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教学的开展

2022-06-18王霁昀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19期
关键词:课内外阅读策略研究小学语文

王霁昀

摘要: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能把教师的概述讲解当作学生的阅读实践。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口语能力和写作能力。”因而小学语文教学不应该再局限于课本知识的学习,尤其是小学时期,更应该在知识水平成长初期就养成良好的课内外阅读习惯。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现存的问题,给出一些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策略研究

前言: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要从根本上实现新课改目标,促进语文小学阶段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帮助学生在小学语文学习中逐步习惯阅读、热爱阅读。通过在校内外阅读之间建立联系,选择有益的阅读内容来提高阅读的有效性。小学生好奇心重,迫切地想要认知世界。于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有效地开展语文课内外阅读教学指导,是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进行课内外阅读的重要性

(一)提升阅读能力

课内外阅读结合,能扩大小学生中国文化视野,提高中国文化素养,充分感受中外不同语言的魅力,培养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积累大量中文文化知识,加快中文阅读速度,提高中文阅读能力。在阅读中学生能创造出一个广阔的世界,其中充满了想象、好奇和知识,翱翔在阅读世界,能够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提升综合素质

中国有句古话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顏如玉。就是说,通过语文课内外阅读的积累,能达到深入的文学熏陶,实现文学素养的提高。课内外阅读对学生影响深远,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使他们更多地关注社会变迁和人文情怀。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很好的接触新文化意识形态的机会,最终能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三)有益于语言能力发展

喜爱阅读的学生一般语言能力都比较好。那是因为学生在书中学到的复杂语言,能在大脑中自然而然开始解构。虽然小学生理解能力稍弱,但是也能引起模仿,在这样的模仿中,语感不知不觉就形成了。语感的形成,对于学生的听说读写有很大的影响,能够促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的提升。

(四)扩展人生经验

有良好的阅读基础的学生,往往更能够经受生活的考验,懂得怎么处理危机和挫折,心境也会安稳快乐。那是因为热爱读书的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视野开阔,胸怀宽广。他们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并学会善良。在这种条件下,爱读书的孩子可以更早地关注到他人、家庭、学校、社会的不同,他的人生经验远远高于阅读较少的学生。

二、小学生进行课内外阅读的现状

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主要关注学生的成绩,而阅读也往往局限于教科书中。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一般认为,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课本上的词汇、词组、文章,并能进行巩固练习。但是小学生好奇心重,探索欲强,对情节紧凑的文章或课外书籍更感兴趣。但是由于教师和家长没有及时地对阅读方法提出建议,小学生常常只是象征性地看看,而没有认真思考体会写作主旨,作家的感情和写作动机等。

三、关于促进小学生课内外阅读的相关指导策略

(一)通过课内外阅读来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写作教学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题。小学生因为生活经验少,知识储备少,往往不知道写什么内容,不知道怎么写,这就导致学生写作难上加难。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阅读理解,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学会分析好文章的语言表达方式,作家写作的方法与意图等。另外,要有发现童心的眼睛,小学孩子在写作时往往能捕捉到生活中最真实的美好。

例如,学生通过学习一年级下册《彩虹》一文,就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小诗,这个时候就可以鼓励学生发现其他生活中的事物来写一首小诗。这样不仅能让孩子充分发挥想象力,而且能够从小培养写作意识,让孩子对文字的感悟更加深刻。另外,不只是课内的小诗学习,还可以让孩子阅读其他儿童小诗,例如7岁的姜二嫚小朋友写的《灯》:“灯把黑夜,烫了一个洞。”就可以让学生阅读之后模仿。相信在小孩子的理解下写作,会有很大的惊喜。

(二)在课前安排相关课外阅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主要以读写为主。小学教师要结合课堂阅读指导,在课后组织课外阅读活动,既能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又能拓展学生的阅读习惯,以降低学生的写作困难。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和文化水平,在课前安排课外阅读,在课中结合教科书文章对词汇和句子进行讲解,不仅能帮助学生在课堂上理解文章内容,而且能帮助学生提高对词汇句子的学习兴趣,提高阅读教学效果。

例如,在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麻雀》的课前,教师提前布置学生阅读麻雀的相关图片和介绍等,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对麻雀的描述,巩固学习与阅读脱离的思考。还可以让学生自由阅读课外的麻雀有关的文章,加深学生的理解。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更是让学生对课文有了更深的了解。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课内外阅读教学

对小学生来说,阅读往往充满了许多困难,因为他们的知识储备较少,情感也不丰富,阅读过程中很难有效地理解和把握材料的内容。这不但给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而且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兴趣和阅读能力的提高。对此,教师可以通过使用多媒体技术来帮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阅读,并且引导学生在课外利用网络进行相关的拓展阅读。

例如,在学习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开国大典》时,教师可以结合文章内容,把图画插入PPT,白板,投影等多媒体设备。上面放上开国大典的图画,相关的纪录片视频等。要知道小学生的思维主要是以视觉思维为主,所以图画和动画视频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他们的思维,使他们更容易理解文章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点击文章朗诵的音频,引导学生跟着音频朗读文章。另外,还要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观看相关的课外阅读拓展内容,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

结语:

总而言之,阅读对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小学语文教育阶段,课内外阅读结合的方式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能在课外阅读中提高课堂阅读质量,帮助学生摆脱写作困难,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记录和积累好的词汇,汲取更多的知识和营养。

参考文献:

[1]郑科霞.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结合的实践与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7(7).

[2]张海珍.书海无涯“读”作舟——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初探[J].中学课程辅导,2015,(13):61.

[3]蔡清玉.书海无涯“读”作舟——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初探[J].名师在线,2019(16):28-29.

猜你喜欢

课内外阅读策略研究小学语文
浅谈农村小学课内外结合促进学生的阅读兴趣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的衔接
书海无涯“读”作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