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术期刊“编研结合”的发展历程和紧迫性探究

2022-06-25欧阳菁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6期
关键词:学术期刊人才培养

摘要:文章从2021年6月发布的《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探讨“编研结合”模式对学术编辑回归学术共同体、提高学术期刊发展水平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剖析“编研结合”的内涵,回顾我国学术期刊“编研结合”模式的发展历程,全面分析我国学术编辑人才建设的现状。通过对国内外优秀期刊的案例考查发现,我国学术期刊尽管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提出“编研结合”,但其模式的发展却并不顺利,学术编辑经历了角色的转型、身份的焦虑以及发展的瓶颈,窄小的上升空间让学术编辑的人才培养局限在了提高编校本领的职业化编辑中。因此,文章提出在《意见》指导下学术期刊开展“编研结合”模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关键词:“编研结合”;学者型编辑;编辑学者化;人才培养;学术期刊

中图分类号:G23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06-0038-03

一、引言

2021年6月25日,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不同于既往针对期刊的改制意见,本次意见的出台是党中央高度重视学术期刊建设的体现,不仅提出了对期刊发展的总体要求,还指明了学术期刊出版的工作方向。同时紧紧围绕“期刊繁荣发展”的主题,对期刊加以引导和支持,尤其对优化期刊发展环境中的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给予了大力扶持。

《意见》不仅支持学术期刊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学术交流和赴外业务研修,并适度增加中长期业务交流培训比重,还鼓励办刊单位出台政策措施,探索“编研结合”模式,将优秀学者和科研人员引入办刊队伍,支持教育科研单位教学科研人员与办刊人员双向流动。

学术期刊出版的主要执行者——学术编辑,是推动中国学术期刊登上新台阶的重要力量。一个好的学术编辑不应仅仅在编校中精益求精,而应努力成长为所在学科的学者或专家,用专家学者的视野去引领期刊的繁荣和迭代。

然而我国学术期刊“编研结合”模式的发展并不顺利,在多年的探索中,学术编辑经历了学者化与否的争鸣[1-3]、身份的焦虑以及角色的转型,编辑在作者的科研实践向成果转化的中间地带和推动学术期刊发展的道路上胶着前行。

文章通过回顾国内学术期刊“编研结合”发展的历程,分析学术编辑人才建设的现状,提出“编研结合”对学术期刊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编研结合”的内涵

“编研结合”在文献上没有正式的定义,是伴随学者型编辑和编辑型学者出现的描述学术编辑工作定位的一类范畴。从多名学者发表的相关论文来看,“编研结合”就是鼓励学术编辑在完成编辑实务的同时从事所在专业学科的科研活动,和科研人员一起进行课题研究,撰写所在学科的专业论文,让编辑科研化,使其成为具有学术研究能力的复合型编辑人才,以更好地服务期刊发展。

国际知名学术刊物的编辑团队有“Scientific Editor(科学编辑)”的岗位设置,主要组成人员通常都有相关学科背景的博士学位,在本专业进行过深入的科学研究,在期刊中主要负责评判稿件的学术价值,把控刊物的学术质量。他们既是相关专业的学者,也是期刊的编辑。

总体来看,“编研结合”是对学术期刊编辑双重角色的定义,是编辑活跃在科研一线的必备途径,有利于编辑深耕自己的专业方向,更好地理解学术内容,把握学科走势和亟须解决的难题,达到以研助编、以编促研从而提高期刊发展水平的目的。

三、国内学术期刊“编研结合”的发展历程

1978年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办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的意见》,此时作为学术期刊主流的高校学报编辑很多不是专职身份,而是同时从事科研或教学工作(即“学者身份”),其职称评定也归为科研或教师系列。随着1980年后学术期刊体制的确立,历史上“编研一体”“编研结合”“编辑与学者身份可以自由切换”的情况渐渐消失,学术编辑逐渐归属编辑系列,不再参与教师和科研系列的职称评定。现职编辑的岗位也逐渐固定化,与学者的双向流动也慢慢减少,取而代之的是职业编辑人。学术编辑开始从学者队伍中分离出来,从此加入职业出版人的队伍,不再承担与自己学科有关的科研项目。

然而,1984年胡光清[1]开始提出“编辑学者化”的观点,希望通过编辑从事科研消除学术编辑与学者之间的鸿沟,让两者再次走向融合。由此,学术编辑作为一个新的职业出版人是否应该回归学术共同体、以什么样的形式回归学术共同体等问题引发了长达将近40年的争论。

随后几年蓝翎[4]、王英志[5]、吴颖[6]、梁春芳[7]都提出了同样的观点,并将胡光清的理论进行了深化,并对学者化与杂家化进行了辩证的论述和分析。

1990年彭彬[8]在《编辑学刊》上撰文质疑编辑学者化,尤其认为编辑学者化将编辑人员与学者融为一体,消除了社会分工,违背了精神生产的客观需要。随后尹玉吉、戴兵分别对此予以了驳斥,并将学者化的内涵进行了剖析和深化,提出现代编辑工作要求编辑人员必须学者化。在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杨焕章[9]以理事长身份也表明编辑学者化是一条必由之路。两年后杨焕章又撰文阐述编辑作为重要的审稿人,相应学科的专业水平应略高于撰稿人,学术编辑需要具备的素养决定了编辑要成为相应专业的专家学者。

自杨焕章强调编辑学者化之后,编辑界更是掀起了探讨编辑学者化的热潮。CNKI上以编辑学者化为主题的文章在20世纪90年代数量逐年遞增并达到顶峰,21世纪以后尤其2010年后慢慢淡化下来。争鸣的焦点主要集中在编辑的发展方向(学者化、杂家、编辑学家)、编辑与学者之间的身份认同(是否可以回归并统一)、学者化的可行性等方面,但最后都没有达成共识。1980年拟定的《编辑干部业务职称暂行规定》、1988年发布的《期刊管理暂行规定》以及2001年出台的《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暂行规定》又将学术编辑更多地固定在了职业出版人的身份中,使其逐渐成为一个与科研路径不同的独立职业,不再成为所在学科的专家学者,而是慢慢导向了专业的编辑学家。

近年来,业界对编辑学者化又开始有所关注。2016年中国编辑学会第17届年会的主题为“倡导工匠精神做学者型编辑”。有专家在会上提出,“所谓学者型编辑,是说编辑的工匠精神,离不开学术精神,离不开学者的底蕴”。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学报》编辑部的王瑞霞和马丹丹分别于2016和2019年在《编辑学报》发文阐述学术期刊编辑学者化的必要性。王秀玲于2018年在《中国社会科学报》上重点解释了编、研之间的关系和分寸,以求完善“编研结合”制度推动学术期刊的深度发展。但总体来看,有关“编研结合”的相关探讨不够系统,在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中用“编研结合”或“编研一体”作为主题词检索近40年来的文章不超过50篇,主流的编辑类核心期刊近年来也没有专栏论述,对于“编研结合”和学者化也没有正式的成文规定。直到今年的《意见》出台,才从政策层面为学术编辑的人才建设和发展趋势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导,对推动学术期刊繁荣的核心人才再次贴上了科研学术的标签。

四、国内学术编辑人才建设的现状

国内学术期刊的主办单位大多为高校、科研院所、专业学会等,编辑部作为一个附属部门常常被边缘化。无论在经费保障、办公环境、人员配备、晋升渠道都比不上其他部门,更谈不上有系统的人才培养制度和科研支持,成长空间十分有限。尽管近年来学术期刊的人才结构有了很大变化,硕士博士的学历占比显著增高,尤其博士人数逐年增多,对口专业的学术编辑明显增加。但是入职以后编辑若要加强素养、提升技能,除了硬性规定的出版类继续教育,自身专业素养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只能依托零散化、碎片化的自身学习,其整体水平和专业上的科研能力无法得到系统全面的提升,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高校或研究机构里的科研指导、课题申报很少考虑编辑系列

大多数学术编辑即使拥有博士学位,但基于不在科研岗,没有相应的配套和资源,科研项目的申请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市科技计划等均无法参与,即使参与几乎也没有申报成功的可能性。很多单位甚至没有把编辑部列入课题申报的通知范围,或者直接在单位层面就否定了课题出圈的可能性。加上高校和研究机构定编定岗,编辑无法同时从事科研活动,造成学术编辑长期和一线科研隔离,专业能力停滞不前。

(二)外语培训、访外研修机会缺乏

高校或研究机构每年都有各种渠道的国外访问学者名额,但编辑岗位的尴尬处境及经费的限制造成其整体外出访问进修的机会和参加国家学术会议的机会几乎为零。由此导致学术编辑长期被局限在自身的交流圈子里,视野狭小。

(三)晋升范围局限,考评指标不合理

大多数学术编辑只能在出版系列的职称通道中晋升,不可以跨系列晋升研究员和教授等系列。尽管没有明文规定关闭跨系列晋升,但是由于依托的单位不给予从事相应岗位的支持,比如编辑岗不能从事科研,不能考教师资格证给学生授课,于是就不具备相应岗位的申报资质,学术编辑基本就困在出版系列的职称通道里,在学术圈很难与教授、研究员比肩,不被大众所认可。与国际名刊的学术编辑相比,国内的大多数编辑确实太相形见绌了。同时很多高校对编辑的考评没有根据编辑的职业特点量身定制,而是笼统地归在科研系列或教师系列,要求有学科背景的SCI论文、专利以及课题,而这却又由于所在单位的限制而成为编辑成长的悖论,导致编辑的工作职责和考评错位,严重打击了编辑的工作积极性。

(四)学术编辑可参与的人才项目和奖项评比过少

比如全国性出版系列可以参评的奖项包括“五个一工程”奖(文艺类图书奖)、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中国出版政府奖”“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韬奋出版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不仅名额少,参评条件也比较高,青年编辑的可参与性较低,缺乏激励作用,行业的荣誉认同率不高。

如前所述,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学术编辑学者化”的观点,时至今日,同时奋战在科研岗的编辑部凤毛麟角。大多数学术编辑专业能力的提升主要依靠自学、编辑部的内部交流以及一些学术讲座,这与系統的科研能力的培养有很大差距。

学术期刊不断上升的高学历人才比例使得编辑成为学术研究中的一股重要力量。随着学术期刊发展的深化,如果能给予高学历编辑更多的科研参与机会,他们将对期刊发展有新的作用。

五、国内学术期刊推动“编研结合”模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国内学术编辑的职业化和边缘化导致其发展渐渐趋向于文字编辑,在体制内被定位成独立于学术研究系列之外的群体。依附于作者及其文章而实现自我价值的学术编辑与学者之间从此被划上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极大弱化了编辑的独立性和学术性。日渐趋强的焦虑感和不认同感严重打击了学术编辑的工作积极性,并影响其学术素养的提高,进而阻碍了期刊的发展。一流的期刊离不开一流的编辑人才,我国学术期刊要想跻身国际知名大刊,需要拥有一支立足学术领前沿、坚持理论性、学术性、前瞻性并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编辑队伍。

世界顶级杂志《Science》认为,编辑只有学术功底深厚,才能在收到稿件时准确作出退稿还是送外审的决定;才能在分析审稿人意见时,发现是否有主观偏颇,给作者一个客观公正的评审意见;才能在参加学术会议时,准确把握科研动态和热点,合理地与科研人员交流,进而进行约稿、组稿。

本次《意见》的提出,就是及时给予学术编辑走出目前困境的指导,给学术编辑在精通期刊编辑业务的同时开展学术研究、走编辑与学术融合发展的道路创造机会,给期刊进入学术共同体注入更多的灵魂,引领其国际化的繁荣发展。

六、结语

姚远先生曾经说过,“编辑要拿起两支笔,红笔为人作嫁,入道从业,蓝笔修炼内功,自强自立”。坚持编辑学者化和“编研结合”的人才培养路径要求编辑在充分掌握编辑出版工作要求的同时,对所在期刊的相关学术领域进行深入的研究,努力成为相关领域的专家。由此不仅可以给学术编辑的人才建设注入新的活力,提高学术编辑的职业满意度和身份认同感,还能解决学术编辑在学术共同中被边缘化的问题,提高其学术素养,促进期刊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光清.试论编辑的专业化与学者化[J].编辑之友,1984(2):76-82.

[2] 杨焕章.再论学报编辑学者化的必要和可能:兼答“学报编辑学者化”口号的质疑者[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8(5):115-119.

[3] 蒋永华.回归杂家:就“学报编辑学者化”与杨焕章先生商榷[J].学术界,2004(5):146-155.

[4] 蓝翎.编辑异话[J].编辑学刊,1987(2):22-23.

[5] 王英志.学报编辑学者化略论[J].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3):115-118,83.

[6] 吴颖.文科学报编辑“学者化”的问题[J].编辑学刊,1989(1):77-80.

[7] 梁春芳.科技期刊编辑“学者化”的思考[J].编辑学刊,1989(1):81-83.

[8] 彭彬.“编辑学者化”质疑[J].编辑学刊,1990(2):35-36.

[9] 杨焕章.谈谈学报编辑学者化问题[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4(6):124-128.

作者简介?欧阳菁,博士,副编审,研究方向:医学期刊影响力提升。

猜你喜欢

学术期刊人才培养
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
哈尔滨音乐学院“学术期刊”创刊暨《北方音乐》改版启事
新创办的学术期刊发展探讨
学术期刊出版供需均衡发展的路径分析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