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曾熙信札书法探析

2022-06-21田晶晶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26期
关键词:艺术特征

田晶晶

摘要:曾熙是清末民初颇有声名的书法家。清末民初时期,书家之间的书札往来十分普遍和盛行,甚至成为当时文人书家书法作品的主要来源。曾熙的信札作品存世较多,依据书体大致可分为行书与小楷两类。本文从曾熙的书学成就及信札书法存世概况入手,探究曾熙信札的艺术特征,以及对曾熙信札书法的用笔等进行分析,讨论曾熙信札作品对后世书法创作的借鉴意义,旨在对曾熙信札书法有更为全面的认识。

关键词:曾熙;信札书法;艺术特征

一、曾熙书学成就

曾熙是清末民初的书画大家、教育家,学者。由于其书学造诣,时有“北李南曾”之说。作为“北李”的李瑞清,评价其书法时多取法石鼓文、华山、史晨、太傅、右军、大令,尤好鹤铭、般若等。

在1916年6月1日,《申报》刊登了《海上又来一书家》介绍曾熙书法:“衡阳曾季子先生名熙,......与清道人同学书,书名满天下,......先生书与清道人相颉颃,清道人夙自负,於时贤书无所可否,独好先生书,以为有晋人风,其书名贵可想而知。[[]]还与黄宾虹、吴昌硕、李瑞清、并称为“海上四妖”近代海派领军人物之一。曾熙对碑帖均有涉猎且用功尤勤,在追求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体现了勇于探索的精神与开拓意识。此外,曾熙不仅在书法实践中成就卓著,他在书法美学上也具有独特的思想理念。他的书法的美学思想大致可以总结为“天机浑然”的美学思想,以及“气含神充”的审美标准。

二、曾熙信札书法的艺术特征

相较于其它书法创作形式,信札书法在文本内容和书写形式上兼具了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相统一。在民国期间的上海,书画家们用信札作为的日常酬谢、报答,甚至可以促成书画家们的交易买卖活动,这些散落的的碎片,就成为了各种活动的记录证明。其书体以小楷和行书为主。《曾熙致丁立钧书》是曾熙最早期的信札作品代表,其取法《黄庭经》,又有行书的笔法意境,全篇空灵萧散、古朴浑厚,有着浓郁的魏晋气息,是目前其小楷最高水平的代表。因丁立钧为曾熙的老师,其用小楷书体书写,表达了曾熙对老师的恭敬和尊重;另一类是行书类信札,其中行、草相间,偶尔也出现一些楷、隶的笔法,较小楷信札而言又体现出潇洒轻松之韵。

小楷信札不及行书书写起来快速便捷,且用于正式严肃的书信内容。对于曾熙而言,小楷信札代表作寥寥无几,《曾熙致丁立钧书》可谓上好佳作。

此作用笔圆润劲健,行笔流畅,线条力量感十足,起笔、收笔精致到位,沉着有力,整体圆转运用较多,其中穿插方折写法;结构疏密有致,稳重庄严字形圆润秀美,风姿绰约;章法上疏朗开阔,深得魏晋风韵,采用了字距小行距大,也有强烈的书写性,使得作品章法气息贯通。行书信札因其简便快捷,实用性更高,被书家普遍运用。笔者具体来分析曾熙的这幅行书信札《曾熙致哈少甫书》(如图2)。

《曾熙致哈少甫书》中,结字较为扁平,整副作品中字形大小错落有致,字内多有留白空间,多有金文意味的结体,粗细变化明显。曾熙的信札书法虽主要取法于碑派,但也钟情南朝碑刻中圆厚的笔画和厚重的字形风格,同时又对锺繇所书有所领悟,呈现字形疏朗、凝重、笔意圆融畅达,落落大方的样貌。从曾熙的作品中,一代硕儒沈曾植赞曰:“俟园于书沟通南北,融会方圆,皆能冥悟其所以分合之故,如乾嘉诸经师说经,本自艰苦中来,而左古逢源,绝不见援据贯穿之迹,故能自成一家。昔人以“洞达”二字评中郎书,若俟园之神变化,斯可语于洞达矣。”[[]]他认为曾熙的书法融合南北,以圆笔融合碑派的方笔而有成,可称得上是曾熙的一大功绩。沈曾植称赞他得蔡邕之“洞达”神韵。

三、曾熙信札书法对后世书法创作的借鉴意义

曾熙的信札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对我们后世书法创作实践也具有借鉴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其信札作品中自然率意的书写状态。其二,对于幅式的借鉴、章法的布局、用墨等方面吸取经验。其三,曾熙因深得金石碑版影响,又得帖学之传统,被世人称赞为碑帖融合第一人。曾熙信札中甚至展示出了凌然大义的人格气节,有忠贞爱国的高尚情操,有百折不挠的精神气度,有安民济世的道德理想。[[]]

曾熙不局限于南北书派,而是选择相融相生,走上了碑帖融合的书法道路。通过其小楷作品可以看出,其不仅取法晋唐小楷和明清小楷,也印证了其碑志方面用功尤勤,其不失王羲之书法之神韵,又融合汉魏碑文之法,完成了“晋韵”向“唐法”的转变。[[]]曾熙行书中夹杂草书,笔意非常灵动但是不呆滞,令人玩味之余,心旷神怡。从曾熙的实践中可以看出碑学与帖学的兼收并蓄,在信札书法的创作中注重融会贯通,尽力摒弃南北书风的差异,找到彼此之间的关联,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四、结论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梳理了曾熙书法成就以及信札存世情况,探析了行书信札以及小楷信札的特点。在用笔、结字、章法等方面深入的了解了曾熙信札书法的艺术特征,同时研究了曾熙由碑入帖和信札书法幅式对后世的影响。

曾熙书学理论积淀深厚,注重向传统问道,钻研大量经典碑志之余,兼收并蓄,碑帖相容,融会了南北书风,展现了古意盎然的文化神韵。其深知问道传统这一学习书法的不二法門,在时代浪潮中没有追随“流行书法”,而是坚守自己的风格,书法学习者指引正确的方向,树立了标杆。

对曾熙书法艺术的研究不仅可以深入其的书法世界,更能进一步洞悉清末民初文人士族的书法审美理念和创作形式格调,以此对我们当今的书法创作取法有所启迪。

参考文献:

[1] 《海上又来一书家》,《申报》,1916.

[2] 马宗霍辑《书林藻鉴清代篇》,明文书局印行,1934 年,第 236 页.

[3] 于晗.论红柯西部小说的阳刚美学追求.小说评论,2021(06)

[4] 于唯德,吴媛,雷雨《古代墓志书法欣赏》

猜你喜欢

艺术特征
国内主旋律真实改编商业电影的艺术特征探究
中国民间美术的艺术特征与传承发展研究
电视摄像技术中的画面构图艺术分析
北海与上海两地水彩画比较研究
以《美丽的磨坊姑娘》为例小议声乐套曲的艺术特征及价值
对话凡高
广西贺州过山瑶尖头头饰艺术特征及文化内涵
当下中国大陆喜剧电影的艺术特征与发展
汉语言文字的艺术特性与创新设计
电影《煎饼侠》的大众艺术美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