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有高原、无高峰”现象看中国舞剧创作

2022-06-21邓骞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26期

邓骞

摘要: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讲话指出当前中国文艺创作出现有“高原”缺“高峰”现象等问题。舞剧作为舞蹈艺术最高的表现形式,自二十世纪开始在我国发展,新时期下中国舞剧创作产量跻身世界前列,每年产出百部舞剧作品,但高数量背后也呈现出低质量现象,千变一律、粗制滥造、挥霍无度等充斥着中国舞剧的创作环境,而这与我国创作的内外生态环境、舞蹈理论维度的缺失等因素环环相扣。

关键词:“有高原无高峰”;中国舞剧;舞剧创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艺创作迎来了新的春天,产生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同时,也不能否认,在文艺创作方面,也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存在着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在有些作品中,有的调侃崇高、扭曲经典、颠覆历史,丑化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有的是非不分、善恶不辨、以丑为美,过度渲染社会阴暗面;有的搜奇猎艳、一味媚俗、低级趣味,把作品当作追逐利益的“摇钱树”,当作感官刺激的“摇头丸”;有的胡编乱写、粗制滥造、牵强附会,制造了一些文化“垃圾”;有的追求奢华、过度包装、炫富摆阔,形式大于内容;还有的热衷于所谓“为艺术而艺术”,只写一己悲欢、杯水风波,脱离大众、脱离现实。凡此种种都警示我们,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这是习近平主席在2014年10月15日所举办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说的一段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前文艺创作的问题。对于中国舞剧的创作来说,“有高原无高峰”现象同样是中国舞剧近年来所产生的问题。

舞劇艺术自二十世纪进入我国,是推动我国舞蹈艺术发展的重要动力,几十年来中国诞生了众多优秀的舞剧作品,通过舞剧也培养了众多舞蹈人才,舞剧艺术是中国编导创作的巅峰,许多编导以创作过舞剧而沾沾自喜,但舞剧作品的质量与口碑才是一位舞剧编导创作的最终目的,而现在看来,这条道路似乎有些偏离了轨道。针对“有高原无高峰”现象,我主要在中国舞剧创作内外生态差异、现实主义之反思、市场经济趋势这几个方面进行阐释。

一、舞剧创作内外生态差异

内外环境生态是影响中国舞剧创作的主要原因之一,“有高原无高峰”现象主要受制于环境之差异,同时这也是中国舞剧与外国舞剧产生差异、无法接轨的 主要因素。首先,从外因上看,中国舞剧创作主要受制于国家政策、资助者主体意识,当国家提倡“一带一路”政策时,中国舞剧创作的对象都以“丝路”为主,“海陆丝绸”主题充斥着中国舞剧的创作。此外,“长城”主题、“黄河”主题再到当下的“红色”主题,中国舞剧创作方向与国家政策紧密相关,限定主题的背后是作品的雷同化、混淆历史,甚至观众都已出现审美疲劳,我们应解放编导家的创作个性,“命题作文”无法推动舞蹈创作。不仅仅如此,自2014年我国设立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以来,全国各大省市都在创作舞剧,有些地方的资源根本打不到舞剧创作的标准,最后创作出了不既像舞也不像剧的作品,这种“打肿脸充胖子”现象到现在仍然存在。其次,从内因上看,中国观众的审美习惯也影响着中国舞剧创作。中国的舞剧编导在创作时甚至仍然停留在“观众看得懂、故事讲得通、舞蹈是否美”的层面,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这确实是现在中国编导所思考的问题,对于舞剧故事的叙述,必须要符合中国观众的口味,舞蹈段落编排要足够吸引观众,反之,则会出现剧场一片空,票房低迷的现象。除此之外,编导自身独立艺术品格的坚守也是影响中国舞剧创作的内因之一,编导屈服于市场之下所带来的的便是作品低俗、粗制滥造的后果。舞剧编导需要让观众认可作品,作品的思想才会不断上升到新的层面,作品的创作生态才会有质的飞跃。无论是外因亦或是内因,这些都使中国舞剧产生了“有高原无高峰”现象,但在这种现象背后,也不乏一些人人叫好、口碑时长双丰收的精品,如《红色娘子军》、《丝路花雨》、《永不消逝的电波》等等,见贤思齐、内外兼修,向优秀作品靠拢,在限定主题下创作出无限意味的优秀作品,这才是打破这种尴尬局面的金钥匙。

二、舞蹈理论维度的缺失

中国舞剧创作“有高原无高峰现象”的出现,是舞蹈理论上的自我限制,从这个问题引申出中国舞蹈实践与理论之间的隔阂,二者“分道扬镳”、自娱自乐、互不干涉的现象,导致了当前舞剧作品缺乏理论厚度、艺术深度、文化高度。首先,自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舞蹈理论才踏上理论研究道路,中国第一本舞蹈理论是吴晓邦于1950年创作出版,距今也才70余。舞蹈理论起步较晚,这与国家培养人才的重点也有一定的关系,自1954年北京舞蹈学校建校以来,便以培养表演人才为主要目标,但中国舞蹈理论的起点主要是从1980年中国艺术研究院的成立才真正开始,理论与实践研究相差近30年,这其中的发展速度自然有一定的关系,中国舞蹈理论体系对于新兴学科的研究还处于探索与空缺中。

其次,中国舞蹈界与国外舞蹈界不同的是,中国舞蹈实践先于理论,中国舞蹈界的自我认知体系没有构建起来,缺乏与其他艺术门类对话的能力,中国舞蹈理论相较于文学、电影学、戏曲等艺术,缺乏理论范围,舞蹈交叉学科研究不多,无法给予实践创作一定的理论支撑。当下新兴起来的舞蹈影像、新媒体舞蹈技术等等,国外早已研究,而中国舞蹈理论正处于摸索阶段,对舞蹈创作实践无法给出理论参考,理论体系尚未建构所带来的便是艺术创作产量,多样化的艺术探索正处于萌芽阶段,无法撼动具有群众基础的“戏剧结构”舞剧作品,舞蹈理论维度与实践维度的不平衡,也是导致中国舞剧作品缺乏艺术深度,文本结构雷同的原因之一。

三、舞与剧关系的不平衡

舞与剧关系的不平衡是影响中国舞剧创作的重要原因,舞与剧关系由来已久,舒巧老师舒巧对舞剧的故事性做了特别的解读。她认为“舞剧的优势是模糊性,模糊性的优点在于多义”“舞蹈决不能讲故事”。以舞蹈来讲故事,主要是由于舞蹈编导被文学思维所主导,舞蹈“长于抒情,拙于叙事”的艺术特性就决定了舞蹈不擅长讲故事,而当下许多舞蹈编导将舞蹈强加了一定的文学性,而这一问题又落在舞蹈编导希望能够让观众看的懂的艺术层面之上,而这样下去,中国舞剧创作便进入了恶心循环,一味地讲故事,抹杀了舞蹈艺术自身的艺术特性,而观众也就只能停留在舞剧就是舞蹈讲故事的硬性概论上,观众与编导的各自妥协,导致了舞剧艺术的停滞不前。

舞剧创作要树立舞蹈思维,避免文学思维的主导,舞蹈编导要在创作中善于运用舞蹈思维,避免“舞弱剧强”,此外许多编导在遇到“情绪性、展示性、氛围性”时就陷入“舞”的思维——陷入片面的肢体表达,这容易阻断剧情、淹没人物,造成“舞”强“剧”弱。所以舞蹈编导在舞剧创作时尤其要关注“舞”与“剧”的平衡,甚至“为了人物有时要牺牲舞段,过度的情感渲染不能够强化剧的力量和人物的力量,有时反而需要一种节制,感情不能泛滥,一味地渲染情感与讲故事,只会让作品失去了原有的艺术水准。

舞蹈创作内外生态的差异、舞蹈理论唯独的缺失以及舞与剧关系的不平衡都只是中国舞剧创作所呈现的一些问题,舞剧创作“有高原无高峰”现象需要每一位中国舞人的自我坚守,我们应对出现高原而欣喜,舞蹈艺术受到关注而自豪,面对无高峰现象也需要反思。编导家们要永葆“似我者俗,学我者死”的创作观,舞蹈作品要体现“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的艺术深度与艺术高度,这样才会打破无高峰的尴尬局面,迎来中国舞剧的又一个春天。

参考文献:

[1]梁戈逻.中国舞剧的“七宗罪”.[J]艺术评论

[2]梁戈逻.中国舞剧的未来之路.[J]戏剧的中国表达

[3]叶笛.寻找中国舞剧的理性精神.[J]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