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低段数学个性化作业的设计

2022-06-04董克

天津教育·中 2022年5期
关键词:数学教师数学知识作业

董克

为低年级的学生设计个性化的课后作业,转变运用大量死板的练习题来巩固和补充学生所学知识的现状,可以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数学作业教学的无限魅力,独立完成课后作业,从而能充分发挥作业教学强化所学知识、发散思维、提升素养的价值。为此,广大小学数学教育实践者要积极探索低段数学个性化课后作业的设计措施,让学生对数学作业教学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从内心真正感受数学的魅力,从而助力低段小学数学作业教学工作更为顺利地进行。以往,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目标主要是以应试为主。为了让学生取得一个较高的考试成绩,并提升升学率,小学数学教师总是运用题海的方式来设计大量的课后作业,学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机械运用所学的公式、定理进行解题,思想和思维都被局限在了课堂和教材中,难以得到独立、自由发展,低段小学数学作业教学效果一直非常不理想。为此,广大小学数学教育实践者需要拓宽自身的作业设计思维,运用多样化的策略进行个性化作业的设计,从而不断促进低段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优化。本文将对小学低段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的实践进行阐述和说明。

一、设计实践性课后作业,提升综合能力

以前,小学数学教师比较追求数学教学进度,为了不浪费一分一秒的课堂教学时间,总是脱离学生生活,直接讲述教材中比较机械、狭隘的数学内容,并运用教材和练习册中的习题来进行作业设计,让学生完成有且只有唯一一个答案的课后作业,这样的作业难以助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而在生活化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小学数学教师转变以往落后的观念,并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入手,进行实践性课后作业的设计,让学生自己去生活中进行调查、统计,根据自己的发现完成课后作业,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今后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满意的成绩提供很大的帮助,也是非常值得大力推广的一种作业设计方式。为此,广大小学数学教育实践者要积极做好实践课后作业设计工作,让学生学到更为实用的数学知识,从而能将学生的身心在作业与实践中得以放松,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例如,以“小小运动会——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为例,首先,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笔者为学生出了几道与教材内容有关的计算题,如9+6、8+3、17-9、11-3等,并对学生提出了以下要求:自己动手摆一摆,探索出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算理,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帮助学生快速内化了所学到的关键点数学内容。然后,在作业教学实践环节,为学生布置了以下作业:观察生活中用到加法和减法的生活实例,并将这些实例记录下来,根据这些实例提出运用加法或者减法解决的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有的学生记录了运用减法计算不同人年龄差距的实例,有的学生记录了运用加法计算参加家庭聚会的人数的实例,还有的学生记录了运用加法计算去超市购物一共花了多少钱。最后,学生在课堂中分享了自己收集的实例以及解题的过程,并根据他人的评价,完善了自身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取得了极大的学习效果。总之,设计充满实践性的课后作业,转变了学生认为学习数学知识就是为了考试的错误观点,促进了学生深层次学习数学知识自觉性的大幅提高。

二、设计层次性课后作业,助力学生进步

小学一个班级中有许多的学生,这些学生之间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有着自己独立的思想、能力、思维,思考问题的方式不同,对教师传递的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很不一样,如果小学数学教师不能考虑到班级学生的这些区别,总是运用一刀切的方式为学生设计一样的课后作业,将会使学困生感觉作业较难,运用抄袭的方式应付,而优等生则认为作业比较简单,没有探索的必要性,难以满足不同水平的学生的实际需求,低段小学数学作业教学难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为此,广大小学数学教育者需要积极探索优化作业设计的路径,转变以往为各个层面的学生布置一模一样的作业这种方式,并拓宽自身的作业设计思维,为学生设计具有层次性的课后作业,助力每名学生都取得一定的进步,从而能获得低段小学数学作业教学的满意效果。

在具体的课后作业设计实践中,笔者先对学生多次测验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合理地将班级学生分为了三个层面,并结合各个层面的学生的实际学情,设计了与他们能力相对应的教学任务,使各个层面的学生都有了可以探索的任务,很好地保持了班级学生最佳的探索状态,获得了事半功倍的低段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然后,笔者根据课堂所传递的三个层面的知识,为学生设计了三个层次的作业,其中基础层次的作业是为了帮助学生强化教材基础知识,所有学生都需要认真对待。提升类的课后作业是为中等水平的学生设计的,能使中等水平的学生得到进一步提升。提高类的作业是为优等生设计的,能满足优等生对数学知识的极高追求。学生对这些作业比较感兴趣,能独立高效完成课后作业。总之,为学生设计具有层次性的数学课后作业,转变了学生运用抄袭的方式完成课后作业的现象,促进了低段小学数学作业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三、设计合作性课后作业,培养团队精神

小学生的年龄还小,在思考问题时,不能做到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探索问题的答案,掌握的数学知识比较浅表化,难以为后续进行深层次的数学学习提供很好的帮助,逐渐丧失了进行数学学习的热情。而小学数学教育实践者认识到对学生的团队精神进行培养的重要性,并将合作教学延伸到课后,为学生设计具有合作性的课后作业,可以弥补学生思维能力的不足,以及不能全面思考问题的局限性,从而不断促进学生对数学要点知识的系统认识。为此,广大小学数学教育实践者要积极进行合作性作业的设计,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合作中實现发展,不断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例如,以“牧童——认识图形”为例,笔者先出示了牧童骑牛图,并让学生合作探究了以下问题:牧童骑牛图是用哪些图形拼成的呢?小组学生都说了说自己从牧童骑牛图中找到的图形,如长方形、三角形、圆等,直观、形象地认识了常见的平面图形,加深了对教材重难点数学知识的印象。接着,笔者对学生说道:“同学们,你们能够展开想象,运用常见的这些平面图形拼出简单的图画吗?”以此为学生设计了以下合作性数学作业:运用比较灵巧的小手,合作剪出课堂所传递的各种图形,并运用这些图形进行美丽图画的拼接。然后,小组学生进行了分工合作,有的负责剪出长方形,有的负责剪出圆形,还有的负责剪出平行四边形等。之后,小组学生说了说自己运用这些图形拼出美丽图画的想法,并综合了比较优秀的观点,合作拼出了美丽的图画。最后,小组学生在课堂中展示了拼出的图画,并相互之间进行了评价,充分发挥了学生共同学习的优势。总之,设计具有合作性的课后作业,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了自己的闪光点,很好地维持了学生活跃的探索思维。

四、设计趣味性课后作业,保持学习兴趣

以往,小学数学教师一直囿于老路,不愿意做出任何改变,并为了帮助学生取得一个让大家都满意的数学学业成绩,总是设计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完成的无趣作业,这样的作业设计方式不能让学生快乐地探索数学作业,学生完成数学作业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都非常低。而小学数学教师为学生设计一些答案不固定的有趣作业,让学生充分打开自己的大脑,发挥自身的潜力,运用多种方式完成课后作业,可以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促进低段小学数学作业教学实效性的良好提高。为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运用有趣、活跃的方式来设计趣味性课后作业,让学生无负担地完成课后作业,降低学生作业完成压力。

例如,以“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为例,笔者先让学生说了说生活中哪些地方有角,有的学生表示剪刀上有角,有的学生表示五角星上有角,还有的学生表示钟表上有角。通过举例认识角,使角这一图形在学生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后,笔者结合学生列举出的这些物体,向学生传递了与角有关的知识,包括定义、各部分名称等,突破了低段小学数学教学的难点,助力学生快速吸收了角的有关知识。之后,根据课堂所传递的内容,为学生设计了以下有趣作业:运用不同的方式做出一个角,并说明自己做的角的类型。有的学生借助三角板做出了一个角,并表明自己做的是锐角。有的学生结合钟面上的角进行了做角实践,并表明了自己做的是钝角等。在这一过程中,有的学生能力有限,只做了单一类型的角,有的学生则将不同类型的角都做了出来,深度消化了所学到的知识。最后,笔者肯定了学生完成作业的方式,促进了学生强烈成就感的获得。总之,设计非常有趣的课后作业,消除了学生对数学作业教学存在的恐惧、厌烦心理,助力了学生数学学习自信心的良好树立。

五、设计探究性课后作业,训练学生思维

以前,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的主角,总是直接为低年级学生设计好要探索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探究,却很少考虑拓宽学生的探究空间,让学生在课下进行知识的延伸,继续对所学知识进行探索,导致学生的思想和思维都被局限在了课堂中,难以助力学生向着更好的方向前进,小学数学探究教学的价值很难完整体现出来。而小学数学教师为学生设计一些探究意义较大的问题,并引导学生主动提出质疑,让学生在课后也有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层次探索的热情,可以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对所学到的数学知识有一个更为正确、透彻的理解,不断促使学生独立完成课后作业。为此,广大小学数学教育实践者要积极进行探究作业的设计,拓宽课堂教学内容,满足班级学生随着年龄和见识的增长而增长的学习需要,从而不断助力学生深度学习目的的实现。

例如,以“爱心行动——图形与拼组”为例,笔者先为学生布置了以下操作任务:自己动手实践,亲自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学生带着任务进行了高效的操作,根据自身的操作结果,构建了数学知识,体会到了自己发现数学知识规律的美好滋味。然后,笔者为学生设计了以下作业:你们能根据本节课的探索过程,对其他自己感兴趣的图形的特征进行初步探究吗?学生都探索了自己熟悉的图形,如圆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并相互交流了自己的探索结果,根据他人的讲述,更为完整地获取了数学知识体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也产生了新的疑问,并及时提了出来。笔者则对学生进行了释疑解惑,帮助学生更好地内化了数学知识。总之,设计具有探究价值的作业,使学生更为正确地认识了数学关键点知识,促进了高效小学低段数学作业教学课堂的良好建设。

六、设计阶梯形课后作业,减轻学生负担

阶梯形课后作业形式与内容,与分层作业有所不同。在小学数学课后作业时,设计阶梯形作业是为了满足学生个人作业需求,在作业难度、作业知识面和作业量上更具挑战性、拓展性和选择性,这与分层教学的针对性是有所区别的,它不是针对某一学生层次群体。比如,按照阶梯从低到高,小学数学作业可以从量和质上进行突破创新,摒弃传统作业统一布置的形式,让学生面对课后作业时,能更加轻松自如,为学生减轻作业负担。

例如,最低层次、最基础的作业内容可以是课堂基础知识,可以是概念、公式或是简单的数学计算题,这样可以让想巩固课堂知识的学生进行选择;再向上一个阶梯,可以是课堂知识的拓展,如“100以內的加法和减法”,课堂教学时都是小数字加减比较简单易懂,所以在课后作业练习时,可以设计一些大数字加减,如97-38、54+28等,让学生进行课堂知识练习的同时,也可以进行强化练习,这有助于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再向上一个阶梯,可以是知识进阶,比如,混合运算作业题,可以设计成带括号72÷(24-16),或是判断大小63( )7×8+9等,这样更能在作业题中锻炼学生数学思维和运算能力。学生也可以自由选择不同阶梯内的作业内容,有助于减轻学生负担。

七、结语

总而言之,广大小学数学教育实践者要积极学习新课标教学理念,提升自身的教学素养,并要从不同的层面入手,为低年级学生设计个性化的课后作业,让学生树立起独立完成课后作业的动机,从而能更好地完成小学低段数学作业课堂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数学教师数学知识作业
终身学习,终身发展
中学数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策略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作业
数学教师课程标准意识的价值及意义
小学数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途径
我想要自由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