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用思维导图 让高阶思维乘风生长

2022-06-03张小华

名师在线·中旬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思维过程高阶思维思维导图

摘 要:课堂教学改革现已进入深度发展的阶段,启发式、探究式、项目式等教育热词不断涌入我们的视线,这些学习方式的落脚点都指向对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何为高阶思维?布鲁姆教授指出,这是一种进入“分析—评价—创造”阶段的高水平思维活动。可见,教师要在课堂上进行高质量的思维活动并非易事,需要运用可促进学生高阶思维发展的行之有效的教学工具。教学工具有很多种,作者认为,可表征思维过程的思维导图就是其中之一。因此,文章从思维导图和高阶思维的关系入手,从高阶思维的分析、评价、创造三个方面探索如何运用思维导图。

关键词:思维导图;思维过程;高阶思维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2)14-0004-04

引  言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当下,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成为学科教学的重点,而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更是重中之重。在全国大力提倡创新的今天,小学科学课程承载着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任[1]。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发展学生高阶思维,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显而易见。

思维导图作为发展学生高阶思维的学习工具,具有文字无法比拟的优越性。首先,思维导图将大脑敏感的图像、线条和简约的文字作为节点,将复杂、枯燥的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层级用图形表现出来,简单明了,符合学生的学习记忆模式,能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厘清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利于发展学生的分析思维[2]。其次,在帮助学生建构概念时,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導图简约明了的优势,将学生混乱的思维及表达梳理成结构清晰的进阶概念,使学生获得评价的标准,并在此标准的基础上评判作品、方案的合理性,发展学生的评判思维。最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的前提下,主动思考,多角度看待问题,实现知识的加工与输出,在学习真正发生的过程中,提升创新思维[3]。

一、三问为何:行路难,溯根源,为有源头活水来

(一)何为高阶思维

高阶思维是发生在较高认知水平层次上的心智活动或认知能力。它在教学目标分类中表现为分析、评价和创造(如图1),其中渗透的主要是创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这些能力集中体现了知识时代对人才素质提出的新要求,是适应知识时代发展的关键。

(二)何为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将图文有机结合,将思维形象化,能够把各种信息的关系通过具体的图像、颜色、形状等建立起明晰的层级[4]。

(三)思维导图与高阶思维有何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小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发展并不平衡。面对陌生或难度较大的任务,小学生主要运用具体形象思维解决问题。而思维导图正是利用具象事物表征思维过程,能够降低科学探究的任务难度。同时,思维导图可以渗透更多有趣的、个性化的表达方式,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便于学生将信息进行储存和提取。在构建思维导图时,学生会运用比较、综合、抽象、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编码和转换,使思维导图不仅成为培养科学思维的有效媒介,也成为逐渐提高科学思维的有力证明[5]。

二、三探对策:依导图,促思维,乘风破浪会有时

科学思维的真正产生实现了高阶思维,具体表现在教学过程中的分析、评价、创造等方面。笔者认为,若能设计出一系列辅助学生分析、评价、创造等高阶技能的思维导图,就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提升。

(一)依托导图,激起分析涟漪

对于分析思维,布鲁姆教授将材料或概念分解成它的组成部分,并确定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与总体的关系。落实到小学科学课堂,就需要培养小学生的分析技能,包括比较辨别、分解概述、整合归因等[6]。下面笔者将从这三方面阐述如何运用思维导图推动高阶思维的发展。

1.交叠图形——比较辨别

比较辨别是有助于学生理解信息之间关系的思维技能。具体来说,是指辨别已知事物和新事物的特征,并识别它们之间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技能。这项能力在小学课堂上的运用十分普遍。为了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最完整地描述两种事物的异同点,教师可以利用两个交叠在一起的图形——维恩图,辅助学生训练比较辨别技能。例如,在一年级(下册)“动物·人”一课的教学中,在比较人和大猩猩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时,教师就可以利用交叠思维导图。具体如图2所示。

如此,人和大猩猩的异同点便一目了然,易于学生提取和分析信息。

2.流程展示——分解概述

科学课堂经常围绕主题进行学习。当一个大主题出现时,学生需要将其分解成小目标,分解的过程也可以借助流程展示图。例如,在教学二年级“做一顶帽子”一课时,教师要求学生设计一顶防雨防晒的帽子。

(1)教学时教师直接出示任务,学生一脸茫然,随意画。

(2)教师使用流程展示图帮助学生思考(如图3),学生的设计详细许多。

教师使用流程展示图,逐步引导学生将大问题进行细化、精化,便于学生高效完成任务,并从中理解分解的益处,为分析思维的渗透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3.多维气泡——整合归因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

《课程标准》)将小学阶段的科学学习目标根据不同学段划分为三个部分,对同一主题、同一概念,给出了不同学段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具体内容要求,使学生的科学学习体系呈现螺旋式上升趋势。学生在每一个学段对同一内容或概念的认识,都有不同的目标词语。以“水的认识”为例,低学段是学会观察并描述,中学段是能围绕水提出可探究的问题,高学段则是对提出的疑问着手去实践探究。

(1)对于低学段,教师可以采用思维导图中的气泡图形式,侧重对一个概念的特征描述,如水的形态、颜色、气味、无固定形状、可流动等性质,使学生能够在水的选项中分辨出来。

(2)对于中学段,教师可以继续扩充原有气泡图,使学生在一级结构基础上,进行物理状态的补充,如水的液态、气态、固态,以及不同温度条件下三态的呈现形式。

(3)到了高学段,教师可以选择思维导图中的双重气泡图形式,让学生了解生活中水的三态变化,列举水三态变化的实例,探究成因。根据不同学段目标搭配的相应的气泡图如图4所示。

随着学生学习的不断深入,其探究能力也在不断发展。通过气泡图的多维学习方式,学生可以对一个主体进行回顾、补充、延伸,最终呈现一个比较完整、縝密的知识结构体系。

(二)精准导图,推开评价浪花

高阶思维中的评价思维指的是能够根据准则和标准作出判断。结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及课程目标要求,小学阶段的评价思维侧重标准、评论、检查等方面。学生要秉持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将严谨得来的证据形成标准,以此对多种方案、作品进行评论或检查[7]。

1.关键词:组合,严谨,形成标准

标准的获得要以精确的实验结果为支撑。为保证精确性,获取证据的途径往往不止一条。这样才能保证后期结论的有效性,同时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渗透评价思维的严谨性。

以“声音的产生”一课为例,学生在探究声音的产生原因时,根据多种物体的发声状态,发现发声的共同点——振动。由于物体较多,学生较难从语言的描述中直观排列出所有物体的发声特点,故教师可借用以下组合型思维导图(如图5),帮助学生归纳出标准。

2.关键词:循环,质疑,评论检查

通过严谨的科学实验得到结论或标准后,学生要考虑标准和作品、方案之间的联系,进而将其转换成易懂的语言或模型,对方案、作品进行评价。同时,在评论的过程中,学生要再次评价自己的标准是否合理,达到深度论证的效果。基于此,学生可以采用以下思维导图完成该过程,其中“+”号表示评价方案时的肯定点,“-”号表示的是质疑点(如图6)。

(三)激发导图,涌起创造浪潮

《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培养小学生的创造精神,这也是高阶思维高层次的技能。小学生具有强烈的接触物体、探究物体的本能和需求,即激发创造性思维的内驱力。教师要想激发学生的创造需求,应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其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并引起冲突,为创造思维提供最初的动力[8]。基于此,笔者尝试设计配套的思维导图,并将其作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行之有效的教学工具。

三、一声惊叹:借导图,促高阶,直挂云帆济沧海

思维导图不仅仅是学习和展示的工具,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基于教学的需求和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头脑中的想法外化在纸上,并用线条将其连接起来,形成基础思维框架。这对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总而言之,高阶思维的教学之路花香弥漫,却也暗藏荆棘,需要每一位教师慢慢摸索,寻求更完善的教学辅助工具,尽可能地开设一节真正的高阶思维科学课。

结  语

思维导图对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思维导图清晰的框架结构、简明的文字有利于学生检查、分析各层级的关系,发展分析思维。二是思维导图的应用可以促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拓展思路,对初始思维导图进行补充修正,从而发展创新思维。三是思维导图清晰的脉络,利于学生厘清概念进阶的关系,形成统一的评价标准,再利用思维导图厘清评价标准与方案之间的关系,得出合理的方案,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发展学生的评价思维。总而言之,将思维导图融入小学科学教学,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达到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邵献计.名著阅读教学要聚焦高阶思维能力培养[J].少男少女,2017(24):6-8.

付雷.新版《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的新理念[J].新课程教学,2017(08):4-5.

何文仪.在高阶思维的理论指导下,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J].文理导航,2015(36):66.

刘启艳.谈谈直观教学在培养学生心理品质方面的作用[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02):30-34.

陆静雯.学习进阶理念下的一年级小学科学教学实践研究[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9(01):116.

肖建民.基于中小学生高阶思维培养有效策略的实践研究[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5(03):122-130.

钟志贤.如何发展学习者高阶思维能力[J].远程教育杂志,2005(04):78.

黄幼玉.把教学与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J].考试周刊,2013(63):44-45.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基于高阶思维发展的小学科学教学策略”(项目编号:FJJKXB20-834)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张小华(1969.1-),男,福建福清人,

任教于福建省福清市瑞亭小学,一级教师,大专学历。

猜你喜欢

思维过程高阶思维思维导图
素描写生的思维解析过程
例谈教学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历史课堂教学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初探
课堂评价,让自己慢些
基于高阶思维的数字出版理论教学优化策略研究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关注学生思维过程,提高地理教学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