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的初中数学活动课建构策略

2022-06-10吴兰琦

中学理科园地 2022年3期
关键词:建构策略核心素养

吴兰琦

摘   要:数学活动课强调的自主性、实践性,创新性,恰恰是核心素养下数学教育的必然方向。一线教师亟需对核心素养下的数学活动课建构策略进行研究,重视教学活动課的教学,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活动课;核心素养;建构策略

数学活动课,即通过活动来进行数学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开始,智慧从动作开始”。数学活动课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和实践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与核心素养下对数学教学的要求不谋而合。本文通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活动课例“比例的性质”,来具体的谈谈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如何上好一节数学活动课。

1  巧设问题串,培养数学素养

核心素养下的数学活动课,摒弃了传统教学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只起到引导启发的作用。课堂上如果教师说的过多,留给学生的思考空间就越少,学生就无法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提问的艺术。通常,教师可以精心设置有层次的问题串,层层递进,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思考问题。问题串就是指从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出发,围绕一定的学习目标,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精心设计的一组问题。[ 1 ]课堂上以问题串的形式提问,可以让提问更加有效,激发学生主动思考,让学生更深刻的掌握知识的本质,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促进知识的内化。

例如:在数学活动课“比例的性质”中,笔者从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出发,以问题串的形式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复习回顾小学阶段学过的比例的相关知识:

(1)什么叫比例?请举个例子。

(2)指出这个比例的前项、后项、内项、外项。

(3)以上比例由四个数构成,你还能利用这四个数构造出不同的比例吗?

(4)你能否从这四个比例中抓取出一个共同的数量关系?

(5)你能证明以上结论吗?

设计意图:

利用问题串,让学生通过举例的方式回忆比例的相关概念,比直接抛出比例概念更加形象具体,接着通过“观察——猜想——证明——结论”的过程来复习比例的基本性质,让学生初步体验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并体会数学的严谨性。

2  及时归纳方法,提升应用能力

核心素养下的数学活动课,不只是要求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更是数学思维方法上的升华,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归纳总结和应用。对整节课的总结不应该只是在最后小结部分,而应该分散在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及时提炼知识中的思想方法,以便迁移到后续的学习中,提升应用能力。

如“比例的性质”这节课中,笔者利用学生在复习回顾环节构造的四个比例:

①=, ②=, ③=, ④=.

让学生将②③④分别与①作比较,观察在结构上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比例②③都是由比例①中一个比的前项和另一个比的后项互换位置后得到的。比例④是由比例①的等号两边的前后项互换位置得到。这里教师及时提炼观察比例结构的方法:从对角线方向、竖直方向、水平方向去多角度进行观察。

再如:在学生获得更比性质和反比性质后,教师提问:在探究更比反比性质的过程中,经历了哪些步骤?这里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让学生亲历“举例——猜想——证明——结论”的完整过程,并自行总结获得数学结论的重要方法。

3  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实践创新能力

数学活动课,有极强的实践性。“学以致用”是教学之根本,只有让学生手脑并用,才能够真正将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 2 ]。因此,在数学活动课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开展动手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将所学的知识用于实践中,在实践中思考,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创新[ 3 ],把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不断内化,形成数学化观察世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应用意识。同时,开展实践活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研究的兴趣和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

开展实践活动,要求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3.1  留给学生足够长的思考和实践的时间

教学实践活动就是学生将已经学到的知识技能,思想方法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思考,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些都需要建立在一定的时间成本上,教师要舍得给学生预留思考和实践的时间,让他们在思考的过程中,获得观察,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鼓励学生发散思维

在实践活动中,由于每个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存在差异性,不同的学生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不同深度去挖掘问题。教师应该尊重每个学生的需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4 ],肯定每个积极思考的同学,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对于需要帮助的学生适当的给予点拔和引导,让每位同学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进行思维的交流和碰撞,使每个人都能有所收获。

3.3  鼓励学生上台展示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在数学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多上台表达,一道题能够讲清楚了,那么逻辑思路也就非常清晰了。同时,多上台讲还能锻炼学生的表达、交流、分享等综合能力。

例如,在活动课“比例的性质”中,当学生经历了更比、反比、分比、合比性质的探究过程后,体验了“举例——猜想——证明——结论”的研究方法,笔者进一步设置了“小小数学家”的实践活动:

你能类比以上比例性质,猜想比例还具有哪些性质吗?请自主验证其正确性。

(教师请学生上台展示他们发现的比例性质,并进行验证,若结论正确,本节课我们就用该同学的名字来命名这个性质。)

设计意图:

有了前面环节的铺垫,本环节彻底放手让学生极大的发挥其主体性,创造性的进行数学实践活动,自主猜想和验证,使整个课堂活跃起来,同学之间互相探讨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来回巡视,观察每位同学的课堂参与情况,并进行适当的引导和鼓励,获得结论的学生主动上台展示,同学之间互相补充,相互合作。学生在不断思考和交流中进一步内化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应用能力的提升。

4  结语

核心素养下的初中数学活动课,要求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合作交流能力,问题意识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巧妙的设置问题串,及时的归纳总结,组织数学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国英.巧设“问题串”,培养学生数学素养[J].课堂教学研究,2017(5):20-22.

[2] 潘华金.浅析初中数学活动课的优势与开展策略[J].课程教学,2021(3):58-59.

[3] 付淑梅.融入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探究[J]].数学教学与研究,2021(12):59-60.

[4] 栾世福.如何上好初中数学活动课[J]].课堂广角,2014(18):98.991DD1D4-41A3-4A7F-B3D8-6A2A4DBC9817

猜你喜欢

建构策略核心素养
论叙事视角下的新闻编译
小学体育高效课堂建构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建构策略
拒绝“花哨”,重拾“得体”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