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设计专业《景观规划设计方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022-06-11张慧

工业设计 2022年5期
关键词:多样化教学教学改革

张慧

关键词:景观规划设计;多样化教学;教学改革

在环境设计专业景观方向专业的教学体系中,《景观规划设计方法》课程教学是专业教育的必修内容,直接服务于景观专业实践。其培养目标是:学生需具备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各种类型公园绿地规划设计的能力,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环境与保护等建筑或管理部门提供具有景观学专业知识的高级人才[1]。图1 为该课程的教学课程改革思维导图。

1 环境设计专业《景观规划设计方法》课程教学现状

1.1 教学内容陈旧

该课程面向的是环境设计专业二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上课不带教材或相关资料书籍,做课程内容记录的同学只有少部分,课堂所讲的内容并没有能很好地理解。随着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该课程原有教学的内容和方式已经明显跟不上社会发展的形势,《景观规划设计方法》课程要紧跟城市广场公园、居住区景观、植物配置等各项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根据美丽中国建设和乡村振兴政策,课程设置也要结合相关的城市规划设计学科进行教学,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比较知识点的异同之处,强调环境设计专业进行景观规划设计的着重点。因没有联系时政因素,导致课程教学内容只能泛泛而谈,学生似懂非懂,实践课时的不足也会导致学生只能从文字理解内容,不能从景观感知中理解课程内容,实践能力较弱,课题设计想法欠缺时政思考。针对这种现状,需要对该课程内容进行改革,结合时政及城市规划设计学科相关知识点优化教学内容。

1.2 教学方法单一

该课程相比其他学科知识面更广,对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学习理解有一定的困难,教学资源仅限于课堂,缺乏线上相关课程资源,教学平台单一短缺,被一味地灌输理论知识,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课程内容,理解非常吃力且效果较差。学生的积极性也会受到影响,课程脱离实践,没有实践教学基地支撑学习,学生设计思维受限,创意表达薄弱,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力度不够,不能很好地达到教学目标。

1.3 教学保障体系不完善

首先,该课程教学师资队伍缺少规划工程专业的教师,在课程涉及规划与工程方面的知识能力有所不足,无法给予学生更全面的知识点。教师除了日常的教学以外,缺乏专业知识的更新培训,教学能力和水平比较保守,缺乏教学技能培训。其次,与地方政府、企业没有深入沟通合作,实践教学平台没有发挥效果,导致教学创新改革资源利用情况不佳。最后,没有紧跟教学的发展趋势,忽略了学生的学习状态,缺乏线上学习资源,导致学生学习成效不佳,导致无法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1.4 考核方式局限

原有教学大纲的考核方式不能体现课程的教学要求,课程考核还是以平时课程作业(权重30%)和大作业(权重70%)的方式。平时作业主要要求学生进行景观手绘练习、景观设计案例分析,大作业要求学生做一套方案,在题型设置上由教师命题,提供设计区域。进行小型空间的景观设计时,以电脑制图或手绘效果图表现为主,这种考核方式过于局限,设计区域限制了学生的思考方向,与时政联系不紧密,很容易将学生导向固定化学习和成果展示模式,降低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景观实地调研的积极性,不能真正体现课程的教学目标。针对学生提交作业的评价功能,忽视作业的反馈功能,应付上交,应付考核,学生不能从作业中得到反馈,不知道作业的问题所在,也就没有进步可言,对于考核锻炼学生观察能力、调研能力、学习能力的实践环节也没有进行汇报评价。学生无法得知实践成果是否正确,没有以標榜示范的方式激励学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影响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不能考核学生对该课程内容知识的理解程度和设计实践运用的能力。

2 环境设计专业《景观规划设计方法》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

2.1 有利于特色课程的改革与建设

该课程教学改革立足于地域性特色与环境设计专业快速发展的实际需求,培养学生运用景观规划设计方法的基本理论,包括相关的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城市绿地系统设计、城市艺术设计等有关的专业理论,以及规划设计的原则和方法。能够运用相关的设计含义、基本观点,掌握景观规划设计的设计元素、设计语汇、景观环境系统等基础理论知识[2]。将《景观规划设计方法》课程理论结合城市特色应用于城市建设中,还能体现出城市的特色风貌。

2.2 有利于学生德育能力目标的培养

让学生掌握景观规划设计的含义、设计元素、设计语汇、实际应用、景观环境系统等基础理论知识。同时依托项目实践理论,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从景观设计图纸绘制到场地实际景观的形成,从景观项目场景切换到设计图纸的循环过程,让学生从这个过程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从方案构思到景观规划施工图纸的绘制能力。在课程中结合思政,建立学生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学生的国家荣誉感和职业认同感。

3 环境设计专业《景观规划设计方法》课程教学改革的策略

3.1 更新优化教学内容

从社会需求和行业需求出发,明确国家和社会对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的期望。调整教学计划,优化教学内容,通过对学生就业对口的就业机构进行调研,如景观规划设计院、景观设计公司、房地产公司、咨询机构等,充分收集不同行业领域对学生专业知识、技能、思想道德培养的意见和建议。根据调研结果进行总结,紧跟社会进步,密切关注学科的发展,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带动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项目的训练。培养学生从认知到思维、从操作到交流与组织工程实践全过程的能力,通过主题或项目配合教学内容,通过全过程的训练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把社会对学生在价值观和思想道德层面的真正需求总结出来,以行业为标杆,进行学生教育培养。

结合景观规划设计相关的学科知识,多方面地了解城市设计、城市绿地系统、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等内容。提升学生对专业和自我能力的认同感,增强学生对专业学习的自信心。进一步组织不同专业与工种,甚至不同职业领域的学生参加项目教学小组。比如在景观植物种植选择与种植实施操作中,发挥专业能力,从艺术角度选择植物品种、色彩搭配、布局形式等。实施操作需要市政部门、园林施工人员、测量专业人员进行合作,通过一系列的实际操作,训练其在实际工作中与不同专业、不同部门同事协作的能力。与景观设计公司、建筑设计公司、房地产公司等相关项目进行合作,把景观设计课程的核心知识点进行实际应用,比如在房地产销售中心景观环境中涉及的灯光设计,可以结合地域特征,将当地地域性元素与灯具结合设计,既满足了室外的照明环境需求,又体现了该地区特有的风格。利用企业与学校学习资源的整合、优势互补、双向介入,各自发挥应有的作用,以提供准确的市场信息、专业的实践环境、切实的技术支持、丰富的资金帮助、科学的评价标准和广阔的就业市场为导向,最大程度发挥企业在景观设计方向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3.2 实行“理论+ 实践+ 参与”的教学方法

3.2.1 以理论教学为主并强化实践教学

由于该课程具有实践性和综合性,在教学方法改革上改变了传统单一理论讲授为主线的教学模式,而是结合了城市规划学科景观规划设计的相关知识内容,强化实践教学,围绕城市设计、绿地系统规划、景观设计等内容进行实战演练,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驾驭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创新能力等。例如,进行特色公园街道景观规划设计,可以从公园街道现状、街道信息、现状、需求、美化等方面深入调查,把公园景观特色结合街道环境进行展示设计,通过实际使用需求,设计为集展示、活动、休闲于一体的街道景观[4]。或通过设计实习,参与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从最能感同身受的环境着手,了解与掌握大学校园的景观环境需求、景观功能,从设计方案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利用毕业设计参与的实体项目参与和锻炼,实现设计过程全程参与,不仅能提升理论水平和实操技能,而且又能在教师有目的地引导下,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让学生从环境设计中发現新知识,掌握新内容。

3.2.2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指导学习成果

首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景观设计方案进行探讨,能够应用景观规划设计和美学的基本原理,并通过文献检索、资料查询获取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和归纳;其次,应提出解决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的设计原则、方法和流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可行性分析,形成解决问题的有效思路,以获得有效结论,直至形成优秀的设计方案,在优化过程中也是对知识理解能力和设计能力的锻炼。再次,对优秀的景观设计进行有效地临摹与学习,结合美学原理和生态原理辨别作品质量的优劣,分析设计理念、设计手法、设计元素的应用,总结出景观规划设计的方式方法,形成自己的设计思路与设计理念。最后,可以在课程授课过程中教师每周安排一次辅导答疑,同时开通网络答疑,就学生在学习、作业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交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在授课期间,安排两次以上师生交流座谈,就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学习方法等内容进行沟通。

3.2.3 校企协同且重视学生实践参与

推进景观规划设计人才的交流与合作,建立以项目、合作课题为依托的设计工作室,将教学与城市设计、美丽乡村相关主题或项目实践相结合。在乡村振兴条件下,运用景观规划设计知识,改造优化乡村景观环境。例如,在与园林景观规划设计院合作的教育项目中,对改造地区进行景观环境设计时,应考虑不同乡村的民俗、特色产业,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改造优化设计,而不是盲目的千篇一律。最大程度地体现景观环境的独特性,而学生也可以通过深入施工现场,与施工人员、城市规划设计、市政工程等专业人员进行交流学习,进一步了解规划工程,熟悉项目施工流程,理论结合实际、学以致用,为将来的就业、从业奠定牢固的基础。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国家或省部级设计比赛,力争获得奖项,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信心,此外在设计方案成熟的情况下积极地去实现成果的转化,即借助企业市场行为将参赛或获奖设计作品经过科学论证真正地应用于实际项目中,创造出实际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

3.3 优化专业化教学保障体系

3.3.1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完成教学体系的主要力量,教师专业化程度也必须紧跟学科的发展趋势。开展科研、教研活动,在科研项目中提高专业素质,外出研讨、学习、公开教学活动,提升教师专业技能,挂职锻炼,参与项目操作,积累行业经验,增加与其他高校教师之间的交流,在课程设置、教学应用、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学习,制定符合环境设计专业景观方向的学生学习景观规划设计的最优方案。就目前学科发展来看,建筑、规划、园林、生态已融为一体、共同发展,形成“四位一体”的教学理念[3]。从景观规划设计方法课程特征出发,结合城市规划的相关知识,师资队伍结构也要增加规划与设计、工程与建设等实践类师资队伍,构成多元的景观规划设计方向的师资结构[4]。强化教师与工程师的信息互通、实践互动,从而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3.3.2 优化教学资料库

教学资料库作为该课程教学保障内容也要进行优化,教师授课的相关课程资料作为内部资料同步推送给学生,此外高校慕课平台有相关景观课程的教学视频,线上也能补充景观的相关知识点,景观设计网站平台也有实例设计,能从实体落地景观设计实例中学习相关的设计创意点和设计方法,相关景观设计微信公众号,既能获得最新的景观内容推送,也能观看直播课程,学习景观的施工图绘制方法,弥补课堂内容导入的不足。线下教师与学生能保持在线交流沟通,针对景观规划与设计案例进行师生实时在线讨论和评论,对学生的设计图纸能够通过评图进行反馈,即便是线下学生依然能够清晰理解教师的点评内容。学习资料库地优化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程度进行有选择、有计划的学习,有利于掌握该课程的知识内容,形成较好的教学成效。

3.4 调整教学考核评价

对《景观规划设计方法》课程的成绩评定体系进行适当地调整,将原有的单纯包含专业知识点的考核体系评价标准重新梳理,融入实践考核和思政元素的考查。充分利用《景观规划原理》课程的教学特点,将课程考核成绩分为3 个部分:平时成绩(权重占10%)、实践考察作业成绩(权重占20%)、景观规划设计方案(权重占70%)。在专题设计作业成绩中,要求独立完成一个景观规划设计项目的设计方案。同时加入时政思维问题讨论(权重占5%)。在了解学生专业知识掌握情况的同时,通过创新测评体系,发现学生在合作精神、社会担当和以人为本等德育方面的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增强课程改革的实践效果。

4 结语

通过对景观规划设计方法课程的教学改革,让环境设计专业景观方向设计类课程体系性更优化、更合理,景观规划设计类的课程教学内容更为成熟,教学方式方法更加多样。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内容调整后的有机结合,强化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利于对学生进行设计方案操作和实践调研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使课程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同时改革后增加了课程在线案例资源库,一方面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案例内容;另一方面在讲授某一个景观知识点的同时,学生也可以从多种渠道获得更多的学习案例,节省自己搜索素材的时间,提高素材的质量,对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来说有很大的提高,同时也拓宽了知识面。该教学改革研究成果使用范围主要针对环境设计专业景观方向的学生。在理论教学过程中趋向于多学科、多维度,把景观基础学科与相关联学科方面知识相互交织贯穿,形成多层次、多领域交叉的教学框架[5]。让学生能运用相关的科学原理,独立完成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案,并通过在方案设计的过程,辨别设计过程中的顺序和优劣,同时能辨别出设计作品的优劣。此外,在实践教学中强调以行业需求为导向,通过全过程的训练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景观规划设计方法课程体系要紧跟时代的发展,不断地总结、思考、更新和完善,才能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出具有创新素质的环境设计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

猜你喜欢

多样化教学教学改革
浅谈多样化教学方法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中职声乐教学中多样化教学方式的运用分析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