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河北省中考名著试题谈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

2022-06-09李瑞

民族文汇 2022年26期
关键词:策略研究

李瑞

摘 要:分析十多年来河北省中考试题中关于名著阅读部分的考查,由浅层次阅读要求到深层次阅读考查,面对中考变化如何有效指导学生整本书阅读。首先运用符合中学生心理的丰富多样教学方法从调动学生阅读兴趣入手,让学生爱上阅读主动阅读。进一步引领学生在阅读中读出自己的感悟思考,把自己思维引入深水区,打通知识之间的壁垒,形成自己的阅读思考。在阅读中培养提升思维能力,让知识形成网状结构图,从单一思考走向多维思考。最后让学生学会综合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快速有效阅读名著,获得审美体验和感受。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策略研究;思维提升

梳理近年来河北省中考名著试题,我们不难发现,从单一名著的考查到多本联考,从最初的两三分的小分值发展到21年出九分的考题,和一篇阅读理解平分秋色。河北省中考关于名著的考查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由最初倾向于单纯记忆式的填空类试题,逐渐上升为以分析概括为主的主观试题,要求学生在真阅读基础上有自己的分析判断能力,体现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中考就是指挥棒,随着考试题型变化我们在教学中就要采用相应策略,指导学生真阅读细分析,提高学生对名著阅读鉴赏能力,注重对学生高级思维能力的提升。

《标准(2011年版)》在第四学段(7~9年级)对阅读有这样的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可以说名著的教学是我们阅读教学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如何有效指导学生整本书的阅读,是我们研究的方向。

首先,多种方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能够激发学生主动看书的积极性,教学工作就等于完成一半。我们利用课前五分钟时间开展“我是小小讲书人”演讲活动,例如这一段时间我们一起读《西游记》,依次每天演讲一章节,必选内容是对这章内容的概括,精彩情节的赏析,自己的心得感悟;读完正本书后,还可以采用画思维导图的方法,让学生对书中的人物情节进行整合归纳。同时让阅读触角延伸至课外,定期开展“共读一本书”的家校活动,请家长们参与进来,和孩子们共同阅读,这样既有利于改善亲子关系又对个人素养都有提升,充分利用闲暇时间,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利用阅读课时间进行“听读诵读写读”三位一体读书活动,教师为学生朗诵自己读书中的感受最深的语段,声情并茂的示范给学生最好的启发,接着由学生自己完成自己品悟朗读,在读中有所思有所悟,最后再把朗读的语段积累在本上,将阅读和写作打通。

其次,将阅读引入思维的深水区。

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有思想的芦苇。”同样,学生阅读整本书也需要思考,要带领学生成为一个思考者。例如《朝花夕拾》中对百草园的景物有一句这样的描写“光滑的石井栏”,如何引导学生读出文字背后的故事?从文中学生可以发现百草园是一个“荒园”“人迹罕至”,石井栏应该有一层为了安全考虑而设置的,现在鲁迅先生用“光滑”形容石井栏,我们在这背后是否能读一位调皮可爱、活泼好动的小鲁迅呢?我们带着一双发现的眼睛,就会有不同的感受。

读《西游记》时,学生发现书中情节安排是“三打白骨精”“三调芭蕉扇”,联想到《水浒传》中“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三打祝家庄”,《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红楼梦》刘姥姥三进大观园、香菱学诗中三次习作等,为什么都是“三”?其实文学创作中这种情节被称为“三复情节”,其作用主要是将情节逐步推向高潮,这种通过“进展——阻塞——进展——阻塞——进展——完成”的三段式形态,是一种螺旋上升的情节发展方式,可以逐渐强化双方的矛盾,紧凑地把故事推向高潮。同时三复情节,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主题。例如三打白骨精、三调芭蕉扇等是困难程度较高的任务,三次尝试完成任务能够塑造唐僧师徒的永不放弃、坚持到底的坚定的人物形象,也表现了勇于斗争、善于斗争的主题。最后这种一波三折的情节发展方式,是为完美结局做铺垫,读者阅读时会产生心里期待。“文似看山不喜平”,如此反复将能引起读者对情节发展最终结局的期盼。

更有同学能够指出我们学习鲁迅的小说《社戏》去看戏前情节设计也是一波三折;郑振铎的散文《猫》同样是讲述自己三次养猫的经历;就连外国作品安徒生童话《皇帝的新装》也是安排了三次看新装的情节,同学们明白了这些“三”都应该是作者匠心独运的设计,自己写作时应该学习这种技法。

如果我们再往前追溯,可能会发现先民的歌唱《诗经》中常用手法“一唱三叹”,许多诗歌采用“三段式复沓结构”,同学们可以大胆猜测这许就是三复结构形成的渊源。在这里同学们围绕一个问题,把所学知识前后勾连,在时间上空间上全面拓宽,大胆猜测假设应证,使自己思维處在立体网状图中,这就是我们阅读应该达到的目的,把思维引入深水区,做“一根有思想的芦苇”。

最后,指导学生综合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课堂教学中老师教授的阅读方法要综合运用到自己的整本书阅读中。既需要囫囵吞枣式的浏览默读,高效快速完成量的积累;又需要有质的提升,例如刚才提到的“三打白骨精”等情节就不能只是浮光掠影匆匆一瞥,需要我们静下来圈点批注摘抄笔录,细细玩味。唯有如此才是真正完成了一本书的阅读。

整本书阅读的真正价值,并不在于读了多少本书,而是通过整本书的阅读,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开阔了视野,增强了语感,提升了思维能力,并且具备了一定的审美思辨能力。

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一般课题“初中语文教学中整本书阅读的策略研究”(课题编号:1804324)系列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策略研究
会计审计风险因素与信息化审计策略研究
精英领航 集体突围
低段小学生自主识字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农村信用社支农能力策略研究
中美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比较研究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