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为先导,促进思维进阶

2022-06-17

阅读(教学研究) 2022年6期
关键词:字音寓言农夫

执教/钱丽芬 评析/程言峰(特级教师)

【教材分析】

《守株待兔》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文言文,也是一个富有趣味的寓言故事。本课旨在以读促学,即读准字音,读懂意思,读出节奏,读明寓意,熟读成诵,引导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基础上,获取阅读寓言故事的方法,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读出韵味,读好“因释其耒而守株”,背诵课文。

2.能学会用借助注释等方法读懂课文,明白故事蕴含的道理。

3.感受文言文的趣味,习得阅读寓言的方法,促进思维发展。

【教学实录】

一、复习导入,揭题引趣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玩个游戏“看图猜故事”。(出示寓言故事PPT)

生:(依次回答图片内容)坐井观天、狐假虎威、亡羊补牢、揠苗助长。

师:同学们猜得真准。谁能说说这几个故事有哪些共同点?

生:都是以前課本上学过的寓言故事。

师:对,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能让我们正确地认识自己。今天我们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然后再和我们学过的寓言故事比一比,它有什么不同?(出示课文PPT)

生:我发现这是一篇文言文。

师:是的,还记得上学期学的一篇文言文《司马光》吗?谁来分享一下学习文言文的要求?

生:学习文言文要读准字音、读懂意思。

生:还要读出停顿、读出韵味……

师:谁来读读这则寓言故事的题目?

生:(读)守株待兔。

师:你真是个爱学习的孩子!想不到,课题里藏着的三个生字都被你读准了。(出示“守、株、待”)大家一起读一读。想一想,这些生字中你觉得哪个最难记?来说说你的好方法。

生:我发现“待”的横特别多。我记住了它的右边是寺庙的“寺”。

师:请大家伸出小手来,和老师一起写课题。别忘了,“兔”字后面还有条短尾巴。

师:猜猜“株”是什么意思?

生:我从注释里发现,它的意思是露在地面上的树的根和茎。

师:哦!借助注释来理解文言文,是个很重要的学习方法。谁还有不同的方法?

生:有时候看看图也就明白了,比如书上的图画中——“株”就是树桩。

师:真聪明,请你来讲讲课题的意思。

生:守着树桩等待兔子来。

(评析:“读”图,“读”题,教师从儿童认知特点入手,由学生学过的寓言故事延伸到文言文学习,图文并茂,言意相融,巧妙地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拉近学生与本篇文言文的距离。理解题目的同时,梳理学习方法,在潜移默化中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提供了方法支撑和心理铺垫。)

二、以读促悟,层层推进

1.初读古文,读准字音。

师:这篇文言文只有39个字,请数一数课文总共有几句。

(生“开火车”来读准5句话)

师:真了不起!“释、耒、冀”这几个难读的生字都能借助拼音读准。(出示PPT)“而身为宋国笑”的“为”怎么读?请说说理由。

生:我查了字典,发现这里的“为”是被的意思,所以我读第二声。

师:通过查字典来确定多音字的读音,很好!

2.合作学习,明确方法。

师:文言文不仅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还要读出停顿。可是怎样才能读好停顿?谁有好方法来教教老师呢?

生:多读几遍,可以画停顿符号。

生:要先读懂意思才能读出停顿和节奏。

师:你们的办法都不错。请与同桌合作,先说说每句话的意思,再尝试着去读出停顿和节奏来。

(同桌合作,讨论并朗读)

3.揣摩意思,读好停顿。

师:(出示PPT)谁来读读这两句?

生:(读)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

师:告诉大家你是怎么想到这样停顿的?

生:一般读文言文人物后面都有停顿。比如《司马光》中“群儿/戏于庭”。

师:你能联系学过的课文,并能恰当运用,真棒!

师:(出示PPT)“耕”是个生字。同学们,怎么记住它呢?

生:左边读“耒(lěi)”,它是古代用来耕田的一种农具,右边是“井”。

师:到底何为“耕”?一起来看我国古代农业巨著《天工开物》,其中就有对“耕”的记载。(出示PPT)说一说,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一个农夫手里推着一种翻土的农具。农夫们在像井字一样的田地中用耒翻土种地。

师:这就是“耕”,农夫手里的农具就是“耒”。(出示PPT)看,这就是“耕”的古文字,下面是耒,上面是井字样的田,后来逐渐演变成今天的字形。

师:“耒”作偏旁要谦让,捺成点,右边注意穿插。一起写好这个字(指导学生书写)。那课文里的耕者是谁呢?

生:耕田的人,也可以叫农夫。

师:照这样,我们可以说,有学问的人叫——

生:学者。

师:年长的人叫——

生:老者、长者。

师:你还知道哪些?

生:智者、读者、听者……

师:(出示PPT)请读好这两句话。

生:(读)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师:能说一说这句话里“走”的意思吗?

生:走在注释里是“跑”的意思。

师:如果不看注释,你能猜出是跑吗?

生:“折颈而死”说明撞击力度很大,很可能因为跑的缘故。

师:你是福尔摩斯,断案高手,联系上下文就能推测出关键字的意思。其实很多词语中的“走”都有跑的意思,比如“飞沙走石”。你还能说出这样的词语吗?

生:东奔西走……

生:走马观花……

师:像这样,关键字读懂了,这句话的意思就明白了。读的时候要注意,“兔走”“触株”两个动词间可以稍作停顿。(指生读,齐读)

师:(出示: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这句话特别难读,谁来读一读?

(学生读,略)

师:读得真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生:可以结合注释,再看看图,就能读懂这句话的意思——于是放下耒,而去守在树桩边。要这样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师:瞧,这个原本以种地为生的农夫,放下耒,去干吗了?耕者成了守株者。

师:谁来交流下故事的结果(出示: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先说说意思,再来读。

……

师:请同学来连起来读一读。(先指生读,再配乐齐读)

(评析:读准字音,读懂意思,再到读好停顿。学生不断递增学法,加深感悟,在推理猜测中感知文言文的大意,在合作学习中矫正阅读节奏,在拓展积累中发现文言文的認知规律。通过读图认识“耒”,经验拓展领悟“走”,在此基础上得文意,得学法。随着阅读进阶,学生的认知逐渐明朗,思维循序渐进。)

4.角色扮演,读出寓意。

师:对照课文,请和同桌讲讲这个小故事。

(学生讲述故事,略)

师:这则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同学们都能说清楚了,但是,要想把这个故事讲好,还有哪些好办法呢?

生:可以发挥想象来讲。

生:可以加上对话或者动作表演来讲故事。

师:哦,咱们试试看吧。以最后两句为例,一起讲好这个故事。老师当农夫,同学们当宋人,想一想可以加上怎样的动作、对话呢?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略)

师:(扮农夫)今天我得了一只又肥又大的兔子,不用下地干活啦,哈哈!(放下耒守着树桩)

生:(扮宋人甲)今天你又不下地干活啦?

生:(扮宋人乙)兔子又不是天天来的,你再不干活,庄稼要荒废啦!

师:(扮农夫)“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我觉得肯定还有兔子来的。我要坚持不懈地等,总是能等来的。

生:(扮宋人丙)你都守了这么长时间了,地里庄稼都快死了,你也要被饿死的,回去吧!

生:(扮宋人丁)农夫啊,农夫,你以为一次成就次次成啦,你不能有这样的心理!

生:(扮宋人甲)唉,你这个农夫啊,真是顽固……

师:同学们,故事讲到这里,你发现了什么道理呢?

生:做事不能心存侥幸。

生:不能总想着不劳而获,要努力付出才有回报。

师:小故事,大道理。寓言故事长久不衰,启示了一代又一代人。

5.变式记忆,熟读成诵。

师:同学们,古人读书讲究熟读成诵。你有更好的办法来背诵吗?

生:根据起因、经过、结果来背诵。

生:可以想象画面背诵。

生:可以根据故事的意思来背诵。

师:你们积累的背诵方法真多,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练练吧。

(学生从右往左去标点背,学生看填空背,学生看图背等)

(评析:教师能依托文本内容,精心创设情境,以师生角色扮演来营造出真切的氛围,通过搭建多维的对话空间,引导学生走进人物内心。趣味性极强的对话情境,能轻松地唤醒学生已有认知,自然而然地将蕴藏在文言文中的道理表达出来,并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变式背诵记忆,更是水到渠成。)

三、拓展有度,推荐阅读

师:《守株待兔》这则寓言的作者是韩非子,听说过吗?

生:韩非子是古代的大学问家。

师:韩非子写了很多寓言故事来劝诫别人,如大家熟知的《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等。这则寓言就选自《韩非子》。课后还有一则寓言,请同学们课后读读“阅读链接”,想一想故事中的坐车人犯了什么错,跟你的小伙伴说说从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评析:由课内的寓言教学延伸到课外阅读寓言故事,再到“快乐读书吧”的寓言集,紧扣文本特点的同时,激发学生对阅读文言文和寓言故事的兴趣,学生读寓言,明事理,感知中华文化的魅力。)

【总评】

《守株待兔》是学生进入三年级后学习的第二篇文言文,同时也是一篇趣味性较强的寓言故事。怎样才能结合文本特点,以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唤醒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撬动思维的深度发展呢?

钱老师依据儿童已有的学习经验,巧妙地运用多种方法以读促思,以思促悟,增情趣,添智慧,在层层推进中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领儿童在具体的情境体验中品味深思,交流碰撞,梳理总结,做到“言意”兼得。

1.以读促思,自悟自省提升学习力

文言文言简意赅、节奏鲜明、韵律动听,是特别适合朗读的语言材料。“字音——意思——节奏——寓意——背诵”,这些环节中教师没有生硬的要求,而是在不断的引导与对话中,让学生自己习得,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以及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来提升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这样的方式较好地促进了学生学习力的提高。

2.注重关联,深入探究提升思考力

本文是学生继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司马光》后接触到的第二篇文言文。综合两篇古文来看,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兴趣,巩固基础学法上。教学中,无论是“借助注释、结合插图、联系上下文”这些学习方法的温故知新,还是朗读时正确停顿的规律总结,都在两篇文章中找到了关联点。另外,教学“耕”与“耒”,以及拓展“走”的相关成语的涵义,均能从课内或者课外的关联中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为以后学习文言文做好积累与铺垫。

3.注重对话,情境体验提升表达力

教学时,教师结合寓言的文本特点,启发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情境体验来说出寓意,表达自己独特的看法。师生的对话演绎让学生不再是机械、单纯的读者,而成为文本故事中的角色,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迅速激活,能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表达出内心的真实想法。这样的方式,有效地化解了理解寓意的难点,更促进了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

总之,本课的教学在层层递进的朗读训练中不断启发、唤醒学生,培养了他们的学习力、思考力、表达力,提升了学生的文学素养,也为学生以后自主学习文言文打下了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白鹿小学)

猜你喜欢

字音寓言农夫
躺在树下的农夫
时装寓言
农夫和蛇
遗失的斧头
“多说一遍”字音字义大不相同!
沈括识音
《伊索寓言》是谁写的?
明晰字形字义 防范错字别字
农夫卖猫
A FABLE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