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数学教学

2022-06-04李燕玉

天津教育·中 2022年5期
关键词:谱系自闭症数学教师

李燕玉

对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进行数学教育,需要坚持“对症下药”。小学数学教师应将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能在教师的引领下敞开心扉,积极主动地思考和学习,提高数学学习能力水平。基于人教版教学,本文将分析传统数学教学的弊端,从四个角度提出针对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有效数学教学策略,结合实际的案例验证策略的可行性,旨在帮助教师探索高质量的教学方法,提高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学习热情和自信心。

自闭症儿童的精神集中、社交、逻辑能力相对较差,容易导致其数学能力提升缓慢,但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则能帮助其改善学习现状、增强自信心,因此,提高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数学学习能力水平,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

一、面向自闭症儿童的传统数学教学弊端

(一)增加认知负荷

传统的数学教学以说教模式为主,意在帮助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直观了解数学知识,深化知识理解。而一些教师在阐述抽象数学理论时,未能重视结合实际情况,导致学生的认知负荷有所增加,不利于增强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一些学生在初次接触逻辑性较强的数学知识时,无法根据教师的言语把握学习方向,难以促进自我认知能力提升,不利于综合素质发展。

(二)造成视觉疲劳

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数学学习主要以直观理解为主,部分教师为了降低学习难度,会选择在课上呈现大量的图示,目的在于更好地帮助学生记忆知识,提高其对数学的领悟能力。而一些数学教师未能在授课过程中把握图示与文字的权重,以及全程带领学生通过图示了解所学知识,导致其出现不同程度的视觉疲劳,不利于数学学习能力提升。

(三)缺乏明确指引

在日常的教学中,数学教师要施以不同的学习指导,进而帮助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深刻理解所学知识,不断增强学习自信心。而受制于身心素质发展的限制,一些学生会存在闭锁性心理,不愿意向教师敞开心扉,以至于教学质量难以提升。有些教师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时常会过度干预学生的学习方式,意在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却忽视了其身心素质发展的不平衡性,以至于学生在学习中缺乏明确的指引,不利于数学学习质量提升。

(四)难以自行学习

自学能力对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其将注意力集中至学习上,有效缓解心理压力。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为了顾及全体学生的学习发展,会鼓励其按照固定的模式进行学习,未能传授高效的自学方法,也忽视了个别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以至于其难以自行学习,不利于创新意识的提升,容易影响其身心素质的健康发展。

二、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有效数学教学策略

(一)丰富形式,提升基础能力

将现有的教学形式进行革新,能深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之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因此,数学教师可以在基础知识讲解的过程中丰富教学形式,有效降低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认知负荷。比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认识时间”部分内容讲解的过程中,以出示实物钟表的形式讲解时间的概念,引导学生正确读写钟面时刻,使之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让其以绘制钟表图案的形式回忆所学数学知识,进一步提高其基础学习能力。再将抽象的时、分、进率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用易于学生接受的形式揭示时针、分针、秒针的运动关系,使之能用抽象的时、分、进率知识联系实际,形成良好的时间观念,掌握时间的不同表述方法,养成细致观察、善于思考的好习惯。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感受“一分钟”,让学生分组完成以下任务,第一组同学需要利用一分钟的时间读课文;第二组的同学需要利用一分钟的时间写字;第三组的同学需要利用一分钟的时间进行口算,当一分钟结束后,教师可以向他们进行提问:“一分钟可以写几个字?可以读几篇文章?可以做多少口算?”

教育形式会决定教师在实践展开过程中的效率质量和情感基础,教师的教育形式的有效选择和教育模式的有效建构将会决定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对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而言,想要让这部分受教育主体更好地了解数学知识和数学概念,培养学生思维和能力,就需要教师对教学模式作出有效的优化和改良,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知识和数学概念,进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二)触摸数学,构建知识体系

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多感官完成学习活动,能有效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加深对抽象概念的理解。所以,数学教师要采取有效手段引导学生触摸数学,为其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缓解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视觉疲劳。比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年、月、日”部分内容讲解的过程中,将不同形式的挂图和日历发至学生手中,讲解年、月、日相关知识的区别,使之通过触摸和指认记住三者关系,能通过计算天数衡量年、月、日之间的差别,理解所学内容。讲解大月、小月、特殊月等知识后,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出示挂图并说出月份天数,引导其通过多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构建基础知识体系,从而加深学习印象,充分认识各种时间单位,在建构基础知识体系的同时,不断加深对数学抽象概念的理解。在教学展开的过程中,多感官刺激是十分必要,也是十分重要的,受教育主体本身的知识理解能力认知能力相对较弱,且大多数受教育主体都处于具象思维阶段,而数学教学对受教育主体而言抽象性概念性和逻辑性相对较强。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理解和认知上往往会面临较多的缺陷和困境。为了让教学的效率得到保障,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在实践教学展开的过程中就要引入感官刺激,实现感官联动,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知识和概念,建构学生的知识基础体系。

(三)问题导向,夯实基础学习

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一般缺乏主观学习能动性,而教师利用问题引导其探索,能夯实其学习基础,为可持续发展奠定稳固根基。由此可知,数学教师要充分利用问题导向优势,为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数学学习提供精确的指引。比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图形的运动(三)”部分内容讲解的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呈现旋转图形,引导学生通过直观演示了解图形的运动轨迹,使学生对旋转有初步的认识。再从旋转中心、方向、角三个方面进行提问,引导学生从问题角度入手,加深对旋转三要素的理解,可以尝试画出简单的旋转图形。再出示生活中不同的物体旋转图像,提問:“观察几种不同旋转运动,它们中有什么共同点?它们哪里转动了?如摇晃的秋千、正常运作的汽车刮水器、风车的风叶等。”

让学生针对问题进行细致的思考和研究,使之在数学教师的指导下,可以识别在旋转过程中图形的对应点、对应线段和对应角,根据具体图形旋转过程进行更进一步的观察,发展其自身的概括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能在旋转轨迹中找出对应点、线段、角,深刻理解图形运动规律,切实提升教学质量。

能力的培养和思维的培养需要以问题为诱导,通过问题的提出让学生自主地分析、探究和发现,在自主分析和研究后得出相应的结论,通过学生的分析和探讨得出的结论,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建构学生的学科自信,让学生产生成就感,建立自信心,另外一方面给予学生一定的探索空间、分析空间和思考时间,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能力是在不断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成长和发展的,教师要关注和重视。

(四)微课教学,培养自学习惯

微课能凭借碎片化教学优势,吸引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学习注意力,使之在微课视频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思考,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为此,数学教师要鼓励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按照切实可行的方法学习,发挥微课教学优势,深度发掘学生身上的潜能。比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位置与方向(二)”部分内容讲解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借助互联网等媒介,查找和浏览有关位置与方向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将知识进行整合和汇总,为学生录制相应的教学内容,让其在观看微课视频的过程中可以知道方向和距离,能快速在图中找寻到对应的位置,使之能在微课的指引下掌握确定位置的方法。教师要加强引导,帮助学生通过描绘物体在平面图中的位置,让其掌握画位置的方法,使之增强学习自信心。

(五)合作学习,提升沟通能力

由于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缺少一定的沟通能力和交流能力,教师可以将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引入日常学习生活中,让他们通过合作学习,将自己的真实感受和内心想法通过课堂表达出来,提升自己在课堂中的参与感和体验感。这样才能从根源上及时弥补不足,取得进步。

比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圆柱与圆锥”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展示自行车后轮旋转的图片,让他们在观察的过程中说出车轮旋转形成的图形,在此基础上让其利用自己的手中的小棒和纸皮做成小旗,快速转动小旗,观察小旗旋转后的图像。这样一来他们对圆柱与圆锥有着初步的认知和理解,教师可以为他们分配相应的小组,让其以小组的方式探讨“圆柱与圆锥各个部分的名称”。在讨论的过程中可以知道圆柱的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作高,圆锥的底面是一个圆,圆锥的侧面叫作曲面,从圆锥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为了检测学生对圆柱与圆锥各个部分的名称的掌握情况,教师可以出示圆柱和圆锥的平面图,让其在图中标出各个部分的名称即可。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正确引导学生整体把握点、面、线、体之间的联系,从多个角度探索圆柱和圆锥的特征,也可以让其在合作沟通的过程中增强与其他同学之间的交流,提高自身的语言能力。

(六)分层教学,完善数学体系

一直以来,教师为了完成其自身的教学任务,总是习惯性地为学生讲解相应的知识点和解题技巧,因为部分学生在自主理解的过程中可能会增加其自身的认知负荷,不能完全理解教师所讲解的内容和知识点,所以教师将大部分的课堂时间都放在讲解基础上面。学生在教师的讲解下,可以有效并且快速提升其自身的数学成绩,但是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这样的反复循环的教学模式不能给学生带来快乐以及学习知识的欲望,从而使他们产生相应的疲惫感和厌倦感,失去学习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教师要针对学生自身的存在的潜能和发展能力进行分析,将学生分为几个层次,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订教学方案和计划,让他们可以学习到自己所属领域的知识。

比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简易方程”教学中,针对一些轻微患有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儿童,教师可以让他们学习运算定律的知识,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加法结合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学习乘号的简写。针对一些严重患有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儿童,教师可以让他们学习较为简单的乘法交换律ab=ba,加法交换律即可a+b=b+a。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让他们学会运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公式,根据字母求出相应的数值,从而在根本上提升自身的数学文化素养和计算能力,为后续开展的教学创造良好的条件。

(七)借助情境,感知数学知识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录像示范教学,借助相应的信息技术将教学内容进行录制,让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在学习知识时可以掌握自身的会话技巧,规范自己的行为和举止,养成正确的数学观念等。

比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多边形的面积”教学中,教师在录制课程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学习有关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图形特点,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观察学校门前的两个花坛,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说出花坛的形状,试着求出花坛的面积,从而可以知晓花坛的形状是平行四边形,再应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也就是[S=a×h(a=s÷h)]。除此之外,教师进行示范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模仿自己,从而使他们在正确的引导下提升自主学习的水平和能力。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让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儿童掌握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和规律,加深对各种图形特征以及面积之间内在联系的认识。

三、结语

综上所述,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数学教学与普通的小学数学教学有一定区别。传统的数学教学策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效,但仍存在不同的教学问题,教师仍应加强教学研究,以夯实学生的基础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数学教师在明确传统数学教学弊端的基础上,采用丰富形式、触摸数学、问题导向、微课教学等有效策略,开展针对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創新教学活动,能有效缓解自闭症儿童的认知负荷压力和视觉疲劳,为其提供明确的学习指引,帮助其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猜你喜欢

谱系自闭症数学教师
神族谱系
中国美术评论话语多元谱系和当代重构
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赞
聆听习总书记七一讲话
终身学习,终身发展
关爱自闭症群体应从消除误解开始
关爱自闭症群体要从消除误解开始
被忽略的1000万自闭人士
中学数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策略
数学教师课程标准意识的价值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