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级精细化治理的内涵、价值、路径

2022-05-30李勤

中小学班主任 2022年15期
关键词:立德树人班级管理

李勤

[摘要] 实施班级精细化治理,是顺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解决当前班级管理水平总体滞后的有效途径。实践中,需要在精准把握班情、民主制定班级治理制度的基础上,开展民主共治,并通过科学的评价机制加以保障,提升班级管理育人的水平。

[关键词] 班级管理;立德树人;精细化治理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地位和作用。在国家大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精细化治理理念逐步在教育领域实践应用,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正在形成。

在班级授课制为主的当下,班级是学校最基本的教育组织,是学校教育管理的基本单位,也是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最主要载体。顺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实施精细化治理,既是必然要求,也是当务之急。

一、班级精细化治理的内涵要义

精者,去粗也,精心筛选,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细者,入微也,究其根由,由粗及细,找到事物内在联系和规律性。

“精细”与“管理”相结合,源自企业生产的管理理念。生产企业顺应社会分工和服务质量精细化要求,通过改进技术、再造流程等手段,落实管理责任,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降低管理成本,提升企业经济效益。随着精细化发展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企业认可和重视,其应用范围也延伸到社会的诸多领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先后经历了从“社会管控”“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三个不同阶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按照精细化的标准推进社会治理,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党的十九大把“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内容,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推动我国社会管理体制从传统粗放式的依靠经验管理向依靠精细化标准治理的实质性转变。

党和国家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明确的要求和标准,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运用新的理念、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实施标准化建设,要通过公权力运行的程序化实现党、国家和社会各项事务治理的程序化,要把法治化作为最基础的标尺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要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将标准化、程序化、机制化的治理举措借助技术力量固定下来,最终实现国家的精细化治理。

精细化治理是一个对战略和目标分解细化和落实的过程,是让战略规划能有效贯彻到每个环节并发挥作用的过程,同时也是提升整体执行能力的重要途径,需要从理念、制度、政策、技术、行动等多层面进行多层次、多维度综合施策。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生完成各种活动最基本的组织单位,处在教育的末端,涉及教育的方方面面。从工作关系看,涉及家校之间、老师之间、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平行班级之间、班级与年级之间等多方面的沟通协调;从工作内容看,包括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学生身心健康管理、安全管理、生涯规划指导等。要落实落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按照系统思维的方法和精细化治理的要求,把班集体建设和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各种要素链接整合到整个教育发展、学校事业发展的大系统中来,合理建立“要素”与“系统”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把每一个“要素”做细做好,既实现学生当下的发展,又能跳出眼前的苟且,推动实现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班级精细化治理,是在班主任的领导和组织下,整合家校教育力量,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细化目标、分解任务、建立制度、规范程序,形成班级共建共治共享工作格局,变班主任一人操心为学生、任课老师和家长协同努力,变经验性管理为用制度和机制进行治理,变追求升学考试的单一目标为全面提升全体学生的素养,从而实现班级管理效能的最优化。

二、班级精细化治理的价值选择

赫尔巴特说:“如果不坚强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育都是不可能的。”实施精细化治理,推进班级管理改革创新,既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时代要求,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需要,更是改变目前班级管理水平总体滞后现状的必然选择。

1.精细化治理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时代要求

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习近平主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基层民主制度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形成了以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民主形式也日益丰富多样,保证了人民群众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当家作主。

从某种意义上说,班级治理也是我国基层民主的实践样态,属于基层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我国发展基层民主的要求,参照基层治理的方法和要求,开展班级治理,不仅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时代要求,也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民主管理的知识和技能,体验民主管理的意义和价值,增强民主法治意识,提高政治参与的责任意识和实际本领的有效路径。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让他們参与班级治理,对于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的合格公民,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前进有着深远意义。

2.精细化治理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需要

教育承担着为党育人的重要使命,承载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重任。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新时代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事关国家前途命运,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和义务。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新时代基础教育发展的核心议题。

基础教育阶段是学生各方面能力发展的关键期,也是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重要时期。学生在校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班级,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最重要的空间是在班级。班主任的管理素养直接影响着班级管理水平的高低,对学生的一生都会产生深远影响。2014年教师节前,习近平来到北京师范大学与师生座谈时强调:“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因此,要真正落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首先要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进而带动整个班级工作的有效开展。在班级工作中,实施多主体参与的“精细化治理”,按照总书记所要求的“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把立德树人融入班级工作的各个环节中,落实到行动上,班级才能真正成为学生成才的摇篮、成人的台阶、成就梦想的起航地,我们的学校才能真正“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3.改变目前班级管理水平总体滞后现状的必然选择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治理水平显著提高,但班级管理水平整体滞后的问题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

一人单挑,主体单一。一些班主任对岗位职能的定位出现偏差,把“主要管理者”当成“唯一管理者”,忽视学生、任课教师、家长等协助管理者的作用。有的以“独裁者”角色出现,管理工作按个人意志行事,依赖自己的权力地位和专制的班级纪律实施管理,学生、班级任课教师和家长等成了被管束的客体;有的与之相反,长期扮演“保姆”角色,事无巨细,亲力亲为。时间久了,这样的班级都会形成对班主任的过度依赖,一旦离开了班主任,就很容易处于失控的状态。班主任也因此寸步不能离开班级,成为班级的“勤杂员”和“消防员”,每天都有处理不完的事情,每天都会身心俱疲。而学生却大多视而不见,反而埋怨被班主任管得太累,暗无天日。

内容片面,目标单一。班级管理的旨归是育人,育班级的全体人,育全面发展的人。班主任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学生的人生导师。关爱每一位学生的尊严、价值与需求,让学生拥有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并支持其得到充分发展,是班主任的职责。然而,一些班主任迫于升学压力与绩效评估,或者是为了自己所谓的社会认可度,几乎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督促学生努力学习、提高智育成绩上,管理活动服务和服从于功利性目标,管理的内容主要是压制除文化知识学习之外的其他活动,张口闭口就是遵守纪律,就是考试成绩,就是提分的方法,忽视学生的全面性、整体性发展,缺少对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道德精神的教育引导,很少考虑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不能将社会发展对学生提出的成长要求融入日常教育活动中,管理内容片面、僵化、单一。赫尔巴特指出:“满足于管理本身而不顾及教育,这种管理乃是对心灵的压迫……连儿童也不认为它是教育。”这种班级管理会在很大程度上误导家庭和社会对教育目的和价值的认识,致使学校教育畸形、病态式发展,背离管理育人的初衷,让立德树人悬在了半空。

制度不全,手段单一。从调查情况看,很少有班级能按照学校要求,结合班级实际情况,民主建立有效管理制度或班级规则。主要原因是不少班主任对班级制度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班级太小了,建立班级制度是小题大做,搞形式主义。还有的班级虽然有一些规章制度,但这些制度主要是班主任主观意志的外化,而非多主体共同商定,既缺少计划性和系统性,也难以在管理活动中形成教育合力。班级管理缺少系统有效的制度和组织体系支撑,很容易导致班级管理停留在班主任的“人治”和“经验治理”的狀态,有很强的主观性和随意性。面对来自不同环境、不同家庭和不同性格的学生,如果缺失了精细化的制度安排,仅仅依靠经验予以解决,很容易形成师生之间的对立。在选课走班背景下,行政班和教学班并存,学生教育管理的难度显著加大,简单依靠班主任的经验管理,矛盾会更加凸显。

三、班级精细化治理的实施策略

同社会精细化治理一样,班级精细化治理也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制度设计、主体互动、利益分配和资源供给等多个层面,需要班主任顶层设计,统筹协调,精准施策。

1.精准把握班情:班级精细化治理的有效前提

在学校,虽然同年级的班级之间普遍采用均衡分班,但由于诸多因素,班级之间还会存在着事实上的差异,不同的班级都有自身的特点;就同一个班级而言,不同的发展阶段也呈现出不同特点。这就需要通过调查了解、横向比较、纵向分析,精准把握班情,并通过鼓励多元主体参与,赋权各主体民主协商,形成自下而上的班级公共事务生成机制,精准识别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准确把握复杂且不断变化发展着的班情。

在此基础上,班级治理既要按照国家教育方针,结合学校办学的目标要求促进学生按照育人要求发展,也要充分考虑班级的人员构成、资源结构等要素,确定精细化治理的目标要求,并分解落实到不同的班级群体,进而细化落实到个体,形成目标任务分解体系,并配套相应的督查考评制度,使每个小“团体”或“个体”都有参与相关目标任务实施的机会。打造具有班级特点的班级文化,调动包括教师、学生和家长在内的多个主体参与班级治理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班级特质化、个性化发展,形成班级特有的凝聚力、战斗力。

2.健全科学制度:班级精细化治理的关键支撑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是精细化治理的基本要求和必要前提,具有根本性、全局性作用。制定一个基于班级成员共同价值认同、能被大家接受和遵守的精细化的班级管理制度,做到凡事有准则、有程序、有监督、有负责,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遇事按规则来,按程序办,对事不对人,才能保证班级治理有据可依、规范有序,使班级管理向着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班主任才能牢牢把握班级治理的主动权。

要制定精细化的班级公约。班级公约是指在学生行为规范和校规的基础上,根据班级的特点、学生的特征,由班级共同体成员民主决策、集体讨论,制定并承诺遵守的约定。班级公约的内容不应是学校规章制度的照搬照抄、简单翻版,而应是学校规章制度的具体实施方案、操作规程和评价办法。从操作程序上,可由班主任根据班级实际和特点提出建议,交由班委会拿出公约草案,在征求意见、修改完善的基础上交由班级大会讨论通过后付诸实施。有的班主任有多年的经验积累,有较为完备的班级治理制度,接手新班级时切不可拿过来照搬照用,强加给新班级的学生,而应按照“程序合法”的要求,将已有的制度作为草案稿交由学生修改完善,交由班级讨论,得到普遍认同后再执行。有了大家认同的班级公约,班级治理的过程就变成了班主任带领学生一起履行班级公约的过程,所有成员在公约的规范与引领下学习与生活,共同为班集体建设做出应有的努力。有了班级公约,既能够有效降低班主任工作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也有利于引导学生按“游戏规则”做事,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规则意识。

要健全精细化的活动组织管理制度。班级活动是班级教育的重要渠道,是课堂活动的有益补充。作为班主任,不仅要认识到班级活动之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更要创设条件,开展除学科学习之外的丰富多样的班级教育和实践活动,并从目标、过程、评价、反馈等不同角度对活动进行科学设计,用制度予以规范和保障,保证活动开展的制度化、规范化,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

3.民主共治方式:班级精细化治理的本质体现

管理和治理虽一字之差,但其理念和方式却有根本差别。在主体上,治理强调多元主体参与,原先的单一管理主体要和组织内部的被管理对象协作互动,并发挥引领和激励作用。在目标方面,治理强调从效率导向转向“人的精准管理与服务”导向,尊重被管理对象多元化和差异性的需求。在方式手段上,治理强调从依靠严密的制度、自上而下的政治引导和纪律监督,转向在理解管理制度精神的基础上赋予被管理对象开展工作的自主权,形成“上下协作”关系,平衡好维系秩序与激发活力之间的关系,同心同力达成“善治”的目标。

人作为社会治理的核心价值,也是治理价值的终极归宿。班级是以学生为教育服务对象、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组织。班级精细化治理的根本目的是激发学生发展潜能,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班级共同体中的教师、学生和家长,同时是精细化治理的开展者、参与者,其中学生又是根本依靠力量。

要实施班级精细化治理,合理的组织结构必不可少。建立合理、有序的班级组织结构,并科学界定班级不同主体的角色和地位,健全以班主任为核心,班委会为主导,全体班级任课老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班级治理基本架构,根据班级工作的需要,既有纵向分工,也有横向配合,每个人都有专岗专职,每个岗位都有学生协同参与,营造“个个是主人,人人有事干,处处有舞台”的班级治理文化,畅通表达渠道,建立议事制度,按照“分类赋权,分类实施”的办法把组织体系中每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这不仅能让班主任从繁琐的班务工作中解放出来,有时间和精力去获取全面信息,分析研判班级发展状况,做好顶层设计,增强班级工作的针对性,而且能让班级共同体的全体成员特别是学生拥有充分行使民主权利、实现自身价值的空间,培养大家按制度办事、按程序做事,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

4.多元评价机制:班级精细化治理的导引保障

实现精细化治理,除需要有一套较为完善的制度和规范类要求外,還要有配套的、系统的评价奖惩机制,以保证治理工作始终处于监控、反馈、持续改进与提升的状态。

采取科学有效的评价手段对学生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价,不仅对于学生的成长进步有深远意义,而且之于班主任管理素养的提升也大有裨益。学生的智能是多元的,个体在实际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是多种多样的。在评价内容上,要涵盖学生校内校外、学习与生活、做人做事做学问等多个方面;在评价标准上,要共同商定多元的、具体的、操作性强的评价标准;在评价方式上,是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班委评价、班主任及任课老师评价、家长评价相结合的一种多元化、全方位的过程性和终结性相结合的评价;在评价功能上,发挥评价反馈和改进功能,服务或助推学生各方面能力的长足发展。

人类已经步入了“大数据时代”。目前智慧校园建设正在加快,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创设的智慧教育环境逐步形成,各种媒体终端逐步进入了班级,电子班牌、智慧黑板等普遍使用,学科教学网站和诸多公共教育服务平台已经普遍运用于日常教学活动中,微信群、QQ群等也已经普遍运用在班务中。使用这些现代技术工具,会产生大量的包括教育教学管理、班级管理、活动管理等日常工作数据。用好这些工具搜集并分析数据,开展基于大数据的班级精细化治理,已经成为现实。开展基于数据分析基础上的班级治理,既可以从横向上分析比较每一个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状况,准确把握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准确反映教育的复杂性和学生状况的丰富性,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科学地认识自我,主动弥补不足,发展特长;也可以从纵向上分析学生的成长轨迹,通过关键事件绘制学生成长的坐标图,科学研判每个学生的动态发展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引领学生可持续成长;还可以通过比照学校大数据,分析出班级学生发展的群体性特点,分析判断班级学生与学校同类型班级之间的差异,分析班级治理过程中的成败得失和治理目标的达成度,及时做好长善救失工作。

社会精细化治理是在对传统粗放型社会管理模式反思和批判基础上提出的,是实施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战略采取的革命性变革举措。班级精细化治理代表着一种行动的价值取向与愿景诉求,是大势所趋,同时也是一个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的过程,转型和推进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问题。胸怀“国之大者”,坚守为党育人初心,为国育才立场,持之以恒地进行实践总结,班级精细化治理就一定能往深里走、往实里走。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重点自筹课题“高中思想政治简实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编号:B-b/2020/02/78)部分成果]

[参考文献]

[1]范逢春.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治理创新:一个伟大进程[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9(02).

[2]吴新叶.社会治理精细化的框架及其实现[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7).

猜你喜欢

立德树人班级管理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