和撑开分离处理,用3 mm 双开直剪对子宫底部粘连部位进行“犁田分割”和撑开分离处理。缓慢地剪除坚硬的粘连组织。

1.2.3 术后辅助治疗 在术后,对两组患者均进行抗感染治疗。在术后3 个月内,为患者应用宫腔支撑球囊。同时,让患者口服戊酸雌二醇片,3 mg/ 次,每天3 次,连服21 d。在服药12 d 后,让其加服地屈孕酮片(20 mg/d)。用药21 d 为1 个疗程,共治疗2 个疗程(两个疗程之间应间隔5 ~6 d)。在术后第3 个月,对患者进行宫腔镜复查。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治疗的有效率、子宫内膜修复情况和妊娠情况。疗效评价标准是:1)治愈:治疗后,患者宫腔的形态恢复正常,子宫内膜光滑,宫角及输卵管开口可见,月经量恢复正常。2)有效:治疗后,患者宫腔的形态基本恢复正常,可见有部分粘连,一侧宫角或输卵管开口不清晰,月经情况较之前有所改善。3)无效:治疗后,患者宫腔内的情况和月经情况无改善。子宫内膜修复效果的评价标准是:1)子宫内膜修复效果良好:治疗后,患者的子宫内膜创面光滑,无坏死组织附着,子宫内膜光滑平整,上皮化良好,创面上覆盖有薄层子宫内膜组织。2)子宫内膜修复效果较差:治疗后,患者的宫腔创面处有瘢痕组织,其子宫内膜爬行受阻,创面覆盖不均匀[3]。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文中的数据采用SPSS 15.0 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 检验或秩和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的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 手术时间、 住 院 时 间 分 别 为(10.24±3.67)mL、(19.13±1.75)min、(3.67±1.12)d, 对 照 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7.89±2.25)mL、(25.23±1.47)min、(4.78±1.67)d。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的比较(± s )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的比较(± s )

组别 术中出血量(mL) 手术时间(min) 住院时间(d)研究组(n=40) 10.24±3.67 19.13±1.75 3.67±1.12对照组(n=40) 17.89±2.25 25.23±1.47 4.78±1.67 t 值 11.2392 16.8804 3.4913 P 值 <0.001 <0.001 <0.001

2.2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的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中治疗效果为治愈的患者有25 例患者,为有效的患者有12 例患者,为无效的患者有3 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中治疗效果为治愈的患者有18 例患者,为有效的患者有10例患者,为无效的患者有12 例患者;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92.5%)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的比较

2.3 两组患者术后1 年妊娠成功率的比较

在术后1 年内,研究组患者妊娠的成功率为62.5%(25/40),对照组患者妊娠的成功率为45.0%(18/40);研究组患者妊娠的成功率略高于对照组患者,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²=2.4639,P=0.1165)。

2.4 治疗后1 个月两组患者子宫内膜修复效果的比较

在治疗后1 个月,研究组患者子宫内膜修复的良好率(80.0%)高于对照组患者子宫内膜修复的良好率(5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895,P<0.05)。详见表3。

表3 治疗后1 个月两组患者子宫内膜修复效果的比较

3 讨论

近年来,宫腔镜在临床诊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有研究指出,进行宫腔操作可对子宫内膜基底层造成损伤,进而可导致宫腔粘连发生风险的升高[4]。相关的研究表明,子宫内膜感染及宫内节育器引起的无菌性炎症反应可导致子宫内膜的损伤,引发宫腔粘连,严重时可导致输卵管开口和宫底闭锁,从而可引起不孕。有报道称,67% 的宫腔粘连患者存在输卵管畸形[5]。宫腔镜手术是临床上治疗宫腔粘连的首选方法。根据手术器械的不同可将宫腔镜手术分为宫腔镜电切手术和宫腔镜冷刀手术[6-7]。电切分离宫腔粘连具有切割准确、止血效果好等优点,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对子宫内膜造成热损伤,引起周围子宫内膜的炎性反应、肉芽组织增生、瘢痕形成,从而可增加术后宫腔再次粘连的几率[8]。近年来,宫腔镜冷刀手术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进行此手术不会对子宫内膜造成热损伤,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且具有手术时间短、患者出血量少等优点[9]。有研究指出,对于接受宫腔镜冷刀手术后的宫腔粘连患者,可采用宫腔支撑球囊和雌激素制剂对其进行辅助治疗,以防止其再次发生宫腔粘连[10-12]。本研究的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92.5%)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 年内,研究组患者妊娠的成功率为62.5%(25/40),对照组患者妊娠的成功率为45.0%(18/40);研究组患者妊娠的成功率略高于对照组患者,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1 个月,研究组患者子宫内膜修复的良好率(80.0%)高于对照组患者子宫内膜修复的良好率(5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用宫腔镜冷刀手术治疗中重度宫腔粘连所致不孕的效果较好。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宫腔宫腔镜出血量
宫腔粘连患者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松解术后病情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宫腔镜下电切术和冷刀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比较
称重法和升级容积法并用对产后出血量的估算调查
超声宫腔水造影对宫腔粘连的评估分析
宫腔镜下诊刮电切术和冷刀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对比
宫腔镜联合腹腔镜对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作用及预后分析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宫腔粘连有什么危害吗
有关宫腔镜的这些真相,一起了解一下!
应用氨甲环酸对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