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应助力核心素养提升

2022-06-19王素妮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2年23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王素妮

【摘要】核心素养是学科教育需要达成的基础目标,也是一门学科教育功能的本质体现。如今,语文教学的所有活动都在围绕核心素养开展,就连课外阅读也不例外。本文将在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视角上说一说如何助力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核心素养

一、促进阅读、积累、写作于一体

阅读过程中,学生的文字、词汇量不断增加,语感也随之增强,从读物中获取到的科普、文化、艺术等各类信息均为他们的语言输出提供了基础。我们应当要求学生“读有所用”,将积累的所有知识和信息利用起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水平,构建语言知识体系。

小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遵循着一定的规律,教师首先要注意为不同年级的学生甄选阅读难度不同的读物,这样学生在充分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才能吸收语言。在阅读的同时,要求学生随读随记,记录好词、好句、好段,教师紧接着酌情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立即将积累的语言迁移到表达输出中。这样的“趁热打铁”才能加速学生的语言构建与运用。

二、课内外对比阅读

很多情况下,课外阅读是基于课内学习的需求开展的。课本中的一些文章为学生们呈现出了一些片段性的内容,他们在不了解整个创作背景及故事全貌的情况下,对课文的理解不能进一步深入。这种情况下教师就需要搜集一些课外读物,为学生补充资料,增加可理解的信息。课外读物与课内读物的对比,能够让学生从不同视角去解读,也能从作者的不同创作技巧上去解析文体,这个过程将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比如,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名篇《圆明园的毁灭》,表现出了作者对圆明园毁灭的心痛和惋惜之情,大篇幅介绍了圆明园内曾经的辉煌。教师可以将《哭泣的圆明园》拿来对比,让学生分别从内容和创作手法上来分析两篇文章的不同。学生发现,《哭泣的圆明园》作者以游览者的身份,重点描绘了圆明园如今残破的景象。而《圆明园的毁灭》重点描绘了圆明园在被破坏之前的景色和园内的奇珍异宝。两篇文章共同阅读,将圆明园昔日的景色与如今对比,学生们的情绪落差更大,更能体会到作者愤慨、惋惜的情绪。

三、创造不同的课外阅读体验

随着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常规化,这项任务不应当全部作为学生自己在课下完成的任务,因为通过检验课外阅读成果可以发现,很多学生都是为了完成任务,笼统地阅读,匆匆地浏览,很难从中得到真正有价值的收获。为此,教师可以将一些优秀的课外读物和文章利用部分课堂时间去讲解,用一些与众不同的方式激发出学生的情感。

比如,《夏天的晚霞》这篇文章就可以在《观潮》等景物描写的文章教学后让学生们一起阅读,为了让学生进入作者描写的情境中,教師可以在课堂上组织这样一次情境教学的活动。先让学生们闭上眼,聆听《夏天的晚霞》的原文朗诵音频,结束后学生们缓缓睁开眼,映入眼帘的是教师在多媒体屏幕上呈现出的晚霞景色。回想刚刚听到的内容,对比眼前的景色,学生们将产生和作者一样的情感波动。运用这样的方式,对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提升很有帮助,也能让他们体验到别样的阅读感受,产生更强烈的课外阅读兴趣。

四、推选优质课外读物

书海浩瀚,优质的课外读物数不胜数。为了促进学生深入理解本国文化,促进文化传承,教师在为小学生甄选读物时,一方面要考虑到他们的语言水平和理解能力,另一方面也要兼顾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需要,多选择一些带有我国文化内涵的经典作品。

结语:

综上所述,进一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已经成了语文教学中的紧迫性工作,教师不能局限于课本教学中,更要将眼光放长、放远,将课外阅读这一重要板块利用起来,借助于优质的课外读物和丰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各项学习品质快速建立起来,为未来的学习奠定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陈群.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应助力核心素养提升的实践路径探讨[J].幸福生活指南,2020(25):1.

[2]陆培明.重视思维发展,助力核心素养——试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J].知识文库,2017(14):2.

[3]韩京洋.课外阅读提升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J].好家长,2019(13):1.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